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赌赌石
2012-04-29邹曼红
邹曼红
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疯子卖,疯子买,还有疯子在等待。说的,就是赌石。
赌石,总与一夜暴富的财富传奇和瞬间破产的悲情剧相联系。随着翡翠原石的日益紧缺,“疯狂的石头”吸引了大量游资进入,原石交易价格的飙升速度令人瞠目结舌,赌石以其刺激性和神秘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并在刺激、神秘之余更添暴戾色彩,引人眼球。
名词解释:赌石,是指翡翠在开采出来时,有一层风化皮包裹着,无法知道其内的好坏,须切割后才能知道质量的翡翠称赌石。赌石外皮裹着或薄或厚的原始石皮,皮的厚与薄主要取决于风化程度的高低,风化程度高皮就厚。不同的赌石颜色各异,红、黄、白、黑皆有,还有混合色。
玉石交易中最赚钱的,最诱惑人的,但也是风险最大的非赌石莫属。珠宝界有一句行语赌石如赌命。赌赢了,十倍百倍地赚,一夜之间成富翁;赌垮了,一切都输尽赔光。与赌石交易相比,股票、地产等冒险交易均属温情。
翡翠原石的买卖是珠宝界最神秘的一种交易,她的神秘就在这“赌”字上。
一般仅从外表,并不能一眼看出其“庐山”真面目。即使到了科学昌明的今天,也没有一种仪器能通过这层外壳很快判出其内是“宝玉”还是“败絮”。因而买卖风险很大,也很“刺激”,故称“赌”。赌赢了利润很大,所以这种买卖从古到今历久不衰。
赌石成为一种玉石交易方式是近十几年在中缅边界兴起并繁荣的。一块未经开窗的原石,除了形状和重量外谁也说不清里面是什么,唯有切割剖开才有真实的结论,赌石人凭着自己的经验,依据皮壳上的表现,反复进行猜测和判断,估算出价格。买回来可能一刀剖开里边色好水足,顿时价值成百上干万,也有可能里边无色无水,瞬间变得一文不值,这就是赌石的风险。传说缅甸玉石商人赌石后,当真正切开加工时,一般不敢亲自在场,而是在附近烧香,求神保佑。
其实,赌石发展的源头,并不是为了一夜暴富的“赌”,而是中国沉淀了千年的玉石文化。业内人士称,赌石并不是赌博,赌石文化最根本的还是玉石文化,赌石可以提高玩家的玉石鉴赏水平,最终使得玩家在玉石文化上得到积累。
但是很多人只是看到了“赌”的刺激和疯狂,而事实上,“赌”背后的文化积累才是赌石文化真正的宝藏。赌石是娱乐和投资两者兼有的。因为赌石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需要精湛的鉴定技术。赌石鉴定技术要靠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甚至还有个人悟性的因素在里面,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赌石当成一种投资或者娱乐。
赌石虽有千年文化的沉淀,但在国内兴起也就在近十年。国内赌石市场的火热差不多是在2005年左右,虽然近两年金融风暴席卷市场,但是由于翡翠资源的稀缺性等原因,赌石作为收藏品,作为一种投资手段,一直受到藏家追捧,赌石市场也是一路走高。
赌石作为玉石珠宝界中颇具特色的一类藏品,其市场发展更期待一种理性的未来。要推广赌石文化,至少全国的赌石俱乐部要有上百家,最少也要有几十家。目前来看,赌石的收藏群体仍然是一个很小的圈子,既能买得起赌石又有足够赌石文化积累的玩家可谓少之又少。
但是赌石的收藏门槛却是很低,而且又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市场化操作相对简单易行,这从另一个方面验证着赌石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
赌石者的缅甸日记
对于赌石者来说,喜悦与懊丧注定要如影随形,那层风化壳下面所蕴藏的是无限的希望与无尽的诱惑。打开石头的那个解口(石头上开出的小切口,供赌石人观察石头用),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几乎没有人能经受得了一刀解开玉石那一刹那间的诱惑,那种感觉像吸毒,明知风险巨大却欲罢不能!
七月的缅甸仰光,闷热多雨。我和老乡们光着膀子淋着雨在石场中看货,然后赶回珠宝交易大厅投标。
缅甸珠宝交易大厅就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对面,交易厅门口站满荷枪实弹的缅甸士兵,而大厅内,几乎容纳了来自全球的珠宝界大佬们,正在进行古老的“赌石”交易,也就是行内大伙俗称的“缅甸公盘”。几乎每次我都觉得自己挤不到交易厅内的标箱前一人太多了,仅广东四会、平洲几个玉器协会就去了三四千人,能容纳几千人的交易厅连走道里都没下脚的地方,赌石者的狂热让交易厅内的空气都仿佛要燃烧起来。
每年10月到第二年雨季到来前的4月,是缅甸玉石开采的时间。以往,缅甸公盘一年一次,近年来随着翡翠行情价格以每年50%的速度上涨,需求量爆发式扩大,缅甸公盘改成一年三次。而每次公盘上90%以上的高档翡翠原石以及约70%的中档原石都是被广东玉商和赌石者购走的。
我们几个是合伙的。事先就说好,如果赌涨了就按出资比例分红,如果赌垮了,也按比例共同承担。
看货是赌石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从矿区出产的翡翠原石外面包裹着一层形态、质地不尽相同的风化壳,赌石者必须隔着这层皮壳判断这块石头的成色并为其定下价格。我们四个人拿着聚光手电,一块一块地看,打价、填标、投标。
缅甸公盘交易会时间长达十余天,在这里令人心襟荡漾的故事几乎每天在上演。缅甸公盘分为两种竞标方式,一种是暗标,另一种是明标。暗标就是买家各自写好价格,投到竞标箱中,几天后,卖家会在买家中挑出价格最高的竞标人,达成交易。而明标则是看中一块玉石的几个买家现场轮番投票,不公布出价,最后价高者得。但是由于担心竞争对手先抢得原石,买家通常会成倍地升高自己的出价。
在缅甸,赌石投标用的货币单位是欧元。昨天,一位香港张姓玉商,在现场氛围的感染下,为了不让别人抢走一块自己看中的石头,几轮下来投下了460多万欧元的明标。中标后,有同行告诉他,和他竟标抢石的人是石主的亲戚,石头底价不到100万欧元。这位香港玉商当场就昏了过去。
此次公盘上最为轰动的一笔交易是一块篮球大的石头。这是一块35公斤重的翡翠原石,这块原石“解口”浓绿,但其余地方都被皮壳包裹,看不出内情。距开盘还有20分钟,马姓玉商纸条上迅速写下:1150万欧元。快步走到大厅前台,放进标箱。下午3点准时开标,喧哗的交易大厅顿时鸦雀无声。“11306号原石,1150万欧元,中标者马先生。”而这块原石有20多人出标,而有人出价只比马姓玉商少20万欧元。
那块石头没有解,被买主运回了国内。虽然与自己毫无关系,但我却不时流露出对那块石头的惦念。
我们买了十几块石头,回来后解了三块。其中一块涨了,能做几件镯子和一些小挂件,另外两件解开后水头太干,只能出一些大路货,普通货批发根本卖不起价,赔钱是肯定了的。一趟下来,可能就是个不赔不赚,把差旅费用打平。
仰光的庙里,常常可以看到前来烧香的中国赌石客,大家都希望乞求神灵保佑其赌石成功。但这些年,赌石像大浪淘沙,很多人进来,很多人又很快出去,有人一夜发横财,但更多的人是倾家荡产。每次赌完石头最经常说起的就是谁谁因赌了块大石而一夜暴富了。很少听到过谁谁因赌石而倾家荡产、发疯、自杀的,即使谈及也很快被人遗忘。
赌了这么多年石头,我能幸存下来是运气。我当然也有赌涨过,但赌垮的时候却是绝大多数。我现在赌石头的心态也和以前不一样,我现在求稳,不求暴利。太过诱惑的石头,我不赌。
赌石传说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块赌石是“和氏璧”。相传在二千年前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他发现了一块玉璞。先后拿出来献给楚国的二位国君,国君以为受骗而先后砍去了他的左右腿。卞和无腿走不了,他抱着玉璞在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知道了,他派人拿来了玉璞并请王工剖开了它,结果得到了块宝石级的玉石,这块宝石被命名为“和氏璧”。后来这块宝石被赵惠王所拥有,秦昭王答应用15座城池来换这块宝石,可见这块宝石价值之高。这块宝石后来雕成了一个传国玉玺,一直到西晋才失传。
卞和如果能活到今天,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赌石大师。
赌石作假
赔石作为翡翠原石有其特殊性。因此赌石做假与防伪也大有学问。
造假皮壳:将次料、废石、假货粘上优质翡翠皮壳,再放在经酸、碱浸过的土壤中埋上,使之变为相似“真皮”,掩盖了人工痕迹。鉴定时首先要用水清洗干净,检查皮壳每个点面,不放过细小孔、缝、洞并对比颜色、粒度变化。
造假开口:在无色、水头差的低档赌石上切小口粘贴高翠薄片,以劣充优。鉴定时应仔细检查开口(门子)周边粘合痕迹、缝隙形态和温差变化对其影响。
造假心子:将高档翡翠挖心取出一部分,留下靠皮部分高翠再注入铅等物质后密封好切口。鉴定时测重量过重过轻都可能是假心货。对外皮的可在疑点用链子、刀子划度有无软性物,寻找粘贴迹象。
做假颜色:用炝色、染色使无色淡色料变成鲜艳翠绿色,还有涂漆、涂蜡、深泥等方法。鉴定时用滤色镜看炝色变成红色,用放大镜看色的分布变化,人工着色在细小裂绺中色重,其他部分淡或无色。洗刷、稍加温后再观变化。我国珠宝业的前辈们,在长期的翡翠加工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有关翡翠的经验,并以言简意赅的格言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这些特点。记住这些格言,并能了解和体会其中深刻的内涵,将终身受益。
赌石技巧
赌石常常是以赌色为主,赌正色。此外,还有赌种的,种要好,种要老,种要活;赌地张的,就是赌其地张细密,有水,干净;还有赌裂、赌雾、赌是否有癣的。
查看皮料的结晶情况,一般来说,翡翠砾石粗皮料结晶就大,结构就松软、硬度就低、透明度就差,为翡翠之下品。细皮料结晶细小、结构紧密、质地细腻、硬度高、透明度好,其中,尤以皮色黑或黑红有光泽者为好。这种仔料行话称“狗屎蛋子”,多为翡翠的中上品。砂皮料的性状介于前两者之间,品质变化较大,但其中也不乏好料,因而“赌性”最强。
查看皮料的结晶大小,除用肉眼直观外,还可用水进行查验。方法是将翡翠砾石在水中沾湿后拿出来,查看表皮上所沾水分干的快慢。干得快者,说明其结晶粗大、结构松散,或裂纹孔隙多、质地差,反之,则说明其结晶细小、结构致密、质地好。
查看绿色,绿色的多少和色质的好坏决定着翡翠的品质和价值。因此,要注意通过观察砾石内部绿色部分在表皮上显露的种种迹象,推断其内部绿色的状况
除了观皮辨里、辨色外,在评估翡翠原料时,还要注意查看裂纹(俗称绺裂)的发育情况。裂纹当然越少越好。在翡翠原料市场上,玉商为了显示翡翠的质地和颜色,常常把外皮切去一小部分,并把切口磨平磨光。这种被切开的口行话叫“门子”。为了赚更多的钱,玉商都尽力把门子开在最能展示赌石的质地和颜色的地方,因此,在评估门子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门子及周围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切记不要对门子显示的绿色估价过高。
赌石建议
切忌“一夜暴富”的观念。想一夜暴富同时经济基础并不是很好的玩家,最好不要参与赌石。玩家往往需要买很多块赌石,通过不断学习、研究才能逐渐积累经验。
要有一定的空闲资金。玩赌石一定要有相对宽松的资金储备。玩家一般要准备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一般是一次买1万元左右的赌石,买10块左右,多买多研究。要交得起“学费”。
要有良好的赌石收藏心态。玩赌石,玩家既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不能因为赌赢了一块就高兴得发疯,也不能因为赌输了一次就寻死觅活。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体验赌石的乐趣。
多看少买。赌石收藏要学会多观察。玩家平时可以到赌石市场多看、多请教、多学习、多研究,逐步积累赌石知识和经验。赌石收藏初期,玩家每次可以买一两件价格适中的赌石,不要贪多,也不要贪贵。通过不断的把玩、比较再循序渐进。
从“小”做起。初入行者一定要从小做起。首先,赌石的重量从小开始,玩家可以先购买3公斤到10公斤的赌石来研究学习,赌石太小没研究性,赌石太大研究起来过于复杂;其次,赌石的价格也要从低开始,初期可以选择价格在1万元以内的赌石,价格太便宜无赌性,太高负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