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学“道德时间”的重构与变革
2012-04-29王骏田艳艳
王骏 田艳艳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小学道德时间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诸方面发生了一些重大变革,在注重教学内容和材料的合理有序安排、加强德育与实践的联系、促进学生对于德育内容的内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日本小学;道德时间;德育课程
作者简介王骏,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田艳艳,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道德时间,即日本的德育课程,是贯穿于日本中小学教育的非学科性课程。20世纪90年代,日本社会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层面受到社会制度性障碍的影响,以校园暴力、不登校、学习欲望低下、考试竞争和欺辱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育荒废现象愈演愈烈,价值观严重向自我倾斜,社会上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1][2]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日本小学德育课程开始注重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充实心灵教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课程形态。目前,在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面临诸多困境,为此,本文将目光投向了这一时期的日本小学道德时间,梳理其教学目标的变化、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方式的变革,分析其在课堂教学领域内的特点,希望从中寻找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一、日本小学“道德时间”
课程目标、内容的调整
我国对于日本小学道德时间的研究集中于2000年以后。王丽荣、曹能秀、王凌、李春香等人的研究从道德时间的目标、内容、指导方针以及指导方案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当代日本小学和初中的道德时间,阐述了日本小学低、中、高年级的重点内容,解读了日本小学道德时间中教师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小学道德时间的计划制定等,基本反映出日本小学道德时间重构与变革的基本历程。[3][4][5][6]
(一)教学目标的调整
日本在1998年修订的《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以下简称《要领》)总则部分阐述了小学德育课程的总体目标,即“在于依据《教育基本法》及《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之根本精神,为培养将尊重人的精神与对生命的敬畏之念运用于家庭、学校及其他具体社会生活中,具有丰富的心灵,创造个性丰富的文化和发展民主的社会与国家,进而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出贡献,并具有开拓未来的主体性的日本人而培养作为其基础的道德性。”[7]与以往德育目标相比,新增“丰富的心灵”和“开拓未来”的表述,这主要是基于重视培养每个儿童丰富的心灵和面向未来开拓人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考虑。
《要领》对学校德育课的规定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要领》第三章第一条中明确指出:“在道德时间里,在和各学科、特别活动及综合时间的德育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发展性的指导,使学生加深对道德的价值、人的生活方式的认识,培养学生道德的实践能力。”此次调整新增加了“加深道德价值的自觉”,其目的就是为了凸显德育课在学校整体德育工作中的枢纽作用,进一步明确德育课的特质,即让学生学习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以生存方式为基础的道德价值,自觉养成道德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重构
20世纪80年代,即是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全面深入展开的时期。日本文部省(现已改为“文部科学省”)基于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咨询报告的精神和建议,对德育课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化和重点化的重构与变革。
一是道德内容的系统化。为了明确内容的整体构成及相互间的关联性与发展性,道德时间的教学内容按照有关自己自身的内容,关于他人关系的内容,关于大自然和崇高事物关系的内容和有关与集团、社会关系的内容等四个视点进行分类和整理。这四个视点分别把自己放在与自身的关系中、与他人的关系中、与大自然的关系中和与社会的关系中看待,以谋求形成理想的自我、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地关系以及立足于国际社会中的日本自觉。[8]
二是道德内容的重点化。《要领》根据学生的生活技术掌握程度和发展阶段、认识道德价值的能力程度和社会认识的广度等发展特点,把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小学阶段分为低年级(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中年级(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和高年级(第五学年和第六学年)三个阶段,系统而有重点地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在低年级,强调让儿童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自觉地遵守基本的道德价值;在中年级,注重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合作能力,形成完整的道德价值体系并能够自觉遵守;在高年级,让儿童则更加注重增强自律性、自觉性和责任意识,在获得道德价值的同时,能够谋求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9]
于1998年出版、2004年修订的现行《要领》继续按照四个视点对道德时间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和整理,并根据学年阶段进行有重点的安排,但在内容上有所调整。在小学低年级,为促进家庭、学校和社区德育的一体化,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新增“热爱家乡的文化和生活”;为强化儿童对于善恶最基本的判断,新增“区分好与坏”;为使学生能很好地关注自己的生命,感受生存喜悦,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价值,新增“对生活在这个世界感到喜悦”;为了使学生主动地建立自己与集体的关系,新增“知晓对家庭有用的喜悦”。在小学中年级,为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日本文化和传统的儿童,同时也基于日本今后国际化趋势的考虑,新增“关心外国的人民和文化”。在小学高年级,为使学生增强明确的学习意识,顺利地与初中教育衔接的考虑,新增“热爱真理”方面的内容。
二、日本小学“道德时间”
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朱炜等从道德时间课程设计实施和教学方法两个角度,运用实例,对小学道德时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10]
为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融入德育课之中,营造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思考、共享快乐的课堂氛围,日本小学针对道德时间的教学方式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目前,日本小学德育课教学方式既有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子,如交谈、小组讨论、教师解说、道德资料的运用、提问和板书等,又有现代教学方式的元素,如角色扮演、道德笔记等,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多样性。
(一)“学年别发展表”展现主题渐进式教育
新版《大家一起思考的道德·教师指导用书》(以下简称《教师指导用书》)编有小学六年主题构成一览表和内容项目的“学年别发展表”。这些表格不仅指明了日本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且这些目标和主题随年级的升高不断深化,并具有十分明确的衔接和恰当的过渡。比如教学主题“友情”在低年级表述为“友情”,到中年级扩充为“信赖和友情”,在高年级又扩充为“信赖、友情、男女的协力”。虽然“友情”这一教学主题在每个年级阶段的表述不同,但本质内容却是相同的,通过内容项目的“学年别发展表”更加清楚地展现了关于“友情”主题的渐进式教育。
(二)反复和深化道德主题
日本小学的德育课本并不按照主题来编排课程单元,而是采用反复影响、层层深化的形式,将同一主题的课文分别安排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以日本小学二年级的德育课本为例,体现“进取、勇气”的课文分别为第6课、第14课和第19课;体现主题“友情”的课文分别有第1课、第8课和第17课;体现主题“生命尊重”的课文分别为第12课和第28课;体现主题“公共心·规则的尊重”的课文分别为第10课和第24课。
(三)教学内容材料生活化气息浓厚
日本小学德育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故事或教学材料来源于日本的中小学生。这些故事或是他们亲身经历,或是他们所见所闻,这样不仅充实和丰富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如此贴近学生自身生活的故事更能促使同龄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得德育课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更加深远。《教师指导用书》中的小问题,以插叙的方式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之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能够产生更多的有效互动,易于使学生养成勤思善想的习惯,有助于引发学生对于自身行为、他人行为甚至是社会行为的思考。[11]
(四)“角色扮演”强化道德实践与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日本教师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聆听和思考,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去“体验”,去“生活”。“角色扮演”作为日本小学道德时间的主要特色之一,主要以两种形式呈现:一是将德育课本和材料中的情节由学生再现到“舞台”上,按既定的剧情演出;二是当学生所扮演的角色面对的是道德两难处境时,他可以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障碍悬置起来,通过表演的形式自发地做出判断和解决。
由此可见,日本小学道德课程注重渗透式的隐性教育,不仅通过显性的教育传授给学生道德规范和理念,更重要的通过隐形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将这些道德规范和理念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
(五)“道德笔记”促进学生的反思和内化
“道德笔记”作为日本小学道德时间的另一特色,是学生对德育内容反思和内化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求学生围绕“道德时间”的核心主题或学习心得进行个体化和深度化的“道德写作”。道德笔记主要写入自己对于在“道德时间”中呈现的道德价值的思考和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对道德课本或资料中主人公行为的评价或总结。“道德笔记”的设计,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我反思的成长空间,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元认知学习的体验,促进了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内化。
三、有益的启示
近年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频繁,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在为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提供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我国小学德育课教学的难度。然而,日本小学道德时间的探索和发展对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首先,政府部门的重视极为重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重视小学德育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开展情况,主动发现小学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只有政府部门在真正意义上重视了小学德育课程建设,以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优化小学德育课教学,我国小学德育的改革与创新才会拥有强大的后盾和持久的动力。
其次,要构建科学的德育课程体系。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安排和教学设计应借鉴日本小学德育时间内容的反复性、链接性和层次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道德内容,有步骤、分阶段地深化学生对道德内容的理解,逐步改变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内容有些凌乱、缺乏条理的现状,以形成一个科学高效的课程体系。
再次,内容上要注重生活化和个性化。我国小学德育内容应朝着现实化而非理想化的方向改进,应当有利于学生个人和集体生活乃至将来的社会生活。借鉴日本小学道德时间的先进理念,用个性化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
最后,强调主体性,注重道德实践。日本小学道德时间最大的特色就是注重渗透式的隐性教育,而我们的德育课教学,更多地强调系统的观念灌输,而忽略了教育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道德接受的心理特点,压抑了学生道德的创造性冲动,弱化了学生道德体验的权利,从而使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我们应当从灌输式教学逐步转化为渗透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道德实践体验道德伦理和规范,并逐步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8][9]饶从满.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教育[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9:351-404.
[2]陈宝堂.日本教育的历史与现状[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12:232-271.
[3]王丽荣.中日道德教育的异同[J].比较教育研究,2003(5):42-48.
[4]曹能秀.当代日本小学和初中的道德时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220-224.
[5]曹能秀,王凌.当前日本小学的道德时间[J].外国教育研究,2003(2):47-51.
[6]李春香.窥探当代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7):71-73.
[7](日)文部省编.小学校学習指導要領[S].东京:大蔵省印刷局.平成11.12.
[10][11]朱炜.日本“道德时间”课程设计与实施[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12):42-46.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