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探索
2012-04-29李海燕
李海燕
内容提要:针对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着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稳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重视的情况,探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分析影响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的各方面因素,向有关方面建议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根本,政策为保障,用人单位为主体,中介机构为桥梁,促进毕业生适时就业为目的,以系统工程系统抓的思路,从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适时就业的全产业链视野和标本兼治的思想,呼吁社会多主体共同参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工难的问题,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开发和完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体系,同时以改革的思路和发展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创新人才观念,调整学科结构,疏通供需渠道,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稳定增长和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高校扩招;就业服务;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158-03
1999年以来高校的大幅扩招,是我国一个时期延缓大批年轻人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对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几年来这些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大量涌向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突显。从教育部2011年统计的数据看,自2003年开始,第一批扩招(1999年)的大学生进入社会,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上升,较2002年增幅超过了50%,如图1所示。随后几年高校毕业生增幅放缓,但总数依然呈现上升趋势。到了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达到660万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8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显现,相继出现了“出国热”、“考研热”、“参军热”和“考公务员热”,一再引起社会舆论的热议。由于受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高中毕业生中,放弃高考、放弃志愿填报、放弃报到的“三放弃现象已逐渐显露,因此部分高校很快将同时面临生源不足和毕业生就业难的双重压力。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从中看到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为了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实施了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直接导致了这些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据教育部统计,199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招生数约108万人,1999年普通高等院校第一次大幅扩招,招生人数约155万人,较1998年增幅达到43%。2000年之后,尽管招生增幅有所降低,但是高校招生总量每年持续递增。201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十一五”教育改革发展及“十二五”教育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
第二,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大学生扩招立刻暴露出高校基础设施不足,教育经费短缺,师资力量缺乏等诸多问题,高校所具备的教学条件与扩招政策不匹配。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97983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66%,比上年的3.59%增加了0.07个百分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但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次我国尚未建立起规范的教育拨款体系与透明的学校财务管理体系,保证教育经费的科学分配与合理配置,教育拨款和经费使用缺乏严格的监督与约束机制。
第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也在探索中发生着改变。恢复高考制度的前十几年,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分配制度,这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转向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主导的市场就业制度。在国家“包底”、“包销”时期,只要跨进大学之门获得毕业证,就注定是国家干部,保证端“铁饭碗”,考大学被认为是中国学生的唯一生存之道,是改变一个人乃至整个家族命运的唯一途径。高校毕业生进入自主择业后,由于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和技工岗位存在歧视和偏见,大量的技工学校和中专学校被撤并,造成大量中学生随着扩招进入高校,无论在考大学的选择,还是专业方向的选择上,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缺乏对自身能力、兴趣的认知,同时不具备对专业的了解和理性选择,脱离了社会的实际需求。
第四,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发展受到国际市场的强烈影响,企业竞争异常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亟需具有创新性的高科技研发人员和具备全面素质的高级管理人员。同时企业用人也越来越务实,在看重学历的同时更看重技能。再加上企业用人制度灵活、程序简单,对人才的控制约束力减弱,大部分企业尽可能减少甚至不承担高校学生实习与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的职责和成本,导致没有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达不到企业用人的需求而找不到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市场经济形势不好,直接冲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一些外向型企业纷纷萎缩或倒闭,大批的具有一定技能的下岗失业人员走入人才市场。当年年轻人大批进入高校是给国企改制下岗人员就业让路,而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谁又能为谁让路呢?高校毕业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
第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先后出现了三次生育高峰期,第一次在1957年前后,第二次在20世纪60年代,第三次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1998年,第三次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导致了我国青年人数的增长。面对大批中学生走出校门,在当时由于国企改革,出现大量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的社会背景下,如果年轻人与他们竞争就业,势必造成恶性局面,威胁社会的稳定。对此国家选择了高校扩招,将大批中学毕业生引入高校学习,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也成为拉动国家内需、激励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六,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尚未达到预期的目标,高校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专业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与社会需求脱节,调整节奏又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高校教育理念、管理机制与服务意识落后。在高校扩招后很快出现了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势头,又造成了高校学生学历高、能力差、综合素质低,就业率下降。其次我国高校就业服务体系还未能完全建立起来,就业指导服务比较单一,缺乏自律的学生进入高校后,容易迷失方向,失去学习兴趣,虚度光阴,致使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实际操作技能不具备。当高校生走入社会后,眼高手低,容易丧失就业时机,或者走向反面极端,只要就业就容易放弃专业。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是大学生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寄托着数百万家庭的希望,影响着广大群众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看法,对政府执政能力、实施政策科学性的认可,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从而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先后出台政策支持“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到村任职计划”等项目的统筹实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部队建功立业。但终究是一个时期的权益之计,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就目前的执行情况看,很难做到专业对口。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国内外环境复杂和形势严峻的现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仍然艰巨而繁重。
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我们不能把责任完全推卸到学生身上。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不能仅仅依赖于政府、高校或用人单位,因为它涉及整个社会的全体组成单元和个人,这不只是高校学生找工作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将直接影响我国家庭幸福指数的提高,高校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转变,社会的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该系统工程将牵涉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中介机构、高校毕业生以及其他全体社会力量,需要社会多主体元素共同关注、积极参与、相互协作。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充分利用现代化通信与网络技术,搭建开放式就业服务平台,发展就业服务理念,拓广就业服务方式与渠道,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该系统工程既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高校培养作用的发挥和企业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体现,更离不开高校毕业生的积极配合与舆论对社会大众的广泛影响。社会中的任一单元与个人,直接或间接地受该系统的影响,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
一是这样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政府的牵头下,借助政策的支持与政府的引导,立足我国国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而有效地整合社会各方面优势因素,多措并举,大力开发就业服务项目,拓展就业渠道。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用人单位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接收高校学生实习、聘用高校学生工作,担负起社会赋予的责任。提供更多实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偏远落后的地方就业工作,既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又使中国更广阔区域劳动力知识结构得到均衡,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教育、科技等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市场调整作用下,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令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各司其职,并逐步形成相互协作的新机制。
二是鉴于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了高校教育质量的直线下降,高校毕业生质量受生源质量、授课质量、实习质量、教学设施数量等因素的影响,粗制滥造,普遍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和欢迎。另一方面学费昂贵,生活费基本同社会接轨,学生的经济负担过重,造成学生在就业的时候对待遇的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漂浮在社会上的现状。国家必须大幅度增加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从根本上降低高校学生的上学经费支出,实现大量毕业生低就业。需要在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同时,建立激励和考核机制,调动地方政府投入教育的积极性,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建立社会捐赠、出资教育的激励机制,调动全社会投入教育的积极性,扩大教育经费总额。
三是高等院校是为社会输送大批人才的“加工厂”,一定要处理好招生“进口”和毕业生“出口”的问题。只考虑扩招而不考虑毕业生就业出路,那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态度,必须及时纠正。教育过程中各阶段具有其明确的分工,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成长的最重要时期。独立自理能力的培养,道德修养的提高,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都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并形成的。而高等教育则应该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目的,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包括生存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高校对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保证高校学生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之一,是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承担者,其核心作用不容置疑。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高峰期将很快过去,高考生源会大幅回落。近三年高考生源持续下降,很多高校的录取比例却保持着快速的增长,这给高校招生与生源质量带来了直接影响。在高校学生就业问题还未能很好解决的情况下,高校又要应对生源危机。特别是在持续的生源下降面前,办学定位与思路清晰,提高办学质量是高校生存的根本。高校需要联系实际,了解市场,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科学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灵活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在教育经费投入、高校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的现状下,要明确高等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与专业培养方向的实际需求,因材施教,开发形式丰富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高等教育阶段中,实习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给予高度重视,高校要将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纳入高等教育教学环节中。严格遵守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把好毕业关,才能保证高校毕业生的教育质量。这项任务是相当严峻的,需要中国高等院校管理者及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公平、公正、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位受教育者,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高校要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能力与质量,完善就业指导服务理念与理论,拓展就业指导服务项目,全面改善高校学生就业水平,以适应日益加剧的生源竞争局面。目前我国高校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中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联系比较薄弱,脱离市场,衔接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中介作用显得非常薄弱无力,因此既削弱了高校对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也没有形成高校与用人单位、高校与毕业生的长期信息反馈机制。而政府与人力资源公司承担了连接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主要桥梁作用,却脱离了就业指导体系,高校不能获得就业反馈信息,改革学科体系结构,调整课程设置。高校在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不能完全发挥出来。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应该是政府、用人单位、中介机构、高等学校和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在相互协作的基础上,遵循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立体化、全员化、全方位、全程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的原则,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保障、信息服务、困难救助、成长教育、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个性化指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课和讲座等内容的综合保障系统。该体系具有教育、管理、指导、咨询、援助、服务与研究等功能。就业服务不仅仅要为高校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完善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我国高校应该充分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将就业指导服务贯穿于高校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过程中,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设计和职业生涯设计,增强其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要想完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必须充分依赖社会各主体间的协作关系,打造一支具有高水准的专业就业指导服务队伍,吸收经验丰富的各行业专家作为就业指导顾问,从事就业指导的研究、教学和咨询工作。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甚至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并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通信与网络技术,搭建有效的开放式的就业服务平台,在政府协调作用下打破各高校信息服务的局限,丰富就业信息与就业服务提供的渠道。充分调动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及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联系市场,了解市场,并以政府和社会人力资源公司的优势因素为有效的补充,根据实际情况以多种形式合作,共同进行各种调查研究,跟踪、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拓展就业领域,建立起高校与用人单位、高校与社会中介公司和高校与学生的信息反馈渠道,对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职业发展前景做出科学的、前瞻性的预测和研究,为高校课程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向的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最后,要看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这个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舆论的影响作用。广大民众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纠正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转变就业理念,与时俱进,建立新的择业观。激发社会全体成员的积极性与使命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丰富、科学的就业指导服务,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努力克服现在有关部门都是背靠背服务,没有形成合力的现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和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