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经济及其收益来源分析

2012-04-29黄华一

金融发展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虚拟经济价值创造金融监管

黄华一

摘要:本文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入手,研究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价值创造中的不同作用,分析了虚拟经济不创造价值的原因,以及虚拟经济泡沫的本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要服务和服从于实体经济,要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

关键词:虚拟经济;价值创造;金融监管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Marxist labor value theory and researches the different effect of real economy and fictitious economy. It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fictitious economy doesnt create value,and the source of fictitious economy. Then,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finance should comply with real economy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and be guided by financial supervision to serve real economy development.

Key Words:fictitious economy,value creation,financial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3-0049-04

全球金融危机再次让虚拟经济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话题。温家宝总理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指出,要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始终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使经济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随后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重申,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强调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坚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协调,其本质在于二者在社会价值创造中作用的不同。从理论上分析和探究这个问题,不仅有利于对虚拟经济本质的认识,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对虚拟经济的监管工作。本文将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入手,分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价值创造中的不同作用,以及虚拟经济的价值来源及其特点,提出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一、马克思价值理论以及实体经济的价值创造过程

价值的创造是社会福利增进的前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提升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马克思将劳动划分为两个方面,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具体劳动在创造使用价值的同时,把生产资料中包含的物化劳动转移到新商品之中;同时作为抽象劳动又把新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之中。因此,商品生产过程不仅是价值形成过程,而且是价值增殖过程。马克思将价值的增殖过程即价值增殖链用如下形式表示:

其中,G、G'分别表示度量价值的货币量,W为以货币购买的作为生产要素的商品,包括生产资料Pm及劳动力A,P为生产过程,W'为投入生产过程并生产出来的新商品。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企业用价值为G的资本,在市场上购买同等价值量的生产要素W,经过企业组织生产,生产出包含新价值量的商品W',新商品经过市场上的售卖,获得以货币量G'的新的价值量。整个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增殖量ΔG=G'—G。其中,G包括企业购买生产资料Pm所支付的费用c和使用劳动A所支付的费用v,即G=c+v。生产结束并实现了产品的售卖后,新的价值量G'=c+v+m,其中c、v是生产要素价值的转移,m为劳动力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增殖部分。以上的价值增殖过程也是实体经济的价值增殖过程。

二、虚拟经济及虚拟经济参与价值增殖过程

(一)虚拟经济的本质

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当前,虚拟经济的循环就是在金融市场上先通过交换,把钱换为借据、股票、债券等;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通过交换把借据、股票、债券再变回钱,直接以钱生钱。虚拟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投机,通过实施投机,获取收益的增加。那么虚拟经济的收益来源于何处?关于虚拟经济体是否创造价值,关键是要在明确虚拟经济准确含义的基础上,分析虚拟经济体在价值增值链中的所处位置以及发挥的作用。

(二)虚拟经济在价值增殖链中所处的位置

在价值增殖过程即价值增殖链中,价值的创造表现为经过生产,价值链中购入的生产要素W与新生产的商品W'不同,最终体现在以货币形式计价的G与G'的不同,即ΔG的形成。ΔG即为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价值增殖量。下面,我们根据价值增殖链各个环节来分析以金融为依托的虚拟经济在这个价值创造链中的位置。

1. 筹资阶段G。G是企业用于购买生产要素W的货币资本,其中包含企业原始积累的自有资本,以及从金融系统中融到的借贷资本。在筹资阶段,虚拟经济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对企业未来收益的预期,理性选择投资对象及其投资量。这是虚拟经济参与价值创造的起点。

2. 购买生产要素阶段G—W。从企业角度来看,这个过程是企业利用货币资本购置生产要素W的过程,其实质是资本形态的转化,是由货币资本转换为生产资本的过程。而从生产要素角度来看,这个过程则是生产要素获得报酬的过程(虽然工人工资并不一定在每个生产之初即获得支付,但将按此分析并不影响结果),货币资本G此时被物化的生产资料Pm和劳动力A以报酬的形式分割,货币资本在这一轮的价值增殖过程的使命也就此终结,下一个阶段即为生产资本开始执行职能的过程。

3. 生产阶段W…P…W'。这个阶段,通过劳动力的使用和生产资料的消耗,新的商品被生产出来。新的商品和原来买进来的商品相比,不仅使用价值形态不同,而且价值量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价值增殖。这个过程虽然存在价值增殖,但没有虚拟经济的影子,虚拟经济没有参与价值增殖。

4. 售卖阶段W'—G'。这个阶段以等价交换为原则,是新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是资本由商品资本回归货币资本的阶段。这个阶段也仅仅是实现资本形态的转变,资本总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虚拟经济不创造价值,它仅仅是以借贷资本的形态参与价值增殖,整个价值增殖过程中,借贷资本都是以等价交换的形式实现了资本形态的转变,当实现了货币资本向生产资本的转变后,价值增殖过程就脱离了与借贷资本的任何联系,借贷资本在本轮价值增殖中的任务就此终结,等待下一个经济轮回的到来。

上面的分析仅仅是针对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借贷资本,实现企业融资需求的简单过程,这并不是虚拟经济的全部形态。虚拟经济的其他形态是否会创造价值呢?下面借助成思危对虚拟经济的发展阶段的论述,我们来分析这些形态的虚拟经济获得收益的过程,以此来分析其价值源泉。

三、虚拟经济的发展阶段及虚拟经济参与价值分配的过程

(一)虚拟经济的发展阶段

成思危把虚拟经济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头的闲置货币成为生息资本。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私人间的商务借贷行为。例如,甲向有闲钱的乙借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约定到期后甲向乙还本付息。借据就是虚拟资本的雏形,它通过借还循环运动而取得增值。这时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只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来赚钱。

第二阶段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个人之间的借贷发展到银行和有价证券。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中介的银行出现了。人们把闲置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以用手中的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时人们手中的有价证券就是虚拟资本。

第三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即形成了虚拟资本进行交换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进而由股票、债券逐步发展到期货交易。早期的虚拟资本最大的问题在于缺少流动性,从而妨碍了闲置货币向生息资本的转化。有价证券市场化以后就可以根据其预期的收益而自由买卖,从而产生了进行虚拟资本交易的金融市场。

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进行跨国交易,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十九世纪中叶美国等债务国政府和铁路公司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金融市场上发行利率固定的债券,但直到二十世纪初才出现了比较大规模的跨国证券投资。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商品的交易陆续出现了期货交易方式,1973年还出现了期权交易。

第五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程度大大提高,金融自由化程度逐渐增大;同时,随着因美元脱离金本位而导致浮动汇率制的形成,金融创新的增强,虚拟经济的规模不断增大;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虚拟资本在金融市场中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流量也越来越大。以上三个因素促进了各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间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可以说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

(二)虚拟经济参与价值分配的过程

根据成思危对虚拟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总体而言,按照虚拟资本的运动反映的虚拟经济活动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虚拟资本作为借贷资本参与实体经济的价值增值过程(无论是个人向企业直接提供资本还是集中在中介机构向企业提供资本),虚拟资本没有被再交易,这个阶段包含成思危先生划分的第一和第二阶段,我们把这个阶段简称为虚拟资本作为借贷资本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虚拟资本以借贷资本与实体经济发生联系后,又将虚拟资本载体投放至虚拟资本市场中进行再交易,这个过程包含成思危先生划分的第三、第四、第五阶段,我们把这个阶段简称为虚拟资本市场化阶段。这个阶段虚拟资本被不断交易的原因是虚拟资本隐含的预期价值可以为投资带来收益。这样的分解过程,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分析虚拟资本收益的来源。

1. 虚拟资本作为借贷资本的收益来源。虚拟资本作为借贷资本参与生产,其收益来源是企业使用资本所要支付的利息。其获取收益的过程可以如下图所示:

假设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货币资本由G1和G2两部分组成,其中G1为企业自有资本,G2为企业获得的借贷资本。经过生产形成的新的价值G'可以分为三部分G1'、G2'、G3',其中,G1'用于支付企业自有资本G1的本息,G2'用于支付借贷资本G2的本息,G3'是价值增殖在支付完各项费用的剩余,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也是社会福利增加的体现。通过这种分解,借贷资本的收益可以直观地表示为实体经济价值增值在虚拟经济中的再分配。同时,借贷资本收益的获取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投资不能马上为投资者带来收益,而是在实体经济生产的产品完成了商品售卖后,才可以获得收益。这是借贷资本的高风险的本源。

2. 虚拟资本市场化后的收益来源。虚拟资本作为借贷资本收益的来源是虚拟资本市场化收益来源的基础。在虚拟资本市场化阶段,借贷资本在参与了实体经济购买生产要素之后而未获取收益之前,将虚拟资本在虚拟经济市场中进行包装出售。这种交易实现的原因,源于购买者对虚拟资本预期收益的评估,当虚拟资本预期收益的现值大于现期成本时交易发生。假如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市场信息完全,虚拟资本本身的预期收益P=G2'—G2是明确或者说基本确定,那么虚拟经济市场中各个交易对象最后获得的收益只能是P的一部分,所有的市场参与者最终获得了全部收益P。那么,在这样的市场中必然不会有泡沫的出现。

但市场总是不完美的。一方面信息不完全,每个交易对象无法准确获取所交易的虚拟资本的价值本源为多少,而且经过若干手交易后,虚拟资本本身参与的经济活动也不一定为交易者所熟悉,这样,就必须借助于第三方的评估。如果第三方的评估是不准确或者是有意歪曲的,那么必然会导致经过若干手交易以后,最后一手的成本必然会远远大于虚拟资本本身的收益P,这就是虚拟经济的泡沫。另一方面是虚拟资本收益P的不确定性。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虚拟资本收益具有滞后性,虚拟资本收益的多少完全取决于实体经济中生产的W'是否为社会所需要或供不应求。当经济处于平稳上升阶段时,社会的普遍预期是经济会不断发展,需求会不断扩大。在这个预期的指导下,虚拟资本经过市场共同的向好预期的鼓动,其市场交易最后一手所支付的成本必然大于虚拟资本的收益P。这样也会造成虚拟经济泡沫的出现。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虚拟资本无论是以借贷资本出现,还是实现了市场化、证券化,其价值的源泉还是在于其作为借贷资本参与生产所获得的利息,依然是来源于实体经济,是实体经济价值在虚拟经济中的再分配,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第一,虚拟经济不创造价值,虚拟经济得到的收益源于实体经济创造的价值在虚拟经济中的再分配。这是虚拟经济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实体经济的基础。

第二,虚拟经济的收益补偿具有滞后性。由于实体经济创造价值量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必然会导致虚拟经济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实体经济欠收绝收,虚拟经济必然会受到连带。这是虚拟经济风险产生的根源。

第三,虚拟经济泡沫的出现源于信息的不完全以及对未来的非理性预期。

(二)政策建议

金融作为虚拟经济的主体,要始终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生存大计。当前是国家“十二五”规划起步之际,经济转型势在必然。金融机构是否有效参与“十二五”规划以及区域性经济政策规划的落实,关系到今后一段时间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也关系到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壮大。金融监管部门应将引导被监管机构服务和服从于实体经济建设为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厘清监管思路,将短期内防范风险、落实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与长期内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监管目标相结合,并在监管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加强。同时,要加强信息透明度建设。透明度建设不仅是预防虚拟经济泡沫化、克服信息不完全给金融机构的收益带来不确定性的手段,也为金融获得新的发展空间提供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的讲话[OL].(2008-10-25)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8/1025/1425327.shtml.

[2] 人民日报记者.稳中求进 扩大内需——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及亮点[N].2011-12-15.

[3]李延霞,何雨欣,徐蕊.牢牢把握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看金融扶持实体经济[OL].http://finance.people.com.cn/GB/70846/16832839.html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成思危. 虚拟经济的形成[J].中国经济周刊.2003,(14).

(责任编辑 刘西顺;校对 XS)

猜你喜欢

虚拟经济价值创造金融监管
浅析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
我认为中国“虚拟经济”过火了(当事者说)
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基于价值创造与可持续增长的现金流量管理模式探讨
浅谈价值创造视域下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问题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
我国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撑下的重要意义
企业价值创造中无形资产的作用
张志元:房产暴涨,警惕“虚拟经济”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