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2-04-29周园
周园
摘要 本文针对当今高职语文教育往往流于应试教育的形式,难以学以致用,且渐渐处于边缘学科的情况,对高职语文学习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做了详尽的分析,提出关于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思考。
关键词 高职语文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大学教育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自觉的“以文教化”的过程,而语文是承担大学教育任务的基础学科。学习语文不仅能陶冶情操和审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还可以培养多元的文化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但是,现今的高职语文教育仍然延续着以往中小学应试教育的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而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至于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使之处于边缘化状态。因此,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学习语文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2000年,教育部指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教高[2000]2号)。2004年,教育部又进一步提出“职业院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04]12号)。显然,高职教育强调两点:技能性和高素质——既要培养学生扎实的技能以谋生存,又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求发展。高职语文是加强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丰富情感、培养道德情操、塑造完美人格、提高审美能力、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等。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其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起支撑和促进作用。目前,高职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强,中文综合应用能力普遍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文字综合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只具有职业技能,而缺乏人文素养,人文知识基本处于浅层次水平。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文章,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思想,更本质的是让学生能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成为有着丰富情感、深厚文化底蕴的人。
语文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提升和思想的超越。语言是承载思想的媒介,它是作为思想的载体出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如此看来,语文的重要作用不仅是让人学会阅读文章以及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思想,更本质的是让人能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成为有着丰富情感、丰厚文化底蕴和全面素养的人。
因此,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从根本上改革教育观念,摒弃应试教育的固有模式,明确高职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实现策略,提倡实用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走多元化创新的改革之路。
2 对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应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力争实现“三化”,即教学方式实践化、教学活动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化。
2.1 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实践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传统的传输式教学模式转化为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相互配合的合作化教学模式,以师生互动沟通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模式改革应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采用既符合专业需要,又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方式。可尝试如下三种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延伸式教学模式和项目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即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可针对社会上与所授知识相关的热点案例,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想法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引发各种思维观点的碰撞,产生教学效果新火花。
延伸式教学模式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依据不同专业的需求,找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共通点,使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得以最大限度的交融。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到学校附近的风景名胜实地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而不是死气沉沉地面对枯燥的书本,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项目式教学模式是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有目标的自主学习。在准备阶段,以旅游行业的工作任务为基本参照点设置课程,围绕旅游专业的能力目标设计项目,安排与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在教学阶段,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设计综合化的学习情境,通过不同的组织模式,如专题模式、情境模式、拓展模式、案例模式,以任务为驱动,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在专业实践中提高语文知识水平。
2.2 以人文性话题为中心,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置一系列讨论话题,将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切入到作品思想内涵,使学生深切体会作者的精神诉求并产生情感的共鸣,领悟文章所折射的人文精髓。从人文角度和学生的生存情境、生存体验搭界,更好地提升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也可以在课后写心得体会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讨论话题的设置可灵活多样,涉及国家、社会及个人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和学生的生存情境密切相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精神境界的升华和人文素质的养成,达到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2.3 采用灵活的考核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考核评价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决定着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制定。实践过程中,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能力等多角度进行考核评价,得出综合成绩。通过自评和互评,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通过教师点评,可以明确改进方向,提高专业能力。例如,普通话训练时,可针对每个同学的发音进行现场打分,由学生自评、互评后,教师进行纠正与总结。“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在自评、互评、点评过程中,让被点评者发现不足,也能让点评者引以为戒。
总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要以思想文化素质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素养提升为本位,以基础技能学习为着眼点,兼顾职业技能训练,并发挥更多的育人作用。只有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这是高职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也是高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长期探索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董渊.和谐社会语境下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8(18).
[2] 刘晓敏.高等职业教育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7).
[3] 杨宏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改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