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沉的孤独与强烈的自信

2012-04-29张津

古典文学知识 2012年3期
关键词:陈子昂首词知己

张津

人是社会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寻找知音,求得理解,是一种普遍的精神追求。但是,每个个体,由于个性、经历、处境等方面的不同,所具有的表現方式也是不同的。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就让我们看到了他独特的心灵活动和表现方法。

贺新郎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这首词大约写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当时,辛弃疾被统治者所排斥,被迫退居信州铅山已经四年了。他在这里筑起了新居,里面有一座建筑叫“停云堂”,这个名字出自陶渊明的《停云》诗,意思是“思亲友”,但是,虽然作者在序里说“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其实远远超出了这一层意思。

词一开始,作者就直奔“孤独”这个主题,发出一声慨叹:“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首句用《论语·述而篇》中的典故。篇中孔子因“道不行”而发出这样的感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辛弃疾便是借此抒发其一生交游零落,知音难寻的怅然之情。紧接着的“白发空垂三千丈”句,更强调了这一层意思。这一句借用李白《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以鸣心中不平之意。李白诗中突出的是一个“愁”字,故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两位诗人的境遇如此相似,同样都是壮志未酬,早生华发。但面对这“千丈”愁思又都表现出了一丝茫然。李白揽镜自照,看见触目惊心的白发,不由自主地慨叹了一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辛弃疾也想不明白,为何“三千丈”的愁只换来了这一生到头来一无所成的结局,所以他在愁的基础上又多加了一个“空”字,自嘲一生满腔立志报国的热血都像是自作多情。最终作者发现这茫茫的愁思只能用慨然一笑来应对:“一笑人间万事。”作者此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既有无奈,又有洒脱。走笔至此,情甚浓郁,似乎茫茫天下,已经没有什么事物“能令公喜”。不过,作者毕竟是一个具有超越气度的人,在人类社会中缺少知音,他就将目光投向大自然:“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两句一扫之前的阴郁之情,大气磅礴,自信满满。作者把青山作为自己的知己,更将青山拟人化,彼此可以互相观看、互相欣赏,所以,深感“情与貌,略相似”。

词的上片是将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对比,到了下片,作者则将现在与古代对比,一方面表达对古代高风亮节之士的悠然神往之情,另一方面又斥责当时昏庸无道的统治者。“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数句写作者与陶渊明这样的高洁清廉之士的惺惺相惜之情。陶《停云》诗中云:“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悠,搔首延伫。”饮酒是陶渊明诗中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往往是明写饮酒,内含深意。作者认为,现在像陶渊明这样真正懂得酒中之道的人已经太少了,那些“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独酌妙理”,巧妙地借苏东坡《和陶饮酒诗二十首》之三中的诗句(“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成名”),讽刺和批评了朝中那一批整日享受荣华,却自命风流的“假名士”,同时也就说明,与那些“江左沉酣求名者”相比,自己才真正能够理解陶渊明,也就是理解古人的寂寞。不过,到底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即使自己理解古人,古人是否能够充分理解自己呢?所以又笔锋一转:“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两句傲气十足,意思是说,就算是众所敬仰的陶渊明这样的人物,也不见得能够理解自己,那么现在的这一批乌合之众,与自己并非同道,当然也不足为奇。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即使现实中缺少知音,古人也无法充分理解,但词人并不绝望,他仍然有着充分的自信,因此最后说:“知我者,二三子。”对于知音的出现充满期待,也使得他的孤独仍然体现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英雄气概。

孤独,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体会到的一种情感,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题材。这首词写自己的孤独,一腔心事不仅现在无人能够理解,而且古人也不一定能理解,这种感情,确实是非常深沉。在辛弃疾之前,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也有类似的写法:“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既不能见到心中钦慕的古时贤者,又没有机会遇见未来志同道合的英杰,不禁悲从中来,哀叹不已。两相对比,意蕴相同。不过,陈子昂在深沉中显得绝望,而辛弃疾则在深沉中显得自信,甚至狂傲(如陈子昂恨自己不见古人,辛弃疾却恨古人不见自己),这就在相同中体现出了不同,见出辛弃疾的创作个性。

况且,在寂寞孤独中,辛弃疾还是写了一位“知己”的,那就是青山。人不能理解,山却能理解,这里体现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大自然存在的一股亲近之情。古时文人墨客因不得志而寄情山水,以自然为知己的例子很多。如王维《竹里馆》诗中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以及李白《月下独酌》诗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都是以明月为知己,表现对人类社会的失望。只是,辛弃疾更进一步写到,自己以大自然为知己,大自然也以自己为知己,这里,借鉴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的写法,而更加神采飞扬,虽是写孤独,却又充满自信。这正是辛弃疾的这首词非常独特的地方。值得提出的是,以山与人的关系来落笔,在辛词中并非仅见,在其《菩萨蛮》中,也有“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的描写,可以对读。

人们谈到这首词时,经常提到其多用典故的特点,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辛弃疾的心目中,对于如何用典,显然是有所考虑的。在作品中,不仅所有的典故都与所要表达的感情有关,而且,作者还对如何安排典故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全篇的开头和结尾,都用了《论语·述而》中的语句(结尾的“知我者,二三子”,出自《论语·述而》:“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这一点,显然就不是偶然的。由此也可以说明,关于是否应该用典,也不可一概而论,关键是用得是否贴切,是否妥当。这首词可以给我们一点这方面的启发。

(作者单位:美国堪萨斯大学)

猜你喜欢

陈子昂首词知己
Canción para subir a Youzhoutai
前路有知己
陈子昂:有实力,也要有机会
神回复
陈子昂毁琴成名
高适同路逢知己
怀才不遇陈子昂
宋高宗的眼力
陪我记起,谁是知己
“知我”何必是“知己” “千转”之“转”应通“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