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际元素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传播效果

2012-04-29冯丹阳毛东东

新闻爱好者 2012年24期
关键词:电视综艺节目传播效果

冯丹阳 毛东东

【摘要】电视综艺节目是当今电视媒体非常重要的节目类型,其发展已进入瓶颈时期,克隆化、同质化成为电视媒体人必须解决的问题。2011年5月,深圳卫视一档全新的怀旧类综艺节目《年代秀》的开播,无疑让电视受众、电视媒体人眼前一亮,在栏目的策划中通过对代际元素的合理运用,可以让不同年龄阶段的电视受众在节目中找到各自的情感共鸣,有效解决了电视综艺节目仅为年轻人制作的问题,扩大了受众范围。它的开播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新的节目形态,有效地解决了电视综艺类节目的创新问题。

【关键词】代际关系;电视综艺节目;选题策略;传播效果;深圳卫视

2011年5月27日,一档由深圳卫视引进并制作的怀旧类电视综艺节目——《年代秀》,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市场脱颖而出,吸引了无数有着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生活背景、涵盖不同年龄段乃至横跨半个世纪的几代电视受众的眼球,并获得了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其关注度与收视率节节攀升,成为该年度电视媒介中最引人关注的收视亮点。《年代秀》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打破了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窠臼,成功地开启了一种新的电视综艺节目发展模式。

《年代秀》这档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最大限度地囊括了几代中国人的时代记忆,以时代气息浓厚的节目内容和极具参与度的节目形式,激发了分属不同年代、具有不同经历和个性的受众群体的文化认同感,使之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情感共鸣。可以说,《年代秀》的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模式创新,更是一种价值创新。电视综艺节目的价值取向不再仅仅限于“娱乐大众”,而是更进一步地蕴含了其他综艺节目极少能够体现出的文化内涵。这对于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健康发展无疑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而“代际元素”的合理运用在该节目传播效果的达成方面,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怀旧类电视综艺节目与代际元素的界定

电视综艺类节目从其发展至今,业界、学界对其所出现的丰富形式、类型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归纳总结,但是面对其新出现的节目类型至今没有准确的界定和规范,为了对观点进行深入论述,笔者首先来为“怀旧类电视综艺节目”下一个相对宽泛的定义:怀旧类电视综艺节目,是指以各种蕴含时代记忆、具有广泛社会认同度的经典怀旧元素为表现主体,利用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播方式,旨在通过此方式唤起不同时代电视受众的时代记忆和身份认同,以达到良好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电视综艺节目类型。创作者需充分运用电子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制作,并将传统文艺形态进行合理改造,以适应电视媒介的传播特点,使之更具画面表现力和时代气息,从而创造出更大的艺术价值。当然,所谓的“怀旧”不可能是单纯的怀旧,“怀旧”在电视综艺节目中只是作为影响节目创作的重要因素存在,而非节目的全部内涵。

“怀旧”作为《年代秀》的成功要素,并不是通过机械地搬运“史料”、翻阅“历史”这样简单的方式实现的。该节目以“带领每一位观众跟随节目的步调,透过时光穿梭的痕迹来寻找有关幸福的共识”为节目的灵魂,将代际元素贯穿其中,最终实现了其传播效果的最优化。而所谓“代际”“代际关系”,泛指因成长环境、时代背景、年龄差异造成的生理的、心理的、角色和社会地位以及社会经历不同的人群间所形成的既成社会关系。代际的差异,势必导致行为和认知上的差异,而代际关系既可能是整合的、融洽的,也可能是分离的、隔阂的。将代际元素引入怀旧类电视综艺节目中,对代际关系的整合与融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任何人类传播活动都是以传播目的的达成和传播效果的实现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受众在接受信息之后,在情感、态度、思想和行为方面产生预期中的变化,便是传播效果实现的具体表现。

《年代秀》实现了将时尚流行的节目形式与经典怀旧的节目内容相结合,并将“年代”的概念完美地融于节目的形式与内容之中,最终形成幽默而不庸俗的节目风格,而“怀旧”也得以成为该节目的点睛之笔。另外,内地电视综艺节目对中老年受众群体相对忽视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综艺娱乐节目主要面向对时尚信息、娱乐消费更感兴趣的青少年群体,内容过于新潮、节奏过于快速、情绪表现过度夸张、网络语汇使用泛滥的状况正向着极端化的方向发展,这也在客观上造成大量中老年潜在受众在潜意识中逐渐形成了对此类节目的抵触情绪,于是多数电视综艺节目的受众群体难以得到有效拓展。而这种状况的持续,也间接导致了代际关系的进一步疏离,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

那么,代际元素究竟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该类节目的传播效果的呢?下面,我们将从选题内容策划、嘉宾的选择与搭配、节目的外在表现形态等方面来具体说明代际元素在怀旧类电视综艺节目中传播效果的实现。

代际元素在节目选题策划中的运用

无论是在选题策划方面、主持人与嘉宾阵容的选择与搭配方面,还是在节目具体的外在表现形态方面,《年代秀》都走在了中国内地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前列。而以“怀旧元素”的引入和“时代气息”的营造为最大卖点的“经典重温+时尚解读”的节目风格基调,更使其受众群体遍及各个年龄段,可谓“大小通吃”“老少皆宜”。再加上前期的大力宣传与推广,这档节目在国内电视综艺娱乐领域大放异彩,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年代秀》节目总制片人易骅看来,这档节目的“匠心独具”首先在于节目打出了独一无二的“代际秀”概念。“《年代秀》要吸引观众的眼球先得抓住观众的心,节目让跨年代的情怀一一重现,让过去与未来彼此渴望。这是让不同年代的人们能够同步情感的奇妙舞台,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60年代理想主义的纯净、70年代勤劳奋斗的质朴、80年代自我意识的觉醒、90年代个性表达的率真、00年代人人皆可成为偶像的信念。节目邀请的嘉宾都是出生于不同的年代,身上有着他们生活成长的那个年代的鲜明特点。”[1]不难发现,代际元素的引入,无疑成为该节目策划过程中最大的亮点,同时也是其收视率得以“居高不下”的重要保障之一。

《年代秀》所确定的选题十分灵活多样,选题所涉及的领域和范畴相当广泛,从经典影视作品到日常生活用品中的“老物件儿”,从民族服饰到传统美食,从时代人物的人生经历到震撼人心的历史事件。可以说,只要是曾给某一代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文化元素都有可能出现在节目的选题中。

《年代秀》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选题范畴涵盖了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许多极具特色的或给观众留下过深刻印象的精彩内容。这些元素通过自身的内在关联和主持人的有效串联,最大限度地唤起了嘉宾和观众的时代记忆,注重娱乐性和现场效果的同时,搭建起了代际沟通的桥梁。而代际元素便依托具体的选题内容,在怀旧类电视综艺节目中实现其传播效果。具体特征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注重经典性与流行性的有机结合。“60年代”环节中的肥皂作为选题内容出现,不仅仅是为了引发20世纪60年代受众对往事的回忆,在嘉宾奇志的精彩讲述下,年轻受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老一代人生活中的苦与乐,于是,代际隔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弥合。同时,这一内容并非孤立存在,它的设置也为接下来的内容埋下伏笔。由“肥皂”联想到“肥皂泡”,进而引出韩国艺人朴珍镐带来的极具观赏性的“泡泡秀”表演,令人大开眼界。经典与流行在此实现了有机结合。利用这种方式,实现具有相似特征的代际元素在各个年代的受众群体中有效贯通,在《年代秀》的节目过程中屡见不鲜。

二、时代印记的趋同。通过节目中所展示的同一事物在不同年代的人群中所具有的时代印记的异与同,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实现彼此间的真诚沟通,进而实现代际关系的调试。

三、个性与共性的融合。侧重于不同年代群体个性的挖掘,又不失对年代间共性的把握。对于很多问题,不同年代的嘉宾和观众之间的意见会显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即便出现了观点的对立,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实现代际间的了解与再认知。

代际元素在嘉宾的选择搭配中的运用

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大都以某一年龄段或者拥有某一具体需求、爱好的受众群体为目标受众,受众面相对狭窄,节目内容局限度较高。而为了争取更多的受众,节目组往往仅从具体内容的把握和表现形式的创新等微观层面的策略入手,采取“以嘉宾带动收视率”“以‘炒作提升关注度”等仅仅具有短期效果的手段。此类手段的采用固然能对收视率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长此以往,必定会引起受众的反感,导致其兴趣度、满意度迅速降低,不利于综艺节目收视率保持稳定,而收视率的起伏不定,也终将使节目不具有长期发展的潜力和价值。这也是当今我国电视综艺节目陷入恶性竞争而难有长期稳定发展模式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年代秀》节目嘉宾的设置独具特色之处在于,每一季节目中,不同年代的嘉宾都由“常驻嘉宾”和“嘉宾拍档”组成。这也就使得节目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下,能够实现“常办常新”。每期节目中,领衔5个不同年代的10位明星嘉宾都有不同的特色和闪光点,选题的确定往往也会考虑到这一点。因而,在节目的整体框架体系下,每一期节目都会由于嘉宾的不同,显现出独特的魅力。

分属不同年代的10位嘉宾拥有不同的人生经历。20世纪60年代嘉宾,对上山下乡等知青生活有切身体会;70年代唐国强、陈冲等已是较早一批的全民偶像;80年代改革开放,兴起下海、留洋等热潮,春晚的首播也火了相当一批明星;90年代青春偶像这一概念更加深入人心,歌坛四大天王、小虎队、影坛周星驰等都是那一时代人们追逐的焦点;2000年后,选秀明星、青春作家、网络游戏等纷繁复杂。各个年代的嘉宾对自己青春时期风尚的熟稔程度造成对各种代表当年潮流的歌曲、演员如数家珍,可以很好地带领现场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追忆各自的青春岁月。[2]这样以代际元素为支撑的嘉宾选择搭配方案,对代际互动的实现是极有益处的,价值认同的传播效果也可以借此得以实现。《年代秀》的成功,正是由于节目创作者对于“代际关系”这一概念对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所具有的重大价值、意义有了极为精准的把握,将其运用到节目的策划理念之中。

代际元素在节目外在表现形态中的运用

《年代秀》从开场舞的编排到节目板块中的服装展示、才艺表演、往事回忆、情景再现,无不渗透着代际元素。分属不同年代的队伍通过问答形成的竞争态势,将体现各个年代不同特征的音乐、时尚、舞蹈、竞赛等各种形式元素有效地放置在同一空间中并实现彼此间的和谐。这不仅顺应了节目类型杂糅的综艺节目制作潮流,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同样成功的本土化节目相比,《年代秀》并没有将“秀”固定为“演唱”这一种形式(例如《超级女声》),也没有毫无线索地将各种“秀”共同呈现在同一个空间中(例如《中国达人秀》),而是以“季播”的编排策略、以人物为中心的勾连模式形成连续性与系列性的统一,再将音乐、时尚、舞蹈、竞赛等各种形式元素附着在这种统一之上。而代际元素也通过附着在节目的各个具体环节中实现了交汇与融合。总的来说,深圳卫视的《年代秀》将“年代”的概念与由此产生的代际元素,以杂糅各种节目要素的“秀”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处于怀旧情绪中的各年代群体,提供了宣泄与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以节目的具象提供与观众各自的生产文本相结合,最终达到了节目的文化品位与收视效果的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程坤,王莹.《年代秀》:开创分享娱乐先河——专访深圳卫视《年代秀》节目总制片人易骅[J].市场观察,2011(7).

[2]王爽.从“编码解码”角度解读娱乐节目——以《年代秀》节目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新闻传播系)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电视综艺节目传播效果
电视综艺节目运用新媒体手段的表现方式
浅析电视综艺节目主持群模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延吉三打一”项目推广策略分析
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管理剖析
我国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