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推动电动汽车
2012-04-29孙健
孙健
尽管之前人们对电动车的发展有些过于乐观,不过起伏不定的石油价格和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等对电动车的发展依然能起到推动作用,在中国,未来电动车的发展应该更接近于欧洲。
预测电动车的发展前景,需要把很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包括环境保护、政府扶持和成本等问题。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油价,现在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出2015年或2020年的油价,但无论怎样,油价的变化将对电动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假设我们的排放目标能按照政府的时间表进行推进,预计全球电动车总量在2020年将达到700万辆左右的水平,到2015年基本能达到100万辆。
增势可观
在基本情况下,未来全球电动车销售预计平均每年增长73%,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整个增长曲线在后面会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这意味着前面几年会有缓慢的启动过程,然后就会进入到快速增长。按照这样的发展势头,到了2020年电动汽车将占全球汽车行业8%的市场份额。
回顾刚刚过去的这几年,全球多个国家对于电动车都逐渐更为重视,特别是在欧美市场,政府的投资力度有所加强。然而,对照全球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来看,中国市场的发展模式,包括政府的推动力度都会更接近欧洲的情况。现在日本和美国在混合动力的应用上已经进入到比较高的层次,其中美国混合动力商业化率的程度是非常高的,销售占比已经超过2.1%,而日本也以超过1.5%的占比紧随其后。再看欧洲各个国家的市场表现,混合动力商业化程度一般,其中销售占比最大的英国也只有0.6%,而德国和法国均低于0.1%,这和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基本一致的。
记得2008年大家对于新能源在中国的发展做过很多预测,我们也曾认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将占中国新车销量约40%的市场份额。但是在中国最难做的事情就是前景预测,所以现在回顾起来,当时的预测多少有些过于乐观。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新技术的判断不够准确,另外政府在设定目标的时候也有些激进。
现在需要对这个预测进行修正,预计在2015年中国电动车将开始快速增长,到2020年中国电动车总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占到全世界的25%,而115万辆的销量也将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占据5%的份额。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判断和政府的目标是有一些差距的,我们更保守一些。
根据规划,中国政府已经设立了25个示范区域来推广包含电动车在内的新能源车,其中包含6个允许对私家车补贴的城市。但是,未来启动的主力还是首先以政府投资的公共应用车辆为主体。按照规划,这6个试点城市总共计划在2012年推广私人购买各类电动车13万辆,这个目标能否实现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从具体地区上分析,沿海发达地区是未来电动车启动的主要市场,例如广东省的电动车保有量在2020年可能会占到全国的20%左右。这些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能力较强,政府也会对这些地区投放更多的基础设施。
政府推动
依然以广东省为例,在对车辆品种分布进行分析时发现,虽然总量中最大的是私家车,但是因为有政府推动,实际上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应用车辆的渗透率是最高的。不过长期来看,私家车也仍然有很大的市场,而且发展会非常迅速,这也是今后电动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在国内有很多企业都在做电动车,但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每家企业都有时间表,但实际上推出的产品与真正的量产和完全商品化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国际性的厂商也在积极拓展中国市场,都在计划向中国投入相应的产品。
在基础设施角度上,虽然未来中国会更接近于欧洲发展模式,但是在换电模式和充电模式的选择上目前还在同时投资,政府也没有作出明确的决定。现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都在积极推进换电模式,希望在将来新一轮电动车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但目前中国的充电桩总量在数据上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同时再投入换电系统,两者在将来是共存还是会有取舍目前还很难判断。
过去几年里电动车市场的实际发展速度均低于普遍预期,主要因为以往对成本、技术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的预计过于乐观。像是上海就在2010年提出到2012年上海新能源车产量10万辆、私家车保有量达到两万辆水平的目标,但实际表现却是在2011年上半年仅售出了10辆电动车。
对于未来的发展,必须要解决目前所存在的几个问题:首先企业对电动车战略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现在企业遍地开花,都在尝试,但没有明确的方向性的抉择。其次,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还不够。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要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之后,再经历一定的时间去培育、建设一些必要的配套设施,才有可能达到我们今天设定的一系列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