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工作者深入下去的重要性
2012-04-29李刚
李 刚
[摘要]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听民声、解民情,懂民意。捕捉鲜活的第一手信息,写出精品。做时代发展的记录者,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是党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牢记社会责任,把走基层、听民声、解民情作为己任,脚步要扎实有力,采写出更多有思想、有活力,为群众所欢迎的新闻报道。
[关键词]走基层; 新闻主角;三贴近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99 — 02
目前,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到火热的群众斗争的洪流中去汲取养料,锻炼自己,写出为群众所需要和欢迎的稿件,已成为新闻界加强自身建设的热门话题。
一、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实现立足点的转移
新闻工作的性质,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深入下去。几十年来,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已成为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的火热生活中,我们新闻队伍与人民血肉相连,息息相关,涌现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大量的优秀作品和新闻人物。我们理应把这一传统继承下来,发扬开来。但是,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深入群众的观念在新闻工作者的头脑中渐渐淡漠了,优良传统被慢慢冲淡了。三十多年改革,新闻事业有了长足进步,新闻队伍的作风有了转变,但差距还很大。作风不深入,怕艰苦,采访靠电话,写稿抄材料,下去摆架子,追求吃住行,走马观花者不乏其人。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却淡化了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曾有一份调查材料表明,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象较差的五类人中,新闻记者竟赫然有份。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象好的和很好的六类人中,新闻工作者却榜上无名。这种情况应引起新闻界的高度重视。当前,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提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声疾呼,到群众中去,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才能缩短新闻工作者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才能克服和解决新闻工作者脱离实际的问题,才能把新闻报道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
为了推动“立足点的真正转移”,《鹤城晚报》从2011年年初就向全体编采人员提出:我们是为全市580万人民服务的报纸,我们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基层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各阶层的群众。我们写稿子、编稿子,就应该首先想到是给他们看的,是为他们服务的。同时还向全体编采人员提出,我们全市有多少先进街道社区、红旗班组、文明村屯、各种先进标兵,他们的事迹应该成为我们笔下的主人公。为此,报社还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使反映这方面事迹的稿件不仅能够得以优先发表,而且还刊发在显要位置。同时明确规定:记者全年至少有1/2的时间深入基层,反映基层内容的稿件至少也应占1/2。编采人员响应这一号召,自觉地跨出机关,深入社区,走村串户,不仅在报道上抓到了“活鱼”,还受到了群众的赞扬。跑农口的4名记者提出“走百村、访百户”。他们每个人都确定了一个联系点,和农民交朋友。他们把采访下移,时间主要放在农村,以农业记者谈农业的形式采写的《未等开犁先号脉,对症下药保春播》等报道,在广大农村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乡村干部把这些报道看成是安排本地工作的“风向标”。他们还以新闻记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针对农村存在的问题,积极做牵线搭桥工作,不断地为农民排忧解难。仅2011年半年时间,几名记者访问了300多个农户和上千名农民,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他们是农民的贴心人。
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提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们认为这一活动的广泛开展,是提高报纸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改变采访作风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新闻队伍素质的有效措施。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借这一东风,走出办公室,走出机关门,到火热的群众生活中去谱写火热的篇章,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这样,我们的报纸内容才能真正更新,立足点也才能真正转移过来。
二、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下去,才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凡是可读性强的新闻,大多具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特点。”可是,近些年来,广大读者反映,报纸上可读性新闻太少,甚至抱怨找不到新闻。相反,会议消息多,领导活动多,板着面孔的报道多。结果,读者不喜欢,或者读的人很少。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使新闻报道增强可读性,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这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又一课题。
地市报和大报相比,从地域位置上和时间上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势,但客观条件造成的优势不很好地把握和利用,也会和广大群众、和实际生活贴近不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群众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也在改变。这就要靠新闻记者沉下去,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有什么希望、有什么要求,從中选出有新闻价值的新鲜事,选准时机见诸于报端,才会产生强烈的社会效果。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采写出优秀的新闻稿件,读者才会看得舒心,读得满意。
晚报通联的编采人员在众多的群众来信来访中,收到村民联名上访信,反映某村违反规定,三次选举村民委员会均告失败的问题。编采人员感到选举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能否把为多数村民办实事、大公无私的人选到村委会中来,是直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乃至农业生产发展进程的大问题。于是他们主动出击。在同市有关部门沟通情况后,直接深入到农户中作调查,倾听农民意见。然后在“读者来信”版刊登了《“三次选举村民委员会均告失败”说明:“法律不可违、民意不可欺”》一稿。这篇舆论监督稿件见诸报端后,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农村引起很大反响。见报的第二天, 4名农民自费乘长途汽车来报社致谢。他们说,感谢党报为我们农民伸张了正义,使村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恢复。随之,“读者来信”版又刊登了《贵报为村民行使民主权利仗义执言》等群众来信,反映各界群众的呼声,在报纸的关注、各级政府的努力工作下,再次经过选举,“农民信赖的村委会产生了”。由于报道这样的新闻事实适应社会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因而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关心和欢迎。
《鹤城晚报》2011年5月在要闻版推出《平民话筒》栏目。意在报道全市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部门和各个单位,切实改进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对群众翘首以盼的热点、难点问题,凡是能办到的,马上就办。栏目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密切关注。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确定专人回答“平民话筒”的问题,群众来电来访者不断,半年时间就为百姓解决问题50余件。5月中旬,一位住楼房的居民来报社反映下水道堵塞,脏水往室内倒灌,物业迟迟不予维修。专栏编辑马上与有关部门联系,结果上访人还没回到家里,物业派人已把问题解决了,前后不到两个小时。这样的事看来虽小,但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读者愿意看。读者说,现在报纸在反映大政方针的同时,也反映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柴米油盐之类的小事,这样的事我们愿意看。他们还说,以前拿起报纸只看两三分钟,现在能看上半小时、一小时。
编采人员也从实践中更加明确了,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就是为读者服务;明确了我们的“上帝”就是广大群众,我们写稿子、编稿子,就应该首先想到是给他们看的,是为他们服务的。只有新闻记者真正深入下去,将他们手中的笔、话筒和节目镜头对准老百姓,倾听并发出他们的声音。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报道,展现当下中国的基本国情,在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中体现出媒体温度。这样,我们的新闻报道内容才能真正更新,才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三、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下去,才能让基层干部群众成为“新闻主角”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理直气壮地宣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改造社会、建设新生活的英雄壮举,宣传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断前进的历史,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这段话明确地告诫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讴歌人民的英雄业绩是党报的历史使命。搞好先进模范人物的宣传报道,历来是我们党的新闻宣传的光荣传统。六十年代影响全国的先进典型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曾激励和鼓舞亿万人民前进,这些典型的精神力量至今还潜藏在人们的心中。但是,一个时期以来,由于自由化的影响,忽视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的思想在新闻界时有反映,人民的历史地位一度受到影响,面向基层干部群众,写基层干部群众的文章不多了,报道中宣传的人物带“长”的增多,诸如县区长、大中企业厂长、各局局长……当然,在改革的年代里,确确实实出现了一批敢想敢干、勇于开拓、做出突出贡献的“长”字号人物,对他们进行宣传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些人物的作用离不开群众,如果我们片面地夸大他们的作用,连篇累牍地报道,就可能会失去群众。
2011年,在第十二个记者节来临之前,《鹤城晚报》向全体编采人员提出“走转改”活动要求,让最基层的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真正成为我们报纸的“主角”,让战斗在第一线的各种先进模范人物在我们报纸的各个版面中占据重要位置,各种人物新闻、人物通讯、人物专访、新闻故事等新闻体裁成为活跃在我们报纸上的主要新闻体裁。
“走转改”开始之初,有记者觉得, 作为面向市民的晚报,《鹤城晚报》每天“飞入寻常百姓家”,走基层本来就是记者们的工作常态,还有必要“走转改”吗?但没多久,经过一系列“走转改”的采访报道,他们有了更深的认识:察民情、道民声,是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为了挖掘基层的先进模范人物,编采人员变得勤奋起来了。他们深入到工厂的车间、班组,农村的田间炕头,商场的柜台窗口,学校的教室操场,街道的社区……,他们采人物、写人物、访人物、拍摄人物,一时间一大批新闻人物在报纸上唱了“主角”。象《庄稼汉“耕”出“全国之最”》、《软硬不吃的土地“保护神”》、《烛光永驻》的地理教师何友维的报道,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过去很难在报纸上显露头角,但由于记者千方百计地深入群众,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细心地体验、洞察、反映群眾的呼声、愿望和要求,使他们这些螺丝钉闪烁出为社会主义无私奉献的光芒。
我们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行深入改革。为使改革大见成效,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新闻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自身建设,彻底转变作风,真正沉下去,与人民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通过‘走基层,感受人民群众的所想所求,每一次基层采访都是记者编辑的一次思想升华过程。
〔责任编辑:冯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