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传播视域下增强国家认同的长效机制探析
2012-04-29吕峰
吕 峰
[摘要]国家认同直接关涉着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同时又对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鉴于中国国家认同面临的地理困境、历史困境、制度整合困境的挑战,必须改变以往大众传媒对民族地区政治认同的单一的宣传手段,利用政治传播的互动途径来更好地实现国家认同。
[关键词]国家认同;长效机制;政治传播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08 — 02
一、问题的提出:国家认同概念的界定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的认同。就公民个体而言,国家认同指的是个体在主观思想上认为自己属于国家这样的政治共同体之内,从心理上认同自己具有该国一员的身份资格。从国家层面而言,国家认同是政治客体塑造、维持和保障国家主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是增强政治合法性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从功能维度来看,国家认同就是指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从内容维度看,国家认同是一种主观信仰,表现为政治主张或政治立场。它可分为偏重公民的认同和偏重民族国家的认同两种。〔1〕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文化多元主义”是公民文化认同的典型。而苏联将国家认同高度的制度化、政治化,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典型。国家认同是维护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纽带,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引发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国家认同在政治发展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
概括来讲,民族国家的构建都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民族国家制度建构,另一方面是社会成员对国家的认同。由于每一个人从身份上来讲首先是属于某一个民族,所以,民族认同是自然的,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民族认同从理论和现实生活上都先于国家认同。但另一方面,主权国家又是保护民族认同的最佳共同体,民族的生存安全、利益发展、价值、理想等都需要国家的保障,离开了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最终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二、实践困境:中国国家认同建构历程及其现实挑战
1.地理困境: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历史文化、国情基础和现实条件都清楚地表明:中国从历史上看一直是一个疆域辽阔的“超大规模社会”,中国国情非常复杂,既是一个人口大国、文明古国,又是一个人均资源小国、人均收入穷国;既是一个历史穷国,又是一个近代弱国。中国在建设国家认同方面面临多民族整合、多元文化并存等诸多挑战。人口基数大、疆域范围广、民族数量多等使得国家认同面临地理及地域挑战。“因此,国家必须重视边疆地区的认同问题,加强认同整合的研究,探索在新形势下实现认同整合的有效路径,妥善地解决国家尤其是边疆地区面临的认同问题,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2〕
2.历史困境:首先,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的国家认同是近代中国面临列强侵略而曲折发展的一个产物。帝国主义的入侵侵犯了国家的主权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唤醒了中国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感。郑永年认为:中国自秦始皇以来表现为帝国体制。尽管具有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官僚体系,但这一官僚体系仅仅用来维持王朝的生存,国家权力渗透社会的能力极其低下。老百姓则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一种政治冷漠心态。老百姓没有任何近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感。〔3〕最典型的要算是白鲁洵(LucianPye),他认为中国只是一个“伪民族国家”的文明共同体。可以说,传统上中国人没有国家认同感,老百姓认同的是皇帝个人,而非国家。中国更像一个缺乏国家认同意识的“文化共同体”。可见,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又是面临入侵和压迫下的被动行为,长期的封建专制帝国的统治、广大公民的政治素养低下等构成了历史认同基础薄弱的挑战。
3.一国两制下的政治制度整合困境:在香港,尽管回归已经有十多年,但国家认同感的培养仍面临挑战。在台湾,问题更为严重。近年来,民进党大力推行“去中国化”运动,企图从各层面割断台湾和大陆的血肉关系。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已经具有现代民族的形态,但海峡两岸民族间的融合程度是非常有限的,它们仍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所以现代国家需要不断引导民族认同上升和达到国家认同,使得国内少数民族成员在其原有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并维持超民族的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寻求统一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美国政治学家白鲁恂在对中国国家认同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中国的国家认同与政治整合面临五种危机: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参与危机、行政贯彻危机、分配危机。〔4〕
可见,中国要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是离不开各民族对国家的政治认同这一根本前提的。可见,国家认同不仅仅是一个政治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国家认同关乎中国的政治稳定与民族团结、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命运。因此,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其必要性、从制度建设上增强其有效性,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进国家认同的实效性建设。
三、新路径:政治传播视域下国家认同的长效机制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社会建设进程加快,我党建立在以政治动员和政治宣传手段上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变得“效果失灵”;党报党刊等权威“平面媒体”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也有被“弱化”的趋势;新媒体的出现也使得政府控制、垄断和封杀某些消息变得更加困难。“政治学与政治传播学认为,在民主社会,大众传媒是实现政治互动的主要机构,它既是沟通通道,又承担着传播政治信息的任务。”〔5〕因此,它在国家认同意识的培育方面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也非常适合于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多民族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双向沟通”。这种传播方式对于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和巩固,对于提高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增强多元市场主体形势下的国家认同感而言,都可以发挥直观的、互动的、富有实效的传播效果。“政治传播研究为政治活动提供方向、原则、技巧和手段,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在广义上,任何一种政治活动都是政治传播活动,都是表达和传递某个政治信息。”〔6〕那么如何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更好地实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呢?
第一,借助现代的传播手段,激发起民族地区政治参与热情。通过问题讨论、对话交流、发表群众来信、民意测验等传媒给公民以表达自己政治见解和思想的机会,是现代社会政治沟通、政治中参与和信息传播的普遍手段。“政治新闻传达党派或国家的宣言,告诉人们政治动向,激发人民的政治觉醒,使其卷入政治生活。”〔7〕当重大政策措施出台时,应尽可能让人民知道决策的过程,应采取种种积极的措施,增强人民群众对决策的认同感与执行的自觉性。这样,既传播了国家观念,又强化了公民身份和政治参与效度。塑造公民人格,提高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认同感。
第二,完善和细化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为促进少数民族成员国家认同意识创造体制保障。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虽然顺利运行多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要求政府及时完善这项制度,并从法律法规方面加以巩固和落实,使少数民族代表不仅仅只具有少数民族的族别身份特征,而真正是少数民族群体利益和意见的代表。正如毛泽东所说:“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究竟怎样才合适,要好好研究一下。我們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8〕
第三,通过对各民族利益诉求的回应来增强国家认同。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利益不平等所产生的心理极易诱发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这种心理往往出现在那些民族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逐渐从原来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进入一种开放状态。面对这种复杂的关系格局,如果依然采取缺乏柔性和变通的行政处理方式,易带来冲突。客观上容易使少数民族产生剥夺感,从而导致国家认同的弱化。“苏联解体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境内不同民族对苏联这个国家行为体的不认同、不合作……因此国家认同意识的欠缺,是国家解体的主要思想及政治根源。”因此,必须要通过合理措施调整民族间的利益关系,有意识地强化少数民族对国家的依存关系。
第四,要在宣传和管理中淡化民族身份,强化国民身份或公民身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地位和身份都应该受到承认和尊重,少数民族的利益应该得到保护。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在政治宣传、社会管理中,总是要强调社会成员的民族身份。而应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传播国家观念,强调少数民族的国民身份或公民身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中的“多元”,讲的就是民族平等;“一体”则是作为公民的同一性的“中国人”认同。国民身份和国民身份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因此應通过政治传播的各种媒介,强化民族地区居民的国民意识和公民意识。如果国民意识和公民意识牢固地树立起来,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就会得得到巩固。
总之,随着公民主体意识的增强和社会价值观的日趋多元化,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诸多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形式化、边缘化、教条化、书本化、符号化等倾向严重,主流意识形态受损,必然会影响到政策认同、政党认同乃至国家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往往成为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前提,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则是对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实现国家认同就必须更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机制,走政治传播学的路径,实现二者的“完美对接”。
〔参考文献〕
〔1〕吴鲁平,等.公民国家认同的特点及其与对外接纳度的关系研究(人大复印资料)〔J〕.政治学,2011,(05):48—49.
〔2〕周平.边疆治理视野中的国家认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01):15.
〔3〕郑永年.中国要建设国家认同〔N〕.环球时报,2004-08-16.
〔4〕Lucian W.pye.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Boston,Little Brown,1966:62.
〔5〕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宁骚.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430.
〔7〕刘建明.被忽视的传媒深度功能〔EB/OL〕.人民网,2006-06-14.
〔8〕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32.
〔责任编辑:冯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