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体育对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2012-04-29王晨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负面影响意识形态

摘要:竞技体育作为宣传价值观念的理想场所,它对民众的意识形态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1)竞争精神强化着丛林法则式的生存逻辑;2)追求卓越引发社会上各种创纪录风潮;3)“性别”逻辑引发身体暴力哲学;4)泛政治化强化着国本主义和狭隘的民族观;5)过度宣扬拼搏精神引发正向偏离行为。必须全面认识竞技体育价值观的两面性,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关键词:竞技体育;意识形态;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3—0018—03

Abstract:Sports are the ideal place to promote values, which both have an active role of the ideology of people and have a negative impact. Its negative impact on performance as follows: 1) competitive spirit strengthens the law of the jungle—like logic of survival; 2)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leads to a record wave of society; 3) gender logic leads to philosophy on physical violence; 4) pan—politicization strengthens state centrism and narrow national outlook; 5) unduly publicizing the fighting spirit leads to a positive deviation from the behavior. The values on sports must comprehensively be understood, then decide to do some things or not.

Key words:sports; ideology; negative impact

无论是作为运动员还是观众,大部分人对竞技体育都有亲身体验,人们正通过竞技体育中发生的故事对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形成看法,这些看法告诉人们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及世界的其他部分。因此,竞技体育已成为宣传价值观念的理想场所,它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意识形态是由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视角和观念组成,人们以此在社会中寻找意义,在人生中为自

收稿日期:2012—02—20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12400450244)。

作者简介:王晨宇(1975— ),男,河南淮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哲学。

作者单位: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福建 福州 350158;2.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体育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0015

1.Post Doctor Station of Sports Scienc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58;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Zhengzhou 450015,China

己定位,并据此判断社会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和应该做的。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作为宣传价值观念理想场所的竞技体育,其对意识形态领域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必须认清其负面影响,以便在宣传竞技体育的价值观时有所取舍,使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 竞争精神强化着丛林法则式的生存逻辑

竞技体育开展的基础就是强化竞争。竞争的典范化意义是告诉人们生存资源的获取必须以实力为前提,必须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这无形中强化着这样一种社会生活伦理,即唯一公平和自然的分配报酬方式是通过竞争,那些最有权力和最富有的人应该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特权地位,因为他们竞争成功了。这种社会生活竞争观是典型的“丛林法则”生存逻辑。“丛林法则”指自然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其所宣扬的是一种“能够=应该=必然”的生存逻辑。在竞技体育比赛中,“能够=应该”表现为能做到就应该去做,否则,这个能力就是无谓的、不能落实的。而“必然”代表命运,如果能够打败竞争对手,就应该打败他,这是天命不可违背。这种观点反映出“强权就是公理”的生存模式,亦即能力可以使行为获得“正当性”。如果能够做到的事就应该去做,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客观正义,弱者只能够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用这种方法去理解人性会出现很大的偏差。人的能力天生就有差别 ,如果利用能力差别为所欲为,虽说别人未必阻止得了,但是人都曾经幼弱,将来也会衰老,当人处于这个两个阶段的时候该怎么办?因此,人的生命不能只看光辉灿烂的这个阶段,而需要留些后路,要在强盛时对弱者充满同情与关爱。而竞技体育的竞争精神过于关注强者而忽视弱者,只为强者送去掌声和鲜花,如此看来,它是有缺陷的,需要对竞争精神合理引导,那样才能使竞争促使的进步意义更为深远。

2 追求卓越引发的创纪录风潮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风靡全球,“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不仅根植于运动员的血液当中,而且也被普通民众所接受。奥林匹克格言的积极意义是要求运动员不断地追求发展,创造纪录,努力成为第一的特殊群体。但是,这也会给人类发展认识形成错误干扰,即在任何领域都把人的能力发展至极限。从哲学上分析,极限是一个事物发生质变的关键点,如果追求极限的领域是关于人类能力的,就有可能引发质变,使好事变成坏事。

如在体育运动中,一定的速度、力量能力对人的健康有益,但是,达到极限将可能成为腐蚀人类身体健康的种子。从理论上分析,一方面人的竞技能力是永无止境的,另一方面又是有限度的。永无止境让人们不知道运动成绩的终点在哪里,所以,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出现停滞时,运动员和教练员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更加刻苦训练,加大训练负荷,这难免会造成过度训练,过度训练将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对运动员体能要求较高的竞技项目,因为这些项目要求运动员达到或接近速度、力量、耐力的极限。生活经验告诉人们,如果一部机器经常在满负荷(极限)的情况下运转,其使用寿命一定会缩短。所以,要求达到或接近速度、力量、耐力极限的体能主导类竞技项目,愈接近人体速度、力量、耐力的极限,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就越大。更有甚者,有的体能主导类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出现超极限运转的情况,即在药物的帮助下超限运动,这势必会对身体造成更大危害。近年来,媒体上经常报道青壮年运动员猝死的案例,最有名的是100 m和200 m世界纪录保持者乔伊娜,两届奥运皮划艇冠军匈牙利运动员罗尼克斯,环法自行车赛冠军意大利运动员潘塔尼,喀麦隆足球运动员维维安·福等等。这说明在极限情况下参加体能主导类项目比赛和训练,可能对运动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第28卷第3期

2012年6月 王晨宇 竞技体育对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No.3 2012 目前竞技体育追求极限的价值观不仅对运动员意识形态产生深刻影响,也对社会大众产生巨大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创造什么样的记录都是极其光鲜的事情,这已引发社会上各种创纪录风潮,有时为了这些奇怪的纪录,人类甚至付出沉痛的代价。例如,2010年8月7日,进入芬兰“世界桑拿锦标赛”总决赛的两名选手在比赛坚持到6分钟时一死一休克。可是,在奥林匹克创纪录风潮引领下,人们并没有看到这种纪录文化对意识形态的危害,社会上五花八门的申报纪录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其中全世界最有名的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现在中国也成立一个《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其宣扬的申报理由是:1)使您自身或您的项目增值,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2)吸引世界关注的目光,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从这里可以看出,原来申报纪录的目的是为了媒体的眼球,为的是经济利益30。这种功利性极强的、光怪陆离的纪录其本身有多少意义呢?这种劳民伤财的庸俗创纪录行为是不是应该终止呢?是不是应该反思社会上的各种纪录文化存在的价值呢?

3 过度宣扬拼搏精神引发正向偏离行为

竞技体育比赛中的困难处境有时要求运动员在压力、痛苦或恐惧面前不能屈服,要冒着受伤的危险奋力拼搏。运动员认为这是身体勇敢和勇于奉献的标志,媒体也是不加批评地宣扬这种拼搏精神。他们称赞那些带着断骨和撕裂韧带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特别是当他们夺得金牌和提高收视率时),称赞那些为了重返赛场而不停地做手术的人,并把他们尊为英雄和价值典范。媒体的这种价值取向,不仅使许多运动员超标准地接受这种运动伦理,而且社会民众也对此观念深信不疑。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容置疑地或无条件地过度遵从拼搏伦理规范,即使缩短生命时仍然如此,这是当前竞技体育引发的一个非常危险的趋势。运动员和社会大众应该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但是,这种奋斗应以尊重生命为前提。如果媒体不及时引导竞技体育的这种价值取向,它所引发的正向偏离行为将对运动员和普通民众的健康造成很大伤害。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就是因为在受伤的情况下坚持比赛,结果提前终结了自己的运动生涯,中国的排球运动员赵蕊蕊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当然,在体育领域外,这样的例子也是俯拾即是。如果媒体能合理引导拼搏精神,会有很多人更长时间地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潜能,更有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4 “性别”逻辑引发身体暴力哲学

19世纪的英国,男人忙着在外征服被殖民者,家庭生活实际上就由女人控制,抚养孩子的重担就落到女人肩上。而女性与男性天生就有很大差别,她们往往软弱、不够坚强、不会武力。因此,英国男人担心女性抚养的孩子不够坚强,无法控制世界各地的被殖民者,不会打仗,不会扩张资本主义。这种对“社会生活女性化”的恐惧刺激了英国竞技体育有组织地开展。因此,欧美的竞技体育原是强调和传授“男子汉”价值和行为的,有组织的竞技运动就是使男孩更坚强,宣示男性身体可以忍受和参与暴力而优于女性,这种性别逻辑引发的暴力观念一直在欧美男性中占主导地位。如拳击、足球、橄榄球和其他身体接触性运动不仅广泛用于军事训练,而且也作为男性天生优于女性的明证,因为它们宣扬着权力、侵略和以武力支配他人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是源于生物本性的男性特征。当一个队员在对抗中不够“硬朗”时,教练和队友就会嘲笑他像个“娘们”,没有进取心。在性别分化的竞技世界里,代表男性特征的“强硬”、“侵略性”、“支配和控制对手”等就显得特别重要。竞技体育参与者的这些体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身体暴力”哲学。研究表明:被调查的人在连续看了10场重量级拳王争霸赛之后,都承认自己在不同程度上模仿了攻击行为。有研究人员比较了1973年到1978年的18次重量级拳王争霸赛之后,凶杀案在三天后以平均12.46%的比率上升。凶杀案增长最高的情况发生在宣传力度最大、收视范围最广的阿里和弗雷泽之战后,那场比赛后,凶杀案增加了26起。

5 泛政治化对意识形态造成的负面影响

政治是指社会生活中权力的取得和使用过程,政治化是指一事物用作政治工具或者具有政治特征的过程。泛政治化指过分政治化,不是政治的问题也提到政治层次。竞技体育的泛政治化由大型国际比赛特殊的开展方式引起的。如奥运会,其入场仪式是一个国家的运动员扛着代表国家的旗帜一起入场,如果运动员获得冠军,颁奖时可以升国旗和奏国歌。其集体项目的竞赛方式更是自觉地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国家归属上,因为比赛的运动员穿着印有国家标志的服装,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不仅代表自身,也与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全国各族人民在观看比赛时,一起为本国运动员加油助威,他们团结一心,完全不管种族、宗教、语言、教育、职业和收入差距。这种团结与他们对整个国家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以及深信本国的历史和传统相联系,甚至很多国家的民众认为他们在奥运会上的成绩与本国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前途有关。如果本国运动员战胜潜在的对手或历史仇人,他们觉得扬眉吐气,觉得本国强大无比。因此,竞技体育的泛政治化无形中强化着国本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观。这阻碍了民众的全球化视野和宽广的人文主义情怀。

而且,竞技体育泛政治化的民族团结是象征性的。国民凝聚力只是通过印有国家名字或国旗图案的统一着装来表达,对国家队或地方队命运的情感分享和穿上类似的运动衫并不能改变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生活现实。比赛结束后,人们又回到了日常生活中,社会差别马上重新显现。有时运动所创造的情感团结令人感觉良好,甚至可能与某种精神联系起来。但是,泛政治化不是去鼓励那种改造社会使之更为民主和经济上更为平等的集体行为,有时甚至可能分散人们变革社会需要的注意力,竞技体育的泛政治化对民众意识形态的错误导向,可能使他们满足现状,安于生活,这不利于社会的前进发展。

6 结语

竞技体育作为宣传价值观念的理想场所,过度宣扬拼搏精神引发正向偏离行为,其竞争思想强化着丛林法则式的生存逻辑,它的追求卓越格言正引发社会上各种创纪录风潮,它强化的“性别”逻辑引发身体暴力哲学,泛政治化强化着国本主义和狭隘的民族观,并且转移了社会生活的矛盾焦点,疏散了民众变革社会的注意力。在宣扬竞技体育的价值观念时,人们必须正视这些负面导向,引导社会大众对竞技体育的价值观形成全面认识,以便在遵从这些观念时有所为有所不为。

参考文献:

[1]王晨宇.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负义伴生现象及其约束机制理论的系统构建[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9.

[2]王伟.竞技体育负面影响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7):143—144.

[3]李游,邓芸.从体育的本质谈体育的矛盾二重性[J].山东体育科技,2011,(5):50—53.

[4]王晨宇.对奥林匹克格言的理性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0):28—30.

[5]黄希庭,主编.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34.第28卷第3期2012年6月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Vol.28 No.3June 2012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负面影响意识形态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初中体育中的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终身体育的相关性研究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天津游泳运动员思想政治现状调查与分析
浅析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