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己度人是教师应有的气度
2012-04-29刘粉莉
朋友跟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她那读小学的儿子吃东西总是挑三拣四,嫌弃这个不好吃那个太难吃。每次吃饭,大人都是哄、骗、吓、打、骂,用尽“十八般武艺”,孩子才勉强吃上一小碗米饭。久而久之,孩子厌烦,大人懊恼。有一天,夫妻俩联合起来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告诉他说:“我们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吃玉米窝头,不仅难吃,还吃不饱。你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一定要懂得珍惜。”念叨次数多了,儿子就说:“妈妈,窝头到底有多难吃啊,你买两个给我尝尝。”夫妻俩暗自窃喜,让儿子“迷途知返”的时机到了。然而,出人意料,窝头买来,儿子吃得津津有味。之后,隔三差五就让大人买窝头,裹上蜂蜜、奶油,变着花样吃。他们的“吃苦教育”以失败告终。
听罢,我忍俊不禁。
我和朋友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北农村的物质生活十分贫乏,农民基本靠老天吃饭。收成不好的年头,粮食撑不到下一个收获季节。人们经常吃不饱肚子,能吃上窝头已经很好了。窝头很粗糙,口感差,如果天天吃,肚子会发胀,这当然是一件“悲惨事件”。可在今天的孩子看来,吃窝头是打牙祭,而窝头本身也成了一道美味佳肴。
其实,窝头本身的味道并无多大差异,但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个人的喜好也不相同,因而判断也就出现了差别。可是,人们往往喜欢用自己的意愿去推想别人的心思,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个性、欲望、情绪等心理特征归属到别人身上,由此断定自己的好恶就是他人的好恶,自己需要的东西也是他人需要的东西。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作“投射效应”。
审视我们的教育,也不乏“投射效应”。不少老师经常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将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强加给学生,以为老师怎么想、怎么做,学生也亦然。
曾记得,某个周五下午,因为美术老师外出教研,美术课变成自习课,学生打算做家庭作业,为双休日腾出玩的时间。结果,数学老师走进教室,要进行单元测试,以便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对此,学生集体作晕倒状,直呼“MyGod”。
还记得,冬天的早晨,江南罕见地下雪了,学生很想到操场上打一场雪仗,德育主任却说:“衣服弄湿了,会感冒的。如果不小心摔倒,也很危险。”想象中很好玩的事情,却因为老师的禁止令而搁浅,让学生颇感郁闷。
而一个更普遍做法则是,每到期末,有些学校就把思想品德、体育、音乐等科目停掉,让主科老师辅导学生复习,其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在考试时能多考几分。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老师们习惯给学生贴上“幼稚”“无知”等标签,常常依照成人的意愿来教育学生。可每一次老师们都发现,由于自己的想法与学生的愿望相左,导致“好心”得不到“好报”。
“汝之熊掌,吾之砒霜。”这句俗语告诫人们不要以己度人,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强加到他人身上。因为你所喜欢的,可能是我憎恶的;而你所讨厌的,也许正是我珍视的。当我们埋怨学生不领情时,更应该意识到,一直以来,都是老师高高在上俯视学生,替代学生思考、决定,将成人的眼光投射到学生身上,而少有人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是什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就要求老师要用学生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成长。如果老师能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届时就会发现:在学生的心目中,成长比成绩更重要。成长除了分数,还有兴趣、特长、探究、友谊、梦想、快乐,甚至包括不可避免的困难、失意、挫折、痛苦等内容。
当老师摈弃了以己度人的立场,走到学生中间,主动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喜欢做什么,有哪些需要;然后,基于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兴趣特点,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的教学才会更有效。例如:班主任在制定班规时,应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使班规不只代表老师的要求,更反映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张,形成共识之后付诸实施,执行起来更有说服力;看到学生沉迷于流行歌曲时,老师不是把流行歌曲视作“洪水猛兽”,而是与学生一起欣赏歌曲、改编歌词、创作歌词,适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肯定心悦诚服地接受并努力改正……师生之间“情投意合”,教育必然水到渠成。
不以己度人是教师应有的气度。教师,本该如此。
【刘粉莉,浙江省杭州市朝晖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马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