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心理特征及原因分析
2012-04-29丁晨
丁晨
摘 要:关注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就业问题,建立健全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是高校和谐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教师要通过调研,总结高校特殊学生群体就业心理方面存在的共性表现,分析产生这些心理现象的家庭、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等方面原因,为进一步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出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心理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也变得愈加庞大。2008年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每年高校都会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因为违纪或者不及格科目太多而不能拿到学位证书。根据2008年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调查,70%~80%的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导致学业下降。而一项关于不同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比较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20世纪90年代上升到25%。
教育部在2010年8月公布了全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2009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所占比例为23%,其他特殊群体的人数也在慢慢增加。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地方高校占的比重最高,其高校毕业生工作十分重要。2011年全省共有高校毕业生44.6万人,普通中专毕业生近20万人,按照上述比例换算,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繁重而又艰巨。
一、河南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类型
(1)自卑恐惧心理。在与用人单位接触过程中,一些特殊群体毕业生感觉自己能力不行,难以面对任务和适应社会,从而产生一种对社会恐惧的心理,过于低估自己的能力、知识,缺乏面对社会的勇气和自信。一些特殊群体毕业生缺乏应对各种就业挫折的心理准备,遇事抱怨、自叹不公、自认倒霉、垂头丧气。
(2)自我封闭心理。面对就业市场,其供需矛盾和压力,使一些特殊群体毕业生表现出疑虑、自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有些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积极主动找信息和找单位的心理准备;有的在经历一次次的打击后,其心理发生了变化,产生恐惧社会的心理,甚至自我怀疑,更有甚者出现多疑、孤僻、自卑和自闭等严重症状。长期的多疑、孤僻、自卑,就会使一些特殊群体毕业生表现出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担心自己不被接纳,封闭自己,不愿接触他人的心理和行为。
(3)消极被动的“等靠要”心理。一些特殊群体毕业面对贫困、成绩、生理等带来的挫折, 没有形成积极的应对心理,反而出现了消极的退化心理。 没有想到要去战胜挫折和困难,缺乏作战的勇气和恒心, 相反,则是把解决困难的希望过多寄托于社会和学校。这种思想更多表现出的是,依赖思想,而且是过分依赖,幻想并期望他人的帮助,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都托付给了社会和他人,这无异于空中楼阁。
(4)人格发展不健全。拥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可以顺利解决在就业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保持健康的就业心态。可是,在社会环境下,往往一些不健全的人格就很容易致使人们的心理出现消极困扰。在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加大,择业困惑越来越明显,特殊群体大学生人格发展缺失越来越凸现成为就业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特殊群体就业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5)从众心理严重。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很多特殊群体毕业生由于对社会缺乏理性的认识,容易出现缺乏主见,随行就市的严重从众心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一味要求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就业,寻找各种热门单位、热门职业,但并未以自身条件为基点,客观分析,相反是急功近利。
(6)急功近利的虚荣心理。受一些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和观念的影响,部分特殊群体毕业生认为上大学就是跳了龙门、要“封王拜相”了,要和以前大不一样了,这种要面子的择业观念往往使他们错过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和职位。这种思想,使得大家损失了很多很好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在这种急功近利的虚荣心作用下,对社会中的经济组成和现象认识偏差,对行业发展了解片面,用静态观点看公务员等“铁饭碗”,热追北上广等“好城市”。这样,往往造成的是疲于奔波、飘来飘去,缺乏立足感的困惑。
二、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原因
(1)思想压力大。一些贫富差距的现象,高校中也有所映射。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经济上的困难,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可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型期,不成熟,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这种社会多元化经济现象。而且,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从前计划体制下的“统分统包”的计划机制,彻底转向了市场机制下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良性市场机制。在这种转变下,就业生面临的竞争、挫折、困难、束缚随之增加。此时,有的学生信心丢失、悲观失望,思想负担也就随之而来,进而导致就业心理的不正确。
(2)竞争实力弱。高校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不少来自农村,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在正常的知识获取和技能培养上面有一定不足,而在音乐、美术、体育等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更是相对差一点。他们有的不是“一心只读专业书”,就是“沉溺于花花世界”,要不就是“有其心而无其力”,往往很少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缺乏锻炼机会。与此同时,他们中有些往往性格孤僻内向、自卑多疑,缺乏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沟通。长此以往,在这种长期封闭的心理状态下,毕业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而导致相当一部分特殊群体综合素质和能力相对不足。反观,社会择业的观念却越来越看重和参考综合素质能力,这样致使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在目前社会就业过程中竞争实力偏弱。
(3)专业限制大。好学校、好专业的要求和学费等条件往往高于一般的学校和专业。这对特殊群体学生来说,其本身的学习机会比较小、求学难度比较大;而一些冷门院校、冷专业,有时有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财政、政策的支持。相比来说,这对特殊群体的吸引力会比较大,可是到就业时又会出现市场需求变小,从而导致竞争反而激烈。这种困惑也使得特殊群体毕业生会产生不良心理。
(4)期望值过高。特殊群体的就业期望值有其自身特点,面对挑战,自我定位与客观现实存在落差,导致就业期望值或高或低。不少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期望值过高,将择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和底层的最后机会,不愿意到基层、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更注重工作的稳定性。由于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多年来在经济等方面得到各种资助,不少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潜意识里存在等、靠心理,期望值高,与许多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特殊群体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帮助解决这些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特殊学生本人还关系到这些学生的家庭,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未来。研究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心理援助,对促进毕业生全面就业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学峰.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策略[J].改革与开放,2009(8).
[2]辛全洲.论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5).
(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
本文项目依托:河南省教育厅就业创业课题(JYB2011092),洛阳理工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1QR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