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田径运动会创新发展研究

2012-04-29郭兰王鹏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高校创新

郭兰 王鹏

摘要:采用问卷、社会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新疆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组织形式、内容特征、参与者满意度和情趣期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传统模式难以满足高校体育的时代发展特征,参赛办法、项目设置和竞赛规则缺乏普适化的大众体系。北京奥运会成功理念是:只有在民族文化视域下才具有传习知识、更新理念和文化的传承性。在启示中领悟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文化多元内涵,在改革与创新中建立自身特色发展与时代共融的优势发展策略。

关键词:田径运动会;高校;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3—0109—03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social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it made a survey of Xinjiang college track and field sports organization form,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participant satisfaction and life expectation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ditional model can not meet the university sports of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the method,event setting and contest rules lack universal mass system. The successful concept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lies in that only in the na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knowledge, has the updated concept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existed.In revelation perceived higher, faster, stronger sports culture connotation,and i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it should establish the developmental stratagy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with the times.

Key words:track and field;sports game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novation

1 问题的提出

高校田径运动会不仅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文化多元化示范窗口。高校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倡导先进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引领科技创新,提升国际影响力。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把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与时代发展共融,用诗意般的历史场景展现给世人,充分显示了中国人的自信和战略思维。

高校是国家科技支撑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载

收稿日期:2011—10—20

作者简介:郭兰(1961— ),女,四川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民族体育。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体育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 830046,China

体。高等教育必须建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合理人才结构,运动会的改革应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从单一结构向多种结构演化,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高校运动会在传统观念与惯性思维的影响下,改革的视域停留在项目设置与比赛内容的花样更新上,注重表现营造良好运动舆论与形式,忽视了文化多元发展和与时代的共融,对触及体育基本原则、规则及深层面的谈而不变。建议运动会的改革以万众瞩目的开幕式为主体,以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为宗旨。开幕式的形式是不同类型教育体制的创新模式在相互沟通、衔接、渗透协调发展的文化共融。是互相学习、交流、激励与提高的平台,也是校园特色文化传播并与观众互动的最佳方式。从学科发展互异互融的角度出发,倡导开幕式的表现形式以体现自身发展特性与时代发展共融。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运动会只有在民族文化视域下才具有传习知识、更新理念和文化的传承性。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艺术学院、昌吉学院、新疆教育学院、煤炭专科学院、石河子大学共10所高校开展运动会的现状进行调查。

2.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实地调查、学者访问、统计等方法。共发放学生问卷800份,回收788份,回收率98.5%,有效问卷780份;发放教职工问卷80份,回收76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76份。

3 结果分析

3.1 开幕式的组织形式与现场氛围

开幕式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体操的表演与效果。运动会的改革要积极挖掘体育文化的本质,发挥全体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的实践与创新,让参与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视域、不同角度亲自体验参与的快乐与互动的精神共振,从中领悟到体育文化多元表达的魅力。通过展示校园特色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成果,使运动会成为文化融合的载体。开幕式分礼仪和表演两种形式。

No.3 2012礼仪是各高校关注与必备的形式,是爱国主义教育、信仰培育、民族精神传承及礼仪、道德、行为规范影响与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国歌奏起参与者面对国旗肃然起敬,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侵润着体育文化人文色彩的内涵。

团体操表演主要以健身操、课程展示为主体。健身操与课程展示主要体现体育教学的特色课程与阳光体育互动的教学成果。开幕式引入科技成果展示是运动会与科技创新结合的亮点(如:用研制的花车展示学科研成果),体现了高校学科发展方向与核心价值,再现了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文化元素,为打造学校品牌,营造学术氛围,构建校园特色文化起到了宣传、引领和推动的作用。是不同类型的教育体系对全面促进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文化共融,也是运动会改革创新的焦点。传统的武术和广播操表演对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力。最具特色的是将民族舞蹈创编成的各类健身操(如麦西来普和刀郎健身操),使舞蹈以操化的形式将民俗与体育教学、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阳光体育有机结合,这种文化创新与共融体现了科学引导民俗活动体育功能普适化的现代功能,有利于提升民族文化品味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开幕式的表演存在的主要问题:1)总体缺乏文化元素与创新活力,组织单位对运动会整体统筹意识不强,主题创意的团队精神和整体层次表现不够突出,体现过程的时间与内容多,组织衔接不紧凑,内容的相似与雷同造成视觉疲劳。2)团体操的参与人数没有庞大的气势,参与者与观众在互动渲染中产生心灵感应与精神震撼的效果不强。3)资源运用不够合理。表演以独立单位形式出现,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形成了不合理的布局。

运动会的场景与现场氛围渲染是运动会主题思想内涵的表达与环境氛围烘托的文化体现,场景的组合与运用是为了表达思想、表现生活、体现人文精神和文明成果。场景色彩与背景布置是烘托场面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形式与基调有助于激发参与者对运动会关注的视觉冲击。在展示文化层次与参与者享受的同时,能唤起激情和气势情感,充分体现运动会的文化价值、社会化程度与商业效益。场景组合形式和场面运用与主题内容相得益彰,能更好地理解运动会的文化寓意,从不同层面引发参与者产生不同的哲学思考。运动会的场面布置是新疆高校的盲点,几乎没有列入承办单位与执行者的意向中,运动会的主题立意与形式内容从高度、深度、远度思考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入场式和团体操表演与阳光体育互动的效果显著。排练时要投入大量人力、精力和时间,在排练过程中参与者与教学内容、组织、课外活动、技能拓展、师生互动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承载巨大共享运动的平台,使团体操表演与阳光体育互动紧密结合,学生参与运动享受快乐的意识宣传与行为体验相结合。真正实现了享受运动快乐的意识培养与体验活动行为相结合。

3.2 参赛办法与项目设置

运动会的组织形式大多沿用全运会的模式,参赛办法主要以院系为单位,参赛办法每个院系一个项目限报三人,每人限报两项(接力除外)。运动员参与人数仅占全校总体人数的15%左右。运动会的项目设置比较齐全,80%是竞技项目,成绩优异者大多是体育特招生,普通招收的学生名次自然列后,这类运动会偏离了学校体育的宗旨。也有30%的院校对项目设置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20%增加了集体项目、趣味项目、球类项目、健美操、武术等形式。

从发展的角度和转变认识来看运动会的参赛办法与项目设置出现的种种弊端,要审视运动会的传统模式与体育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发展特征,建立多元体系。项目的设置应以集体与趣味为改革的主体。例如以院系为单位的20人一组男女比例搭配绑腿结伴跑和五人一组的踩板跑。这类项目将集体凝聚力与团队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既表现了集体智慧,又使组织、协调、社交、适应等能力与时代发展所必备品质得到了锻炼。特别是在教工项目的异程接力中,按不同年龄、性别在距离上进行区分,改变了单一竞技比赛参与人数少、年龄层次跨度大的弊端。

3.3 规则采用与奖项设置

项目设置完全符合国家单项协会审定的正式规则。这与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运动项目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男子110米栏,项目精彩但参与的人数少,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栏高1.067 米,栏间距为9.14 米,普通高校学生难以完成。如果将规则进行切合实际的变通,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

运动会在奖项设置方面一般都会设置单项和集体前8予以奖励。为了充分体现奖励竞争和鼓励参与,部分院校对长距离和集体项目增设了参与奖、组织奖等奖项。个别学校对团体操表演也给予了奖励,团体操的奖励有助于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培养优良品质,传承民族体育文化,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3.4 参与目的与满意度调查分析

师生对运动会的健身价值、团队凝聚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互动和文化传承等认识差异很大,这种认知差异与师生价值观、文化层次、认识水平、生活理念、传统教育、惯性模式、阅历、年龄差异及运动会所处的角色都有一定的关联,与体育教育的发展目标与教学内容也有一定的关系。另外,由于传统的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基本都是以竞技为主的个人项目,集体项目与娱乐较少,学生对团结凝聚力的认同比率较低,这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缺失,需要适当增加具有团队凝聚力和集体性的趣味性比赛。

3.5 情感期望调查分析

体育教师从组织工作的角度考虑工作单项流量与时间的限制;第二,有一半以上学生期望拓展运动会内容,增加集体项目,这与教师认同基本一致,集体项目的增加可使运动会有质的改变;第三,师生在情感期望选择的位次上存在较大差异,趣味时尚性、娱乐性、大众健康性体育活动内容是大学生的首选,体现了高校教育与现实需求分化的矛盾在不断加大。

4 建议

4.1 将开幕式作为改革的重点

开幕式的组织与表演模式应借鉴奥运会与亚运会的创新理念,在场景布置与背景色彩上体现运动会的主题思想与文化内涵。将场景艺术与参与者的情感进行交流,体现大学校园文化的特性与层次。充分表达团体操是与阳光体育互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整体编排团队,组织系列团体操表演,在创新和团队意识上形成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效益最大化。适当增加民族特色表演,在文化创新的启示中建立高校运动会的发展模式。

4.2 构建多元化创意团队

体育教师是运动会改革与创新的先导与执行者。教师的认知水平是推进改革发展进程的核心,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多元化创意团队,使运动会从团体操到竞赛项目与教学、训练、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让更多的人享受运动的乐趣,充分体现运会的核心价值与社会职能。

4.3 内容与特色发展相结合

在保留田径竞技项目的同时,精简细化项目本身的繁、难和竞技性高的元素,把趣味性、娱乐性、集体性融为一体,利用学校的资源,适当考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增设适合高校开展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鼓励更多的师生体验体育文化的魅力,在享受运动的同时找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婕.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竞赛规则的改革[J].体育学刊,2010,(2):88—90.

[2]江文奇.学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解释力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88—92.

[3]李丽.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6):66—68.

[4]高桂银.新时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5):150—151.

[5]冯梅.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第28卷第3期2012年6月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Vol.28 No.3June 2012

猜你喜欢

高校创新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