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实效性问题

2012-04-29刘文革

新闻爱好者 2012年17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性新媒体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实效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有较高的认同,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理论运用能力却非常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重视新媒体背景下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变化和新媒体技术提供的信息传播平台,没有调动教师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和主体性等特点培养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实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而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括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在高校主要是通过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进行的。因此,对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揭示和分析,能有效地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实效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不断努力,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了非常高的认同度,然而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理论运用能力却非常低。

从教育部对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来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1]如2009年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坚决拥护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99.1%的大学生对党和政府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等。在荣辱观方面,有89%的大学生不同意“金钱高于人格”的说法等。[2]再如2011年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价值观主流积极向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认同。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正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践行者。95.2%的学生认同“诚信是做人之本”;94.2%的学生认同“孝是做人之根,百善之首”,认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高校学生学风良好,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逃课等现象,绝大多数学生明确表示反对等。[3]以上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是非常高的。

但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理论运用能力又非常低。如北京地区信息员在高校听课情况的调查表明,各高校课堂差异较大,尽管学生到课率有了明显提高,但课堂听课率不太理想,普遍存在着打手机、看课外书、说话、睡觉、随意进出教室、吃东西、写作业的现象,明显存在“教”与“学”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4]从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及作业分析中了解到,有不少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一些概念,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思想的主导、行为的指南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5]大学生今天在高校学习,明天就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高层次人才和党政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仅仅有基本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种认同往往偏重于个人感受和情绪,还未完全上升为理性认识,今后容易产生怀疑动摇情绪以及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背离的状况。

一般来说,人们对认同的喜欢的事情应该是主动积极的,大学生既然出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非常高的认同度,相应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应该非常高才对。为什么出现了认同度高而学习的积极性低的现象呢·为什么他们不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解决问题呢·

基于新媒体背景对当前教学实效性问题的探析

造成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实效性方面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于新媒体背景本文认为其中的重要原因是高校没有充分根据当前的新媒体背景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化。目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网络、博客、微博、手机、虚拟社区论坛、贴吧、校园BBS、门户网站、电子邮件等已成为大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信息载体,对他们的思维、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学者研究数据显示,“大学生对媒介的使用偏好主要集中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而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使用程度明显偏低”[6]。而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技术提供的信息传播平台,也没有调动教师利用新媒体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笔者基于新媒体背景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探讨分析。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方面来说,目前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提供的信息传播平台。当前全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只有国家发给的统一教材,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这个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地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提高了。教师讲课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讲的,教学的灵魂在教学大纲中,因为教学的目的任务、教材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都在教学大纲中体现着。教材和其他方面的材料、信息,包括利用新媒体传播的资料和信息,都是完成教学大纲的手段。考核学生是按照大纲来考核,不是按照教材来考核。如果按照教材来讲课,就很容易造成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教科书的知识,这在新媒体背景下,更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维度、多层次、便捷高效的信息传播平台。[7]而且新媒体还具有跨越时空传播信息的特性,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多样性和开放性。而教材,即使不断更新,也难以达到新媒体的这种特点。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只有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讲课,充分利用教材资料以及新媒体技术平台,让大学生掌握大纲中所要求的内容,从而更好地达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只有国家发给的统一教材,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的现象不仅忽视了教育最基本的原理,而且也违背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了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本质要求,今后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社会思潮时,就不具备对现实社会发展做出独立判断的能力、政治鉴别能力,以及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思想的影响的能力。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来说,没有充分调动教师利用新媒体来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要继承传统的教学优势,更需要广大教师积极挖掘研究和利用新媒体所提供的平台和功能。因为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多量、价值多样的现象,不仅要提高自己搜集、传递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分析鉴别、筛选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增强他们的信息鉴别能力。[8]此外,获取信息、与人聊天交往及休闲娱乐是当前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他们的主要目的转变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时代课题。而这是一种新的实践,需要我们在体制机制上对教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及时地进行总结,给予支持,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但一些高校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缺乏重视,缺乏总结和机制激励,从而没有产生出系统的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面的科学理论。如果能把他们中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那将是一笔重要的财富。[9]把众多的经验经过研究后概括为理论,就会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的重要源泉。然而现在我们却没有这样做,只是一些专家学者在进行教材的编写,并没有调动全国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这也有违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基本原理。长此以往,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地削弱。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头脑”方面来说,当前没有重视新媒体的互动性和主体性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前注重了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的改进,重视了大学生外在学习动机的改进,却没有重视利用新媒体手段的互动性和主体性的特点以调动大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这从教师的教学理论上缺乏对大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研究上可以看出。从在中国期刊网上“05方案”以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对策方面搜索的46篇文章来看,其中对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方面的文章最多,有36篇,约占总篇数的78%。但就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方面的研究文章却只有1篇,约占2%。再以专门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的专著为例,所收录的45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动机研究的。[10]内在学习动机是由内部需要形成的学习动机,没有大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参与,就不会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建构和自觉内化。[11]甚至出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冷漠、逆反现象,这时到课而不听课的被动学习现象自然就会出现。因此,广大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和主体性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手段的单一性和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单向灌输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内在动机,以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总之,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面虽然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认可,但在教学的实效性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提供的信息传播平台,调动教师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和主体性等来培养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以提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为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博士启动基金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深化研究”(编号088125601727)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高校育人,新起点上再奋进——中央16号文件印发以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述[N].人民日报,2012-06-20.

[2]王朋.200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主流思想出现转折性变化[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0907/49456.html.

[3]陈思怡.2011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106/120507.html.

[4]李松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研究论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6.

[5]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6]蒋晓丽,董子铭,曹漪那.新媒体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交互机制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7]曹培庚.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

[8]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9]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3:22.

[10]阎占定,张瑞敏,杨金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刘文革.内在学习动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1(9).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编校:赵 亮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性新媒体
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初中体育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策略探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