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报纸中体现的韩国形象
2012-04-29徐玉兰金花
徐玉兰 金花
【摘要】本文以抗战时期的《大公报》为个案,通过对该报1919年到1945年这27年时间段内,以韩国为主要报道内容的649篇文章按报道主题、报道大小、报道倾向进行了分析,并较为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了对特定历史环境下《大公报》所塑造的韩国国家形象、中国国民对韩国持有的态度以及韩国形象在中国媒体中的体现方式。
【关键词】《大公报》;国家形象;中国;韩国
绪论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说明我们生活在被媒体包裹着的世界中,人们依赖大众媒介制造的媒介事实来认识围绕在自己周围的“真实世界”。那么,大多数中国人对韩国人形象的认识,没有直接体验,而是根据媒体的相关报道形成。继而,中国人对韩国形象的认识也多是根据中国媒体报道而得知的。
因此,从中国人个体对韩国形象的认识和大众媒体对韩国形象的报道传播的相互关系上看,中国媒体对韩国相关报道在怎样的时期内传播什么内容,以及内容的数量和方向,将对中国人形成并修正对韩国及韩国人的印象产生重要的影响。
2012年是中韩建交20周年,值此之际,以两国建交为契机,韩国国民和中国国民之间不仅增加了沟通的频率,而且也激活了各方面的交流和两国关系的学术性研究的增长。但目前,有关两国报纸媒体相互报道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毫无疑问,中国和韩国之间的关系对双方的友好发展、朝鲜半岛的统一问题以及全世界的和平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曾有传媒学者就两国报纸中体现的国家形象传播问题发表过相关论文,但这些研究的时间都限于1945年以后。在20世纪上半叶,中韩两国人民都一致抵抗包括日本在内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两国媒体以怎样的视角来看待双方国家和国民?对此话题,目前的学术研究还尚没有成果。
本文借中韩建交20周年之际,通过对中国报纸中体现的韩国国家形象分析,考察抗战时期中韩关系,以此研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中国国民对韩国持有的态度以及韩国形象在中国媒体中的体现方式。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主要着眼于分析在抗战时期,中国报纸对韩国独立运动以及韩国人的报道。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研究内容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公报》中对于韩国的报道是怎样的?
研究内容二:当时《大公报》对韩国的报道持有怎样的态度,理由是什么?
研究内容三:当时《大公报》采取怎样的方式叙述韩国形象?
本文为分析出上述研究问题的结论,试图采用内容分析法,结合定性定量分析法进行研究。
本文选择在天津创办的《大公报》作为研究对象,其理由为:第一,《大公报》的权威性和历史悠久性。大公报1902年在天津创办以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也是1949年以前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第二,《大公报》与独立运动关系深远。《大公报》在汉口和重庆等地活跃出刊时,以不同形式报道了当时韩国人开展的独立运动。
研究资料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珍藏的影印本。
分析期间限定为1919年1月1日到1945年12月31日,分析内容为这27年间发行的《大公报》中刊载的韩国相关报道。1919年是韩国爱国人士在上海创建韩国临时政府的年份;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韩国临时政府的领导者们离开中国的一年。
在这项研究中,根据研究目的,分析的条目设定为报道的主题、报道的大小及报道的倾向。确定分析类目后,两名编码员针对同样的20篇报道进行了编码和试分析,试分析结束后又根据编码的分歧再度调整了部分类目的分析单位和分类说明,最后再次测试,编码员间信度为0.8。
研究结果的分析
(一)韩国相关报道的主题类分布
首先看一下报道的主题分布。
按主题分析结果,显示特殊事件以142件占全部的21.9%,其后是军事安保(88件,占13.6%)、政治外交(75件,11.6%)、文化体育(67件,10.3%)、社会(61件,9.4%)等顺序。有关教育方面的报道最少,只有3件,占0.5%。
就特殊事件来看,关于1920年发生的珲春事件的报道有118件,1931年特殊事件条目中关于1920年发生的珲春事件的报道有122件,关于1931年发生的万宝山事件的报道有187件。居于第二位的政治外交条目中最多的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45年有15件报道。犯罪、暗杀、裁判等条目,在1922年发生上海新馆码头暗杀事件以24件最多。从军事安保条目来看,作为分析期间的27年间没有特别多的年份,这就说明对军事问题一直都持有关心的态度,所以分布比较均匀。独立运动条目也是在三一运动发生的1919年,那年以27件的报道量居最多。
就万宝山事件来看,《大公报》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占了很大的版面,对这一事件的经过和各方面的立场做出了连续性的报道。1931年7月9日和10日,《大公报》还以《通过万宝山事件,致于日本人、韩国人、本国人的忠告》的题目连载了长篇文章。文章中对万宝山事件表示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貌似很简单,但事实上这是日本对满蒙政策的第一炮响》,对日本人做出了《不要成为毁灭文明的元凶》的警告,劝韩国人《好好完成民族和历史使命》,对于本国人号召《醒过来!醒过来!》《要重新站起来!》。
(二)报道的大小
从报道的数量特征来分析《大公报》中出现的韩国相关报道的大小,数据如下图:
当然,就单纯地以报道占版面的大小来分析报道的重要性和报道倾向不是很科学,理由是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报纸还是对国外报道都很少超出一半以上的版面。此外,载有国际新闻的版面大体是小规模载多种报道,所以就算是与本国关系密切的重大新闻,比别的报道占的版面多的情况也很少见。所以,根据韩国相关报道占的版面大小来判断、掌握中国立场就不太可能。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比较分析韩国外交的报道大小和其他国家的报道大小,来判断报道的重要性更为理想。
按主题来考察,从分析样本中可以看出,整版刊载的报道一篇也没有,占1/2版面的报道是独立运动和特殊事件。占1/4版面的主题也明显地集中在军事、安保和特殊事件上。
从总体来看,如果把刊载版面1/4的报道看作中间大小报道的话,韩国相关报道的95%以上都属于不及中等报道的小报道。
(三)报道倾向分析
为分析《大公报》对于韩国的报道倾向,把韩国相关报道分为肯定的、中立的和否定的。分析结果如表3。
分析的全部韩国相关报道649件中有448件(69.0%),持有中立的态度。负面的报道有80件,占全部的12.3%;正面的报道有121件,占18.6%。这也说明,从1919年到1945年这27年间,作为中国主要报纸的《大公报》对韩国报道持有中立的态度。就是说《大公报》在对待韩国相关报道时持有稳健并且较客观的态度。
如果把韩国相关报道按主题细分的话,各个主题之间的差异也会显现出来。仔细观察表3中出现的12个主题分类,可以看出除特别事件和社会以外的其他主题,都持有大致中立的态度。对独立运动、临时政府、政治和外交、经济和贸易、文化和体育还有其他事件等主题的描述,没有鲜明的差异,但是正面的报道还是比负面的要多。相反,犯罪、暗杀、裁判,社会和特殊事件,军事和安保等主题的描述,负面报道比正面报道多。
这些足以说明,总体来讲《大公报》对韩国这个国家的报道是以友好的方向报道的。尽管这样,但《大公报》的个别条目中负面报道还是比较多。对于韩国的报道,在可以直接采访的机会不是很多的情况下,报道韩国的政治或体制、内外通讯等时,直接引用了政府官员的发言或借用了外国报道,这样不免会受到正面或负面的干预来加以解释。
结论和思考
本文选定了1919年1月1日到1945年12月31日这27年间在天津发行的《大公报》中刊载的韩国相关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概括本论文中分析的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从当时中国报纸对韩国的相关报道来看,受到关注的不是国家本身,而是特别事件对韩中关系所起到的影响。以《大公报》为例,1919年的三一运动和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的创建事件,1920年的珲春事件,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1922年的新馆码头暗杀事件,还有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万宝山事件等,是其报道的核心,报纸对这些特定的事件均做出了跟踪报道。
第二,对于韩国相关报道采取稳健、客观、中立的态度,对韩国的关心程度也比较高。特别是对韩国独立运动持有相当肯定的态度。但是,被定义为特别事件的万宝山事件和珲春事件,因对中国和中国国民带来了伤害,所以中国报纸在报道中表示出了否定的态度。这可以理解为当时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之间复杂的关系或变化多端的国际形势所造成的后果。
第三,在报纸中体现的韩国形象,一般被评价为“被日本合并的比较弱的国家”。但是,在韩国国民展开抵抗日本残酷镇压的抗日斗争时,中国又以同受日本侵略的同盟国的姿态,将韩国与周边国家一视同仁。
当时中国人对韩国的态度,大多数受到报纸对韩国相关报道的内容和语气的影响。从历史事实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和韩国国民积极地展开抗日解放斗争,中国对韩国抗日斗争给予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两党都对韩国独立运动给予支持和关注,并在中韩友好发展史上取得了难忘的业绩。这从《大公报》对此的报道中就可以确认。1930年2月12日和17日,《大公报》记载了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和山西省党部支援韩国救国运动的消息。上述消息强烈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暴政,并高度赞扬了韩国爱国人士的勇气。
经过长久的历史,以1992年建交为起点,两国在敌对和友好相交混合的关系中继续发展相互关系,在2009年正式确立了双方合作伙伴的关系。两国一直努力增进相互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交流。双方相互了解,是两国持续增进友谊的首要因素。各自的国家形象,在促进双方关系的增进中也是很重要的参考因素。进入21世纪,在新的世界秩序和格局中,对于促进朝鲜半岛统一这一历史问题,中国和韩国需要拓宽合作,增加相互信任度,促进历史使命的完成。
[本文为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资助项目的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3200-413090002)]
(徐玉兰为吉林省延边大学新闻系副教授;金花为吉林省延边大学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生)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