APP下载

深化阳光体育精心设计“地面文化”

2012-04-29徐广军等

体育教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年级组课外班级

徐广军等

随着我校课外文体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学校人数多、场地小、器材不足等因素,成为摆在全校广大师生面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学校以争创“全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阳光体育活动示范学校”为契机,强化措施,加大力度,依托快乐体育园地建设,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为载体,初步构建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课外文体活动运行机制,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一、设计思路

学校自2001年实施“快乐校园工程”和“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以来,依照“还其童性,顺其动性,激发灵性”的原则,利用有限场地,因地制宜,巧妙设计,采取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相结合、大众化和个性化相统一,通过器材场地和“地面文化”有机结合的办法,将各种体育活动及游戏,以方格、圆圈、附号、小脚丫等方式绘画在校园四周的边角空地、操场上,如在校园四周的边角空地上画迷宫、游戏方格、游戏角和英文、拼音、数字、文字填空格及神态各异的各种动物卡通图;在操场里套画了象棋、围棋、五子棋等棋盘。形色各异的“地面文化”,可以让学生自我有序地开展“走、跑、跳、投、跨、绕、挪、移、钻、爬及游戏”等活动。它既有经济性,又有实效性,且以民族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深受学校广大师生的喜爱(图1)。

二、实施步骤

1.优化“地面文化”,营造快乐体育氛围

(1)师生互动。场地就像一张白纸,学校要求每个班级的教师和学生结合班级特点,共同设计、绘画出会一种或多种体育活动及游戏的场地。如低年级学生可适当的以趣味性游戏和腾、挪、跳、爬等活动项目为主,培养他们的直观感悟能力。

(2)教学相长。学校要求体育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反复考证每块场地的活动方法、规则及锻炼价值,及时对教师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和教学能力的培养,使之能尽快适应该项目的实施需要。

(3)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校经过严格的归纳、分析、验证后,及时分年级段同时起步实施,组织班级学生参与实践,要求参加的学生不得低于80%。并做好年级推广及实施记载工作。

2.加强三项建设,夯实“地面文化”工程基础

(1)组建机构抓管理。学校构建了保障快乐校园工程正常开展的内部运行机制。建立了“一体两翼、上下贯通”的组织管理机制。“一体”即以校级领导班子为行政主体,发挥领导、决策、调控职能。“两翼”即教导处和体卫艺室。

(2)采取“三招”抓队伍。“场面文化”的开展关键在于辅导老师素质的高低。为此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主要采取“三招”:第一招是树“尖兵”,培养课外文体活动教育骨干,全校16名音乐、美术、体育教师现已形成了文体活动的攻坚力量。第二招是抓全员,学校要求每个班主任必须具备活动教学组织能力,每一名教师负责指导1-2个活动小组。第三招是“借脑袋”,聘请市内外高校教师和文体教育专家指导我校活动实践。

(3)狠抓督导促规范。多年来,学校着力在“场面文化”活动的规范化上下功夫。一是强化目标导向。学校制定了《学生快乐校园工程目标管理实施细则》,内容包括活动管理目标、特长培养目标和素质评价目标三大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目标体系。二是强化制度约束。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日值周,实行全程监控,对有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做到日检查、周公布、月小结、学期总评,落实奖惩兑现。三是规范活动内容。学校将课外文体活动列入教程,确保时间、内容、场地、器材、师资“五个落实”。

三、活动方法及要求

1.注重年级特点,有效开展“地面文化”

(1)组织形式:每周一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按照年级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校学生分成1-2年级组、3-4年级组和5-6年级组三个组别,由体育教师配合,年级组长组织开展“走—跑—跳—跨—绕—爬”等活动。1-2年级结合教材内容,沿地面路径开展各种方式走的活动。如仿生走、各种姿势的走、走迷宫等等;3-4年级以地面格子、圆圈、动物图案等,开展跳跃性的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如“踏石过河”“跳房子”等等;5-6年级以地面线段,开展奔跑活动,以发展奔跑速度的游戏为主,如接力跑、障碍跑、追逐跑等等(图2)。

(2)活动方法:以3—4年级组“踏石过河”游戏为例,场地如图3所示。学生间隔一定距离鱼贯前行,活动过程中,按地面图案中的小脚丫提示进行单、双脚跳和转体等动作练习。

(3)活动要求:①每周下午第三节课后活动课时间定为统一活动时间。②活动场地及活动方法由年级组于周五前向学校“两室”(教导室、体卫艺室)上报,由学校体育组统一调配,游戏安排不同的活动场地。③学校成立活动小组,对年级的出勤情况、组织纪律、活动质量等进行督查,由体育教师与班主任配合,做好活动的指导工作。

2.结合体育教学开展班级特色“地面文化”

地面文化氛围的形成,以及课余时间学生对地面文化的关注和参与,对学生的个性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校以弘扬儿童个性为主线,以开展地面文化建设为载体,力争让每一个班级都成为充满童真、童趣。

(1)组织形式:成立班级锻炼小组,每周二、三下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以班集体为单位,按学生性别、体质状况、技术水平和个人爱好组成班级锻炼小组,开展趣味性游戏和腾、挪、跳、跑、掷等具有班级特色的体育活动。如跳游戏方格、飞机房子;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游戏-踏石过河;穿过小树林;体育达标——立定跳远比赛等(图4)。

(2)活动方法:以走迷宫创编的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场地如图5所示。学生(小蝌蚪)从起点绕过“水草”,钻过“小石缝”,跨跃“龙门”,跳上“荷叶”,冲过“激流”,行至终点。

(3)活动要求:①各班级可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分配练习场地,定期轮换。②活动方法应结合本年级学生身心特点进行创编,确保每周不重复。③充分体现出班级特色。

3.突现班级特点开展创新争优活动

按照班级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区分为三个活动层次:以班级活动开展和班级地面文化艺术建设及年级之间定期开展活动竞赛为组织形式,争创先进文化班级、特色班集体和达标班集体。

(1)组织形式:每周四、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各班在指定的“责任田”内,围绕“地面文化”定期举行规模不等的学校、年级、班级“场地文化”活动的创新比赛。比如自行设计或改变活动图案、活动方法及活动规则等,以此推广优秀活动方案,达到“锻炼身体、创新争优、快乐共享”的目的。

(2)活动要求:①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按计划有条不紊进行。②做好活动记载,选出优秀活动方案在全校推广。

四、活动效果

“地面文化”活动作为我校的阳光体育运动项目,通过此活动的练习与教学,极大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拼搏精神及创新意识;有机地补充了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的不足,形成特色,以点带面更好地推动了我校课外体育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猜你喜欢

年级组课外班级
班级“四小怪”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梅州市中小学生2015—2018年体质健康的动态分析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不称心的新班级
年级组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能研究——制度建设与方法创新维度
探析中学年级组管理现状及措施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年级组长负责制与教师专业化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