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研究

2012-04-29王会宗张瑞林王晓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研究意义述评体育产业

王会宗 张瑞林 王晓芳

摘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进行研究可涉及如下内容:垄断与竞争格局的形成,总体效率评价,垄断与竞争状况影响效率的机理分析以及提升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述评;研究意义;研究设想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3—0001—05

Abstract:Sports industr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shown a good development tendency, but high degree of administrative monopoly and absence of competition in Chinese sports industry serious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 We arrange documents on sports industrys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monopoly and competition and find that making a systematical and profound study on Chinese sports industrys monopoly and competi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Studying on sports industrys monopoly and competition may involve formation of the monopoly and competition situation, evaluation of general efficiency, mechanism analysis on efficiency affected by monopoly,competition and policy of improving efficiency.

Key words:sports industry;monopoly and competition;review and commentary;significance;contemplation

在西方国家,体育作为一项极具活力的产业,已

收稿日期:2011—11—27

基金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资助项目《基于效率视角的山东省体育产业优化研究》(20110306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8—0342)。

作者简介:王会宗(1977— ),男,河北肃宁人,山东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体育产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单位:1.山东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61;3.昌吉学院体育系,新疆 昌吉 831100

1.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ost睤octoral Research Center,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3.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Changji Institute, Changji 831100, China

经有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时至今日,体育产业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已经有了近30年的历史,并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毕竟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产业形态的多样性、产业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产业发展规模等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为了加快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于1995年6月出台了《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确立了中国体育产业要用十五年时间“逐步建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纲要》的出台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了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使我国体育产业初具规模。虽然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行政垄断程度高、市场化程度低、竞争不足的问题尤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对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方面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对中国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设想,以期为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问题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文献述评

1.1 文献综述

1.1.1有关体育产业内涵的界定

国外体育产业起源于18世纪中期的英国,并逐步在欧美各国兴盛起来。虽然国外体育产业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但国外学者对于体育产业内涵的界定却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日本学者佐伯聪夫认为,体育产业是以体育运动自身生产财富和提供服务的产业,以生产、提供和运动直接相关的财富和服务为工作内容的产业。P.Chelldurai(1994)从体育产业的属性出发,认为体育产业应包括六大主要内容,即体育商品、参加者的服务、观众服务、赞助服务、心理收益和社会意识。根据上述观点,Westerbeek和Shilbury(1999)对体育产业的内涵进行了重新归纳,认为体育产业应包括体育商品、体育活动服务、体育设施服务和体育咨询服务四大类,并指出体育活动是体育总服务产品中最核心的内容。从上述几种观点可以看出,国外学者一般认为,体育产业以满足体育需求为核心,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其内容涵盖与体育相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

我国体育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发展历史较短,国内学者对于体育产业内涵的探讨绝大多数都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者对于体育产业内涵的界定存在较大分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体育产业内涵界定有两种:其一,体育产业是指体育事业中能进入市场并能够营利的部分,如赵炳璞等(1997);其二,体育产业就是体育服务业,如蔡军等(1999)、胡立君(1999)、丛湖平(2001)、杨年松(2002)。广义的体育产业内涵界定也分为两种:其一,体育产业就是体育事业,如张岩(1995)、鲍明晓(1999);其二,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产品和提供体育服务的部门和行业,如于振峰等(1998)、卢元镇等(2001)、柳伯力(2005)。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第28卷第3期

2012年6月 王会宗,等 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研究

No.3 20121.1.2 有关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

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已较为成熟,有关体育产业发展的研究也较为丰富。Meek(1997)利用美国1995年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计算得出,当年美国的国内体育生产总值(GDSP)是1 520亿美元,在美国各行业中列第11位 。Gratton 和Taylor(2000)的研究表明,英国体育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当于英国化工和人造纤维工业的就业人数,超过了煤炭、农业和汽车零件制造业的就业人数[16]。Sport England(2003)发布的一项反映英国体育产业发展情状况的专题研究报告表明,英国2000年体育方面的就业人数是40.18万人,约占当年该国就业人数总量的2%;体育产生的增加值为98.38亿英镑,约占当年该国增加值总额的1.5%。韩国发展研究所(1989)研究了奥运会项目投资对韩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奥运会投资对不同产业在生产、收入、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差别很大。Westerbeek和Smith(2003)认为,体育作为巨大的服务产业,具有全球化、专业化和促进经济增长三个发展趋势。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幼年阶段,国内学者对体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的时间不长,但也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曹缔训(1995)分析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间的区别,指出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转化必然导致经济性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重大变革。金占明(1996)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状况和前景,并指出体育产业的发展会大力推动竞赛或运动水平的普及与提高。于振峰等(1998)分析了我国大众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将体育产业分为本体产业、相关产业和外延产业的观点;鲍明晓(2000)提出了与上述观点类似的体育产业分类方法,主张将体育产业分为核心产业、中介产业和外围产业三大类。杨晓生(2001)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认为体育产品的消费偏好、财政与金融政策以及体制问题对我国休育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史兵(2004)从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提出了体育产业化就是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过渡和体育产业逐渐从其他产业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的过。梁晓龙(2004)认为,产业化是针对我国整个体育事业的运作方式的改革而言的,主张体育要实行整体产业化;而程林林(2004)则主张体育只能实行部分产业化,认为体育只能部分借鉴和借用产业运行机制,从而提高效率,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马志和等(2004)讨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问题,指出“举国体制”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的优势,保证了我国竞技体育“赶超战略”的实施,但也因此形成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利益格局以及国家的“奥运战略”和地方的“全运战略”的抵触。刘惠君(2006)探讨了体育产业环境问题,分析了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对体育产业的影响。陈林祥(2007)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政策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提出了优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政策建议。余兰(2008)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挑战的相应对策,对进一步深化和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张瑞林和王先亮(2010)对我国体育产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

1.1.3 有关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研究

国外体育产业,尤其是竞技体育职业化与商业化不断走向成熟,推进了国外学者对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问题的深入研究。以美国为首的许多西方国家的学者,结合有代表性的运动队、联盟运动员协会等组织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视角对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进行了研究。Ross和Lucke(1997)研究了高水平运动员较之普通运动员更需要反托拉斯保护的原因问题;Ross和Dimitroff(1997)分析了美国主要棒球队的反托拉斯问题;Blair和Romano(1997)对美国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NCAA)的共谋垄断进行了探讨;Gallant和Harmon(2003)讨论了职业体育联盟可选择的反垄断法和公共政策;等等。

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有关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问题的深层次研究较为少见,但是,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加快推进也带动了国内学者对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问题研究工作的开展。石磊(2000)、席玉宝(2004)等学者对美国的职业运动联盟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种组织是一种行业卡特尔垄断组织;姜熙和谭小勇(2010)回顾了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反垄断豁免的历史演进过程,并分析了其对我国职业体育反垄断的启示。曹芳平和周武(2009)对中美职业体育产业的垄断性质进行了比较,认为与美国职业体育产业的经济性垄断相比,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产业的垄断更多地表现为体制性的行政垄断。王庆伟(2005)分析了我国“行政垄断型职业体育联盟” 的现状、成因及其缺陷,指出市场垄断型职业体育联盟才是我国职业体育联盟的理想模式。许永刚和王恒同(2005)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排斥和限制竞争的垄断态势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主张我国竞技体育改革要划清政府职能,并制定竞技体育反垄断豁免法。裴立新(1997)认为,多元化有限型的市场是中国体育市场较为理想的模式,它既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克服体育市场运作中体委的行政行为及垄断的弊端,又能克服完全竞争的盲目性。卢元镇(1999)指出,既然承认体育是一种产业,就应该按照市场的法则进行运作,维护市场运作的公正,减少行政手段的干预,反对不正当竞争,并铲除对体育资源的独家垄断。徐林江和李英(2004)对我国体育彩票市场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体育彩票市场结构具有寡头垄断的特征,需要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萧红波(2006)分析了体育专业报纸的垄断趋势,认为中国体育报纸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竞争是媒体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体育专业报纸发展的必由之路。任天平(2007)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健身市场结构进行了探讨,得出了西北五省体育健身市场结构属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的结论。谭建湘(2008)研究了我国体育中介企业市场结构,处在转轨时期的中国体育中介市场发展尚不规范,市场资源配置还处于封闭的行政垄断状况,直接限制了体育中介企业的发展。李骁天和王莉(2008)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市场垄断与竞争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在市场竞争行为方面以价格行为、广告行为和兼并行为为主,在市场协调行为方面主要采取卡特尔组织行为和晴雨表式的价格领导制。裴洋(2009)对中国足协的地位以及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中的准入制度、球队迁移、电视转播权买卖和球员转会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考查,认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有关制度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必须进行修改。

1.2 文献简评

以上本文对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通过对已有成果的进行梳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国内外学者已经就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进行了许多非常有建树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后续研究提供了非常深厚的积淀,为研究我国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二,国外学者对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很少有人对体育产业的行政垄断问题进行探讨;国内学者虽然在体育产业的定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对体育产业的定量研究却相对逊色,且缺乏对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的系统深入研究。

第三,从国内外学者有关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问题研究的现状来看,对我国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问题的研究还较为匮乏,因此,对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一方面开展研究,能对现有的垄断与竞争理论研究和体育产业理论研究形成有益的补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 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垄断与竞争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该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已较为系统和成熟。根据垄断的成因,大致可以将垄断分为三种类型:市场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对于市场垄断和自然垄断,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国内外学者对于行政垄断问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取得的研究成果大都停留在行政垄断概念的界定、类型的划分、表现形式的罗列和成因的简析等层面,其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也过于单一,尚没有出现非常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因此,行政垄断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的学术空间还十分广阔,有必要对行政垄断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基于上述情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我国体育产业的行政垄断和竞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助于促进行政垄断理论向纵深方向延伸,从而进一步丰富有关行政垄断问题的研究成果,还能进一步充实体育产业的理论研究,从而为推进体育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2 现实意义

就体育产业而言,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国务院办公厅于2010年3月24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指导意见》。《意见》分析了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指明了我国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目标: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建立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形成与国际接轨、管理规范、充满生机活力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显著增加,体育服务贸易较快发展,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例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互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意见》的出台,对新时期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要想实现《意见》规定的目标,就必须正确处理我国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而国内对于体育产业行政垄断与竞争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该方面的系统深入分析更是凤毛麟角。在上述情况之下,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对我国体育产业的行政垄断与竞争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能为正确处理我国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研究设想

3.1 理论基础

由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可知,经济学家在认可竞争会增进效率的同时,已经逐步摒弃了“垄断必然会造成低效率”的传统观点;但是,经济学家也越来越认识到,行政垄断是效率提高的巨大障碍,因此,大都主张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垄断,以促进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产业效率。产业组织理论中有关垄断与竞争的基本原理,为我们研究中国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体育产业属于典型的行政垄断行业。于良春(2007)在哈佛学派提出的SCP分析范式基础之上构建的用于分析行政垄断问题的ISCP分析框架,为我们研究中国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该分析框架的基本研究思路如下:在行政垄断制度之下形成了相应的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决定了相应的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进一步决定了相应的市场绩效状况。

3.2 研究思路

受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原理和ISCP分析框架的研究思路启发,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可按照如下思路进行:

3.2.1 首先从我国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格局的形成入手,分析其形成过程和成因。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格局的形成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可利用历史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产业改革的历史和现实资料进行分析,从其发展轨迹里探寻隐藏于其背后的规律。

3.2.2 在理清我国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格局的来龙去脉之后,可进一步运用相应的统计指标及计量方法对该格局之下的体育产业总体效率进行评价。由于中国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的某些表现指标难以进行量化,因此,在对中国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格局及其总体效率进行分析的时候,可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力求比较全面地反映其效率状况。

3.2.3 我国体育产业的效率状况只是该产业垄断与竞争格局最终的作用结果,为了把握问题的实质,还需要对体育产业垄断与竞争状况对其效率产生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在分析这一作用机理时,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说明垄断与竞争状况对中国体育产业效率的影响和作用。

3.2.4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之上,可最终为我国体育产业旨在提升效率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政策建议。在提出政策建议时,可对世界主要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横向比较,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以找出适合我国体育产业的改革路径。

参考文献:

[1]Lisa Pike Masteralexi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port management [M]. Aspen Publishers, Inc., 1998.

[2]陆瑞当.论我国体育产业的培育与开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3):31—32.

[3]P. Chelladurai. Sport management: defining the field [J]. European Journal for Sport Management, 1994,(1): 7—21.

[4]H .M. Westerbeek and D. Shilbury. Increasing the focus on “place” in the marketing mix for facility dependent sport service,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J].1999, 2(1): 1—24.

[5]赵炳璞,蔡俊五,李力研,鲍明晓,周旺成.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1997,(4):1—7.

[6]蔡军,钟天朗,邵淑月.体育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59.

[7]胡立君.体育产品特征的经济学分析[J].体育科学,1999,(6):1.

[8]丛湖平.体育若干界说的辨析及相关问题的讨论[J].中国体育科技,2001,(12):4.

[9]杨年松.论体育产业之界定[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1):5.

[10]张岩.体育产业辨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2):1—6.

[11]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2]于振峰,王庆伟,任园春.我国现阶段大众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关系的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4).

[13]卢元镇,等.体育产业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体育学刊,2001,(1):44.

[14]柳伯力,李万来.体育产业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4.

[15]Meek A. An estimate of the size and supported economic activity of the sport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J].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1997, 6(4): 15—21.

[16]Gratton C, Taylor P. Economics of sport and recreation [M]. Spon Press, 2000: 14—29.

[17]Sport England. The value of the sports economy in England, Final Report[R]. Cambridge Econometrics, June 2003.

[18]Kim,J G, Rhee S W, Yu J.C, Hong J, and Koo K. Impact of the Seoul Olympic Games On National Development [M]. Seoul: Korea Development Institute, 1989.

[19]Hans Westerbeek and Aaron Smith. Sport Business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132.

[20]曹缔训.关于体育产业几个理论问题的争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2):1—4.

[21]金占明.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31—34.

[22]杨晓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学刊,2001,(7):23—25.

[23]史兵.我国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化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2):25—27.

[24]梁晓龙.体育产业化——当代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之十[J].体育文化导刊,2004,(2):4—8.

[25]程林林.体育产业化驱动力:一个规范的解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22—25.

[26]马志和,徐宏伟,刘卓,李金龙.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J].体育科学,2004,(6):56—59.

[27]刘惠君.论体育产业环境[J].体育文化导刊,2006,(5):16—18.

[28]陈林祥.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政策选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3):75—82.

[29]余兰. 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进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1338—1341.

[30]张瑞林,王先亮.我国体育产业管理体制研究[J].体育学刊,2010,(10):14—22.

[31]Stephen Ross, Robert Lucke. Why highly paid athletes deserve more antitrust protection than ordinary unionized workers [J].Antitrust Bulletin, 1997, 42(3): 641—680.

[32]Michael E Ross, Sashe Dimitroff. Whose field of dreams: Antitrust relief against restrictions on the scale or relocation of major league baseball teams [J]. Antitrust Bulletin, 1997, 42(3): 521—540.

[33]Roger Blair, Richard Romano. Collusive monopson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NCAA [J].Antitrust Bulletin, 1997, 42(3): 681—720.

[34]Gallant, Harmon. Antitrust law and public policy alternative for professional sports leagues [J].Labor Law Journal, 2003, 54(3): 166—180.

[35]石磊.美国的职业联盟[J].体育博览,2000,(6):42.

[36]席玉宝.美国职业运动联盟与卡特尔行业垄断[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462—463.

猜你喜欢

研究意义述评体育产业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TiO2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及其研究意义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重庆市失独人群社会互动策略研究
重庆市失独人群社会互动策略研究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