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网络区域性研修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012-04-29王艳春赵春野
王艳春 赵春野
一、加强信息管理,搭建网络研修平台
1. 在信息化建设上,我校建设了三个平台。
学校网站——长春市第164中学——土顶中心小学。(1)“中小学携手教研之路”博客圈;(2)土顶中心小学“丑小鸭”习作园地博客圈;(3)教师研修博客;(4)学生习作博客(待建)。
2. 在信息化建设功能发挥上,侧重了三个层面。
(1)学校网站——学校全面工作向前发展的展示窗口、教学资源积累的平台;(2)“中小学携手教研之路”博客圈、土顶中心小学“丑小鸭”习作园地博客圈
——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学生习作展示交流平台;(3)教师研修博客、学生习作博客(待建)——师生自主研修、发展、交流的平台。
3. 在信息化管理上,畅通了三个环节、五个步骤。
(1)三个环节:教育局政务平台、上级职能部门的QQ群组——中心学校信息管理领导小组——学校对村小的QQ群组。
(2)五个步骤:信息员接收文件、信息——教导处登记转交主管领导——主管领导批示后转交——主办科室人办理——教导处主管领导收回经批示办理结束的文件通知。
4. 成立信息化管理、网络研修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协同合作。
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任组员;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校长——负责全面工作;教学副校长——负责中小学具体工作布置、安排、总结、汇报;负责“中小学携手教研之路”圈子网络教研工作。组员1,技术指导、信息接收与上报工作。负责学校网站维护工作;组员2信息登记、请示批复、转交科室办理、收回文件批复;组员3负责“土顶中心小学丑小鸭习作园地”博客圈工作;组员(4—7)协助副组长负责各组的网络研修工作。负责督导信息上报工作、学校网站内容更新工作。
通过以上信息平台的搭建与管理,奠定了我校信息化办公、网络化研修的基础,把我校引入了与时俱进的教育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入口,为我校实现现代化教学,打造农村精品学校提供了保障。
二、依托区域网络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凭借“吉林省教育社区”这个省级网络教研大的平台,由骨干教师技术引领,学校领导带头示范——“校长博客”;组织教师建立教师个人“博客”和博客圈子——“中小学教师携手教研之路”。
学区内的圈内成员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别,分为“语文、数学、外语、品社科学、“音体美”等五个网络教研小组;组内以教育教学中提炼出的问题与困惑为主题,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小主题论文等形式,分组分学科进行交流与评价。
在开展网络教研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了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在各个教研组开展了绿色教研活动。即在备课、上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研讨、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避免为教研而教研。
我校通过“博客”、“论坛”,校长带头,骨干教师率先参与学科教研,促进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不断互研和自研的形式,记录教学中的反思、心得、叙事,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从而也潜移默化地帮助教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高了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教师自身也会在写博、读博的学习交流中找到了自己学科教学的趣味性,实现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和学科追求。
区域性网络教研的基本模式:理论构建与校本小主题研究。模式链:“发现问题并学习研讨一提炼为校本小主题并组织实施一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网络教研、交流研讨、课例实践一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
区域性网络教研在博客中的实际操作步骤是:
1. 问题与困惑。
2. 确立的主题及实施计划。
3. 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师论坛等相关主题研究材料。
4. 在博客空间发表“小主题”论文。
5. 本组成员互相评价研讨,实现了交流与共享。
6. 建立了学校网络研修QQ群,便于沟通和交流网络研修的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