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
2012-04-29班班陈艳芳
班班 陈艳芳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对琥珀的了解,始自唐诗宋词。“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干年犹可觌”——韦应物的《咏琥珀》,一语道破琥珀的“成长经历”。苏轼又在《南歌子》中说到,“琥珀装腰佩,龙香入领巾”——琥珀在宋代已是人们的腰间佩件。又有诗词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那时,鄙人整日埋头啃书,对此类“人间尤物”知之甚少,见古人总把琥珀与酒相提并论、以琥珀喻酒,甚是不解:一边是“老茯神”、“寒松液”,一边是“美酒”、“玉碗”——这风马牛不相及的琥珀与酒,究竟因何结缘?
再后来,听说了赵飞燕以琥珀为枕,孙思邈拿琥珀救人,清代皇家因信奉密宗而从国外进口蜜蜡供养喇嘛……文献上未见,不敢当真。
第一次见到琥珀,是在川西的大高原。我们一行五人,从成都出发,翻山越岭整整一天,终于到达川西的高原明珠——丹巴。课题合作人是位说着羌语支语言的藏族大姐,黑黑壮壮,黝黑的脸上嵌着两朵高原红,笑的时候露出两排牙齿,眼睛眯得像弯月亮。大姐不仅说着自己的语言,日常生活里穿的还是自己的民族服装,看来还没有被“汉化”。服饰是民族文化里变化最快的,服饰和语言都还保留得很好,这说明丹巴的民族文化保护较好。几天过去了,大姐的服饰换来换去,但装备里总是不换的,一是左手手腕上的那个发黄的骨质手镯,二是头上一颗黄黄的、不透明的蜡质大珠。懂行的老师一眼就辨认出来,手镯是象牙的,看颜色是古董级的,大珠是蜜蜡的,老蜜蜡。另外一位老师则认为,大珠是琥珀的,里面裹了虫子、透透的是一种,这类不透明的是另一种。两人就蜜蜡与琥珀的关系辩论了一番,谁也没有说服谁。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到“琥珀”一词,那个关于琥珀与酒的命题就蹦出来了。细看那珠子,细密如蜡,似有一层薄薄的油沁出,自然光下,表面竟有一道不太明亮的反光。那黄色,不是明黄,也不是鹅黄,从那黄里似乎晕染出淡淡的红色,整个色彩浑厚、凝重。美术知识贫乏的我,实在难以描述出那种色彩。只是,如果这是琥珀,什么样的酒能与之相配?那种色彩和质感,用液体几乎不可能表现。
辽远的川西高原上,琥珀竟然作为日常用品出现在妇女的头饰上,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我们未曾领悟的缘分?一题未解,又生一题。
再见琥珀,地点转至滇西北高原。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东巴坐在我跟前,聊着东巴经里的故事。他穿着平日的衣服,全身不是黑色就是灰色。在全身上下这一片灰暗中,脖子上那串红黄相间的项链特别醒目。红的是珊瑚,黄的便是那在川西高原谋面的蜜蜡了。东巴,尤其是老东巴,绝对不会把一个没有干系的东西戴在身上。我见过东巴戴串珠、野猪牙、象牙、鹰爪……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终归有一点,东巴身上戴的都是他们认为可以增加自己法力、可以谓之“法器”的东西。把琥珀、珊瑚放到野猪牙、鹰爪之列,真是不伦不类。不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就像丹巴那位大姐头上的珠子,只是玄机尚未参透罢了。
丹巴大姐和老东巴,同样身佩蜜蜡,同样身处高原,位居华夏文明腹地的边缘。从唐诗宋词到文明边缘的流行——琥珀,究竟完成了怎样的“穿越”?
丽江小店与“佛教七宝”
谜底在丽江古城密士巷的一家店铺里揭晓了。这家店铺面积约20平米,四面缀满了各式各色的项链、手链、串珠。别的店铺喜供财神、关公,这家却供了个佛陀。仔细一看,墙上挂着的,除了白色的哈达,还有许多印着藏文的黄色经幡。走进这家店的时候,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正在结账,店主把数字又给她报了一遍,然后请她刷卡。在这家小店,这位女士居然消费了几万块!我一向对旅游地区有偏见,觉得东西不是假就是贵,所以素来舍不得在这些地方消费。环顾四周,突然很好奇,是什么东西价值几万。刷完卡,店主把东西拿过来,又拿出一个小钻头,开始和那位女士讨论打孔的问题。我这才看到,价值几万的不过是几块十厘米长、两三厘米宽的东西。这些小东西,实在难以名状。像埋过或烧过的炭块?颜色非但不是黑色,还泛着黄色、白色、褐红色,有的竟还有些绿色。那黄色看着眼熟,也是那不透明的带着光泽的黄色,难道是蜜蜡?可是表面的斑驳,分明不是那光滑细腻的蜜蜡啊!店主和女士商量好了,给其中两个打孔做项链,另外几个留着把玩。随着钻头的旋转,一股清香在空气中散发,霎时布满了整个店铺。香味相当特别,找不出一种花香可以匹配,倒像是某种香水里隐合的底层味道。好几位游客都被吸引过来了,打听这东西的名字。
“这是琥珀原石!”店主笑道。游客们更不解了,比起钻石、珍珠、翡翠、和田玉,这所谓的琥珀原石真是乏善可陈。远的不说,就拿这店里的绿松石、红纹石、碧玺、水晶、红绿宝一比,这琥珀原石也不见得好看啊!不疑的眼光纷纷投向那位女士,怀疑当中也许还杂有同情一游客们认为她上当了。而那女士笑盈盈的表情,像是如获至宝。她拿起一块原石,让我们闻——没有味道。接着,她拿手在原石上搓了搓,又递了过来。这时候,我们都闻到了刚才打孔时的那种特别香味。“琥珀其实是种药,对神经衰弱、睡眠不好很有疗效。我朋友有切身体会。这种原石药效最好,但是很难买到。今天在这寻到,也是种缘分。”女士不紧不慢地说着。原来如此!游客们像炸开了锅,围住店主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种类、成分、来源、产地、药用、加工……店主如数家珍。
待人群散去,我又开始了追问。火珀、血珀、明珀、金珀、蜜蜡、花珀、虫珀、骨珀、水珀……店主一边介绍,一边拿店里的实物注解。这才发现,店里的半壁江山都是琥珀。有的做成吊坠,一溜挂在墙上。有的做成手珠、念珠,有的根据自身形状,雕成一尊佛、一朵莲花、一条鱼……琥珀特有的质感,赋予了这些雕刻分外的温润。还有些琥珀,原石本身就具审美价值,因此就直接做了摆件或手把件。当中有个绿珀,表面布满纵横交错的线条,那纹理让我一下想起了吴冠中的《狮子林》。我拿起相机,想抓住那奇妙的瞬间,想让大家都看到这大自然的杰作。但那自然的圣物,分明不被现代文明左右,眼前的美在镜头里荡然无存。
各种琥珀——见识后,不用店主细说,我也明白了能用来形容酒的无外乎火珀、血珀、金珀、明珀(又名水珀)。这些琥珀与蜜蜡不同,都是透透的。但这种透明,不是玻璃般的一清到底,里面的内含物虽然透明却也有同外表一样的颜色,整个色泽是由内至外透出去的,与酒确有异曲同工之妙。若是葡萄酒,就用酒红色的火珀。若是黄酒,泛着红褐色,新酿的用金珀,陈年的用血珀。
至于那满屋的佛像、哈达、经幡,店主告知,都是西藏、中旬来的喇嘛赠送的,他们常来店里选购绿松石和琥珀。在佛教徒的眼里,琥珀,尤其是蜜蜡,是佛教界的圣物,与珊瑚、砗磲、琉璃等并称“佛教七宝”。
一语惊醒梦中人。丹巴地处川西,而川西地区正是藏传佛教东进扩张的重要地域。深受藏传佛教影响的丹巴大姐,当然以佩戴“佛教七宝”之一的琥珀为幸啊!至于滇西北高原的老东巴,东巴教自古就受到藏族苯教和藏传佛教的影响,藏传佛教的“七宝”、“八宝”变成东巴教中的“法器”也是情有
可原的!
最小众的力量、最传统的收藏
川北、滇西北、藏传佛教、东巴教…--难道,蕴藏着自然界千万年气息的琥珀,只能如此小众、如此神秘地流行在现代文明的边缘?
离开丽江许久,那些琥珀还在我的脑中盘旋。店主说现在主要的买家,一是喇嘛,二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里的玩家、藏家。前者是信仰的力量使然,后者更值得让人钦佩。
现在的收藏界,什么人都在收藏,收藏什么的都有。收藏火了,火得让人发热发晕。民间资金、机构资本大量入市——钱是无限的,藏品却是有限的。于是,制假造假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于是,打假鉴宝的应运而生粉墨登场。藏品的真伪本是可以辨别的,但种种利益关系的交集,竟让辨伪也成了闹剧。就像一场运动会,裁判、运动员在商量着比赛结果。需要强调的是,运动员也需加上引号,因为真正的运动员已因囊中羞涩被逼到了墙角,几乎等于退出了比赛。
不管如何,藏品至少还有鉴别真假的仪式。反观藏家,资金几乎是唯一必要的条件。对藏品的喜爱、了解,把玩的过程以及为此花费的时间、精力,可能是当下藏家们最不需要的条件。通过市场让藏品在流动的过程中实现无限增值,似乎已成了收藏的唯一目的。这时候的藏品,与商品并无二样。这时候的藏家,用商家来称呼恐怕更为妥贴。
回头看看那些素未谋面的琥珀藏家,心里不觉有种感动。如果说丹巴大姐和老东巴对琥珀的爱,还掺杂了宗教因素的话,那么那些藏家对琥珀的爱,来得更为纯粹更为简单——那正是传统意义上藏家对藏品的爱。这种爱,无关金钱,无关利益,只关乎内心那种被琥珀温暖、为琥珀心动的感觉。那种擦擦琥珀后散发出的松香,从鼻子进去,浸入心脾,闯入灵魂,整个人都被净化了。每一种颜色、每一个形状的琥珀,无一不是大自然用四五万干年的时间呈现出的馈赠,里面的内合物莫不是来自千万年前的记忆。这些东西,不知鉴宝专家们会给出多少价位,也不知会如何判断价值走向。琥珀藏家们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他们是琥珀真正的知音、真正的藏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收藏是他们的信仰,琥珀也是他们的“七宝”。
琥珀的藏家们也是幸运的。在这个绿豆、大蒜都可以被炒作得暴涨数倍的年代,在这艺术品不断易手、价格飞扬的几年,琥珀的价格只是上涨了50%。琥珀的藏家们还买得起琥珀、玩得起琥珀,已是幸运。
1测比重
天然的琥珀质地很轻,琥珀(无任何镶嵌物)的密度在1.05—1.10之间,“透明琥珀”的比重较大,“不透明琥珀”(例如骨珀)的比重较小,带虫的琥珀比重更小。在1:4的盐水里(1份盐,4份水),琥珀真品上浮,赝品下沉。另一种有测试方法是把未知材料放到饱和的盐溶液中,琥珀在盐水中将飘起来,而大多数材料将沉下去。这种测试方法通常足以将琥珀与电木、赛璐珞、亚克力以及其它许多塑料制品区分开。这些材料的比重太重,在饱和盐水中会下沉。另有一种名为聚苯乙烯的塑料,它的比重与折射率与真琥珀相当接近,以上方法无法测出真伪。但它摩擦时没有松香味,这类人工合成物合成时、燃烧时都会有臭味。
2闻香味
琥珀原石的气味很特殊,当摩擦、受热或燃烧的时候,会发出一种恰人的淡淡的特殊的香味,白蜜蜡的香气比其他普通琥珀的香气略重,这种基本的特质可以帮助辨别琥珀。当今世界所知道的所有仿制琥珀的种类都可以通过气味的方式与天然琥珀区别开来。
但一般来说,经过人工精细打磨抛光或者雕刻的琥珀,很难通过用手摩擦闻到香气。
3听声音
无镶嵌的琥珀链或珠子放在手中轻轻揉动,会发出很柔和且略带沉闷的声音。如果是塑料或树脂,声音会比较清脆。
4凭手感
琥珀属中性宝石,一般情况都不会过冷过热,触摸起来温暖、轻柔。而用玻璃仿制的会有较冷的感觉。
5测硬度
用针呈20—30度角轻轻斜刺琥珀背面(您认为不会对琥珀造成伤害的位置)时,会刺出一些十分细小的粉渣,也会感到有轻微的暴烈感。如果是硬度不同的塑料或别的物质,要么是很粘的感觉或者扎不动,要么是扎进去。
此外,刮擦天然琥珀的表面会产生细小的粉末,而刮擦人造树脂的表面会呈螺旋状刮痕。与人造树脂块相比,天然琥珀更容易起粉末。
6肉眼观察
真琥珀的质地、颜色、深浅、透明度、折光率等会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感觉是任何其他物质所没有的。琥珀透明但很温润,不像玻璃、水晶、钻石那样无遮拦地具有通透性。假琥珀要么很透明,要么不透明,颜色发死、发假。假琥珀的内部很刺眼,发出的光是死气沉沉的冷光。
7乙醚测试
在难以觉察的位置滴一小滴乙醚,停留几分种。如果琥珀被乙醚所腐蚀,那么乙醚挥发后,就会在其表面留下一个斑点。由于乙醚挥发十分快,有时必须用一大滴乙醚,或不时地补滴。用琥珀粉高温压制的再生琥珀虽然外观很接近天然琥珀,但是如果抹上一点乙醚,几分钟后就会有发粘、溶解的感觉。也可利用指甲油的去光水测试其表面,琥珀不会有任何反应,而柯巴树脂则会腐蚀。苯乙烯脂和贝壳松脂在乙醚中浸泡5—2分种后,就会发生膨胀和软化。
8加热测试
把针加热致红,烫在琥珀的表皮,会有松香味发出,被烫部位颜色会变黑。塑料制品会局部溶化而粘住针头。也可用一根细针,火烤热后刺入琥珀,然后趁热拉出,若产生黑色的烟且带有松香气味,就是真品。若是冒白烟并产生塑胶臭味的即是塑胶合成的膺品。另此外,在拉出针时,会牵丝出来的是假琥珀。将小碎片缓缓加热时,电木放出强烈的电碳酸气味,赛璐珞则发出樟脑气味。
9紫外线照射
将琥珀放到验钞机下,它上面会有荧光,淡绿、绿色、蓝色、白色等。而塑料制作的假琥珀则不会变色。
10其它
琥珀中如果有尺寸大、稀少、珍贵的内合物,很有可能是仿制品。
优化处理过的琥珀,包括那些有内含物的琥珀仿制品的特征之一,是它们仅仅在表面有鲜亮的颜色,而里面几乎是无色的。
琥珀原料很珍贵,如果它的价格大大低于当时的市场价,极有可能是仿制品。
琥珀十题
一、何谓琥珀
琥珀是唯一具有香味及丰富内合物的透明有机宝石。它是由古代大量生长于地球的松柏植物所分泌的树脂,由于地质变迁被埋于地下,经过大约4千万~6千万年的地质年代,在高压、高热挤压作用之后发生脱水矿化所生成的化石。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其化学成份为C30-40H50-6404,模式硬度为2-3,密度为1.05~1.10cm3,光学折射率为1.54。
琥珀(Amben,来自拉丁文Ambrum(“精髓”之意)。阿拉伯文Anbar有“胶”之意,西班牙人将阿拉伯胶和琥珀称为Amber。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就被认为具有魔力和药用价值。
中国古代称琥珀为“瑿”或“遗玉”,传说是老虎的魂魄,所以叉称为“虎魄”(《广志》),又名“育沛”(《山海经》)、“虎珀”(《汉书》)、“江珠”(《博物志》)、“琥魄”(《后汉书》)、“兽魄”、“顿牟”。
二、最不为人知的宝石
有机宝石是从生物中或由生物形成的宝石,琥珀属于非结晶质的有机物半宝石,是一种古老的宝石饰品材料,作为宝石已有近6000年的历史。在中国、希腊和埃及的许多古墓中,都曾出土过用琥珀制成的饰品。古罗马的妇女,有将宝石拿在手中的习惯,其原因是在手掌的温度下,琥珀能发出一种淡淡的优雅的芳香。古罗马人赋予琥珀极高的价值,一个琥珀刻成的小雕像比一名健壮的奴隶价值都高。
三、“千年琥珀,万年蜜蜡”
这种说法并无道理。
琥珀的种类主要有金珀、血珀、蓝珀、绿珀、火珀、明珀、虫珀、花珀、密蜡、骨珀等。蜜蜡是琥珀的一种,在物理成分和化学成分上都和琥珀没有区别,只是因其“色如蜜,光如蜡”而得名。两者并无千年万年之别。
一般情况下,用透明度来划分两者,不透明的琥珀颜色似蜜,具有蜡状的光泽质感,习惯被称为“蜜蜡”。而狭义的琥珀,指的则是透明的琥珀。从产地上来看,透明的蜜蜡与琥珀在地壳中的含量并没有多少区别。价格之所以差别很大,主要因为蜜蜡原来只在东方文化领域受到追捧,被广泛用于首饰加工只是近十年的事情,远不如琥珀加工业发达。蜜蜡首饰数量比较少,价格就高昂起来,长期来看其收藏价值与琥珀不相上下。
琥珀的透明度由琥珀酸的含量决定。琥珀酸含量越少,琥珀越清澈透明。透明琥珀的琥珀酸含量为3—4%,琥珀酸超过4%,则会出现云雾般的半透明状态。蜜蜡的琥珀酸含量较高,骨珀的琥珀酸含量最高。
四、在西藏买蜜蜡
传说西藏多蜜蜡,但实际上西藏不产蜜蜡。蜜蜡原先只在缅甸、印度、朝鲜等地出产。清定国教为密宗,皇帝从国外进口许多蜜蜡、珊瑚以供养西藏的喇嘛。所以,在西藏有这些东西流传。不过,旅游时如果从西藏购买这些宝贝,大多是赝品。在西藏,皇家供奉的蜜蜡经高僧喇嘛代代相传,开过光,是圣物,功效远在一般蜜蜡制品之上。真品价格炒得很高,或根本就不肯出手。商店里或古玩店的真品蜜蜡一般按克卖,和黄金价格差不多,但品质不同,价格也很悬殊。
世界琥珀的重要产地为波罗地海沿岸地区,主要有俄罗斯、立陶宛、波兰等国家,这些国家的琥珀颜色金黄透明,质地晶莹,品质好,产量大。另外,多米尼加、中国抚顺、缅甸等也有少量各具特色的琥珀出产。
丹麦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琥珀的国家。丹麦琥珀屋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块最大的波罗的海琥珀,重量为10.478公斤。俄罗斯出产的琥珀占全球总产量90%,其中加里宁格勒一带是主产地。缅甸发现的最大一块琥珀,重达15.25公斤,收藏在伦敦自然博物馆里。
五、矿珀、湖珀、海珀——孰优孰劣
琥珀原矿依采集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海床冲积至岸边或悬浮于海水之中的海珀(Sea Amber);第二类是从地层中开采的矿珀(Pit Amber);第三种称为湖珀(Lake Amber),是山谷中的琥珀原矿,历经长久的雨水穿凿,自山岩中剥落,随溪流进入下游的湖泊而得。湖珀数量最少,可能已经停止开采。矿珀是直接采自地层之中,不像海珀会受到海水的冲刷侵蚀,所以保持了原始原貌,质量最佳。
六、藏品、药品、宗教用品
琥珀除了是藏品以外,因其珍贵的药用价值,在中国古代即已成为了一味药品。本草纲目记载:琥珀“……安脏定魂魄,消淤血疗蛊毒,破结痂,生血生肌,安胎……”。时至今日,中医仍用琥珀入药。琥珀本身合有硫、氮、镁、铁、锰、铜、锌等多种微量原素和被称为“生命火花”的十几种氨基酸,进入人体后就显示了异乎寻常的保健作用。
此外,琥珀与金、银、珍珠、珊瑚、砗磲、琉璃一起并称“佛教七宝”。琥珀可以宁心神,安五脏,明心绪,定神魄,与佛教中的“戒、定、慧”三学相对应,用琥珀修持可以帮助人产生定力,是佛教中为修行的人加持赐福的宝物。琥珀是经过了千百万年蕴育而成的宝石,用琥珀作为佛教七宝之一,也是为了说明要想得到佛的真传,是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修行,要经得起考验才能渐渐开悟。
七、蓝珀之“蓝”
蓝珀是唯一有蓝色荧光的琥珀,也是目前价值最高的琥珀。
迄今为止,关于蓝珀形成的原因科学上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比较主流的两种说法是:一、火山爆发的火山灰洒落在流淌的树脂上形成。二、特有豆科植物树脂形成的。
蓝珀在进行热实验或者打孔的时候,散发的松香味与其它品种的琥珀有所不同,这点可以证明蓝珀不是松柏类植物的树脂,可能是其他树种。蓝珀仅产于墨西哥一个叫ChiaDas的县城及多米尼加共和国,由于Chiapas地区连年的游击战争,目前多米尼加共和国已变成蓝珀的唯一产地。
尽管蓝珀的颜色成因在科学界依然存在着分歧,但有蓝珀中的蓝色不可能是染上去,也不可能是天空的蔚蓝那样,靠光在不同物质中产生折射并在物质表面发生漫反射造成。
不管蓝珀颜色是怎样形成的,其表现出来的美丽、特殊光学效应以及产出的稀少性,就奠定了其华丽出众、高贵典雅的独特地位。漂亮的蓝珀由于质地温润、色泽柔和含蓄,极具亲和力,一直深受人们喜欢。
八、闻香识琥珀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通过闻香味,确实可以辨识出琥珀原石和没有经过人工精细打磨、抛光或者雕刻的琥珀。琥珀原石的气味很特殊,当摩擦、受热或燃烧的时候,会发出—种怡人的淡淡的特殊的香味,白蜜蜡的香气比其他普通琥珀的香气略重,这种基本的特质可以帮助辨别琥珀。当今世界所知道的所有仿制琥珀的种类都可以通过气味的方式与天然琥珀区别开来。
但是,经过人工精细打磨、抛光或者雕刻的琥珀,很难通过用手摩擦闻到香气。这类没有香气的琥珀,容易被“误判”。
九、琥珀的加工
1、加热。琥珀里常见小气泡,太多的气泡会使琥珀外观浑的。在油中加热,一可使琥珀变得透明,二能使小气泡产生圆形的应力裂缝,这种闪耀的视觉效果称为“太阳光芒”或是“睡莲叶”(这是广被接受且颇受喜爱的处理方式),三是用加热的方法还可除去琥珀内的油质并产生氧化作用,让琥珀的颜色看起较深,产生“风化纹”的效果,感觉更为古朴。
2、压制。琥珀大约从摄氏150度就开始软化,200度至380度时就能溶化。有些商家将许多小块琥珀或琥珀碎屑混合塑料树脂加热加压后制成“再生、组合、重制琥珀”,也有人称之为半琥珀。现在的技术是可以做到几可乱真,而且还能把昆虫之类的小动物置于其中。但这类琥珀可能会看到小碎块的边缘痕迹,或是搅动后留下的流动纹路。
3、染色。染色的琥珀颜色鲜艳但不自然,透明与不透明的琥珀中会见到较多染绿色或蓝色的这类琥珀或再制品。
类似这样的再制琥珀,能够调制不同的色彩、做出刻意的花样造型,但仍保有琥珀的质感。由于天然和再制的价差很大,这类琥珀已成为受欢迎的串珠饰品材料。
十、“琥珀藏蜂”
琥珀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特别是内含昆虫的“虫珀”。这类琥珀又被称为“琥珀藏蜂”,是获取遗传基因密码DNA的首选材料,也是不可再生的无价之宝。琥珀的昆虫化石有其它化石无法比拟的优点,即能保存原始基因密码,而又不被现代DNA污染,为古生物学、古地理、古气候的研究提供了绝好的材料和信息。琥珀化石DNA的发现和研究甚至使古生物学深入到了分子水平。
琥珀保养
一、琥珀的熔点低,易熔化,怕热,怕曝晒,因此。琥珀制品不宜放在高温的地方,要避免太阳直接照射,还要尽量避免强烈波动的温差。
二、琥珀易脱水,过分干燥易产生裂纹。存放琥珀制品的地方不易过于干燥。
三、琥珀属有机宝石,因此不宜接触有机溶剂,如酒精、汽油、煤油和合有酒精的指甲油、香水、发胶、杀虫剂等。喷香水或发胶时要将琥珀首饰取下来。
四、琥珀性脆,硬度低,不宜受外力撞击,忌摩擦、刻画,防止划伤、破碎。存放过程中要避免摔砸和磕碰,应该单独存放,不要不宜放入化妆柜中,与钻石和其它尖锐的、硬度高的首饰放在一起。一般情况下,不要用重液测密度,也不要用浸油法测折光率。
五、琥珀与硬物摩擦会使表面出现毛糙,产生细痕,所以不要用毛刷、牙刷等硬物清洗琥珀。当琥珀染上灰尘和汗水后,可将它放入加有中性清洁剂的温水中浸泡,用手搓干冲净,再用柔软的布擦拭干净,最后滴上少量的橄榄油或是茶油轻拭琥珀表面,稍后用布将多余油渍沾掉,即可恢复光泽。
六、最好的保养办法是长期佩戴,因为人体油脂可使琥珀越戴越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