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媒介素养教育

2012-04-29徐春玲

新闻爱好者 2012年13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和谐社会

徐春玲

【摘要】媒介素养是全体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媒介素养教育,而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来看,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现有的成功模式,结合实际国情,可以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媒介形式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

【关键词】和谐社会;构建;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相比,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社会公民媒介素养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也有别于一般的理论批判,对媒介的全面理解和掌握是其主要目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很多国家逐渐成为一种终身教育,被纳入学校正规课程并发展出很多教学模式,有专门编写的课程教材供参考。当前,在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部分北欧国家,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发展为自成系统的教育体系。但是,对我国公民而言,媒介素养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与此同时,我国的传媒业却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大众媒介与民众的生活也日益紧密,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也被人们所逐渐关注,这一课题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和迫切性。

和谐社会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

“和谐”一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早有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倡导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实现大同社会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的就是人的发展、人与人关系的融洽程度,只有人与人真正实现和谐,社会才会自然而然地达到和谐。

“媒介素养”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是传统素养的延伸,也是受众在现代社会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即培养和指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我国学者卜卫在1997年曾经阐释过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此后,国内学者基本上是在这一框架下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展开研究。[1]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赋予受众一种能力,即受众面对大量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和评估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

媒介素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性

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而媒介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我们的生活和媒介息息相关,构建和谐社会就离不开良好的媒介环境,离不开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民利用媒介信息资源的能力,使信息社会更为融洽,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媒介素养教育,而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公民不断地获取有用的信息,不断地提高自我修养和素养。另外,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媒介素养教育和媒介素养的提高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提高媒介素养能真正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来源于媒介的社会功能,媒介的社会功能包括环境监测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和娱乐功能。[2]如果媒介能够正常发挥上述功能,那么在解决社会矛盾方面,畅通的媒介就可以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沟通平台。对公民实施媒介素养教育,使公民在接受媒介信息的过程中,能正确地使用媒介,有选择地进行信息获取,同时也可以参与社会活动进行社会监督,促使社会良性发展,这些都是极有意义的事情,同时也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形成。因此,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促进和谐舆论的形成,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稳定的人文环境保障。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离不开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组成部分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信息时代中公民不可或缺的一门通识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对构建和谐社会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初步思考

媒介素养教育并非是在学生某一个学习阶段所能完成的,应该是循序渐进,贯穿于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各个阶段,乃至于终身。媒介素养教育应是现代社会公民的终身教育。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来看,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现有的成功模式,结合实际国情,可以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媒介形式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

借鉴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众所周知,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早,发展也相对成熟,我国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有必要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从而促进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有效地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从学校开始,加强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培训,还有政府的支持。现在我们可以对西方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一是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学校课程之一。从1980年起,英国就将媒介素养概念融入所有教育阶段,截至1991年,全国已有三分之一的学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并提倡中学毕业生参加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考试。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荧屏教育”,八九十年代开始采取学科课程整合的方式,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学校教学课程中。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历了30年的探索才将其逐渐完善。到200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体系之中。

二是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政策保障。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电视影响力的关注。1978年,政府主导为不同年龄的受众开发电视教育课程和教材,取得了不小的成就。90年代初,政府又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21世纪初,美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现在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已初具规模。70年代初,澳大利亚便已开发出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教材,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学生都要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政府部门和各级学校还设有媒介教育专项基金为培训教师提供资金保障。

对媒介信息把关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社会主义国家中媒介的性质大多为国有,国有性质的媒介作为政府和公众沟通的桥梁、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团体,媒介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而媒介从业者的素养问题影响着政府与民众关系的好坏、关系着民众接受信息质量的高低。因此,提高媒介信息把关者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我国的媒介信息把关者包括媒介从业者和政府官员,对我国的政府官员和媒介从业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十分必要。

首先,要重视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教育。政府官员是媒介把关者的一员,媒介的信息还要受到政府层次的把关,而政府把关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媒介和社会民众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加强政府官员对媒介的认识、学习新闻方面的知识。要提高政府官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危机的能力,这是其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试金石”。不断出现的突发事件使得我国政府不断提高危机公关的能力。政府官员要在第一时间组织新闻报道、引导社会舆论,争取主动权,增强危机处理能力。其次,对媒介从业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对媒介从业者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职业道德上的补充,也是从源头上保证媒介信息的质量。可以通过加强媒介从业者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来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实际效果。

对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要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单单对信息把关者进行此方面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信息接受者作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这部分人的媒介素养才是最重要的。受众成分比较复杂,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为了方便研究,本文从青少年、大学生、社会公民来划分受众群体。对于分类后的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可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

一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媒介素养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其媒介素养水平。提升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和专业的指导,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自学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知识,只有先提高了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和教育青少年。其次,积极创建学校、家庭、社区、媒介互动的教育网络。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不单单是学校老师的责任,而是学校、家庭、社区、媒介四者共同的责任,这些都是学生成长的空间,是媒介素养教育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教育环节,加强四者的互动和沟通,四方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更好的媒介生长环境。

二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使用媒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媒介的批判能力较弱,对媒介的使用也不够深入,需要接受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利用媒体完善自我。首先,大学要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构建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大学生有自己独特思想的特性,在开展具体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时,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课程中,符合学生的认知特性,让这些教育对大学生有着不可替代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不仅如此,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还要多层次、多渠道、分步骤地进行。其次,加强学校和大众传媒合作,让大学生参与到媒介活动中。学校加大实践投入,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的平台,让大学生更多地接触和参与媒介实践活动,成为媒介实践活动的主体,开展各种参与活动,增加大学生对媒介的感性认识。

三是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公民不仅仅是社会团体和媒介资源产生机构的主体,还扮演着主宰媒介生存与否的重要角色。现代媒介的发展除了受政府干预外,也取决于媒介受众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要面向全社会,成为现代公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首先,媒介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帮助民众了解媒介、理解媒介,正确地接受媒介信息,成为既有责任心又有批判能力的公民。提倡公民参与到媒介节目和信息传播过程中,使公众在参与媒介信息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我。其次,要加强媒体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组织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这是一种以社团、企业等单位为组织形式进行的有特定目的的短期、临时的培训,一般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在全国正不断兴起对媒介素养的讲座和培训热潮,不同职业的人对媒介素养的要求有所不同,所以进行专职的培训十分有效。[3]最后,我国政府应重视对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作用,政府部门对公民媒介素养教育起到了规范和保障作用。在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中,还应尽快将其纳入正规教育体系。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2009-JKGHAG-0191)]

参考文献:

[1]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2]李苓.传播学理论与实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3]南长森.简论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4(11).

(作者为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和谐社会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浅析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之我见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