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随笔三篇

2012-04-29高飞

艺术品鉴 2012年2期
关键词:凡高毕加索艺术家

高飞

1888年10月,后印象派现代绘画大师文森特·凡高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阿尔的寓所中,割掉了自己的左耳,然后将自己的耳朵包好,当作圣餐礼物送给了他喜欢的一个妓女,以便让这只耳朵能随时听到这个女人温柔的话语,妓女看到这只已从凡高头颅上被割下的耳朵,顿时毛骨悚然、大惊失色,飞也似地远去了。

看到这种冷静的自戕没有人会无动于衷,这是一种对生命深深的绝望和无奈。按世俗的标准,凡高是一个落破的、“默默无闻”且“微不足道”的画家;一个一生画了上千幅画,却从没卖掉过一幅自己作品的人;一个衣食无着依靠弟弟养活的人;一个被命运抛来抛去,始终无家可归的人;一个在宇宙中拼命挣扎已经筋疲力尽的人;一个“用全部力量,用所有的才干来对抗苦难的人”;一个在他死后作品才得到广泛认可,被索斯比卖到天价的人。凡高说:“只要我活着,忧郁将伴随我度此一生”。

凡高本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上帝创造了人类,但却为每个人安排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有的人从生下来,眼睛每天看到的都是明媚的阳光、绚丽的鲜花、优雅的环境,耳呆听到的是温柔的话语、赞美的语言和热情的鼓励。而有的人却一生都充满着艰辛、迷茫、焦虑和绝望。眼睛对于作为画家的凡高来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之一,但凡高的目光却每日在苦难与幸福之间、贫贱与尊贵之间、欲望与理智之间、艺术与铜臭之间艰难地徘徊和挣扎,只有广袤的平原、热情的麦浪、金色的阳光、神秘的星空,才能平息他对这宇宙、人世间的极端厌恶。

耳朵对于心高来讲也已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也许这样的说法对凡高是残忍和不公的,但他所听到的一切只能使他感到沮丧和痛苦。凡高用整个身心去热爱着他钟情的女人,听到的回答只是讽刺的讥笑和冷酷的拒绝;他热爱上帝,但他布道时所表现出的狂热和自我奉献精神,让宗教当局者感到恐怖,并宣布撤去了他的教职;他将生命奉献给了绘画,但他的作品却始终得不到官方、艺术团体、画派和赞助商的认同。即使他最要好的画家和朋友高更,因艺术观点不同也和他产生激烈的争论,高更对他的作品极尽挖苦和讽刺,这件事彻底摧毁了凡高的精神平衡,他精神彻底崩溃了。

从基本的“做人”标准来讲,凡高无疑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他沉默寡言、性格古怪,但他的内心却热情似火并才华横溢。他身上隐藏着巨大的能量,但他释发能量的方式和过程却是如此的癫狂。凡高一生的悲剧和伟大的成就都来源于他内心无法掩饰的真实和对事业的迷恋。也许凡高是一个“现实中”的悲剧人物,但他那伟大的作品和性格中的悲剧灵魂,却使我们对他产生了无比的敬仰。

凡高是一个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边缘人物”,“悲剧”就在于他艺术家的真实无法被虚伪的“理性”社会所接受。我们人类在襁褓和儿童时期的童贞,在各种文化的浸染和世俗的教育之中,被不断地塑造和整合,自觉不自觉地步入各自的角色,未到青年已变得少年老成,审慎代替了轻率,理智代替了疯狂,虚伪代替了真实,合理代替了过分。我们谙熟各种社交礼节和“做人”的标准,将内心隐藏于冷酷的表面之下,只有利欲的驱动可以打动冷漠的心扉,庸俗的艺术作品只是金钱的面具,理智的外表里则是失血的灵魂,没有个性的时尚逢迎着低级的虚荣,不断的趋利弊害以得到“聪明”的头衔。而凡高式的童贞与直率已不再存在。

然而,时光荏苒,大浪淘沙,历史的底片上往往只会显影出最真实的灵魂。当年如尘埃般微小、如鸿毛般无助的心灵,已显现出其精神的伟岸。也许,像凡高一样性格和才华的艺术家还会出现,并在艺术史上留下他们深深的痕迹,他们的出现,肯定就是用来警示我们这些庸俗的灵魂。凡高的“耳朵”,会呼唤我们的耳朵,让我们听到天籁的召唤,叫醒我们沉睡的心灵。

叛逆者高更

凡搞艺术的人,都很注意讲究自己外在的形象,这种讲究不是说一定要穿名牌的服饰,但在形象上却一定要与众不同。看那些不论成名与否的艺术家,或长发披肩不分男女、或五缕长髯道风仙骨、或铁青光头黑镜遮眼、或耳鼻穿环挂饰缠身,这等打扮必定会令纭纭众生侧目而后惊叹:艺术家来也。

但是否打扮的愈酷、形象愈另类就一定能搞出好的艺术作品,那倒不一定,打扮成艺术家摸样的人不一定就是真正的艺术家,就如同大讲廉洁奉献的官员,不一定就是一心为公不想贪污不想升官不想小姐的好官员一样。艺术家一般好另类,这是因为艺术本身就是追求不同,所以艺术家一定是具有叛逆精神、不同流合污、特立独行的人。这种叛逆精神让我想起法国后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fPauIGauquin 1848—1903),四十岁前曾在巴黎一家金融交易所当了十二年的职员,先当掮客,而后当清理人,自己也做金融交易,每年收入颇丰,后娶丹麦姑娘为妻,育有五个孩子。就是这样一位看似与艺术家毫不沾边,每日西服革履、油头粉面,混迹于金融市场之中、满身铜臭、庸俗不堪的金融掮客,日后却成为了后印象派现代绘画的大师。

其实想起来西服革履、满身铜臭也没有什么不好。善于赚钱能够赚钱,出入别墅养活儿女打扮夫人资助亲朋兼济天下消费娱乐繁荣市场,于国于家都是好事,虽然钱多了有可能酒足饭饱思淫欲,但总不会有钱不赚而愿意扎着艺术家的架势,重义轻利追求理想忧国忧民自甘清贫孤灯黄影穷困潦倒吧,而恰恰高更就是这样一位,在近不惑之年放弃收入丰裕的巴黎股票经纪人的职位,摆脱了安逸富裕的生活方式,过起了苦行僧般的生活,以实现自己创造“独具一格”的绘画梦想。

在官位和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小民看到当官的前呼后拥就会感到卑微渺小,穷人看到有钱人的别墅名车就会自惭形秽。在聪慧只用于发财、良知让位于逢迎、贫困者会愈感贫困、富人则想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的环境里,高更的叛逆行为却显得弥足珍贵。欧洲工业文明的道德沦丧尔虞我诈,使叔本华、尼采这些现代哲学先贤们发出了“上帝已死”、“只有艺术能够解脱人类的痛苦”的呼唤,而高更则是最早的实践者。

巴黎的奢华与喧闹让高更感到厌倦和透不过气来,他憧憬着原始、野性的自然世界。一八八六——八八八年,他先后三次来到法国最西部的布列塔尼半岛进行绘画创作,并在此形成了他独具艺术风格的绘画——以东方观念的黑色线条画轮廓,再涂以明丽的装饰性平坦的色彩。一八九一年四月,他想彻底远离现代文明对他的制约,再次孤身一人乘船前往南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岛东南一千多公里的法国领地塔希提岛,寻找他梦寐以求的伊甸园,尽管过分欧化的港口让他扫兴,但土著人赤身女子的金黄色身体和五彩缤纷的衣料,以及她们灵魂里神秘的原始状态气息,都引起了高更无穷无尽的兴趣,粗野的健康美、质朴和纯洁灵魂,让高更激动不已,在此他画了一大批奠定他在现代美术史大师地位的杰作,如《两个塔希提姑娘》、《奈娃-莫阿》等,从这些画中可以看到高更那绝望悲哀的情调已经消失,在这远离文明的原始部落中,他获得了平静、人性和快乐,在《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那里去?》这幅画里,可以看到高更对人生、道德、永恒进行重新的追问。意大利美术理论家文杜里说:“高更在塔希提岛的生活缩

短了他的生命,却拯救了他的艺术”。

高更东方的、原始风格的绘画艺术是对欧洲传统绘画的叛逆和挑战,他传奇的生活境遇是对现代工业文明及欧洲文化中心论的重新诘问,直到二十一世纪今天,我们还不断地问自己:你有高更的勇气吗?

看不懂的毕加索

说起国外画家在中国的知名度,除了达芬奇、凡高外,就数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了。但真正能理解毕加索艺术的人却为之甚少,就连在艺术院校中许多学过绘画和艺术史的学生,看到毕加索的立体派作品,也往往是眉头“加索”。但这一切并不影响毕加索在中国的名气,就拿毕加索那一手笔法熟练且一气呵成的和平鸽来说,就让喜画飞禽鸟兽的中国画家们赞不绝口。在中国,知名画家中有画马的、画驴的、画鸡的,或称马王、驴王、鸡王,却唯缺画鸽子的,看来应封毕加索为鸽王,肯定会在中国的各种笔会上大受欢迎。但毕加索的和平鸽只是他绘画作品中小品中的小品而已,而确立其历史地位的大作,看后只会使我们感到震撼和瞠目结舌。

毕加索在中国受欢迎,并不是说大众已能看懂和理解了其作品的内涵,而很多却是作品以外的原因,如其多变的情史、众多的情人和旺盛的精力等,而这些被反复炒作的话题,正好印证了现代中国人对艺术家外在形态和个性的认同:桀骜不逊、狂放不羁、含情脉脉又放浪形骸,而这些又只是他伟大作品背后的花絮而已。

毕加索的作品在中国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其作品的“看不懂”。看毕加索的作品是对我们智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学识的严重挑衅。我们以往看到的绘画作品,不管是田园风景、山水花鸟、人物写生,都可在我们记忆的图库中找到熟悉的图形对应,而毕加索的作品形象在我们的视觉体验中是无法找到的,神秘、令人费解而又魅力无穷,直到今天人们对他的作品还众说纷纭,这就迫使我们要了解毕加索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会这样画,绘画的目的是什么,以便给自己的视觉感官有一个交代。

但要说清楚毕加索的绘画艺术却又是很困难的,也许我们这些从小看着宣传画、听着“样板戏”长大、从来没有见过西方绘画原作、没有社区艺术熏陶的人是永远说不清的。上大学期间,教我们美术史的老先生就曾说:“只要你是对艺术形式敏感的人、只要你是具有叛逆精神的人、只要你是一个对生活、艺术充满激情的人,那么你就能理解毕加索,但你不一定能全部读懂毕加索的作品”。

但怎样才算是看懂了现代艺术作品。从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一直遵循着自然主义、客观再现的表现风格,但随着十九世纪中期以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摄影术的诞生,绘画的记录功能被摄影所取代,它超强的写实功能几乎扼杀了绘画,“古典绘画已经死亡”,艺术家要探索新的艺术方向,“艺术不重视可见的,而是创造可见的”,各种艺术思潮、艺术流派纷至沓来,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达达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诞生了—批被艺术史所铭记的大师。也许我们无法想象这些现代艺术大师们在当时同绘画传统势力之间的战斗,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当年穷困潦倒、一无所有、受尽藐视但充满幻想和激情的年轻人,已成为时代的英雄,毕加索就是其中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领袖人物。

看毕加索的作品,你一定会感到他“不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圣人,就是一个稀奇可怕的怪物”,他具有西班牙人强烈的友爱和情感,又带有狂暴和残酷,既有明媚的阳光又有浓重的阴影,既有欢乐幸福又有痛苦和死亡,既有孩子般天真浪漫的创造激情,又有数学家一样的缜密和严谨,而毕加索却善于将各种对立、极端、互不相同的题材的作品充分的表现出来,他的最伟大之处在于一生创作了上万幅作品,很多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创新和创造价值,以致那些对他不断抨击和批评的人,都不得不对他表示由衷的敬佩。

要看懂和理解毕加索的作品,就要了解整个现代艺术的发展历史,而了解了全部现代艺术史,你却不一定能看懂毕加索的作品。

猜你喜欢

凡高毕加索艺术家
《梦》和毕加索
毕加索之夏拾遗
《牛》毕加索
看不懂没关系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得不到的爱:凡高充满挫折和失落的爱情
凡高的左耳
从《向日葵》看凡高的生命精神
凡高写给弟弟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