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补课、创新
2012-04-29司杰
司杰
摘 要 本文浅谈了如何对马克思主义正读的三条原理,即传承、补课、创新,以及此原理在历史事实的对比解读中的运用,指出中苏改革为何结果迥异,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联系自身的条件和不足,需要实事求是和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社会主义国家有勃勃生机和不竭的源动力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 传承 补课 创新 正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Heritage, Making up, Innovation
——Talking about How to Read and Avoid Misreading of Marxism
SI Jie
(Anhui Feidong No.1 Senior High School, Hefei, Anhui 231600)
Abstract This paper talks the three Marxist principles, the heritage, making up, innovation, and the use of this principle in the interpretation contrast of historical facts, that why the results are different in the Soviet Union reform, that adhere to the basic spirit of Marxist philosophy, contact their own conditions and lack of need for practical and creativ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philosophy, is the socialist countries have an inexhaustible source of vitality and power of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Key words heritage; making up; innovation; right-reading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的“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到列宁论述的有关苏维埃建设的理论中,可以明确:“历史发展有特例,有跳跃,但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历史的过程是不可逾越的”。岂止是生产力,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有关键作用的文明的进程也是不可跨越的。这也就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在读马克思主义时如何正读或者说怎么展开才能更好地避免误读呢?对马克思主义的正读展开可分为三个方面:
(1)传承。无论是处于斗争中无产阶级,还是已取得政权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都应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有价值的带有根本意义的理论论述,要理解、消化、吸收,要不断地传承下去。否则,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也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解读。在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中,最要坚持的是批判精神,即对社会、历史、现实进行批判地科学地认识,同时对自身在新情况、新环境下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直面的解剖和批判。必须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发扬民主精神,还要倡导、营造人们的实施社会主义的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的文化环境,一句话,不可忘记终极关怀、人的最高目的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等等。总之,传承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就要不断对社会现实和自身进行批判和改造,同时又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建设人类最美好的未来。
(2)补课。如果说后发国家在进行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跨越时,意识到自身革命前提的基础与马克思主义论述的有差异,但在艰难的革命斗争中,无法象学生在课堂上一样补课,就要采取临时的措施,尽量消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使人们团结到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如毛泽东的“延安整风”即是如此。人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时说它从许多方面(如哲学、法学、政治学等)克服了资产阶级思想的缺陷,进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是马克思完全抛弃了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权力制衡等中的有价值的思想和理念了吗?没有,马克思只是通过扬弃,把这些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在硬实力或硬件,更要在软实力或软件上超过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经济发展上,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在国家力量的引导和推动下,没有经历资本主义阶段,也可以通过“补课”方式实现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那么,可否还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引导和推动下,没有经历资本主义阶段,通过“补课”方式而实现更好的属于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权力监督等的思想和理念为指导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而创造出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加先进的政治文明和社会文化呢?这可能是每个要“补课”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后发国家所面临的艰巨而伟大的社会发展课题,也是中国当今社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发展课题之一。
(3)创新。既然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进行传承和后发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补课”,就有一个创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好的思想传统,都需要有在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面前,进行如何适应如何发展的问题。如果不创新,这个思想传统会因其僵化和落后于时代而被人们所忽视,甚至是被抛弃。后发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在进行“补课”时,也面临如何把马列原理、补课内容与具体的国情相结合的问题。补课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探讨不多的话题,必须要有许多突破前人的地方或冲破人为设置的“禁区”,其要求不仅是创新了,还需要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当然,在创新中要以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的“元动力”的概念,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任务的精神出发,从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具体的国际国内的现实情况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这样就把握了创新的大方向,这样传承与补课才能走向正轨。可见,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是基础,补课是必要,创新是关键,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偏颇和废弃任何一方。从历史上一些错误的解读看,忽视了马列主义的传承,即批判精神的高扬和唯物史观的坚持,虽然有时考虑到后发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补课,但在请别人“补课”时,忘记自身也需要“补课”,这样的教训是何其深刻。当然,创新,只有不断总结、反思历史才能做到。要学习和借鉴一切有价值的人类精神财富,包括向自己的敌人学习,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如不如此,即传承、补课、创新三者有机的结合和统一,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读和建设,那么误读可能会永远进行下去。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就存在着无数次的误读和无数次的校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谈中国和前苏联出现的误读与校正,有更深刻的历史反思和哲学上的总结价值。
为什么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了,苏联解体了?为什么邓小平的改革成功了,中国迈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如果说戈尔巴乔夫在职时苏联的情况混乱,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更为混乱,那么中国在“文革”刚结束时,那种情形不糟糕吗?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正确吗?可以这么说,中国和前苏联的改革的结果不同,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何为正读、何为误读的关系的问题,进行怎样的理解和解决的不同。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味强调斗争的哲学,而总是注重建设的哲学。其正读是要由传承、补课、创新的三个方面有机结合的,不可偏废任何一方面的。前苏联和中国都经历了对马克思主义由正误走向反误的轨迹,为何前苏联校正失败,而中国改革成功呢?
(1)从传承上讲,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无产阶级专政政权是为最广大的人民谋福利的,而不是为少数官僚阶层和少数既得利益者服务的。前苏联的官僚阶层和既得利益者与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矛盾是相当突出的,他们在思想上垄断了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在政治上把持着国家大权,在经济上通过高度的计划经济模式控制了人民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他们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的基础。而同期的中国,经过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广大人民得到实惠,所以当时中国虽然穷,但无巨大的内乱之忧。再者,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使得中国又回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读的路线上来。
(2)从补课上来讲,前苏联的领导人看到了人道和民主是当时前苏联所缺乏的,是需要补课的。可补课的内容毕竟是西方国家很早以前走过的路,不可能让你来简单克隆。要补课,只有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前苏联的具体国情,把补课的内容结合到更高级、更先进的社会发展的建设哲学中去。补课是讲时机和形式的,不与新时代相融合的补课方式是行不通的,因为人们是不可能忍受贫穷落后、官僚腐败和虚假伪善横行的社会现状的。而那时的中国,邓小平领导人民改变僵化的计划经济模式,发展商品经济,解放人们思想的同时,有步骤地提出补课。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要民主和法制的,领导干部是不能搞终身制的,尤其是提出要在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要补课。可见,中国一方面通过改革开放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解放思想提高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从而为人们更好的接受国家哲学中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的正确解读,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3)从创新上来讲,既然要传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肯定不是生搬硬套的,既然要补课,而补课的内容和形式又是前人没有讲过,甚至是没有想过的,那么就必然存在对马克思主义正读的创新问题。当然,正读的创新也是要讲条件的,即是否与解读者所处的特定的解读时代语境相适应。前苏联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看似创新,实则循旧。实行思想上的多元化,政治上的多党制,经济上的自由化等等,实际上放弃了苏共在国家中的领导权,因此前苏联的解体就是必然了。从学术角度看,如果前苏联的社会矛盾,即人民群众与官僚阶层和少数既得利益者不突出,马克思主义依然如列宁时代那样对人民群众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那么在竞争中,实行思想上的百家争鸣,政治上的权力受监督的体制,经济上的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商品经济体制,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有力的促进,同时也是对自身消极的东西或腐败的现象进行制约和警示的利剑与良方。但当时前苏联不具备如此的政治资源环境,如同一个衰危的病人,对之用猛药一般,不死何为?与此对比,邓小平的改革,先是恢复和巩固解读者所必须具备的解读时的政治资源。如先是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行宣传并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深入人心,逐步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同时,对党和国家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并且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多多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科技和管理等的知识和经验,再进行一系列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使得中国共产党摆脱了“文革”时的被动局面,重新建立了自身的政治资源实力。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但这种哲学一旦成为国家哲学时,其在联系实际的解读中,就有必要克服其价值取向性的不利和不足之处,才能适应社会和历史方方面面的发展和需要。这样也可使其哲学本身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冯景源.人类境遇与历史时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275.马恩全集第22卷502~503.
[2] 王顺贵.文学文本的误读接受之成因及其美学意义.文学研究与评论,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