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群为核心的资源优化与人才培养研究
2012-04-29允春喜秦延红
允春喜 秦延红
摘要:人力资本日益成为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课程群建设有助于优化知识体系,塑造多样个性,搭建互动平台,突出发展特色,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课程群建设应该坚持整合性、协调性、多样性、科学性、实践性的原则,探讨专业课程群的构成及其逻辑,以及具体课程群的课程组成与优化。应该打造胜任课程群建设的教师队伍,增强学生对课程群建设的参与,科学制定课程群的评审标准,从而保障课程群的有序推进。
关键词:课程群;资源优化;人才培养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发展日新月异,相对于传统社会依靠土地、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而言,人力资本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谁拥有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而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则离不开高等教育,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重要话题。
1、课程群建设对于优化资源、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
课程群是根据学科分类、课程内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联所组成的一组相关课程群体。其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培养能力范畴的课程作为—个课程群组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原有的归属性,从学生培养目标层次把握课程内容的分配、实施、保障和技能的实现。
1.1优化知识结构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入学率逐年提高,已经从原来的精英化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时期,这就使得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随之进一步加剧。在这种形势之下,单纯依靠扩招已经不再是高校跨越式发展之路,只有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课程与教学是教育事业的心脏”[1],高校的内涵发展需要依靠的重要手段就是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课程又毫无疑问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如何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就成为重要课题。
但是,当前课程建设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任课教师之间缺乏常规深入交流和沟通,从而致使有逻辑的课程之间教学内容出现较多重复,或者课程先后顺序颠倒等等现象。而组建课程群就是从整体效果着眼,将内在联系紧密的相关课程统一考虑,使各任课教师能够构建团队,注重相互间的有机结合与互相促进,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尽量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有效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1.2个性化与多样化相统一,全面提升竞争力
我国高等教育在过去十几年间实现了快速发展,很多高校以市场为导向开设了很多新专业,这一方面导致高校教师队伍扩大,无法保证教师本身的学术质量,另一方面也导致许多专业开设太多,所培养的人才已经远远超出了市场的容纳度。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本科毕业生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高校专业出现了结构性偏差,从而导致“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已成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课程群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素质和提高实践能力。课程群老师因为专业课程的相近及内在逻辑紧凑,可以为学生提供坚强的“合力”后盾。教师团队齐心协力,共同为学生培养出谋划策,这将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另外,对于学习优异和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可以按照兴趣与某课程群教师沟通,而不是仅仅与其中某位老师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吸取多位老师的长处,从而专业知识更全面和严密,最终以整个课程群教师的共同力量来锻造其特长和个性。
1.3搭建互动平台,实现资源优化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下,作为教育受众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参与课程制定。事实上,现在各高校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取决于国家和社会需求,或者学科专家的意见,甚至是教师的学术背景,对于学生的内在需求则基本“视而不见”。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导致课程内容与学生兴趣的脱节,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发现:在每个学院所开课程中,除了通识类课程由政府主管部门(教育部)规定之外,大部分高校课程的开设决定权在基层教研室。教师在选择、确定课程时,常常依据自己的意愿开课。在可能的情况下,会考虑本学院的教师结构状况,照顾教师的兴趣、研究方向。[2]而学生的兴趣、就业等需求力量则不在考虑之列。
课程群建设通过搭建平台,使教师之间通过相互交流与探讨,对课程内容进行沟通,在互帮互利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课程群建设能够在学生与教师之间搭建互动平台,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从课程目标的制定,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再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中去,把意见和需求反映出来,从而推动院系及时修订教学方案。可见,通过课程群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团队的集体力量和积极性,使课程质量不断实现质的飞跃,同时使学生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1.4继承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突出发展特色
我国高等教育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都开始走向综合性大学的路线,这就使得各个大学在专业设置上日趋雷同,诸如法学、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甚至为大部分高校所开设。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保持自身特色,以综合带动特色,以特色强化综合,就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基。通过课程群的研究建设,在保留学校办学特色和核心价值的前提之下,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特色,同时又能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把握专业特色与时代前沿的前提下,提升其专业竞争力。
另外,高校课程设置内容相对陈旧,理论脱离实际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有些教授内容几十年不变,已经落后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水平。特别是有些新兴、交叉、边缘、横断等学科知识,更是得不到合理的充分运用,从而使得高校失去了对知识的前瞻性把握,所培养出的毕业生也难免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程度的脱节。而课程群建设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建好主干课程、激励创新精神,将优化本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与整合教学资源相结合,体现各专业优势和特色,打造一批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强化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高水平人才,实现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具有科学素质和人文修养、具有全球观念和竞争意识、具有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高层次人才的群体培养目标;“身心健康、志趣高雅、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个体培养目标。
2、课程群建设的原则
课程群建设并不是把一个专业内部的全部课程按照相近程度进行简单分类,而是一项宏观综合性工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整合性原则
关于建设课程群的目的,大多强调“打造学科优势”,而相对忽视了对教育资源的优化。事实上,课程群首先就应该是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注重知识内容的渗透、融合与衔接,尽量合理避免和解决内容的重复,从而提高课程整合化程度,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因此,课程群建设不是每门课程内部的自我修补,而应该重新对整体课程进行规划设计,根据课程整体原则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来设置原有课程间的空白,调整原有课程间的重复,剔除原有课程的陈旧,从而实现整体优化的效果。简而言之,把内在逻辑相关的课程放在一起只是粗浅的第一步,只有这些课程间相互整合优化,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由原来的相互隔离转变为相互贯通,由原来的相互重叠转变为相互补充,由原来的相互矛盾转变为相辅相成”[3]。
2.2协调性原则
高校课程一般是由某门课的具体骨干教师负责,但课程群建设则要打破各自为营的现有局面,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归并、剔除,对课时进行顺序和数量的调整,对设备和经费也进行统一调配,需要所有任课教师的共同协调参与。教师应该对课程群建设具有战略意识和全局眼光,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能够各司其职、尽职尽力。所有任课老师应该就内容和体系改革定期进行协调分析,共同推进课程群的有机建设。同时,教师们应该定期开展主题研讨活动,就课程群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协调。
2.3多样性原则
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人,但作为培养对象的学生应该是多元化的,而并不是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教育应该最大程度地尊重和发扬人的个性,使每个学生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而现有的教育方案大多是普遍性一般意义上的构建,对于兴趣爱好特长不同的学生尚未有很好的培养办法,课程群建设以群体老师的集体智力使在某方面学有所长的学生能够得到培育和发展。但是,现有关于课程群的研究大多关注“课程”而忽略了“人”,这就使课程间内容的整合因丧失针对性而失去意义。因此,课程群的建设和实践必须以多样性为原则,适应和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要,使不同学生个性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2.4科学性原则
课程群建设并不是相关课程的简单组合,也不是越多越好,应该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推进。这首先体现在课程规模要适度,一般群内课程应该控制在3到6门之间比较合适,如果少于3门,没有成群的必要,而如果多于6门则不利于统筹规划,以体现规划建设的宏观效果。另外,还应该对课程群进行科学认识,课程群可以根据逻辑联系不同而划分为知识型、方法型、问题型三大类[4]。知识型课程群是同一学科内相关课程的组合,而其他两类课程群则常常跨越专业的界限,如生态问题就涉及到农学、社会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只有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才能避免课程群建设的盲目和无序。
2.5实践性原则
理论探讨的意义在于实践的推进,如果不在现实中重抓落实,课程群也只能是白纸黑字的墙上花朵。但是,现有关于课程群的成果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其实践基本停留在公共基础课层面,或者是针对某一具体课程群进行设置,但对于具体某个专业课程群的整体设置则相对少见。实际上,课程群的模式对专业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应该在本科专业中大力推进课程群的建设和实践。但是,课程群建设又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大型工程,非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因此,对于课程群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在思想上做好长期建设的准备,在目标和任务上要明确清晰,制定出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课程群能够在现实中有序推进。
3、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
对于具体的课程群建设而言,就一个专业来说,应该着重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3.1专业课程群的构成及其逻辑
这部分为课程群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专业现有培养计划的基础之上,探讨如何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课程群设置。
(1)专业课程群应该具体分为哪几种。就整个学科来说,课程群可以分为知识型、方法型、问题型三大类,这三大类课程群又应该如何设置。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现有关于课程群的建设大多从学科知识“性质相关或相近”入手,而关于研究方法、研究主题方面的课程群考虑则相对较弱,是应该重点加强的研究领域。现有研究大多局限于某一个学科,忽略了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群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积极推动。
(2)大一新生应该设置的专业导入课程群,形成学生对专业的感官认识,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这是打造学生专业竞争力的重要前提。学生由高中升入大学,首先有个专业认识和学习转变的适应过程。如在大一上学期可以开设专业导论,请资深教授对专业进行宏观介绍。或者请本专业相关教授们进行专题性介绍,每位教授讲授某一方向领域。专业导入课程群内课程应该相对较少,但在讲授过程中应该深入浅出,不宜讲授专深知识,重在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3)低年级学生中应该设置打造专业基础的课程群,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今后考研和就业打好专业基础,如学科基础课程群、学科应用课程群等。在大一和大二阶段,应该以支撑该专业的一级学科来设置课程群,不区分具体的学术研究方向,体现高等教育宽口径的培养原则和目标。这一课程群是整个专业的立基之本,应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好基础。
(4)高年级学生中应该设置的学科前沿群,提高其学术竞争力。重点大学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为社会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技术工人,因此,应该将学生尽量带入学术前沿阵地。在大三大四阶段,很多学生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学科前沿课程群应该以主要的硕士二级学科为主要设置标准,在每个方向开设3门左右前沿课程,使学生能够提前进入学术研究状态,或者对学科划分有更进一步的深入认识。
(5)在课程群设置中突出每个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虽然全国各大学都在走综合路线,但特色仍然是每个学校的强大之路,这是专业识别度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如很多高校都开设某专业,但应该使社会上在提到该专业时,会知道某高校的该专业其强势和特色何在,其名师和方向为何等等。
(6)在高年级学生中设置学科就业课程群,提高学生就业时的专业竞争力。大学生毕业后除了一部分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以外,部分学生就要走入市场就业或创业。而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相对比较理论化,与现实仍有一定距离。因此,在大四学年应该设置就业课程群,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讲解,对应用性较强的技术进行强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毕业有充分的准备。
3.2具体课程群的课程组成与优化
专业内的每门课程都有着自己的侧重点,正是这些内容串联起该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这些教育资源应该最大限度的优化,同时能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把握学科基础和前沿知识,从而提升专业竞争力。
(1)每个课程群应该具体包括哪些课程。在对课程群进行划分的基础之上,确定每门课程应该包括的具体课程,这是进行课程优化的前提。
(2)优化课程组成,淘汰知识陈旧或重复课程,开设相关新课程。对每一课程群内部的课程进行优化调整,对一些相对比较陈旧或者重复性较高的课程进行适当归并或剔除,同时根据课程群系统性和逻辑性的需要开设新课程,使课程群更加完整。
(3)课程的先后逻辑顺序为何。课程与课程之间都是有机衔接起来的,如果某些前沿性课程开设较早,学生没有前期基础会学习吃力。而有些基础性课程如果开设较晚,则会使学生失去专业的整体性,产生逻辑上的混乱。因此,在设置教学计划时,应该统筹考虑课程的开课学期,特别是课程群内部课程之间以及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的衔接与整合。
(4)优化课程内容,使得同一课程群内的课程减少重复率。现有的课程大多是由任课老师来负责具体内容的讲授,这就使不同的课程都会涉及到同样的内容。以笔者所讲授的《政治学原理》、《政治社会学》、《比较政治分析》为例,三门课程之间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内容。考虑到课程的完整性,对某门课的具体内容进行大调整也未必容易,因此,课程群内课程之间重复内容的优化整合就变得极为重要。如在讲授《政治学原理》时侧重政治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给学生总体上对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在《政治社会学》的课堂则侧重讲授社会学对政治学的影响,政治民主需要社会基础。《比较政治分析》的讲授则突出学术前沿,对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原著性探讨,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原理的认识和反思。
(5)根据课程群建设,优化设置每门课的学分和开课学期安排。课程群内课程是有机结合的整体,每门课程在课程群内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因此应该在此背景下对每门课进行学分和开课学期的安排。仍以刚才的三门课为例,《政治学原理》作为基础性课程应该为4个学分,并在大一上学期开设;而《政治社会学》则可以在学生具有政治学和社会学知识后在大二上学期开设,因为该课程涉及两个学科的结合,可以适当设置为2或3学分;而《比较政治分析》则相对比较前沿,可以作为学有余力或致力学术的学生进行选修,因此应该开设在大三学期,并以2学分比较适合。
(6)进一步根据课程群的内容明确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群建设使得每门课程不再是单纯的课程,而更承载着对其他课程的支撑和深化作用,尤其是每一课程群内的核心课程更是应该进行教学大纲的调整,使核心课程能够统领整个课程群,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4、课程群建设的实施策略
4.1打造胜任课程群建设的教师队伍
课程群的承载主体是教师,教师的认识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群建设的效果及成败。因此,应该着力于打造能够胜任课程群建设的教师队伍。首先是教师梯队建设应该合理,重点应该关注教师学缘、年龄、专业等因素,力求能够规范人才工作,确保课程群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结构合理性。其次是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是决定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群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并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因此,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专题研讨,才能从整体上使全部教师素质得到提高。最后是课程群内的教师应该实行课程轮换,即每个教师主讲一门,但应该适当轮换同群内其他课程,这样更容易对课程群产生整体的认识,并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从总体角度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4.2增强学生对课程群建设的参与
“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引起教学的变革, 变革的趋势是学生自主学习将加强, 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将降低”[5]。因此,课程群建设必须改变过去以“教”为中心的守成教育,倡导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创新能力。首先是在课程设置上,应该调研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生建议和学科自身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剔除设置陈旧的课程,增加紧跟时代步伐的新课,在基础理论性课程中增加全新的内容等。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方法积极鼓励学生发言,或者分组讨论,或者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做个人的主题汇报演讲等,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最后是在课程考核方面,改变过去应试性的死读书模式,积极探索学生对考试的参与,如可以让学生参与出题,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深化对教学重点的理解,或者让学生互相进行打分点评等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传授知识改为帮学生形成学习方法和习惯。
4.3科学制定课程群的评审标准
课程群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实践中的效果测评则一直关注较少。课程群建设的目标和单门课程的标准是不同的,它更强调课程相互之间的优化与整合,从而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宏观效果,即使课程群内的所有课程均可以达到合格甚至优秀的标准,也不代表该课程群整体就处于优秀水平。课程群的评审可以从立项和验收两方面来着手,有一项没有达到标准则不能评审合格。
4.4保障课程群的有序推进
课程群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性问题,更应该在现实中积极推进,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因此,课程群建设不能停留在纸面的分析报告上,而应该在每一门课的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得到体现。这就需要高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能够对此问题高度重视,给与必要的人才引进和经费支持,在教学方案调整时吸纳课程群方案,完善教学条件建设,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性制度与办法,建立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使课程群建设与管理做到有据可依,从而以此整合教学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与资源优势”,为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伟廉. 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411.
[2] 赵蒙成.高校课程体系的文化学解读——一个案例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3(6).
[3] 范钦珊.面向21世纪的系列课程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1997(3).
[4] 李慧仙.高校课程群三论[J].煤炭高等教育,2006(4):114.
[5]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组.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67.
[6] 李慧仙.论高校课程群建设[J].江苏高教,2006(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