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生命以向上的姿势
2012-04-29高艳艳鲁兴树
高艳艳 鲁兴树
素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的江南历史名城常州,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间地带,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静静的河水记录了常州历史的变迁。常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人类文明史,两千五百多年的文字记载史。春秋末期,吴王公子季札受封于此,始有延陵之名;北宋苏东坡十三次往返常州,留下许多诗文佳话;现代革命家瞿秋白、张太雷、李公朴等也都是常州生人,江南多名士,常州尤其多。
尊重生命是现代文明发展的趋势,常州人从关注生命本身出发,把生命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着眼于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怀他人的意识。本期让我们一起领略千年古城的德育风采。
我和你:体验生命的快乐
常州市新桥实验小学是记者采访的第一站,该校始建于1885年,前身为“道乡书院”,漫步校园如同走进了一座优美的花园,蝌蚪池、紫藤架、木桥连廊、花木相间,古韵新貌,处处诗情画意。教学楼走廊的墙壁上不时会出现一首隽永的小诗:
“阳光的小脚丫/落在我的心上/我的心变得温暖了/时光的小脚丫/落在老奶奶的脸上/老奶奶的脸长出了皱纹……”
从校长钱丽美那里得知,这样充满想象力和灵性的小诗竟然出自本校小学生之手,记者不禁赞叹起来。校园环境文化不是脱离生活、远远观赏的,而应该成为学校师生“心灵自由,快乐成长”的心灵氧吧。新桥实验小学把校园环境与诗意学校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诗意想象力的舞台,学校成立了“紫藤花诗社”。“紫藤花诗社”的名字源于校园的标志性景观——紫藤长廊,每年的五月份,花儿串串,芳香弥漫整个校园,学生伴随花开花落体味着生命的韵律。
新桥实验小学将“共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成就每个人”作为办学理念,把“诗意”作为校园文化的主题,倡导教育回归生命,让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存在”。学校的文化布置着力营造诗意的氛围,以儿童为本,体现童真童趣,从建筑物的色彩到教室内的布置,都从儿童的审美情趣出发,体现学生的成长足迹,让学生成为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者。学生在诗意校园环境的熏陶下,增强了对事物的敏感度,丰富了自身的想象力,坚定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进而达到生命活力的释放——创造。
真正自然的教育是快乐的,孩子从具体的活动中得到的快乐远比抽象的说教要多。常州市西新桥实验小学将活动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在构建校园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在“整合”二字上下工夫:活动主题的整合性——活动主题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及序列性,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种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活动内容的整合性——活动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自然、社会、文化以及学生自身的需求统一于活动之中;教育目标的整合性——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情景,体验活动内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
学校的体育文化节经过三年的发展日渐成熟,成为学生享受运动快乐与竞技乐趣的重要载体。在体育文化节开幕式上,各班运动员穿着整齐,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嘹亮的口号回荡在操场上,展示了学生们饱满的精、气、神。学生们的口号并非由老师包办,而是学生、老师和家长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各年级的广播操、篮球接力、拔河等团体项目比赛中,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拼搏与竞争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同时,团体比赛也让学生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进退,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如果说体育文化节是对学生体质的锻炼,那么校园文化科技节则是对学生智慧的考验。西新桥实验小学的校园文化科技节秉承“重过程,重参与”价值理念,不断丰富文化科技节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在校园文化科技节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异彩纷呈的比赛活动:“我心中的航天梦科幻画”“我心中的航天梦想象作文比赛”“科技节精彩瞬间摄影比赛”“西新娃纸飞机比赛”“西新娃‘猛虎直升机比赛”“西新娃‘天驰摇杆飞机比赛”……这些活动陪伴西新桥小学的孩子度过了一段充满童趣的校园生活,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和分享快乐,这也必将成为他们一生难忘的精彩片段。
手牵手:分享生命的感悟
为了让学生珍爱生命,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活动。学校各班寒假都会组织生命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每学期分年级统一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足迹遍布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科技馆等。学校在九年级开展拓展训练,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寒暑假期间,学校举行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们走访老年公寓、儿童福利院、医院、工厂等地,收获奉献的快乐:学生们走进常州市天爱儿童康复中心,感受自闭症孩子的生活,将自己的关爱与快乐带给他们;学生们走进社区,协助社区清理卫生,推进社区文化建设,让关爱生命的教育辐射到社区。
有人说现在的90后是娇生惯养的一代,是缺乏锻炼的一代,是沉迷游戏、贪图安逸的一代,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的师生用“青春无敌,挑战无限”的活动对这个论断说“不”。他们以顽强的意志走完了学校到横山桥清明山来回31公里的路程,历时近11个小时。活动结束后一位学生在文章中写道:“31公里,整整31千米,我走了下来!我相信自己可以坚持下来,虽然真的很累,但是,心里却洋溢着自豪,至少我没有放弃,我的灵魂仿佛得到了升华。今后遇到痛苦,我必定可以像今天一样坚持,坚持,再坚持,决不放弃,相信自己。”
德育是对学生每一次生命活动的关怀,学习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享受生命的过程。常州市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将“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作为生命教育的主题,旨在通过丰富的活动增加学生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培养良好的心态,让学生学会用自我成长的方式提升生命的品质。学校发起了“常州儿童福利院关爱之行志愿者招募”活动,师生们在学校积极宣传,营造关爱生命、帮助他人的氛围。招募活动的通知张贴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学生们自愿报名,最终确定了20名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志愿者们来到儿童福利院,与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开展一对一的互动活动,在玩游戏、唱儿歌、讲故事、送玩具等活动中,志愿者们不仅感受到关爱他人的快乐,自己也受到了教育。
从儿童福利院回来之后,学校组织了“交流分享,感悟生命”的交流会,让参加活动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让关爱他人的情感在学生中蔓延:
“通过这次近距离和这些人群接触,我的感受很深,我们的父母,从我们一出生就给予了我们满满的关爱,我们衣食无忧,没有疾病的痛苦,没有被父母抛弃的孤单,所以,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为自己向往的生活奋斗。”
“健健康康活着的我们,和那些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比起来,我们要幸福得多,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而对于那些孩子们,我们也应该多多关心他们,让他们快快乐乐地成长。”
慢慢走:保持生命的风度
人的生命首先是以生物性生命而存在的,这是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共有的属性。然而,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高于动物的意识活动,有超越生物性生命的精神世界。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学生珍爱生命,更要启发学生形成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制民办学校,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较少,第一次面对独立生活,很多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和思想困惑。李焕老师刚刚走上班主任岗位,与学生的关系还比较生疏,第一次开完班会,学生冷淡的反应让他有些失落。放学后,一个胖胖的小男生心事重重,最后一个才走。李老师想主动去了解情况,又担心学生因为羞怯而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时,李老师想起来每个学生的手里都有一本学校统一印制的《心灵的沟通》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是用来帮助学生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的,学生有一些不敢说、不愿说的话可以写在这个小册子里,交给想要倾诉的对象;对方也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回应,再还给学生。李老师巧妙地将自己想要帮助学生的意愿通过《心灵的沟通》悄悄地传递给学生,避免了直接谈话交流带来的尴尬。李老师的行动得到学生的积极反馈,这位学生将自己的苦恼写在《心灵的沟通》中,在李老师的帮助下他慢慢地建立起对老师的信任,很快解开了心结。一切都发生在悄无声息之中,真正达到了师生的心灵沟通,此处无声胜有声,体现了充满人性关怀的教育智慧。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一项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以智慧育智慧的艰苦而崇高的精神劳动。常州高级中学的潘勤老师清早收到学生发来的一条短信:“老师,您说过‘请慢慢走,不要失了我们的风度,俺都记得!”这条短信让潘老师意外而感动,不禁回想起去年发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期间的一次班会。当时,运动会开幕式刚开始几分钟,天空便下起了雨,主持人宣布“开幕式因雨暂停,各班回教室待命”。顿时,学生们抱头奔突,你碰我撞,涌向教室。站在学生队伍后面的潘老师目睹了学生的狼狈,她从容地走进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学校校史中一位体操课教师同时也是中国同盟会成员刘伯能的话:“须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后,亦凛然不动,始得为立正。”“汝辈非糖人,何怕日?非纸人,何怕风?非泥人,何怕雨?怕这怕那,何时能立?”喧腾的教室马上安静下来,潘老师接着说:“请记住今天的狼狈,记住这段校史,记住这几句话,以后请慢慢走,不要失了风度!”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去洞察自己看不到的细节,作为教师有责任去开启学生的思想之“眼”,唤醒学生灵魂深处的自觉意识。
卡尔?明格说过:“教师是什么样的人比他教授什么更重要。”因此,大到立身行事,小到举手投足,教师都要不断历练自己的修为,始终恪守“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至理,坚守自己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魅力、品质和境界。这种教育艺术和智慧所带来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成效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也体现了教师较高的自我修养和素质。
小人物:放飞生命的梦想
他真诚地面对每一个人,他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每一天,在由雏鹰变为在天空翱翔的雄鹰的过程里,努力学飞,不为危险和艰苦,未来会是怎样的呢?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强不息是支撑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石,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努力不让梦想与信念搁浅,最重要的是,他努力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时宇。
这段文字来自常州市北环中学“生命成长,责任担当”主题班会的颁奖词。为了让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学校专门组织了生命教育主题班会。班会由两名学生担任主持人,小品《哥俩好》《重默风波》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学生成长的烦恼;“数字游戏”在欢乐的氛围中锻炼了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嘉宾老师的发言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意义。主题班会为学生们释放成长过剩能量提供了正当的途径,同时,也启发了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价值的意愿。
常州市蓝天实验学校是一所专门接受城市流动儿童的学校,学校七百余名学生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流动儿童随进城务工的父母来到城市生活,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让他们比城市孩子更能干、更能吃苦、更懂得感恩。但是,由于家庭生活水平的相对低下,家庭教育缺失,他们与城市孩子相比又显得“特殊”。为了帮助流动儿童又快又好地感受城市生活、适应城市生活、享受城市生活和创造城市生活,学校聚焦“流动儿童城市生活适应指导”这一主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设计学生活动:低年级德育工作强调趣味性,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指导和言语表达交流指导;根据中年级学生独立活动时空的拓展的需求,着重在“遵守规则”和“自理自护”两个方面做文章;高年级学生的生活指导主要从“提升课余生活品质”和“感恩与理想”两个方面展开。
正如学校党委书记袁文娟所说的那样:“流动儿童是‘特而不特的学生群体”。特殊的成长经历让他们成为“特”殊的群体,然而他们和所有同龄学生一样,都是一个个鲜活、灵动和富有生命力的个体,一个个天真烂漫、有待发展的孩子。经过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蓝天实验小学的学生克服了“水土不服”,他们与城里的孩子一样讲卫生、敢交流、热爱生命;他们遵守交通规则,懂得自我保护;他们投入班级团队的活动,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在憧憬未来和追求梦想的路上,他们的脚步有别样的美丽。
走在常州,风轻轻地拂过面庞,温柔中带着湿润的气息,路旁的植被摇曳着肥美的叶子,焕发出生命的光彩,生命教育在这里已经深深扎根,“只有真正关注孩子的生命,提高孩子的生命质量才是道德教育之本”,教育局局长丁伟明如是说。
责任编辑/宋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