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适应高校内涵建设的财务管理创新

2012-04-29吴东霞

会计之友 2012年26期
关键词:内涵建设高等学校创新

吴东霞

【摘 要】 “十一五”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纷纷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外延式建设逐步向内涵式发展进行战略转移。作为高校的财务部门,只有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进行大胆创新,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和监督职能,才能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内涵建设; 财务管理; 创新

一、高校内涵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

“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规模发展与学生就业、师资配备、培养质量的矛盾比较突出等。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一五”以来,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指出,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进入“十二五”以后,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学校由外延式建设向内涵式建设的战略转移、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大高校谋求发展的奋斗目标,通过加强内涵建设,使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推动高等学校长远发展。

二、高校内涵建设的内容与任务

(一)大学精神——内涵建设的精髓

大学精神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层次、品位、特质的重要标志,是高校内涵建设的精髓。高校要提升办学水平,增进核心竞争力,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资源集聚的层面上,而要更进一步地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大学精神这一“软实力”。在传授知识与技术的同时,大学要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树立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培养一种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营造一种有利于个性与人格完善的氛围,在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倡导师生“学之以恒,行之以德”。

(二)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建设的根本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根本。高校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实施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通过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学科建设——内涵建设的核心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学校提高办学层次、提升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内涵建设的核心。高校要充分考虑各学科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充分考虑各学科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对学科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科学分类,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使各学科在不同的发展平台上快速发展、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与特色,通过交融、渗透、支撑、互补,使不同学科产生碰撞和共振,推进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

(四)师资队伍建设——内涵建设的关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高校应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队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校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科技创新——内涵建设的重点

高校内涵建设要突出科研与教学互动,要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力度,着力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以本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为基础,坚持自主创新,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能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

(六)办学条件——内涵建设的保障

高校内涵建设,离不开外在办学条件的支撑和保障。办学条件要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但要分清主次。软件建设要始终保持在第一位,硬件建设以满足发展需要为限。办学条件改善的重点,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图书馆、实验中心等基础设施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使用效率,努力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佳效益。

三、高校内涵建设对财务人员的要求

(一)对财务负责人的要求

学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须适应并服务于学校的发展。在高校日益重视内涵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财务部门的领导,首先,要转变财务职能观念,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妥善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的关系,重视并强化事前预测、过程监督、事后分析等管理职能,为学校领导决策当好参谋,维护学校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其次,要树立成本效益理念,按照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经济关系,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加大内涵建设经费投入比例,提高教学经费使用效益,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合理降低教育成本的途径,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再次,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随着高校体制的不断变革,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受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无处不在。因此,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防范、应对风险的能力,是新时期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对财会队伍建设的要求

科学的财务管理离不开专业的财会队伍,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财会队伍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第一,财会人员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形势和内涵建设的需要,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第二,财会人员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继续教育培训,熟悉财经法规和会计改革方向,不断充实和更新会计、管理等业务知识。与此同时,在工作中要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并注重财务分析和工作总结,以查找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会计控制中的漏洞,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第三,财会人员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内涵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财会人员要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以主人翁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日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要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加强内涵建设经费的核算与控制。

四、适应高校内涵建设的财务管理创新措施

(一)多方位筹集内涵建设资金

1.加大预算经费投入

高校预算经费是内涵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苏教财[2010]107号)明确规定,高校新增财力应主要用于内涵建设,确保内涵建设经费逐年增加,内涵建设支出比例逐年提高。“十二五”期末,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内涵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不得低于25%和20%。因此,高校在安排年度预算时,必须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加大对师资队伍、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教学改革、科研创新、教学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方面的经费投入,确保内涵建设经费比例不低于规定标准,以满足学校内涵建设的需要。同时,学校二级学院也应建立一定的经费配套投入机制,按自有资金的一定比例,配套用于学院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实验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推动自身内涵建设发展。

2.积极争取专项资金

积极争取与内涵建设内容相对应的各类专项资金,是有效筹集内涵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当前高校专项建设项目种类繁多,如:“青蓝工程”、“质量工程”、“跨世纪人才工程”、“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等。科研项目也不胜枚举,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以及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类科研项目等。高校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积极争取项目经费,统筹用于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及实验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等。

3.广泛吸收社会捐赠

随着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成立,利用基金会筹集资金统筹用于学校事业发展已经成为高校筹资办学的一条重要渠道。基金会通过设立捐资项目,鼓励捐资人重点投入学校内涵建设发展项目,用于改善教学设施(包括建筑物、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资助基础研究、教学研究和著作出版,资助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学术合作,资助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创新等。通过广泛吸收社会捐资,弥补高校内涵建设经费的不足,加快内涵建设的步伐。

(二)加强内涵建设经费管理

1.加强会计核算控制

高校须将内涵建设经费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切实加强对内涵建设经费使用的会计监督,严格按照项目预算(合同)明确的开支范围和比例使用经费,坚持勤俭节约,确保专款专用,切实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内涵建设经费使用效益。

2.强化预算过程管理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首要内容。在重视预算编制科学性、完整性的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内涵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到相关部门,以便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加强控制,保证项目实施按照计划进行,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刚性。

3.优化财务制度建设

高校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重点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增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学校内涵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保证财会人员在加强会计监督和财务控制方面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做到客观、公正、透明,以维护财会人员的良好形象,促进内涵建设顺利开展。

4.创新财务管理手段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以及无现金报账模式的逐步推广,高校会计核算的手段日益先进和高效,而财务管理手段目前却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层面,已不能适应当前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学校教学、科研、财务、人事等信息资源共享,对于缩短信息传递时间,提高信息统计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预测、决策、分析等支持系统,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主观意识控制和人为操纵;通过程序的多维化设计,提高财务分析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总之,创新财务管理手段,将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效率。财务管理手段创新本身就是学校内涵建设成功的具体表现。

(三)强化内涵建设绩效考评

实行绩效考核与评价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目标管理与经费过程管理有机融合。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绩效考评,探索并建立评价结果运行机制,把绩效优劣与经费预算安排挂钩。高校在每个预算年度结束后,须做好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自我评价,认真研究专项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采取改进措施,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学校在安排年度预算或拟定招生计划时,可将内涵建设预算指标、招生规模与学院的绩效考评结果挂钩,对考核优秀的学院,给予适当奖励或在新增项目上予以倾斜。

(四)完善内涵建设财务监管体系

高校要建立健全财务监管体系,由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监审工作小组,相互配合,各司其责。加强内涵建设经费使用的会计监督,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的全过程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确保经费使用合法、规范、安全、有效;加强对仪器设备、教学器材、教材图书等大宗物资的集中采购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内涵建设支出、招标采购等环节实行信息公开,接受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财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为重,紧密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实现学校由外延式建设向内涵式发展战略转移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陆琦,崔雪芹,郭荣.领跑合并高校的内涵建设[N]. 科学时报,2009-08-18(B1).

[2] 王明玉.内涵建设体现高校核心竞争力[N].中国教育报2007-09-04(2).

[3] 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苏教财[2010]107号)[S].2010.

猜你喜欢

内涵建设高等学校创新
“四四模式”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内涵建设
论地方工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引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