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加速期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探索
2012-04-29时传霞
摘要:就城镇化进程对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环境的影响进行剖析。提出采用非物质文化视角进行保护,在博物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发展等媒体资料进行循环回放的动态和物质静物展览相结合;以文化产业品牌的形式进行创新;设立固定的传承人和传承空间等策略形式。
关键词:城镇化加速期;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3—0038—04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on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protect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n—material culture; use the museum''s dynamic and static protection;protect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on the form of cultural industry brand; use the measures of setting a fixed inheritance and succession space.
Key words:urbanization accelerating period;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快速进入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和根本性变迁不但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传统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社会秩序受到全面冲击,进而引发社会多方面的震荡,导致一系列的社会冲突。当今农村正经历着城镇化的转型,农村社会结构、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在这场转型期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农村的城镇化变化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村落、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由此引发了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作为农村健身和娱乐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走向是否随着农村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而消失呢?蕴含着优秀传统文
收稿日期:2011—11—29
作者简介:时传霞(1974— ),女,山东济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Dep. of PE,Jinan University, Jinan 250022,Shandong,China
化因子的民族传统体育在这场变化中该如何继承和发展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原有的农村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基础
一定地域内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长期繁衍生息的空间条件。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就是在这种空间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也反映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同时更展示了各民族的性格。如游牧民族的骑马、射箭,反映出北方民族的粗狂与豪迈;南方各民族的跳竹竿、抛绣球等,反映出他们的细腻和活泼的性格,地域性和传统性是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养身保健、愉悦身心的体育形式,给人们带来了交往沟通的特殊形式,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于教育和文化传承以及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已经成为民族真实生活的记忆,维系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背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给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环境,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当今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环境,原来的自然村落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城镇化的变化也发生了变化,这样,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的土壤和社会基础渐渐消失,人们之间娱乐、沟通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沉淀在人们心底的文化精神被变化的农村所隔断。如何寻找更好的方法使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基因在这场现代化进程中保存和传承下来是农村现代化进程考虑的问题,让优秀的文化彰显民族身份和文化认同。正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特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的活态性和完整性,才能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服务于当代人类的健康。今天的城镇化进程是社会发展历史的必然,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要失去这种依赖,如何保护民族文化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考虑的。
2 城镇化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第28卷第3期
2012年6月 时传霞 城镇化加速期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探索
No.3 2012“城市化对于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的转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城市化能从根本上斩断人对土地的自然依赖,消除自然关系对人的创造性的束缚,给人带来全新的、开放式的、创新的、流动的、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为理性的、自由的、创造性的文化模式的确立奠定坚实的基础”[1]。伴随着经济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农村的城镇化改革成为了必然,原本的自然村落将被现代化的城镇社区代替,原本的四合院也将被拆除,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也可能成为新兴的城镇,这使产生于这里的民族文化受到影响而断层,如何在这样的城镇改革中让优秀的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也给城镇化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今天的发展已经不是一种体育项目的问题,而是关系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持自身特色,我们要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与普及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竞争力,消解因城镇化转型带来的诸多心理、社会等问题。此时,挖掘中国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城镇化加速进行期,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拓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创新的空间,让新城镇依然寻找到本民族的精神之根,这关系到未来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因为文化传统是未来城镇化的灵魂,传统就是各种文化类型里面的基本核心或核心精神。简单地说,任何一个民族的所谓精神,可以理解为这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其进步与发展,如果失去了传统及传统精神这一精神和信仰的支柱,将会迷失方向、丧失动力。传统像幽灵一样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游荡,它似乎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把它的触角伸向各个领域,一旦附于什么领域、方面、事件便毫不犹豫地、顽强地表现出来,尽管表现的方法、方式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人们总是很强烈地感觉到它的存在,自觉不自觉地受它的制约或支配。“传统并不只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地规定传统”。在新城镇构建主流价值观,让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融入时代精神中才能体现中国新城镇农民的文化精神面貌。
3 城镇化改变的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的环境而不是文化因子
文化人类学家认为,要全面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首先应充分了解并认识民族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即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影响遍及社会的各个阶层,既是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汇集和融合的结晶,又是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环境是各类文化形态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作用的客观背景。价值观念的一切合理性都只能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得到解释和利用,离开了特有的环境,文化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就会发生变化,文化间的交融、共处状态就会遭到破坏。”[3]
传统体育文化是特定社会和民族的产物,特定环境是传统体育文化生成和保持的土壤。因此,当这种环境丧失或改变以后,传统体育文化也必然难以生存或保持原样。许多在农业社会生产条件下产生的体育项目无论如何在当代已不再有使用价值,它们被淘汰和消失也将成为必然,而那些适应极端落后生活状况的体育习俗 (如武术派别中的传男不传女) 也将随着现代生活的来临而失去生存的意义。 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要把农村体育的发展与农村的城市化建设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4]”城镇化改变了原本民族体育存在的自然环境,但城镇化又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一种新生的、非常活跃的社会结构形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打破了传统的村落系统,逐步建立起新的具有活力的城镇社区。而文化的突出特征就是地域性,城镇化使得地域特征发生了变化,引发原有受地域影响的文化的传承。农村向城镇过渡带来新的社会现实摩擦、社区矛盾与冲突。城镇化的农民经济上富裕了,精神上、情感上的失落该如何补偿呢?这些变化都需要一种文化载体来弥补,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文化载体,城镇化的新型农民在业余时间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健身和娱乐,不但消除人们之间情感和生活的压力,而且给城镇化农民以文化熏陶。在这种形势下,发源于农村,服务于农民的各种“草根文化”在全国呈现燎原之势。“草根文化”贴近农村生活实际,深受农民欢迎,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补充,也成为我国新的文化产业的增长点。民族传统体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变迁,其文化精神没有变,在当代新城镇文化的繁荣期,理应加以保护与创新,为城镇文化的大繁荣做出贡献。
4 城镇化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
人类的文化是以民族文化形式来表现的,每一个民族都以自己的文化传统表现其在世界上的存在,因而每一种文化都具有自己的民族特性。传统作为一种维系文化生存的重要力量只会被未来社会改造,而不会走向消亡,它仍然是建构未来文化体系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因为未来文化的大厦并不是凭空构造起来的,它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吸收与重构之上,是对传统的积极扬弃与发展。所以,未来体育文化并不意味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解体,而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再生,即我们所说的创造性转换工程,亦即新传统的诞生。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社会责任。
在新城镇构建主流价值观,让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融入到时代精神中,才能体现中国新城镇农民的文化精神面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发展是必然的。让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优秀因子,充分利用城镇化建设平台,注入新的活力,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能得以创新发展。
5 应对城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策略
5.1 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种优秀的文化就像遗传论中的基因,它在种族的延续中保持遗传上的稳定性。文化也是如此,文化中的“DNA”是一种文化延续传统的基础。城镇化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长环境,但改变不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遗传因子。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在农耕文化状态下所孕育出来的体育活动形式,其自身必然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一种以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礼让、宽厚、平和为价值取向的体育形态,具有“草根文化”的特征,这种“草根文化”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贴近农村生活实际,较好地反映农民的心声。例如民族传统体育的动作、动作名称、演练形式等,这些来自实际生活的语言符号真实可信,再加上形式活泼,语言通俗易懂,不仅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而且能对改变城镇社会风气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外国学者看到在中国的偏僻山寨,发生了本国古代历史上的某些景象,而且是永远看不到的景象。当然,作为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世界上每个古老民族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原始活态文化。但它毕竟是古代世界共生的现象,而表现形式必然是千姿百态,呈现出多样化。这些原始活态文化经历千百年的传承与积淀,约定俗成,成为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村落族群的心目中,视为一年里最乐于参与和观赏的项目,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本族先祖艰苦创业,拓展生存空间的历史记忆,是本族社会历史文化理念的回放,是族群凝聚力、向心力的定期演练。正如罗素所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这些品质若能够被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今天的城镇文化应当彰显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因子,既弘扬传统,又体现自我文化认同,更为未来城镇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构建新城镇体育和谐文化,也需要多种体育项目共存,而民族传统体育正是多元中的主元素之一。
5.2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保护传承
进入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寓含着丰富的先进文化内容。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记录着中华民族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民族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载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世界范围内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而发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我国也相继制定了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申请与立法条例。然而,在已经批准的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地,出现了一些怪现象,借文化保护的幌子,进行商业运作。他们没有按照文化保护的有关条例执行,甚至为利益而对自然和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破坏。因此,对于城镇化过程中的民族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完全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步骤进行保护和创新。对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的自然村落申请遗产保护,对流传已久的口述体育民俗、体育演练方法及示范等进行存档。真正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因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各族人民中世代相承,与其生活密切相关,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的文化资源。
5.3 采用博物馆的动态与静态保护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的“灾害”让人类在进行理性的思考。城市和农村“二元结构”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也被打破,传统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丰富的民族体育,传统的气候、地貌、自然经济都给民族体育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这些有形的物态文化和可触摸到的有形实体都可在城镇化加速期以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在城镇化进程中应该多举行民族传统体育的交流和展示,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民族传统体育交流形式,在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远程教育和数字娱乐产品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使高新技术成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要载体。民族体育文化静态的保护形式就是博物馆的呈现,动态形式就是固定人群的的身体运动形式和通过现代媒体技术如3D技术等。首先,通过博物馆特殊的空间,将民族体育的起源、技术演变、民俗、服装等给后人留下物态层面的文化记忆,记录民族体育的历史变迁与时间纵轴上的延续,正如邱丕相教授所说:“如果说文化传播主要是空间上的拓展,文化传承则更强调时间上的延续。联合国之所以要评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目的在于珍视前人创造和遗留的文化智慧结晶。”其次,搭建好节日庆典的平台,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提供发展的契机。“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整合,利用少数民族节日庆典,搭好体育平台,唱好经济的戏,对丰富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生活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5.4 以文化产业品牌的形式进行创新保护
城镇化加速期,对于产生于民间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可以以文化产业的品牌进行包装、经营,将地方特色通过产业的形式进行培训与文化输出,让民族传统体育以产业品牌的渠道得到创新和继承。伴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文化旅游成为未来经济的重要支柱,把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打造成中国民族体育品牌,融健身、娱乐、文化服务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品牌会成为未来中国的特色品牌。
城镇化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产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无法改变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因子,要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转化为产业品牌,应该重视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蕴含着发展体育产业的巨大潜力,开发利用的越早,经济效益就越大。一方面加大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城镇化的住宅形式可以一样,当各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式可以不一样。打造一批具有定性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品牌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这样既避免了各地民族体育文化形式的重复,还为未来城镇旅游提供商机。
5.5 设立固定的传承人和传承空间
任何一种传统文化形式的发展创新,都离不开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这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基础。只有对一种传统体育形式的历史了解清楚,才能理清未来的发展趋向。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进行各种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是必须要弄清楚的,进行这项体育活动的历史环境和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信仰、观念是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演变的前提,因此,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应该设立固定传承人和传承空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体育文化的认识不断提高,体育文化也被现代社会赋予更丰富的内涵。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经济生活、生产劳作诸方面的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不同于现代体育,有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教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族传统体育更加重视它内在的文化特性,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它的传承不像现代体育那样可以通过完整的课堂教学来实现。师承制和师徒制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因此,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要设立固定的传承人和传承空间,让他们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不仅有利于继承,更有助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态特质。
参考文献:
[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张立文. 传统学七讲[M].吉林:长春出版社,2008.
[3]许红霞.道家思想视阈下的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策略初探[J].山东体育科技,2010,(1).
[4]卜宪琴,刘靖南,郭洪光.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定位和思路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3).
[5]曲六乙.珍视原始活态的“文化空间”[N].光明日报,2004—04—21(B2).
[6]何文多.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华武术的发展[J].山东体育科技,2011,(2).第28卷第3期2012年6月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Vol.28 No.3June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