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区域成人高校转型分析及发展探略

2012-04-29宋亦芳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16期
关键词:成人高校历程发展策略

摘 要 上海区域成人高校历经解放初期创办,文革中停办,文革后复办、稳固等阶段后,如今进入了转型与拓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为:学校职能呈现多元化,学校功能体现综合性,学校属性凸显社会性。其在未来发展中应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采取如下发展策略:以探索学校多元发展激发活力,以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形成合力,以服务区域社会事业产生发展动力。

关键词 上海;成人高校;转型;历程;特征;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6-0051-06

上海区域成人高校是指由上海中心城区政府主办、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从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市民终身学习指导工作的教育机构,也叫独立设置成人高校。近年来,根据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上海各中心城区在区业余大学建制的基础上,增设了社区学院建制,实行区业余大学、区社区学院、上海电视大学区分校一体化管理模式。同时,学校从以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为主,向开展教育培训、实施市民终身学习指导等教育服务拓展,这种办学职能转变带来的学校形态变化,称为学校转型。学校转型发展是指学校由转型而引起的不断扩展和提升的动态变化过程,是指“成人高教的发展从观念到形式,从外延到内涵诸多方面的深刻变化,包括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办学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社会绩效、充分发挥功能、谋取更大作为等”[1]。

一、上海区域成人高校发展历程

上海区域成人高校历经解放初期创办、文革中停办、文革后复办、稳固、转型等发展阶段,并依据不同时期的要求承担各类补偿教育、大众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指导服务等职能,为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创建与联合:各类补偿教育的园地

建国初期,新中国建设对教育事业提出了迫切要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为此,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夜大学正式招生,标志着新中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正式创立[2]。在此背景下,1958年下半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上海市部分中心城区相继成立了独立设置的区域成人高校,时称某区业余工学院或职工业余工业专科学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的资质。建校后各校开始开展大专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主要开设机械、模具、电子、机电一体化等工科专业。在建国初期这段特殊历史阶段,区域成人高校的主要职能是为广大一线职工开展补文化、补技术、补学历等补偿教育。“文革”开始后,区域成人高校基本停办、半停办或解散。

“文革”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成人高等教育经历了恢复、发展、改革和整顿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开创了新的局面[3]。1978年开始,上海区域成人高校先后恢复或新建,形成了中心城区每区一所的格局。与此同时,上海区域成人高校名称统一为“某区业余大学”,并与上海电视大学合作陆续设立了上海电视大学区分校。在办学上,各学校专业有所调整,开始由工科向文科类、管理类、财经类等专业拓展。1985年,区域成人高校联合成立“校长联席会议”及相应的工作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协调机制,并通过学分互认等各种合作项目加强区域成人高校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这段时期,区域成人高校主要为“文革”期间失学一代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为弥补“文革”造成的人才断层开展各种培训。因此,“文革”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这十几年间,区域成人高校的主要职能还是以补技术、补学历的补偿教育为主。

(二)稳固与提升:大众高等教育的载体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学历补偿教育需求的逐渐减弱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区域成人高校转向为经济建设和人才提升服务,进入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阶段。“九十年代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和增强改革力度的有利时机。”[4]1990年4月,根据原国家教委的要求,上海对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进行了验收,区域成人高校接受新的洗礼;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使上海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区域成人高校面临新的机遇;199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提出了新时期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及10项措施,区域成人高校面对新的挑战。因此,区域成人高校需要不断调整与优化。

在这段时期,区域成人高校为夯实办学基础,加强教学改革,强化学校管理;为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和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加大了服务类、商贸类、经济类等专业设置,全面推出信息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专业;为服务区域经济,大力开展各类人员培训,尤其是“90年代紧缺人才培训”工程等;为提高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招生。据统计,1998年底,上海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在校本、专科生达到9.4万人,普通高校函授、夜大学在校生为14万人。这样大规模的成人高等教育,形成了上海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格局[5]。由此可见,区域成人高校作为独立设置成人高校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已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

(三)转型与拓展:区域终身教育的平台

21世纪初,上海区域成人高校出现了转型动向。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率先指出,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培养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需要区域培训基地和区域化的培训服务。此外,成人高等教育需求总体呈现稳定或略有下降趋势,而市民的终身教育和学习需求却在日益增长,为区域成人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型是成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生存空间。”[6]

因此,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间,上海区域成人高校经历了从孕育转型、实践转型到基本完成转型的过程。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和上海市社会发展的实际,2006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确立了区域成人高校(社区学院)在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中的龙头地位;2007年上海市教委、精神文明办共同下发了《关于推进本市社区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社区学院要成为“区域内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的重要载体、职业技能培训的整合平台、社区教育的主要场所和市民终身学习的指导中心”。为此,全市中心城区在业余大学基础上相继增设了社区学院建制,调整充实了相关职能部门,区域成人高校在稳固成人高等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区域终身教育指导工作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10年,中心城区在区域成人高校(社区学院)的指导下,以建成7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为标志,使上海的终身教育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区域成人高校已经成为区域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上海区域成人高校转型特征

上海区域成人高校的办学历程表明,在需求变化、政府导向和自身发展等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学校逐步转型并呈现出明显特征,正确认识并把握这些特征,有助于学校确定有效的发展策略,从而推动学校顺利转型和持续发展。

(一)学校职能呈现多元性

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7]。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其职能一般包括学校所承担的职权、职责和作用等教育内容,重在表示学校内在的规定和要求,是一种应有的职责。从转型的角度来看,上海区域成人高校职能的多元性具有多层涵义。

1.从内容上看是实现多元办学

区域成人高校作为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学历教育仍然是其主要职能和生存基础,要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有所作为、发挥重要作用并承担应有责任,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教学管理需要保持一定的水平;同时,为适应人才培训和区域教育服务业的发展,学校应该成为人才培训的实体、继续教育的场所和教育服务的枢纽,培训项目需要进一步拓展,教育服务范围需要不断延伸、服务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教育培训和教育服务应该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区域成人高校要成为区域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为市民终身学习搭建平台并提供服务。

2.从关系上看是强调多元协调

学校职能的拓展需要多元合理定位、层次分明、有序发展。首先,要确定多元职能的发展程度,即高等学历教育要不断稳固,教育培训和教育服务要进一步拓展,市民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要大力加强;其次,要确立多元职能的依存关系,即要在大教育的框架下,通过学校统一管理和运作,实现多元之间相互融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还要设计多元职能的层次水平,即学历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地位要成为学校层次的高点,教育培训和教育服务及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价值要成为学校层次的支点,市民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指导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广度要成为学校层次的基点。

(二)学校功能体现综合性

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8]。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其功能一般包括学校实际应有的具有肯定意义的教育教学作用,重在强调学校外在的效用,是一种必然的效能。从转型的角度来看,上海区域成人高校功能要从单一教育教学走向趋于全面与复合。

1.从形式上看是功能整体转换

随着社会变迁和发展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深入,学校工作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作范围由以教学为主转向教学、管理和服务并重,因此学校在实现教育教学功能的同时,要向管理型和服务型转换;作为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功能在关系上是逐步递进的,教学是学校功能的基础,管理是学校功能的依托,服务是学校功能的根本。也就是说,学校教学功能和管理功能的始点和归属是服务功能。转型中的区域成人高校的管理和服务功能相对较弱,学校不但要在教学功能上精益求精,更要在管理和服务上不断强化,学校对管理和服务功能的倾斜应该成为必然、必要和必须。

2.从本质上看是理念全面更新

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方法是区域成人高校功能转换的前提和保证。区域成人高校功能转换的思想基础是树立大教育的整体理念,把学校的教育工作纳入到终身教育的视野中,以全局的观念来理解学校的转型,以改革的思路来探索学校的发展;区域成人高校功能转换的作用机理,是树立面向对象的服务理念,就是要把为社会服务、为学习者服务作为学校生存的新基础和新依托,作为学校工作的新起点和新坐标,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源泉和新动力;区域成人高校功能转换的基本方法是树立改革创新理念,要以求变和思辨的思维,打破传统办学观念的束缚,探索学校功能拓展的基本途径。

(三)学校属性凸显社会性

属性是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9]。属性既是事物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又是事物某个方面质的表现。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其属性包括特有的教育属性和与其相关的其他属性。从转型的角度看,上海区域成人高校不但具有教育属性,更体现社会属性。

1.从外延上看是办学趋向开放

区域成人高校在从封闭型向社会型和开放型转变中,首先应该使资源全面开放,形成学校开放的基础;其次,区域成人高校作为终身教育的平台,可以为广大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闲暇教育等多种教育服务,可以成为各类人群参与学习的立交桥和枢纽;第三,随着学校转型的不断深化,其工作触角不断向社区延伸,学校依托社区服务社区,与社区在教育、文化等领域共建共享,成为区域社会的重要成员,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由于成人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区域特质,其生存与发展也散发着乡土气息,与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10]

2.从内涵上看是学校价值回归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存方式日益多元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在终身教育从理论变为现实并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教育的价值已经不能完全由正规的学校教育来实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艰巨任务,除了正规学校之外,尚需其他社会教育机构与相关学校共同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区域成人高校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更重要的是为全体市民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域成人高校在转型中,随着学校职能和办学功能的转变,在提供广泛的社会教育服务中,应充分体现出其在任何时候都以培养人、服务人作为核心价值。

三、上海区域成人高校发展策略

上海区域成人高校表现出的转型特征,揭示了区域成人高校发展的基本现状,指明了区域成人高校进一步发展的思路。转型中的区域成人高校,要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以快速转型、科学转型、顺利转型实现学校新的发展。

(一)以探索学校多元发展激发活力

着力多元发展是区域成人高校立校之基。区域成人高校以大众高等教育为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可以与普通高校形成错位发展。同时,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是区域成人高校办学职能的主要体现,是服务其他教育的需要,更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区域成人高校具有在区域内开展各类教育的明显优势,学校在开展教育服务、教育培训和市民终身教育指导中与区域充分融合,体现了其他学校难以具备的区位优势。由此可见,区域成人高校多元发展就是学校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为基础,向多层次、多方位教育拓展的过程。

1.加强多元发展探索与研究

多元发展不是学校在各个教育层面的简单扩展,而是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做精、做特、做实各种教育,形成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来看,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加强课程改革,解决当前成人学生基础差、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推进教学改革,变教育安排为教育服务,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从教育服务和教育培训来看,要发挥学校在区域教育服务中的集聚作用,形成具有教育机构整合、各类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增效等综合效应的区域教育培训基地。从终身教育指导来看,要开展市民学习需求调查研究,开展体制建设、资源整合、学习方式等探索,提高终身教育的服务力、整合力和吸引力,使学校真正成为区域终身教育的整合平台。整体而言,还需要把各类教育统合成一个系统,探索多元协调的途径和方法,搭建终身教育的立交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发展。

2.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与深化

学校多元发展不仅需要外部因素的推动,更需要学校内部各种要素的支撑。从学校内部管理系统来看,应该从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着眼,从多元协调的要求思考,提高学校整体运行效能。从队伍建设来看,教师的转型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校多元发展的关键,要形成“一专多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使全体教师既具有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专业知识,又具有适应终身教育工作的多方面能力,尤其是“多能”应该成为教师能力提升的重点。“因此,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应确定为培养复合应用型教师。”[11] 此外,要加强校风建设,提倡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要切实加强各项管理,尤其要加强教学、行政服务管理,提升服务质量;要提高学校的研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以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形成合力

广泛整合资源是区域成人高校立校之源。随着区域成人高校转型,学校被置身于“大教育”环境中,学校工作范畴已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或教育机构,需要在更大的范围、更多层面开展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学校必须依靠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全面联动的局面。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区域成人高校在管理水平、教师资源、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和不足,仅靠自身力量来实现工作目标仍有较大困难。此外,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在一般情况下也处于一种相对分立状态,尤其是体制外教育资源对区域教育的介入程度相对不足,也需要有相应的机构来进行整合。

1.加强与相关教育机构合作

区域内外的各类教育机构都具有各自的优势,是开展终身教育不可缺少的力量。从合作层次来看,可以实现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教育培训等各类教育的相互协作,尤其可借助高等教育机构和专业研究机构,提升区域成人高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从合作内容来看,可以在师资、课程、研发、场地等方面,实现互惠协作、优势互补;从合作边界来看,不受体制内外、区域内外和公办民办的限制,只要有利于“人人、时时、处处”的终身学习,都应加强合作。区域成人高校与相关教育机构的全面合作,扩大了区域终身教育平台。

2.加强与各级各类组织部门合作

区域成人高校转型使其工作不局限于教育的范畴,与政府部门、群众组织等均形成了密切关系。从成人高等教育来看,学校可加强与人社部门的合作,将职业培训融合到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一体化培训模式;从培训工作来看,学校可与人社部门合作开展政府支持的各类岗位培训,与民政部门合作开展弱势群体再就业培训等;从推进市民终身教育来看,学校可以实现与区域内文明建设部门、人社部门、文化部门、环保部门等联合,通过各种项目推进市民参与各类学习。在加强与各级各类组织部门的合作中,学校应以“主动、周到、服务”的姿态取得各方信任,实现工作拓展。

3.加强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

上海开放大学的成立,是上海市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举措之一,是上海市终身教育发展的新载体,也是上海创新机制、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区域成人高校应充分运用好上海开放大学的各种教育平台和教育资源,在区域层面为市民提供各种学习支持,推进终身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积极配合上海开放大学开展的“学分银行”工作,完善市民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为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融通创造条件,为广大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提供方便。

(三)以服务区域社会事业产生发展动力

积极服务社会是区域成人高校立校之本。区域成人高校发展至今,完成了各类补偿教育的任务,稳固了大众高等教育的地位,如今在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过程中,承担起了服务区域社会事业的各项任务,这是学校发展的必然。因此,要“切实抓住成人教育‘服务社会这一目标,把视角转到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上。”[12]

1.与区域社会建设结合

区域成人高校作为地区教育机构,在实施各类教育的过程中,要寻求与社会建设的结合点。在文明建设中,学校要以社区教育为载体,以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积极拓展社区教育的辐射面,促进社区成员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及价值观念、劳动态度、合作精神、创业意识等都获得全面和谐发展,从而提升城区的和谐程度和文明氛围。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学校要以社区教育和职业培训为途径,从稳定社会的角度出发,主动参与对各类特殊人群的教育培训工作,将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

2.与区域文化建设结合

区域成人高校在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中,与区域文化建设密不可分。在推进社区教育过程中,学校要通过全面规划,将市民终身学习内容注入文化元素,充分体现区域文化特征,提升市民文化素养;要充分挖掘蕴藏在百姓中的深厚文化元素,发扬区域文化,打造区域文化品牌。此外,在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教育培训中,各种教育项目都会成为一种具有地区标志性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开展各项教育工作本身也在创造文化,创造具有区域教育特色的文化。

3.与区域人才建设结合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是第一生产力,区域成人高校的特征表明,学校教育只有为区域人才培养服务,才会体现自身价值。区域成人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项目,以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进一步运用自身教育资源并整合全区各类资源,探索建立成人高等教育、社区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机制,逐步形成初、中、高技能型人才队伍培训模式。进一步培育与区域特色和区域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培训项目,加大培训项目开发力度,打造一批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培训品牌。要发挥区域成人高校高等教育优势,加强与普通高校、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形成区域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

参考文献

[1]胡凤英.论我国成人高教的转型发展[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17-121.

[2]余小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思考[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1):116-119.

[3][4]张持刚.上海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思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3,4.

[5]俞恭庆.感动——成人教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70.

[6]李晓林.社会转型期的广播电视大学发展对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62-165.

[7][8][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616.488.1173.

[10]涂爽,金军.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属地化研究[J].考试周刊,2007(31):11-12.

[11]田小梅.独立设置成人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特殊性及校本发展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1(10):94-96.

[12]李中国. 成人教育区域化发展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4(5):9-10.

Analysis o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Regional Adul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Shanghai

SONG Yi-fang1,2

(Shanghai Changning District Spare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0;

2. Changning Branch, Shanghai TV University, Shanghai 200336, 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dul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Shanghai experienced the stages of creation after liberation, stopping in cultural revolution, re-running and stabilizing after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it entered expanding stage now, which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ness of school function, the socialization of school nature. It should take lifelong education view as the guidance and adapt to the age requirements in fu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can be taken: inspiring the development vigor by exploring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forming resultant forces by integrating social resources and generating development impetus by serv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Shanghai; adul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transformation;development cours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strategy

收稿日期:2012-04-29

作者简介:宋亦芳(1959- ),男,广东蕉岭人,上海市长宁区业余大学、上海电视大学长宁分校副校长,教授,研究方

向:成人教育管理,社区教育管理,教育技术管理。

基金项目: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2012年资助课题《区域成人高校转型发展的策略研究》(ZZGJ28-12),主持人:宋亦芳。

猜你喜欢

成人高校历程发展策略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 《百色起义》
虚拟现实技术在成人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对成人高校并入技工院校实践的探讨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