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企实施EVA考核的困难与对策

2012-04-29杨艳艳

会计之友 2012年29期
关键词:资本成本经济增加值

杨艳艳

【摘 要】 2010年1月1日,我国中央企业全面推行以EVA为核心的央企业绩考核体系,这标志着EVA被正式纳入央企的业绩考核体系。文章从EVA的内涵入手,分析了EVA在央企绩效考核中的优势及其在央企推行存在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 税后净营业利润; 资本成本

从2007年起,在我国国资委施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首次将经济增加值(即EVA)引入考核体系,鼓励中央企业使用EVA作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2009年底,国资委颁布新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央企全面推行以EVA为核心的央企业绩考核体系。之前的以追求经营规模为核心目标的国家及央企战略,对于央企的产业集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的经营目标由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向股东权益最大化转变,原有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自身存在的种种缺陷也暴露出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国务院国资委将EVA作为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指标之一,利润不再是央企考核的唯一标准,这将有利于引导中央企业更加注重资本的使用效率和资本的回报。此次新的《暂行办法》从政策上、制度上实质性地推进EVA考核,标志着央企由此从战略管理进入以股东价值创造、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价值管理的新阶段。

一、EVA的内涵

EVA是英文Economic Value Added的缩写,译为经济增加值。简单来讲,EVA就是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是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全部资本成本后的剩余收益。从概念可以看出,只有企业获得超出债务和股本成本的收益,才可以说企业盈利。EVA通过度量剩余收益来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衡量,计算公式为: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资本总额(T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WACC)

EVA的核心理念是建立在经济利润概念基础之上的。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不同,经济利润强调从成本补偿角度获得的利润,要求企业不仅将所有营运费用计入成本,还要将所有的资本成本计入成本。这种资本成本不但包括显性债务成本,还包括企业股东所投入的、从风险补偿角度考虑的潜在的机会成本。

二、EVA在央企绩效考核中的优势分析

(一)EVA指标能真实地反映央企经营绩效

目前,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尚未按实收取国有资产收益的情况下,中央企业由于其资产归国家所有、计划经济遗留问题等特殊原因,导致企业经营的国有资产大多是无成本或低成本,这容易给经营者造成一种错觉:既然资本是国家投入的,就无需关注投资的回报率与资本成本等问题。这就使得传统绩效评价方法只是侧重于评价企业的收入与利润的大小,而忽略了股东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如果考虑了这种机会成本,目前许多账面盈利的中央企业,实际上可能出现没有“经济利润”的情况。现代企业的运营不仅要追求企业效益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追求企业的资本收益率;不仅要关注基本生产成本,更要关注资本投入的机会成本。EVA在央企的推广有助于克服传统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中的缺陷,引导中央企业从过去比较单一的业绩管理模式过渡到业绩管理与价值管理并重的资本效率管理模式,努力提高企业资本运行效率,提高每股收益率,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运营质量,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二)EVA指标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过去央企的发展是遵循以追求经营规模为核心目标的战略,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张,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种规模的扩张,并不一定能带来股东价值的增加,仅是受到管理层利益等方面因素的驱动,央企通过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扩大其管理者权力和提高管理层的声望,进而谋取更高的报酬。中央企业之前的业绩评价体系不能充分反映出部分央企盲目扩大规模的现象,而EVA指标正是描绘扩大规模带来影响的有效方法。EVA能揭示出企业规模的扩大能否创造价值及创造多少价值,一旦扩大规模不能带来正的经济增加值,扩大规模的计划就不会被实施,盲目扩张的现象就会因此被制止,进而可以起到规范央企投资行为的作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EVA指标有利于央企的可持续发展

在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下,央企在产品和技术研发、开拓市场及品牌建立等方面的战略性投入,虽能为公司带来持久的收益,但无法在会计数据上充分的体现,反而导致短期企业账面利润的下降。而通过EVA考核央企的价值创造能力时,由于EVA指标不支持企业牺牲长期业绩为代价来提升短期业绩,鼓励央企经营者进行技术开发与研究、战略性投资、市场拓展等相关的软件投资,这有助于引导央企关注股东价值创造,促使企业主动调整自身经营战略,努力提高企业的技术进步、创新及核心竞争力,着重发展主业,剥离低效率辅业,加快央企的结构调整,促进央企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央企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EVA在央企推行存在的困难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EVA考核已经不太陌生了,早在国资委颁布新的《暂行办法》之前,EVA考核制度就在2001年登陆中国并进行过相关尝试,但其后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企业的试点都以失败告终。因而,EVA考核并没有在央企和国内企业中得到广泛推广。这些表明EVA在国内推广还有诸多困难需要克服。此次新的《暂行办法》虽然从政策上、制度上实质性地推进了EVA考核,但是仍需要根据央企的具体情况去克服现存的困难,使之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同时也能有效发挥作用。

(一)央企管理层的抵制情绪

管理层的抵制主要产生于传统的惯性思维对新的绩效考核方法有抵触情绪。以前对央企管理层的绩效考核看的主要是收入和利润,管理层业绩不受资本成本因素的影响,而引入EVA绩效考核方法后,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在剔除资本成本后,才是企业最终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然而很多央企由于以前的盲目扩张导致资本成本过高,使得最终的EVA计算结果为负,影响到管理层的绩效考核及评价,引起其对EVA绩效评价体系的误解与抵触。

(二)EVA考核的客观性难以保证

尽管EVA指标有前面分析中提到的种种优势,但是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存在较高难度。从计算公式上看,EVA的计算原理并不复杂,但要精确地计算出EVA的值,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国的央企在引入EVA业绩评价指标后,面临着两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会计数据的调整和资本成本的确定。

EVA计算公式中的NOPAT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会计利润,它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经过多项调整才得到的净营业利润,调整的目的在于消除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选择以及非正常收益的操控等带来的影响。美国的斯腾斯特咨询公司为精确地计算出EVA的数值,调整的会计数据达120多项。会计调整的项目越细越多,相应的计算结果也就越精确,但是计算工作的难度也就越大。国资委为了增强其可操作性,对会计数据的调整进行了简化处理,最终将会计调整项缩减为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和非经常性收益三类重要因素。但是简化的必然结果就是准确性会受到影响,进而考核的客观性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EVA计算公式中的资本成本包括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在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上,债务成本的确定比较容易,通常是公司在市场上为获得资金所支付的利率,而权益成本的确定相对较难。因此资本成本的确定成为阻碍当前EVA考核指标在央企顺利推进的技术因素之一。目前《暂行办法》将资本成本率统一规定为4.1%、5.5%和6%三类,而且规定资本成本率确定后三年保持不变。这样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本成本难以确定的问题,实现了国资委推行EVA考核指标稳健起步的初衷。然而资本成本代表着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两家企业的资本成本率是完全相等的。统一的平均资本成本率没有体现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因其风险不同而导致的资本风险溢价不同,而且资本成本率确定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与资本成本的本质相悖。如果不能客观地计算加权资本成本,EVA计算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考核的客观性难以保证。

(三)EVA自身缺陷的制约

EVA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只能从整体上评价企业的经营者业绩与股东收益的关系,也就是只能对公司层次和部门层次经理的经营业绩作出评价,而很难进一步深入地将绩效因子分解到基层的下属员工层次,员工的努力程度对EVA的贡献难以区分。如此一来,推行EVA的热情也只能来自央企经营者的上传下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EVA在激励方面的缺陷导致其不能充分地调动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此外,EVA指标在央企的推行也要根据行业及公司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一,EVA指标不适用于金融机构、风险投资公司、新成立公司等企业。第二,该指标也要剔除折旧、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否则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指标缺乏前瞻性。

四、对策建议

(一)树立理念

EVA主要是管理资金的来源与运用,它强调资金的成本意识和价值创造理念,倡导股东价值和股东至上文化,这就要求央企管理层既要关注资产负债表管理,也要关注利润表管理。EVA在央企中推行首先要让所有员工包括管理层都了解并接受EVA的理念,这就需要加大内部培训和沟通的力度。对于高管来说,需要把管理思维从过去的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逐步转向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这种理念的转变需要渗透在决策方法、管理手段、激励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转变,从而形成一种将价值创造作为所有管理活动核心的企业文化。

鉴于EVA的计算和实际操作比较复杂,要正确计算和利用EVA指标来辅助决策,央企管理层必须较快提高自身及全体员工的文化素质、管理素质,同时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对EVA考核指标的认识层次与理解水平,改变其传统的思维模式,才能够增强其内部的执行力,进而化阻力为动力,更好地认知和推进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同时,管理层还需要注意EVA适用范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本企业实际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整,使之充分发挥EVA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

(二)规范会计调整项

在计算NOPAT时,国资委《暂行办法》中主要提出了三类重点调整项目,正如前文所述,这样做虽然简化了工作,但是却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度,而且对于不同行业而言,其调整项也不尽相同。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将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和非经常性收益作为会计调整的必选项,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特征或者其他具体影响因素,设计不同的备选调整项,允许央企结合所处行业及自身经营特点,自主选择对其影响重大的其他会计调整项,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度,进而保证EVA指标考核的客观性,降低EVA在央企中推进的难度。

(三)合理确定资本成本

在资本成本的确定上,通常债务资本成本的确定较为客观,采用有息债务的实际加权平均成本来计算即可,权益成本的确定存在颇多争议。目前权益成本的估算方法主要有股利贴现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债券收益调整法等。鉴于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不完善,市场的有效性较低,各种估算方法的实用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资本成本尤其是权益成本的确定在当今理论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笔者认为,在如何确定权益成本的问题上,比较可取的一种做法是以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基础,由国资委进行适当调整,进而给出权益资本成本率。企业选择适合自身行业、规模特征的权益资本成本率,综合考虑自身债务资本成本的实际情况,计算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参考文献】

[1] 池国华,张彪.央企实施EVA的现状分析与启示[J].财务与会计,2010(7):49—51.

[2] 王纪平,孔彬.央企EVA考核实施中的难题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2010(2):8—9.

[3] 刘放,杨小舟.EVA考核与企业资本成本确定[J].财政研究,2011(8):66—68.

猜你喜欢

资本成本经济增加值
资本成本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资本成本及结构分析
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EVA指标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浅析经济增加值在银行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探讨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EVA业绩评价体系应用分析
EVA考核优化了资本结构吗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与资本成本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