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
2012-04-29梁弓
1
梅姐交代个任务,让张画抽空采访何若愚。说是采访,其实张画心里清楚,这是梅姐关心她,在给她制造机会。让她多接触些异性。张画30出头了,至今还是单身一人。根本原因在于她眼界高。张画的确非常优秀,从相貌到能力都很出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优秀是会贬值的。父母和周围的朋友都为她着急。作为部门的领导,梅姐更是觉得责任重大。
似乎只有她自己不着急。
我知道,一般男人你看不上,这个何若愚不同,说不定会让你眼睛一亮。梅姐说,你可要抓住机会啊。女人再优秀也要结婚的。
多谢梅姐关心!张画调皮地应着。
说到婚姻大事,张画表面上不急不躁的,内心里也有压力,恨不得天上能掉个白马王子。抬头看看天上空空如也。不要说白马,连匹黑马也没有。单位里倒有个黑人,可惜张画没兴趣,而那些不怎么黑的男人,张画同样看不上眼。要么太丑。要么太笨。要么太俗。总之统统都不行。有同学给她介绍男朋友,有同事把她介绍给别人,经常相亲,没有几十次,也有十几次了,没有一次超过半小时的。总不能为了结婚委屈自己吧?有时候张画也想,实在找不到就算了。
梅姐说的何若愚,张画并不陌生。据说在国学上颇有研究。以前有几回,张画要去采访他,阴差阳错,两人总是擦肩而过。这回不知道结果会怎样。
张画跟何若愚联系,听他的口气,一点不觉得惊奇,估计梅姐事先跟他说过。不知道怎么说的。纯粹采访还是相亲?管它呢,反正张画就当作单纯的采访。张画说,何先生,你看我们的采访,放在哪儿比较合适?何若愚说,你定吧。张画说,采访你嘛,给你添不少麻烦,还是以你方便为主。何若愚说,张记者不用客气。想了想又说,也好,你来我这儿吧,我请你吃饭。然后报了一个地址。
何若愚说的地方,张画不熟悉,听得稀里糊涂的,便让他又详细说了一遍。顺便用手机录了音。走着走着摸不着了,就放录音听。整个过程还算顺利。一看是家小饭馆。院子里湿漉漉的。旁边几个厨师正忙碌着,有的剖鱼有的宰鸡,还有的正在洗锅,热闹得很。
他可真会挑地方。张画暗暗地想。
张画就站在院子里,给何若愚打电话,何若愚说,你已经到了?不好意思,我10分钟之内到。张画便先找个地方坐下。
大概过了七八分钟,进来个男子,30来岁,看上去倒挺稳重。张画猜测他就是何若愚。那男子看到张画,微微一笑。张画也笑了笑。男子走近了问道,是报社的张记者吗?张画点点头说,何先生?那男子说,我是何若愚。张画说,请坐。何若愚说,真是不好意思,张记者跑那么远,辛苦了。
他们约的11点半,现在离约定时间还有10分钟。
2
第一次见到何若愚,张画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礼貌,他的温文尔雅。虽然张画说不清楚,就是有这种感觉。难道研究国学的都这样?
何若愚不光有礼貌,而且很节俭。张画提出她请客,何若愚说,你是来宣传国学的,怎么能让你请客?再说你远道而来是客人请客也说不过去。他请张画点菜,张画随便点两个,何若愚接过菜单,又要个汤,说,不够我们再要。张画本能地一愣。按照常理,何若愚怎么也得再加两个菜,吃不吃在其次,主要是表达心意。何若愚合上菜单时,没有一丝的拘谨。张画便又笑了笑。
好在农家菜份量大,也非常可口。
两人边吃边聊。张画心想不能辜负领导厚望。梅姐很推崇何若愚,说他古文功底浓厚,以他的才学,当教授都绰绰有余。至于为何还赋闲在家,梅姐倒是不曾说。
张画做专访,要详细了解情况,比如说何若愚是否出身名门,或者是哪位高人的弟子。何若愚摇了摇头。据何若愚说,他家几代都是农民,父亲是农民,祖父是农民,曾祖父也是农民,没出过一个真正的文人。当然更没有当官的。不过曾祖父学问很深。曾祖父的父亲是秀才,家里面非常贫困,但藏书多,曾祖父幼年时饱读诗书。父亲去世早,曾祖父又是老大,要承担家庭重任,自己无法考取功名,于是专心培养几个弟弟读书。不料弟弟们都不是读书的料,学问尚不如他。曾祖父很是失望,便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身上。何若愚的祖父资质一般,父亲倒不笨,可惜生不逢时,正处于中国经济最困难时期,一家人饭都吃不饱,哪还顾得上念书?而何若愚出生时,生活已大为好转,曾祖父见他一副机灵相,感到很欣慰,3岁便教他读书。其时曾祖父年近70岁,精神却出奇地好,教何若愚读书作诗,直到何若愚十五六岁,老人家去世,何若愚在古文方面已经相当了得了。
这么看来,你还是出身书香门第嘛。而且还练的童子功。张画开玩笑地说。何若愚报以淡淡的一笑。张画放下筷子,突然说道,如果不打扰的话,去你住处看看好吗?
非常欢迎!何若愚爽快地说。
何若愚租住在一条叫作状元街的地方,据说这里曾在清朝出过本地唯一的状元。读书人没有不想成为状元的,何若愚住在此处,不知是偶然,还是因为这个名字?反正张画感受不到一丝状元的气息。不要说状元,甚至连书香也没有。就是普通的民房,有些破旧,有些凌乱,说不准哪天就要拆迁了。
来到院子里,张画真是大吃一惊。
这里是私房,上下两层,矮矮挤挤的,让人感觉非常压抑。张画大略看一下,至少有七八家房客。当然也有可能超过10家。一进入院子,就看到有个女人靠在门上给孩子喂奶。衣服半敞着。那女人看到张画,显得很惊奇,盯着张画,直到她钻进房间里。让张画感觉浑身不自在。
何若愚的房间很小,只有十几个平米。那种压抑的感觉又来了。后来张画想,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感觉,是因为到处都是书,挤得人喘不过气。其实这些书排得很整齐。张画对数字没概念,估计这些书有两三千册。或者是四五千册。书籍以古代的为主,像《诗经》《离骚》《道德经》《论语》《孟子》《韩非子》之类的,晚一点的则有唐诗宋词,有明清小说《西游记》《红楼梦》,近代的有《闻一多的诗》《徐志摩的诗》等等。甚至还有《本草纲目》《黄帝内经》。除了书,就是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桌子上还有台电脑。式样很旧了。
这些书你都看过吗?张画问道。
绝大多数看过。这些是我常看的,还有一些,放在乡下老家了,加起来总共有2万多册。她们是我最珍贵的财产,就像我的生命一样。何若愚说。
看着何若愚虔诚的表情,张画不禁有些感动。
3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何若愚的确与众不同,一时之间,张画竟不知如何下笔。好在梅姐不着急。梅姐更关心的是,张画对何若愚印象如何。
你说得没错,他的确是个才子,虽然我们交流不多,但我能感觉得到。张画说。
是不是故意的?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梅姐嗔怪道。
其他的以后再说吧,我先把报道写好。何若愚……他身上的很多品质,非常难得,我得想一想,怎么报道更合适。张画微微摇着头说。梅姐点点头,也不再逼问个人问题了。张画接着说,他说过几天带我去书院看看。梅姐一愣说,书院?噢,云龙书院,那是个好地方,你一定要去见识见识。
云龙书院是何若愚跟朋友共同发起成立的,也是国学爱好者的一个大家园,每个周日的上午,何若愚会与朋友轮流来给大家上课。书院建在半山上,由几间旧屋舍改造而成。四周是郁郁葱葱的古树。坐在书院里,即便不读书不吟诗,只是静静地眺望着远处,也是一种享受。
张画头一回来书院,见教室中坐着四五十人,有退休的老人,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有二十来岁的青年人,还有十多岁的中学生。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下午不上课,自由活动,有下围棋的,有练武术的,有弹古筝的,充满了诗情画意。
来听课的人固定吗?张画问道。
不是很固定,完全凭兴趣来的,多的时候六七十人,少的话三四十人。总共有二三百人,都过来也没地方坐。出去开讲座人数还多些。何若愚说。
这种形式挺好的。张画说,你们收不收费?
全部免费的。何若愚说。
那经费从哪儿来呢?人员工资,还有这场地的租用,以及维护,不可能不要钱吧?张画说。
上课都是义务的,至于其他费用,何若愚说,大家共同来想办法。我给好几家报纸写稿子,有不少稿费。而且还主编了几套丛书。除了买书、日常的生活开销,其他的都用在书院上了。
你没想过……用来改善生活?张画犹豫一下说。
我对物质要求不高。大鱼大肉不喜欢,特别爱吃白菜萝卜。在住宿方面,有个睡觉的地方就行了,睡在别墅里,不一定有我睡在小屋里踏实。我最大的理想是,大家都能来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何若愚说。
你一个人怎么都行,如果结婚还这样?张画说。
到那个时候,自然会有办法的。何若愚说。
顿了一下,何若愚又说,如果我生活在古代,可能成为两种人。一是为官,像苏轼那样,切实为老百姓做事,闲暇的时候,出去爬爬山游游水。苏轼在徐州担任知府时,不是经常同朋友上云龙山吗?他还在那里留下了著名的《放鹤亭记》。如果不做官,我会选择去隐居,找一个村子,村口有成片的树林,仲春四月,梨花盛开之际,坐在梨树下,听孩子们读书弹琴。
你自己会弹琴吗?张画问道。
琴棋书画,都略通一二。何若愚点点头说。
你是不是还懂中医?张画想起在他房间里看到过《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又问道。
何若愚仍旧笑着点点头。
云龙书院中,有一间小小的屋子,墙上挂着几幅画,均出自何若愚之手。张画对画不太懂,只是觉得看着非常舒服。反正她是画不出来。
这是现代社会,你想隐居不太现实。张画说。
时代不同,理想是一样的,有一处安静的住所,能够安心地生活。何若愚说,我的要求并不高。张画说,可你现在的住所并不安宁啊。何若愚说,是的。张画说,不知你有没有想过,多赚些钱,买一处别墅,那样既有安静的住所,又能安心地生活了。何若愚说,住别墅,不一定就能生活得安心。再者说,中国那么多人,如果人人住别墅,还不得把别墅盖到澳大利亚?张画笑了笑。何若愚说,小时候,我对宁静特别渴望,不过后来想通了,只要心里静,外面再吵,也不会觉得吵了。正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你不是陶渊明的徒弟吧?张画笑着说。
4
张画的报道写得很用心,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从这方面说,张画是成功的,而对于梅姐关心的终身大事,似乎很不积极。可以说没有丝毫的进展。梅姐说,你觉得他不合适吗?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不太合适。张画说。
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吗?经济是可以改变的。梅姐说。
也不完全是这样。张画说。
不断地有人给张画介绍对象,张画见都不想见。她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每一个男人,在她眼中都有缺点,要想找一个完美无缺的,简直太难了。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张画知道有些女人,年轻时挑挑拣拣,等到30岁,40岁,青春不再时心里就慌了,要求也随之降低。只要哪个男人真心对她就行。自己喜不喜欢并不重要。张画做不到。她不能强迫自己的灵魂。
有一天晚上,表姐约张画喝茶,张画也想出去走走,便答应了。
在茶社里,张画居然看到了何若愚。
来,过来,表姐招呼张画说,我给你介绍个朋友。指指何若愚身旁的座位。张画流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表姐见状说,你们俩不会认识吧?张画说,何先生是国学大师,名气很响的,我哪能不知道啊?何若愚淡淡一笑说,不敢当。张画说,何先生太谦虚了,以你的学问,称一声大师又何妨?何若愚说,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大师了,像我这种人,如果都敢妄称大师的话,岂非是对大师的亵渎?像王国维、傅斯年他们,才能称得上大师。张画说,何先生……表姐打断她说,好了,别大师来大师去的,你们俩认识最好,本来还想给你们介绍对象呢,看来纯粹多此一举。你们慢慢聊,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张画与何若愚互相瞧着,同时笑了起来。
你怎么会认识我表姐?张画问道。
她也很喜欢国学,经常来书院里交流。何若愚说,大姐说有个小表妹,是个才女,想不到原来是你。张画说,是不是觉得很失望?何若愚说,怎么会呢,如果你都不算才女,还有谁敢称才女?你那篇报道很漂亮,对宣传国学也很有帮助。张画说,国学也讲究恭维吗?
不是恭维,是由衷的赞美。何若愚立刻说道。
要说梅姐和表姐,也都是很有见地的,她们俩先后把何若愚介绍给自己,绝不会是草率之举。难道自己跟何若愚真的……张画再想想,还是觉得没什么戏唱。经济只是一个方面,不是根本的,以他们两人的能力,生活也不会太差。再俗一点说,何若愚的藏书还值几十万呢。根本的是……张画一时想不通。想不通的事就不想。张画说,冒昧地问一句……何若愚说,你想问什么?张画说,可能真的太冒昧了。何若愚说,你都说过冒昧了,我有心理准备,所以你没必要担心。我心理承受能力肯定比你强。张画说,那你不要介意啊?何若愚点点头。张画说,你以前谈过恋爱吗?
你是不是觉得,像我这样的人不应该谈恋爱?何若愚说。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你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好像还有点……张画摇着头说。
孔子都要结婚呢,何况我们凡夫俗子?何若愚说。张画点头称是。何若愚又说,大学里,曾经谈过一次恋爱,毕业时候分手了。张画说,为什么?何若愚说,她家境不太好,希望结婚后,生活能够有所改变,而我的状况你也看到了,不能给她这些。张画说,那你……这件事,对你心理上有什么影响?张画本来想说,你会不会恨她,感觉太赤裸裸了,便换个稍微委婉的说法。何若愚说,我完全理解。人各有志,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是她的自由,我无权干涉。虽然也曾受过一些伤害,但我还是会祝福她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讲究要宽容。
像你这样单身一人,家里会不会有点着急呢?张画笑着问道。问完之后,便有些后悔,如果何若愚反过来问她,该怎么回答?
何若愚瞧着张画,没有开口。
他不会想不到这句话的。
只是没有说而已。
沉吟片刻,何若愚说道,着急自然会着急,如果是别的事情,我都可以顺着他们,只有这件事……我也是无能为力。这个需要看缘分的。张画说,你肯定很孝顺。我能感觉到。何若愚笑了一下。张画笑笑说,我这句话纯粹多余。对你来说这个是最最基本的。何若愚说,孝是天经地义的,如果连孝都做不到,恐怕没有谁愿意跟他交往了。以前的土匪头子,还知道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呢。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所谓“孝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的朋友不太多,不过……也许我们会成为好朋友。张画突然冒出来一句。
我们现在不是好朋友吗?何若愚微笑着问道。张画感觉他的笑容很有魅力。张画想,这是一个值得你依赖的朋友,在危难时刻,他会无私地给你提供帮助。
5
云龙书院除了周日上课,不定期开设讲座,每到传统节日,还会跟大学、报社、作协等单位联合举办诗会,像清明诗会、端午诗会、七夕诗会、重阳诗会等,以此来表达心中的感情。许多传统节日渐渐地被人遗忘了。何若愚曾感慨地说,国人热衷于过外国的情人节,对于本国的情人节,反倒忽略了。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牛郎织女七夕相会,难道不够浪漫吗?
本土情人节不敌外来者,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张画问道。
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宣传不够。何若愚说,不光是七夕,包括端午、重阳、中秋、元宵,越来越被淡化了,我担心再过几年,连春节都显得不怎么重要了。
何若愚说这话时,还是9月初,再过二十来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了。何若愚说,到时候我们会举办中秋诗会。张画说,那好啊。何若愚说,你也来参加吧?张画说,我一定会参加的。到时别忘了通知我。何若愚说,那就一言为定。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中秋了。以前过中秋,张画陪父母吃过饭,如果没有其他事,就躲进房间看电视。看日剧或韩剧。最近她突然感觉这些电视剧特别无聊,简直是在无病呻吟。提不起一点兴致。而对于即将到来的中秋诗会,却是充满了期待。何若愚已经通知她,活动安排在师范大学的礼堂,由云龙书院和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内容相当丰富。
那一晚,月光特别明亮,张画就觉得,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诗会7点钟开始,偌大的礼堂挤得满满的,张画受到特别关照,坐在最前排。何若愚是主持人。师大校长也出席了,说明对此次活动非常地重视。一番致辞之后,节目正式开始,一首首精美的诗作,伴随着优美的舞蹈、古朴典雅的音乐,流淌在月光迷离的夜晚,令人着迷,令人痴狂。整个活动精彩连连,掌声不断。何若愚朗诵两首诗,一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首陆龟蒙的《中秋待月》。节目最后,何若愚还演唱一首自己创作的歌曲,声音中充满磁性,把整个诗会推向高潮。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站起身附和着唱。
跟众人一样,张画也激动得不行,她甚至想,自己不会是爱上何若愚了吧?
至少在这个夜晚她已经爱上了何若愚。
6
中秋节诗会过后,张画做了一个整版,报纸出来后,给何若愚打电话,何若愚说,正好有朋友从外地过来,也是研究国学的,介绍他们认识认识。
好啊,我请你们俩吃饭。张画说。
何若愚不肯让张画请客。何若愚说,还是我来做东吧。张画说,上回不是你请的吗?不能老是让你请,这回我来请,每个编辑都有经费,不要紧的。何若愚沉默了片刻。张画说,你是不是觉得我特别俗?何若愚说,哪个人不俗?人与人,没有本质的区别,没有俗与不俗之分,只是有些人能把他世俗的一面掩饰得相对好一些。
国学中也有研究这个的?张画说。
何若愚笑了笑。
两天后,张画如约见到何若愚的朋友。何的朋友三十来岁,个子不高,留着板寸头,两只眼睛特别有神。不知为什么张画总有种怪怪的感觉。
后来张画想,应当是因为他的一身中山装。
除了电视上国家领导人出席某些重要活动,平时很少看到有人穿中山装。
何若愚的朋友不太说话,始终保持着微笑。张画便也不太活跃。一顿饭吃得不咸不淡的。待朋友走后,何若愚介绍说,他女朋友在香港,是一所大学的博士后,而他也即将赴香港任教,教授国学。要知道他仅仅是一名本科生,也非毕业于名校,能去香港教书,绝非易事。除非功底真的非常深厚。
他是个奇才,就目前国内而言,国学方面,没有几个人能与他媲美。而在宣传国学上, 更是不遗余力。何若愚说。
你们俩好像不是一个类型的。张画说。
性格上不同,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都是一样的。何若愚说。
你没想过去高校当老师?张画说。
有这种想法,学校方面也在努力。何若愚说,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可以免除后顾之忧,更加专心地研究和推广国学。当然工作不能对我构成束缚。如果被工作死死地捆住,我宁愿不去。
7
之后一段时间,张画忙工作的事,疲于采访,没再关注过何若愚。只是偶尔一次听表姐说,何若愚恋爱了。张画感到很惊讶。
张画想象不出,何若愚恋爱是什么样子?
跟何若愚约个时间,一起吃顿饭。看得出何若愚心情很好。张画说,据说你恋爱了?何若愚说,不是据说,是事实,已经一个月了。张画说,她是干什么的?何若愚说,幼儿园教师。张画说,你们怎么认识的?通过别人介绍?何若愚摇摇头说,她是国学爱好者,来书院交流,时间一长就认识了。
据何若愚说,那个女孩学音乐的,古筝弹得特别好,曾在全省比赛中获过奖。她很有才气,还能自己作词作曲。何若愚跟她合作了好几首歌。
只羡鸳鸯不羡仙。张画突然想到了这句话。
哪天把她约出来,我请你们俩吃顿饭,总是你请我,我还没请过你呢。张画说。
好啊,那先谢谢你。何若愚说。
张画的承诺很快兑现了。在一个周日的晚上,张画请客吃火锅。何若愚与女友准时到达。女孩稍微有点丰腴,穿一身黑色风衣,非常得体,尽显大家风范。张画想学艺术的就是不一样。女孩很大方,一边挽着何若愚,一边跟张画打招呼,没有丝毫的羞涩。直到坐下来,还不时深情地望着何若愚。
这真是幸福的一对。张画想。
吃过饭分别之际,何若愚说,元旦即将来临,书院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如果你有时间,不妨去看看。
不知都有哪些活动?张画说。
活动集中在31日的晚上,首先是一场诗会,结束之后,登到山顶放许愿灯,祝福国泰民安,凌晨时撞响平安钟,迎接新年。何若愚说。
好浪漫啊,我一定要参加。张画说。
张画真心实意想参加的,她也做好了准备,不想元旦的前一天,被派去省里开会。张画跟梅姐闹着要请假。张画说,不能安排别人去吗?梅姐说,这是老总亲自定的,你要请假,直接跟老总请吧。老总平时很严肃,说实话张画还挺怕他的。踏进老总的办公室,看到他严厉的目光,张画低着头,终于又灰溜溜地离开了。
不能参加书院活动,张画觉得是个遗憾。她想何若愚的女朋友肯定不会错过的。张画都能想象到,那个女孩放飞许愿灯,然后依偎在何若愚怀中,深情地望着夜空。
8
从省里开会回来,张画就听何若愚说,他将会在今年4月春暖花开之时结婚,并且以汉朝的方式举行婚礼。
这个太有意思了,到时候千万记得通知我。张画兴奋地说。
说这话时,张画心里想,这个很有新闻价值,上报纸没有问题。想完就觉得自己太俗了。
我本来就是个俗人。张画自我宽慰道。
元旦到春节也就个把月,过完除夕过完十五,不知不觉地,已经进入3月了。何若愚的大喜之日越来越近。张画始终惦记着此事,却一直没接到通知。眼看到了3月底还是没有任何音讯。不久听人说,汉式婚礼取消了。再后来的消息是,不是汉式婚礼取消,是婚礼取消,因为何若愚跟女朋友分手了。
分手的消息,张画是听表姐说的,具体细节,她也不是很清楚。张画有必要问问何若愚。约个地方出来见面。虽然何若愚仍笑咪咪的,情绪显得不太好。
张画害怕伤害他,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我们分手的事情,想必你已经知道了?何若愚主动说道。张画点点头。何若愚望着窗外,转动着杯子,片刻之后,说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张画猜测得没错,那个女孩果然出身富贵之家。何若愚也是后来知道的。女孩去云龙书院时,刚失恋不久,听说书院有人弹奏古筝,便也去凑个热闹。有抚慰心伤的味道。其实对国学倒没有多大兴趣。她跟何若愚谈恋爱,起初也是出于好奇,渐渐地,真的爱上了他。只是女方家中不太满意。也不是特别反对,只希望何若愚找个正式工作。如果何若愚找不到,他们也可以帮忙,他们自己家就开着公司,让何若愚过去上班。当然国学什么的就不要玩了,一心一意做生意。何若愚自然不肯。何若愚说,我不能以牺牲自由作为代价。
那可以牺牲你的爱情吗?张画说。
有句话你没听过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比爱情更重要。何况他们要我放弃国学,这根本不可能的。何若愚说。
我希望我的爱情不带有任何的杂质。何若愚又说道。
有时候杂质也是必要的。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你研究国学,不会不明白这句话吧?你太理想主义了,这个世界需要现实一点。张画说。
何若愚一时无语。
9
自从这次聊天之后,张画很久没见过何若愚,再看到他时,已是炎炎夏日了。
那是个傍晚,张画去超市购物,突然间看到何若愚,正想跟他打个招呼,不料又看到有个女孩在旁边,便犹豫了一下。女孩依偎着何若愚,一副很亲昵的样子。张画静静地注视着他们。女孩伸手拿东西,转身之际,与张画对视了一眼。那是一张清秀的脸庞,很容易让人动心。
何若愚好像说了句什么,女孩格格地笑着,牵着何若愚的手,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对于何若愚,张画心里有些矛盾,既希望他早点成家,又不愿看到他勉强自己。如果二者统一当然是最好了。何若愚是个聪明人,应当心里很清楚。
不管怎么样,张画都会默默地祝福他。
作者简介:
梁弓,文学硕士,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作协理事,省作协第三届、第四届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九届高研班学员。著有长篇小说《爱情离我们有多远》《水城》,并在《大家》《花城》《上海文学》《北京文学》《青年文学》《雨花》《青春》《翠苑》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计一百余万字,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作品与争鸣》等刊物转载。曾获得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首届“吴承恩文学艺术奖”等奖项。根据其小说改编并由其担任编剧的电影《刺水》在中央六套电影频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