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环境审计面临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2012-04-29余雁

会计之友 2012年2期
关键词:环境审计问题策略

余雁

【摘 要】 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环境审计的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现在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文章从环境审计的基本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和总结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环境审计的策略,希望有助于我国国家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更好地开展,有利于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环境审计之路。

【关键词】 环境审计; 问题; 策略

环境指的是会对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类加工的自然因素的总括。①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环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人类是在环境的基础上产生的,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人类又在改造环境,我们在进行各种各样生产的同时也在利用和改造着环境,把环境塑造得更为适合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但是,由于人类社会经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自然资源没有被合理运用,这就造成了一些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局部区域环境污染。

一、环境审计的定义

广义地说,环境审计是对环境管理某些方面进行检查、检验和核实。国际商会在专题报告中对环境审计的概念作了陈述,并得到了的普遍认同:“环境审计”是一种管理工具,它对于环境组织、环境管理和仪器设备是否发挥作用进行系统的、文化的、定期的和客观的评价,其目的在于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帮助保护环境:一是简化环境活动的管理;二是评定公司政策与环境要求的一致性,公司政策要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

自从引进环境审计理论之后,我国的审计学者开始对环境审计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对环境审计的定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讨论。目前,环境审计在中国还只是刚刚起步,还不能够为环境审计做出一个十全十美的定义,我们可以用易于理解的语言来给环境审计下一个通俗易懂的定义。经过分析,笔者认为,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角度出发,既然环境审计是社会责任审计的一个分支学科,那么它的定义应当体现一般审计的共同特性,这是普遍性的体现;另一方面,我国的环境审计有其自己的特殊性,定义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现行的法规条例。 所以,本文对于环境审计应定义是:环境审计是一种监督、鉴证、评价活动,其目的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主体是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依据是国家制定的环境法律法规,对象是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目的是对被审计对象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结果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鉴证与评价,并将审核结果报告给委托人或是授权人。

二、环境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环境审计在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早在1983年,我国审计项目就有涉及环境保护的相关事项;1998年之后,国务院在批复审计署的“三定”方案中,增加了审计环境资金的职能。为此,审计署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明确了环境审计职能。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呼吁的口号,在中国,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并且开始重视环境的独立监督职能在保护工作中的运用,审计机关的环境审计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逐步成为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在环境审计领域进行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不仅在实施各专业审计过程中,把环境保护事项列入审计重点加以审查和分析,同时在审计项目计划上增加了单独实施的环保项目审计,逐步突破环保资金合规性审查的范围,在评价项目的环境效益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三、我国环境审计面临的问题

可以说中国在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工作开始得比较迟,从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来看,环保工作的开展也并不令人满意。现在仍然有许多因素阻碍了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

(一)环境审计缺乏理论基础和舆论基础,影响工作的开展

到目前为止,环境审计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我国各方面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来说都是一个新鲜事物。在环境审计理论研究方面,很多审计人员对环境审计的含义、内容以及方法并不了解,这就造成了环境审计在实务操作时缺少理论指导。由此可见,环境审计在我国不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舆论基础,环境审计工作很难落实。

(二)环境审计主体过于单一

当前,中国实施的环境审计和其他常规审计一样,仍然是以政府审计作为领头,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只是少量的参与。另外,企业的目标是追逐利润这必然会导致他们不重视环境保护,因而也不愿意采取内部环境审计。上述原因导致了我国环境审计主体单一化,即只有政府审计。单一的审计主体难以确保环境审计工作的质量,环境审计的防范作用也没有发挥出来,而且由于环境审计难度大,审计工作人员有限,在工作时只好对已出现严重环境问题的项目进行处理,这势必会造成审计之前监督薄弱,审计之后才来弥补,不利于加大环境审计范围,不能发挥环境审计的作用。

(三)环境审计立法缺失

目前中国陆陆续续制定了不少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不过环境审计仍然缺乏开展工作的直接依据,这又导致审计部门就算加入到制定环境法规的工作当中,审计机构和审计工作人员也很难开展对企业的环境审计时,没有足够的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会导致潜在审计风险出现。

(四)缺乏具备综合知识的环境审计人员

环境审计是一门涉范围广,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强的学科,它涉及到法律、环境、统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内容,所以这就要求环境审计执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综合的素质,环境审计工作要有专业的队伍作为保障。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状况是,审计人员大多来自于财会部门,他们固有的是过去传统的审计思想,缺乏相应的环境知识和综合素质,要满足环境审计的要求很难,这就制约了环境审计在我国的开展。

四、推动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建立有效的环境审计体系

按照环境审计执行的主体可以把环境审计分为政府环境审计、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和内部环境审计三大类。由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并且已经把保护环境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与此同时,环境审计也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我国的审计部门一方面要履行传统社会责任审计职责,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环境保护业务的要求,构建一套独立性较强的环境审计系统:这个系统中国家环境审计起主导作用,民间环境审计作为中坚力量,同时内部环境审计作为一种必要力量与前两者结合开展。②

(二)开展对环保机构的工作绩效审计

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环保局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我国在环境保护法中也规定了环保局是负责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要保证环保机构的工作效率,就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尽管审计机关并非专门的环境保护行政机构,但是他们能够通过监督环保部门的工作情况,披露相关信息,促使环保部门履行相关职责,完成环境保护本职工作。进行企业的环境绩效审计时,经常会遇到没有绩效标准的情况。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很多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但是,已经制定出来的这些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虽然为开展环境审计工作提供了大部分的依据,审计人员能够找到相关的依据进行审计工作,不过上述标准基本上都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标准,在开展项目审计的时候,大多时候是没有具体的、可依据的标准。为了克服这种问题,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和利用专家的形式进行绩效评价。③

(三)制定环境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

大多数和环境审计有关的问题不能够采用经济指标直接来对其评价,怎样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是目前开展环境审计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审计类型和审计目标建立相应的审计评价指标系统。下面利用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概括的介绍环境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

1.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学者制定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用来评价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由横向和纵向构成。通常而言,横向结构的环境指标体系由三个系统构成④,纵向结构的环境指标体系则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次⑤。(见图1):

2.我们以大城市作为例子看其环境污染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污染、资源、生态一个标准的环境指标体系所必须具备的三项系统评价指标。环境污染是大城市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在对大城市实行环境审计时,建立的环境指标体系,首先必须注意的是污染的现状和怎样防治污染,与此同时,以城市实际环境状况为依据,将那些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并且具有很强代表意义的污染因素以及防治污染的措施,指定对应的指标;由于现在很多项目的数据很难采集,导致具体操作不能进行,因此,目前建立的环境指标体系比较简单。我们建立的大城市环境污染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四个指标⑥(见图2):

(四)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增强对环境审计的法规支持

环境规划在制定和实施方面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环境规划的制定,环保局起着关键作用,不过在环境规划的实施方面,大部分的责任落在了各级地方政府身上。我国审计机关在进行环境审计时会遇到下述两种情况,第一,地方政府没有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第二,各级审计机关没有明确各自的环境责任。上述情况对于审计监督权都有所减弱。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和颁布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解决对于地方政府环境法规不健全的情况。对于跨区域的缺乏治理的环境污染,则大多数是因为各地环境责任没有清楚的界定,以导致审计人员办事时不能做到有法可依。此时,最高审计机关必须界定各级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如何进行分工,说清楚他们在相应的工作范围内可以依据的内容,使各级地方审计部门实施审计工作时有法可依,而且能够在工作中协调合作。

(五)优化环境审计人才结构

对于环境审计的人才方面,我们应当注重调整审计人员的结构。要进一步解决我国缺少环境审计专业人才的问题,就必须培养拥有环境审计专业素质的审计人员,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环境审计本身的特性比较特殊,对于技术和专业的要求很高,但是我国很多的审计工作者却是从财会部门转到审计部门的,这就导致他们对环境审计方面的知识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要吸取国外先进的环境审计工作经验,在我国现阶段审计人员结构的基础上对他们的专业培训可以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我们要以我国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增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环境专业相关知识的再教育和培训,丰富审计人员环境学的专业知识,把他们培训成兼具财务会计和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的双重人才。第二步,就环境审计的长远发展来看,环境审计必然在我们国家企业中大范围地开展,这将导致对于具备专业系统知识的审计人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所以,有条不紊地训练出充足的环境审计后备力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教育是根本,现在可以在大专院校等教育机构设置一些和环境审计有关的专业及课程,这样能够培养具有环境审计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从而适应环境审计工作的需要。

应该说,环境审计在中国还只是一个初生的婴儿,它的发育和成熟,还需要审计学者、审计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精心培育。可以预见,环境审计在不远的将来必然会蓬勃发展,并为人类的长远发展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思维.环境审计的理论结构[J].审计理论与实践,1998(3):32-48.

[2] 陈正兴.荷兰政府环境审计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审计研究,2006(1).

[3] 耿建新,房巧玲.环境审计研究视角的国际比较[J].审计研究,2004(2).

[4] 刘长翠.企业环境审计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1-5.

[6] 李雪,黄业明.环境审计报告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之友,2006(4).

[7] 王芳.中外环境审计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猜你喜欢

环境审计问题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国外水资源环境审计经验及启示
注册会计师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境审计初探
审计监督下环境信息披露研究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