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的商业保险转移初探

2012-04-29胡祎,徐伟宏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6期

胡祎,徐伟宏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和演绎法,运用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大型体育赛事风险及其转移途径进行研究分类,目的在于能够对体育赛事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为大型体育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保证。通过对大型赛事风险出现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进行分析阐述,进而提出一种具体的赛事风险的转移方法——体育商业保险,以利于赛事组委会在了解风险产生原因的前提下通过该方式降低风险、减少损失。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风险;风险转移;体育商业保险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128—02

一、体育赛事风险产生原因

1.外部原因。体育赛事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在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期间,由于事先无法预测的自然变化或灾害导致赛事无法正常开展的潜在性风险,即为自然灾害,这类体育赛事风险是难以控制与防范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突发事件特指在赛事期间场馆受到如爆炸、火灾、蓄意破坏等致使体育场馆或部门以及与其相关的设施设备受到破坏而造成损失。例如,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公园发生炸弹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亚特兰大奥委会为此承担对受害者赔偿3.5亿美元的责任[1]。

2.内部原因。内部原因涉及以下3个方面:(1)组委会安全管理不善。赛事主办方应急计划设计或执行不当、组织的监督管理不当等都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主要涉及的内容有赛事各方人员因意外事件而遭受身体损伤的风险。其中具体所涵盖的人群包括了赛事期间国内外体育组织的官方人员、全体参赛人员、赛场工作人员、场地保安人员、正在服务的志愿人员等。(2)组委会财务风险。这一类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使得赛事举办的资金收入与支出在时间、规模、结构上不匹配所导致的损失。主要包括与组委会事先达成协议的客户、供应商或赞助商因破产、爽约或不履行义务等原因使协议被取消或中断,组委会收入不能实现的风险等。(3)组委会决策失误。赛事组委会的决策往往对比赛的筹备与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型比赛中所出现的风险部分原因还是归咎于组委会前期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或是在面临紧急突发事件时做出的消极处理办法,间接扩大了风险的影响范围。

二、赛事风险转移路径的分类

1.非保险的风险转移。体育赛事人身损失风险管理中所采用的非保险的风险转移方式一般包括三种情况:一是赛事组织方同有关责任人员的风险转移;二是通过让某项体育活动的参与者签署免除责任协议使伤害事故的可能受害者放弃追究赛事组织方法律责任的方法;三是赛事组织方通过与某些单位或组织签署合同,把某些可以代理的项目转让给这些组织,从而减少承担风险的可能性。

2.购买保险将风险转移。这是损失风险管理中,为减少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所采用的一种风险控制工具,指赛事组织者预先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用给保险公司,万一风险发生则由保险公司负责承担经济赔偿。购买体育商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财务手段,是赛事组织方减少风险损失的一个重要工具。因此,组委会能合理开发和利用体育保险市场,通过保险手段对人身、财产、责任等众多的风险加以化解,保证大型赛事的顺利进行[2]。

三、赛事风险转移过程中组委会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1.启发式偏差理论对保险购买行为的解释。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在1982年发表的《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式与偏差》一书中指出了人们在无法充分分析涉及经济判断和概率判断的环境下,会依靠某些捷径或原则做出判断,有时会导致判断偏差,称为“启发式偏差”[3]。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两种:(1)代表性偏向(representativeness),这种类比判断的方式对组委会而言操作性相对简单且可实施性较强,但有时却过分强调了过往事件的重要性,忽略了当今现存的政治、经济背景,从而容易产生以偏概全、以小见大的后果。(2)可得性偏向(availability),人们对于过去发生的颇率较高且相对熟悉的事件,在做出购买决策时就更容易受到可得性偏向的影响[3]。组委会在判断风险发生的概率时,会根据以往的比赛所集中购买的体育保险如人身意外险、车险及财产险、以及赛事取消风险等作为参考。最后组委会会依据相关背景信息而做出是否为某项内容购买商业保险的决策。

2.预期理论对保险购买行为的解释。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在《预期理论:风险决定下的决策分析》中全面反驳了新古典预期效用理论的构造基础,证明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很多都是系统地偏离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而提出了“预期理论” [3]。(1)风险态度与保险需求。预期理论又叫前景理论,指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其中所包含的两大重要定律是: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倾向于“风险规避”(risk aversion);但在面临损失时人们倾向于“追求风险”(risk seeking)[4]。例如,在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集中购买的体育商业保险包括:人身意外保险、车险及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而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比赛中集中购买的险种包括:整体赛事取消和放弃保险、意外责任险、电视转播风险等。(2)心理价位与保险需求。赛事组委会在做出购买保险产品的决策时,以体育保险产品价格的预期价位作为判断依据。只有在某项风险的投保资金符合组委会的预期价格时,购买行为才会随之产生。例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总保险费开支为1 800万美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总保险费为3 000万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所支付的保险费为3 000 万美元。但在心理价位得不到满足时,组委会的专家以及相关部门人员会运用风险管理策略对风险进行详尽的比对分析,针对风险的不同特性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3.原赋效果和沉没成本对保险行为的解释。中国体育保险市场存在着可供性和可负担性矛盾、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从行为经济学中泰勒提出的“沉没成本和原赋成本”理论认为人们对已经拥有的物品的评价会大大超过没有拥有之前,同时沉没成本很难像经典经济学所讲的那样被完全忽略,如果人们已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支付过成本,那么便会增加对该商品或服务的使用频率。

四、组委会如何加强对风险转移路径的运用

1.转变传统观念明确风险转移的目标。普遍观点认为,只要风险发生可能性低就无需花费大量经济支出来购买商业保险进行风险转移。但事实上,在大型赛事中有很多潜在风险是不适合风险自留或不能有效规避的,故组委会首先要做的是在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基础上,将风险转移作为保护自身合理经济利益的有效风险处理手段。

2.分析风险类型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从系统原理的角度来看,进行体育赛事的风险管理一般须经过下面五个环节:分析致险因素——评估风险效应——选择风险对策——制定风险方案——分析致险因素的循环过程。赛事组委会在考虑是否选择风险转移作为降低风险的对策时,要考虑的就是针对特定致险因素进行分析,建立有效的评估模型。对致险因素的分析就是对各类体育赛事致险因素加以判断、识别、归类并对其性质进行定性的过程。

五、针对赛事风险转移路径的若干建议

1.加强赛事风险监控。赛事风险监控的目的有3个:一是监视赛事风险的状况;二是检查赛事风险的应对对策是否有效,监控机制是否在运行;三是不断识别新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对策。在整个赛事的举办过程中,在制定赛事风险管理计划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难以预料的情况很多,因此,赛事风险监控除了要充分利用前一阶段制定的赛事风险管理计划,密切注视各种潜在的或已发生了的赛事风险事件动态以外,还要根据赛事筹备的现实情况去识别、估测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对赛事风险管理计划进行相应的补充或修改[6]。

2.组委会培养提高投保的意识与主动性。在中国因为部分体育赛事投保主体的保险意识缺乏使得参保率低。由于体育赛事保险市场的不完善,和体育赛事有关的赛事取消保险俱乐部降级保险、赞助取消保险等在体育保险领域却依旧是空白,以至于很多大型体育赛事都因意外风险而损失惨重。赛事组委会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机制,组织相应的专家团队对风险进行评估,设计应对方案,控制风险。

3.委会运用多渠道解决投保资金来源问题。体育保险基金的资金可以来源于国家财政预算、各种比赛的赞助费或个人捐款、转播费、广告费、运动员培养费以及运动员和俱乐部每月限额缴纳的费用[7]。如何解决体育保险投保资金的“瓶颈”问题,成为当前迫切的需要。鉴于中国体育运动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传统特点,中国可以借鉴其他某些保险项目的做法,采取政府、社会、集体、个人各承担一部分的办法,实现投保主体多元化、投保资金多渠道化。此外,还可以大力依赖和发挥各种体育协会的作用,积极探索互助保险这种组织方式,完善目前的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用商业化的方式运作基金会,扩大该基金会的受益面。

参考文献:

[1]王贞琼,雷选沛,陈宏星.北京奥运风险管理与中国体育保险的发展[J].理论与实践,2007,(10):79.

[2]胡毅.体育赛事风险管理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9):93.

[3]施建祥,孙丽莎.从行为科学视角解析保险需求的非理性行为[J].浙江金融,2006,(6):49—50.

[4]薛求知,黄佩燕,鲁直.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73—74.

[5]陈天翔.中国体育保险市场待开发[N].国际金融报,2004—06—18.

[6]刘文诚.2008北京奥运会竞赛的风险管理与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3):114.

[7]曾立新,王欣,魏宏,颜新.奥运保险运行机制对中国体育保险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

[8]卢文云,熊晓正.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及风险管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5).

[9]赵旭,宋巧.2008北京奥运会风险控制[J].中国保险,2008,(7).

[10]张冲.体育赛事保险的市场化进程[J].中国保险,2008,(7).

[11][美]小罗宾·阿蒙,理查德 M 索撒尔,大卫 A 巴利尔.体育场馆赛事筹办与风险管理[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5.

[12]秦燕.重大体育赛事危机管理探悉[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4).

[13]丁世勇.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的险种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6,(8).

[14]张晓程.2008 年奥运会保险的理论依据及其效用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6,(8).

[15]李文娟.试用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保险消费[J].武汉金融,2005,(8).

[16]王子朴,汪洋.论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在体育赛事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1).

[责任编辑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