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百年骈文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12-04-29翟景运

古典文学知识 2012年3期
关键词:骈文古文研究

骈文是在中国单音字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在语句的长度、意义和音韵等方面均能达成相反或相同的对称,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民族个性。古代骈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在若干历史阶段的文坛上占有至高地位;骈文的写作艺术和创作理论,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辞赋、诗歌、古文以及众多其他文体;即便对于当代多种文体的写作,骈文的典雅、含蓄、抑扬顿挫之美,仍然不失为疗治庸俗浅薄之弊的一剂良药。

中国文学史学科的成立时间已经超越百年,然而骈文研究却长期属于冷僻之地。早在1983年,程千帆先生就曾经指出:“研究者和文学史家幾乎从来不谈兴盛于唐代而发展于宋代的四六文,对宋代那么多散见于笔记中的小品文也不屑一顾,好像它们并不存在,这实在是可惊的!”(程千帆《我们所应当争取得到的——关于宋代文学的研究的随想》,《文学评论》1983年第6期)当今蓬勃发展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似乎已不能一任骈文研究继续冷寂下去。回顾近百年来中国骈文研究所经历的阴晴晦明,认清优势和不足,或将有助于中国文学史研究整体的丰富和推进。

经过唐、宋两次古文运动,骈文虽然丧失了文体正宗地位,然而并没有彻底消亡,骈文和古文达成一种新的平衡:公文领域几乎一例使用骈文,另外某些场合如文人之间的交际应酬等等仍然间或使用骈文。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前,骈文的应用范围仍然广泛,从革命派的公文到艳情小说都大量运用骈文写作,一些理论著作如刘师培的《文说》仍使用骈体,兴化李详、元和孙德谦,均为一时骈文名家。

二十世纪初的骈文学研究,正是起步于这种背景之下。仪征刘师培强调以“藻饰”、“对偶”、“声律”为“文”之标准,唐宋古文则是“以笔为文”。他的一系列论著如《广阮氏文言说》、《文说》、《文章源始》等等都以此为立论基础。刘师培对骈文正宗地位的论证和维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清代中后期扬州先贤阮元等人与桐城古文论战腔调的延续;他的理论来源与阮元也无不同,均远溯萧统《文选序》和六朝文笔论;其骈文理论研究方法基本上没有跃出传统学术的范围。骈文在六朝固然是文体正宗,但在古文早已普及千年之后仍然固执六朝文体观,则势必把历史上大量的散体作品排斥在文学领域之外。再说他对“文”之范围的认识,对“文”、“笔”界限的区分,同六朝人的理解相比也不无差异。刘勰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可见区分文、笔的标准在是否有韵;然而刘师培却说:“魏、晋、六朝,崇尚排偶,而文与笔分:偶文韵语者谓之文,无韵单行者谓之笔。”把是否对偶的标准也掺进去,不能不说是对六朝文体观的曲解。

刘师培的这类文章大多发表在1905年之后一两年的《国粹学报》上,作为已享盛名的学术大师,刘师培的文论在当时发挥了导向作用。该刊“文篇”中的其他文章,如田北湖《论文章源流》、钱博《文说》、陆绍明《文谱》、罗惇曧《文学源流》等,论调都与刘氏相近。他们几乎把《国粹学报》变成了推崇骈文的理论阵地。刘师培等人的文章理论对廓清六朝文体观不无积极意义,但他们未能完全摆脱清代中期以后骈、散相争的门户之见。

现代学者的骈文研究,大抵始于谢无量的《骈文指南》(上海中华书局1918年版)。1920—1940年代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骈文研究热潮,陆续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就其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骈文的作法指南,如王仁溥《评注骈文笔法百篇》(上海进化书局1922年版),张廷华《新体广注骈体文自修读本》(广益书局1924年版),王承治《骈体文作法》(上海大东书局1928年版),金茂之、钱基博、吴敬晖《四六作法骈文通》(上海大通图书社1935年版),金敏伦《分类详注骈体应用文》(大通图书社1936年版)等等。民国时期骈文在社会生活中尚多用武之地,这些结合经典作品阐发写作方法的选本可谓应合时需。另外一类属于“概论”性质,比如金秬香《骈文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钱基博《骈文通义》(上海大华书局1934年版),刘麟生《骈文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中国骈文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瞿兑之《中国骈文概论》(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版)等等。以上两类专著对骈文发展史的线索、骈文理论都有涉及,但内容都比较简略,较长者十余万字,多半在三万到五万字之间,或者粗具轮廓,或者只涉及到骈文发展史的若干局部。

蒋伯潜、蒋祖怡著《骈文与散文》(世界书局1942年版)在民国时代较为晚出,但在同类著述中最具学术深度。全书两编,第一编十二章,从“骈散文的分合”一直说到清代骈散文的复兴、“白话文体由酝酿而至成功”,纵向梳理骈散文的兴衰变迁;第二编总共十章,从横向角度分析骈散文的结构特点以及作法。此书篇幅不大,但新见迭出,一方面初步反映出两汉直至近代骈文、散文的消长关系,另一方面兼顾两种文体的对比,对它们艺术上的优劣没有畸轻畸重的褒贬抑扬。作为一种普及读物,此书在若干论题上并未充分展开,但它的研究方法和若干见解却仍有参考借鉴价值。

王瑶先生作于1947年的《徐庾与骈体》一文,是作者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分期研究(汉魏六朝)”课程的讲稿。该文从六朝骈文最杰出的作家徐陵、庾信及其作品切入,论述范围实际上涵盖了所有六朝骈文。作者在文中对骈文的基本形式特征——对偶、隶事、敷藻和调声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它们在文学史上呈现出有次序的演进过程,徐、庾骈文则是这些形式要素达到顶峰的最集中和最完美表现。作者以徐、庾骈文为核心,上溯先秦两汉寻其源,下及唐宋涉其流,在时代横断面上则结合诗、文、辞赋在艺术形式上的相互影响,揭示齐梁文学的总体走向。虽然只是单篇论文,就其眼界之开阔、剖析之细密而言,学术价值绝不在当时同类专著之下。

二十世纪前半期的骈文研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实现了从传统学术向现代研究的转型。自1920年代开始,骈文研究者在有限摆脱了“正宗”、“非正宗”文体观念的缠缚之后,比较宏观地描绘出骈文演进的盛衰趋势,然而这种描述还比较简略甚至粗糙,尚未深入到作家的心灵世界和作品的艺术空间,与大致同时代出现的诸如王国维《宋元戏曲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等分体文学史所达到的学术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最初三十年当中,骈文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相关论著寥若晨星。有限的文章研究多集中在先秦散文以及唐代韩、柳古文上面,对骈文则相当漠视。直到1980年代,少数学者才开始关心骈文的价值和意义,着手展开比较细致和深入的研究。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姜书阁先生的《骈文史论》,是建国以后大陆地区第一部骈文史著作。自此书出版之后,一度冷寂的骈文研究呈现出缓慢复苏的迹象。1991年,程千帆、吴新雷先生合著的《两宋文学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第十一章题为“宋四六”。建国后的断代文学史著开辟专章论述骈文,该书尚属首次。

1980年代之后,以骈文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论文虽然在总体数量上还不能同古代文学其他热门领域相比,但增长幅度已颇为可观。据莫道才先生《近百年海内外骈文研究著作及论文索引(1905—2004)》

(《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附录一,辽海出版社2011年版),此间大陆、港台及海外地区发表相关论文二百余篇,研究性专著三十余部。专著以通论性质及六朝骈文研究居多,前者包括姜书阁《骈文史论》,尹恭弘《骈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莫道才《骈文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于景祥《中国骈文通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等等。六朝是骈文的基本艺术形式得以确立和逐渐趋于成熟的阶段,研究力量比较集中,比如钟涛《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何祥荣《梁陈骈文艺术之演变》(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于景祥《独具魅力的六朝骈文》(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精美典雅的六朝骈文》(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南北朝骈文》(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陈鹏《六朝骈文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版)等等。就目前整体情形看,骈文研究只能说是有所“升温”,还不敢奢望短期内出现热潮。

在台湾地区,骈文研究虽然同样算不上显学,氛围却相对浓厚。70年代以后,相关论著时有出现,迄今所知专著十余种,如张仁青《中国骈文发展史》(台湾中华书局1970年版)、《六十年来之骈文》(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版)、《中国骈文析论》(台湾东升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骈文学》(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版)、《丽辞探赜》(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版),谢鸿轩《骈文衡论》(台湾广文书局1973年版),汪菊松《宋四六文研究》(台北华正书局1977年版),陈松雄《齐梁丽辞衡论》(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版),廖志强《六朝骈文声律探微》(台北天工书局1991年版)等,另有选本若干。

在最近十余年的骈文研究论著当中,博士论文占了很大分量。其中以各时代骈文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有:钟涛《六朝骈文形式论》(北京师范大学,1995;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更名《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昝亮《清代骈文研究》(杭州大学,1997年)、何祥荣《梁陈骈文艺术之演变》(北京大学,1998)、金程宇《文化视野中的唐代骈文》(复旦大学,2001)、马燕华《魏晋骈文句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4)、颜建华《清代乾嘉骈文研究》(浙江大学,2004;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施懿超《宋四六论稿》(南京大学,200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沙红兵《唐宋八大家骈文研究》(中山大学,2006;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翟景运《晚唐骈文研究》(北京大学,2006;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陈鹏《六朝骈文研究》(武汉大学,2007;巴蜀书社2009年版)。骈文理论和批评为题的博士论文有奚彤云的《中国古代骈文批评史稿》(复旦大学,2000;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和吕双伟《清代骈文理论研究》(浙江大学,2006)。1995年之后,几乎每年都有以骈文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出现。论文选题的时间范围起自魏晋迄于清代,基本上涵盖了骈文由成熟到基本脱离实用的整个发展过程。六朝、唐、宋和清代骈文是研究重心,客观上与中国古代骈文的辉煌阶段大致吻合。

创新是对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过去的论著多半属于通论或通史性质,而这些博士论文则往往是把某一时段或某一论题做成二十万字以上的专书,选题本身就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另外,上述博士论文在研究方法上也大有拓展:除了强调个别时段在整个骈文发展史上的特殊意义之外,还注意联系各时代文化和文学的“面”来凸显骈文这个“点”,深化了对骈文时代特征及其成因的认识;作者普遍比较重视骈文的分体研究;若干论文比较重视骈文文献的统计和分析,借助文献学方法发现和解决骈文史课题;或从历史文化地理的角度发掘、解释骈文演进中的区域性现象。

相对以往的研究成果,最近三十年的骈文研究主要展现出这样几方面进步:

首先,除了通论、通史之外,集中在某一时段的专门研究增多,这是骈文研究日益细化、深化的表现。各时段的杰出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因而更加详密,作家如唐代的四杰、陆贽、李商隐,宋代的苏轼,清代的袁枚、洪亮吉、汪中等等;体裁如书牍、诔文、连珠等等,都有专门论文或论著的专章或专节。

第二,作家、作品研究同文学理论研究的深度结合,避免了以往鉴赏或评点式的肤浅。比如王运熙先生的《中国中古文人认为作品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什么》一文,从创作和理论两个方面列举大量证据,证明无论诗、赋以及各体文章,均以骈体为正宗,都把对偶、辞藻、声韵、用典等方面的骈文文学的语言美作为追求目标。另如《〈文选〉所选论文的文学性》、《唐代诗文古今体之争和〈旧唐书〉的文学观》

(均见《中古文论要义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论文,从文学总集编纂的选录标准、文学批评等角度,论证以骈体为正宗乃是贯穿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的文体观念。这些论文无论视野还是挖掘的深度,都超越了前人论著中粗线条的描述,宏观把握同微观解剖结合完美。

第三,比较注意骈文和诗歌、古文、辞赋等文体之间的融通互动,较之局限在骈文本身生发议论,显然能够深化对骈文表现艺术的发掘。如董乃斌先生指出:“(李商隐)所作诗歌,尤其是五、七言律绝,皆为其四六之苗裔,或深受其影响者,故欲深知其诗,非研究其四六则莫办也。”(

董乃斌《李商隐的心灵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这就在明确揭示玉谿诗与樊南文之间渗透关系的同时,为多角度解读玉谿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第四,研究过程中更加崇尚实事求是的谨慎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往认为“在古文运动的冲击之后骈文一蹶不振”的论调十分普遍,然而当代学者却在客观考察唐代古文、骈文力量对比的基础上指出:“在唐代,写骈体文的人仍然多于‘古文家。”

(曹道衡《关于魏晋南北朝的骈文和散文》,《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版)“唐五代骈文仍然昌盛,虽有一部分文人提倡古文,但势力、影响均不及骈文,因而占主导地位的评价标准没有大的变化。”)

王运熙《中古文论要义十┙病お自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再如对于骈文形式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当代论著也多用切实的数字统计取代以往比较常见的囫囵之论。

骈文研究有其自身的困难。首先,用典密集势必造成阅读上的障碍。由于知识背景的差异,传统读书人能够一目了然的骈文,当代读者往往不知所云。骈文之难读,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骈文艺术的难以发掘和描述。其次,绝大多数骈文属于应用文字,与致力于写景、抒情的诗歌作品有很大不同,不容易引起读者乃至学者的阅读兴趣。

目前众多文学史著频繁提到的少数骈文名篇如《登大雷岸与妹书》、《与朱元思书》、《与陈伯之书》等多是注重写景的短篇书信,它们在古代骈文创作中不过是九牛一毛,虽然长于情景交融和意境塑造,但这些长处远不能代表骈文表现艺术的全部。完全站在诗歌或古文的立场来评判骈文,恐怕是一种偏见和误区。陈垣先生常说:“人能在没有什么理由,没有什么具体事迹,也就是没有什么内容的条件下,作出一篇骈体文,但不能作出一篇散文。”

(启功《夫子循循善诱人》,《启功丛稿·题跋卷》,中华书局1999年版)骈文在传统社会中的独特作用,与其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直接相关,不宜一概斥之为“形式主义”,当代研究应结合其自身特点,探索更加多元的剖析方法和表述方式。笔者不揣浅陋,在对既有成果表示敬意的同时,就当前骈文研究的不足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古文、轻视甚至鄙视骈文的偏见依然没有完全消除。

唐宋古文运动之后,骈文仍然占有巨大的市场,对这一历史事实要有理性的认识。为了强调古文发展的进步意义,转而将骈文完全置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客观把握骈、散对峙消长的形势。准确衡量唐宋时代骈文的社会影响力,不仅不会淡化古文运动的进步意义,反而能够更加科学地凸显古文的生命力和古文家的天才创新能力。

重古文、轻骈文的另一表现,就是往往把古文同骈文对立起来,只看到两者矛盾的一面,而未能注意统一、互动的一面。唐宋八大古文家,多半是骈文高手,对骈文艺术的批判吸收,是促成唐宋古文艺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另外,在古文兴盛起来之后,骈文也通过吸收古文的表现手段来改造自己的形式,宋四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改造的结果。

二,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艺术分析几乎是唯一的研究方法,而且艺术分析的过程也比较简略,往往是简单评语之后略举数例以为说明,流于印象式的评点,很难揭示作家、作品真正的艺术个性;评语一般不离所谓“对偶工稳”、“用典精切”、“声律谐调”、“辞藻华艳”之类的肤泛而不切肯綮的词句,无法准确把握骈文艺术的承传和变异。近百年文学史学科内部对文章理论的探研远比诗歌理论的探索薄弱,在中国古代诗歌解读上颇为有效的某些批评方法,直接挪到骈文领域未必能有用武之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理论的孱弱,是导致研究难以深入的重要原因。

三,同骈文相关的文献整理和出版工作还不能对骈文研究提供足够的支持。

随着古籍整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不少以骈文为主体的别集的整理本如刘学锴、余恕诚先生的《李商隐文集编年校注》,王素先生的《陆贽集》,党银平先生的《桂苑笔耕集校注》,以及晚清学者孙梅所撰骈文理论著作《四六丛话》等陆续出版,嘉惠学林,厥功甚伟。但这类成果相对于古代大量以“四六”或“骈体文”为题的别集、总集、选集、四六话来说仍属极少数,针对骈文阅读和研究的出版项目尚未出现。宋代王铚《四六话》、谢伋《四六谈麈》、杨囦道(或作杨囦)《云庄四六余话》、洪迈《容斋四六丛谈》,清代陈维崧《四六金针》等等一系列骈文理论论著,多半收录在丛书当中,都还没有单行整理本面世;现在所见少数排印本基本上还是民国时代的版本,年代既久,流通不广,显然不利于深入研究的开展。

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沿着目前相关研究的潮流和趋势,笔者大胆推想,将来的骈文研究或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或大或小的突破:一,克服偏见,对骈文、古文的优势和局限给予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二,真正将骈文置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深入探索其发展演变的根本动因;三,骈文文献研究的推进;四,寻求更加多元的骈文解读有效方法论,建立真正切合骈文艺术剖析的话语体系;五,对骈文、古文在艺术上的互渗、演进中的互动研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加强;六,在重视个别历史环节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把骈文与古文对峙、消长格局的变迁轨迹清晰揭示出来。

以上种种,未敢自是,略抒管见,谨求正于方家。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骈文古文研究
北魏新贵族的形成与骈文的新变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论明清之际骈文的经典化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称象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