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转型跨越的战略对策研究
2012-04-29刘进军张建君
刘进军 张建君
内容提要:甘肃既处于黄金发展期、难得机遇期与负重爬坡期,也面临着观念转变期、利益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的第四个阶段——成熟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十字路口”,也是一个非常关键和特殊的阶段,必须通过转型来促进跨越式发展,在向新型工业化阶段的转型跨越、结构优化与产业转型、新型城市化战略、突破甘肃交通难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省域内区域经济合作与开发等一系列方面都要寻求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关键词:转型;跨越;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014-04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近35年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甘肃的GDP产出达到5020亿元,人均GDP已经迈过3000美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了450亿元,甘肃经济社会已经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迈上了高位增长的平台,驶入了加速发展的轨道,标志着甘肃省经济已经具备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快速增长的基本条件。从国内外发展的经验看,这个阶段是一个“十字路口”,也是一个非常关键和特殊的阶段。新一届甘肃省委省政府面对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阶段与新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从甘肃既处于黄金发展期、难得机遇期与负重爬坡期,也面临着观念转变期、利益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的阶段性特点出发,提出要抢抓国内外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的产业机遇与国家宏观政策利好给甘肃所带来的政策机遇,全力推动甘肃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为此,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发展目标,特别强调指出了甘肃转型跨越的“五个更加注重”发展新思路与聚集“六大重点”的发展新举措,为甘肃坚定不移地实施跨越式发展道路指明了奋斗目标与努力方向。本文拟就促进甘肃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对策设计问题进行专题分析。
一、准确把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促进甘肃从工业化成熟阶段向新型工业化阶段的转型跨越
要促进甘肃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就要准确判断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清晰地把握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实现甘肃转型跨越的根本保证。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判断方面,具有权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2008年前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所作出的评估结论。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陈佳贵等人的评估认为,甘肃省人均GDP位于前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位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位于前工业化阶段,城镇化水平位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其结论是甘肃省的工业化水平介于前工业化与工业化初期水平之间。尽管就其中所涉及的一些具体判断笔者并无异议,但对其最终结论笔者并不完全赞同。根据甘肃省工信委、财政厅2010年度甘肃百强企业分析,百强企业占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03%,但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资产规模却分别占到92.25%,86.55%,76.22%。整体来看,甘肃省的百强企业有四大特点:其一是资源型企业占比65%;其二是石化、有色、电力、冶金、煤炭、机械、食品企业92家;其三是重工业占主导地位,占比为84%,例如,金川公司(923亿)、兰州石化、酒钢居于前三位,第100位的肃北浙商矿业投资公司产出仅3.3亿;其四是轻工业与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百强企业的3.9%。不难看出,甘肃省的百强企业主要分布在重化工业领域,集中分布在石化、有色、电力、冶金、煤炭、机械、食品企业等产业。从甘肃省百强企业的这种行业与产业分布特点来看,笔者认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的第四个阶段,即成熟阶段。所谓成熟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重工业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导部门,钢铁、煤、电力、通用机械、肥料等重型工业部门综合体系是成熟阶段的主导部门综合体,而这些部门的经济增长在甘肃省具有鲜明的增长主导性及发展加速的态势,这虽然表明甘肃省经济发展与全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较为鲜明的阶段性差异,但充分发挥优势工业的带动作用仍然是甘肃省实现加速跨越的主导力量。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开始步人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的“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以汽车生产和消费为主的耐用消费品综合体系正在成为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部门,作为第四阶段(成熟阶段)主导工业部门的钢铁、煤、电力、通用机械、肥料等重型工业部门综合体系,在我国已经呈现渐趋饱和,甚至过剩的发展态势,亟需实现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事实上,甘肃省是全国较早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的省份,遗憾地是甘肃省的优势工业因为以国企为主导,呈现出企业办社会,甚至圈地封闭发展的态势,使得其产业的带动作用体现得并不充分,甚至在知识、技术、服务等溢出效应方面也十分局限,由于大多数又集中于资源性产业,使得工业与农业、社会服务业缺乏有效的互动和带动作用,这成为甘肃优势工业突出,但工业化特别是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的根本性因素。现在,既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战略要求,又要适应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演进挑战。甘肃省必须通过转型来促进跨越式发展,在结构优化与产业转型中充分发挥优势产业的引领作用,坚持通过工业优化与转型发展战略促进甘肃实现从工业化成熟阶段向新型工业化阶段转型跨越。
二、加速结构优化与产业转型,探索具有甘肃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用优势产业引领甘肃的转型跨越
结合甘肃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与现实特点,做好甘肃的转型跨越发展,首先要在甘肃经济结构优化与三次产业转型方面下工夫、求突破,培育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要求的优势产业与优势产业群。为此,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特别提出要“聚焦培育产业优势,着力增强经济竞争力”。如何扬长避短,有效地培育产业优势,笔者认为要结合对甘肃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进行较为全面的战略考量。一要总结并推广资源枯竭型城市与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的白银模式,利用白银经验来改造甘肃省资源枯竭型城市与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现状与发展困境。甘肃的兰州、白银、天水、嘉峪关、玉门、红古,甚至庆阳、平凉等大多数资源型工业城市与老工业基地,共同面临着资源枯竭与老工业基地废弃、产业走向衰败的尴尬处境,要从白银模式中汲取经验教训,推而广之,使得甘肃省传统的工业优势区域率先实现转型跨越式发展,实现二次创业与产业转型,优势工业基地稳住了,甘肃工业持续发展与转型跨越的基本力量就有了保证。甘肃省的工业发展切忌走资源枯竭而城市衰败、资源枯竭而产业淘汰的发展路子,要在转型升级中探索城市与产业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二要加速推动优势产业中龙头企业的上市发展工作,利用新兴产业与新兴技术推动甘肃省传统产业与企业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江苏省一个江阴市就有20多家的上市公司,而甘肃省满打满算上市公司不足30家,作为资源性大省所共同面对的难题就是资金匮乏。按照现在市场经济的成熟做法,除了成立地方性银行的做法扩大地区资金的容量外,一个全球通行的做法就是推动优势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上市。上市的好处,一方面是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注入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打破传统封闭的发展路径而成为公众公司,形成企业发展新兴产业与新兴技术的外在制度压力。三要全面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推动其工业经济的节能减排与循环化发展。甘肃作为全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国家级产业示范区,要从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中探索工业化成熟阶段的这些优势重化工业如何向新型工业转化。从全球经验来看,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是促进传统产业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型的“不二法门”,也是甘肃省重化工业与老工业基地获得国家未来政策支持的有效途径。四要围绕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等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围绕城市群、工(农)业园区、交通要道等的服务业发展。特别是通过打造“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示范区”,形成文化、旅游、服务业与基础设施改善的重要载体与渠道,为甘肃省文化产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五要把现代化农业与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作为提升农业的持续动力,把食品工业作为对接与发展农业产业的龙头产业。特别是要推动农业现代化与食品工业发展相结合,提升农业工业化水平与程度;现代化农业与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解决了农产品供给的能力与规模,食品工业则是拓展与提升农业的根本渠道。食品工业是共有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采盐、烟草5大类24个分行业的巨大产业群。上述5大类24个分行业在甘肃基本上都有发展,但形成品牌和上规模的很少。在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始终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世界食品工业的年销售额在27000亿美元左右,其中,美国有5000多亿美元,欧洲3000亿-4000亿美元,日本2500亿美元。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在2005年约2万多亿元,2009年就达到近5万亿元。利用甘肃省相对丰富的农产品,走食品工业优势化发展的道路就能够走出一条甘肃省农业转型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六要坚持全面推动甘肃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创造一个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模式。甘肃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道路,既不能是对国外经验的照抄照搬,也不能是对国内经验的全盘吸纳,而是要按照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所强调的——实现中西部发展模式的创新。
三、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打造甘肃城市龙头带动的三中心点轴开发模式,引导甘肃城镇化建设实现新跨越
2011年甘肃省城镇化率将达到35%左右,但仍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问题的根本就在于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显著,甘肃城市经济结构陈旧落后,长期存在着“农村包围城市”的落后发展现象。为此,要特别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利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等战略,加大第三产业发展力度,形成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要特别明确“做不好甘肃文章,就很难影响甘肃在西部的现实境遇”,以甘肃的转型跨越发展为契机,担当起西北地区中心地带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与辐射作用。首先,要在兰-白都市经济圈的打造过程中,探索一条适合甘肃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要打破行政区划与户籍界限,围绕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形成以产业培育与产业带动为龙头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格局。目前,甘肃省有必要确定以兰州(老城)-白银(工业新区)-中川(物流新区)为大区概念的兰州大都市发展战略,空前提升兰州都市经济发展的步伐与速度,使其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心脏。这种三中心设置,通过道路与公共基础设施共享的点轴式城市开发模式,是新型城市化开发的有效形式,甘肃省在做强做大兰州这个中心城市的过程中要形成有效的经验积累与模式总结,为全省其他地区的转型跨越确立样板。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张掖、天水城市化发展进程,在张掖与天水分别以三年为期试点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并于“十二五”时期在全省开展一体化改革试点,使得甘肃省城市化进程取得根本性突破。其次,甘肃省有86个县区,人口最多的凉州区有100.27万人,最少的阿克塞县只有0.83万人,平均规模在30万左右。目前,各县整体发展比较落后且经济发展差异有拉大趋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趋势,经济发达区位于河西地区,河西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如果能够给县域经济以充分的政策刺激与制度创新,使得城镇化进程在县域经济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能够有十分之一的县以全国百强县的姿态获得大发展,甘肃“一大二中”14个城市的传统格局就有望被全面打破,甘肃的新型城市化进程就能够形成更加生动活泼的发展局面。最后,要在城镇化进程中整合民族民生优惠政策,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塑造甘肃跨越新形象。在全省范围内打破户籍管理制度,进行居民身份向居住证制度实施一体化改革,结合甘肃省在一些县市率先展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践,特别是在兰州、金昌、嘉峪关等工业城市的探索实践中,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实施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四、突破甘肃交通难题,打造河西走廊陇海“新干线”。形成甘肃立体的“新动脉”
交通问题始终是困扰甘肃发展的难题。甘肃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首先要在全方位、立体式的交通网络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意义上的突破。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量大、工程周期长,属于密集型资金投入项目,包括空中走廊建设、水上旅游观光航道建设、高速铁路与公路建设等,都是形成甘肃立体交通新动脉的基本内容。
首先,从立足长远和服务于经济社会要素充分流动的角度,可以考虑在河西走廊打造一条集旅游观光与客运为一体的陇海“新干线”。这既符合国家政策,也凸显开发河西、巩固新疆的战略价值。例如,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办“47条”的第一着眼点,内容丰富充实,但许多项目过于分散常规、难以发挥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在铁路建设方面有许多新的专线和支线规划,但缺乏产前发展的战略构想,在“47条”的具体实施中,能不能考虑提出建设敦煌-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兰州城际1小时高速列车交通干道的战略构想。具体考虑是将“干塘至武威、兰州至张掖铁路增建三四线”,提升为建设敦煌-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兰州城际高速列车交通干道的战略升级,把此计划作为实现甘肃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龙头项目。从未来的发展来看,甘肃要形成以兰州为中心,东西高速铁路交通大动脉与南北高速公路交通大通道的道路架构。其中,重点要放在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的建设上,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要形成有效的投入与运营监管机制,要建设“百年工程”。其次,要尽快推动中川机场、敦煌机场向国际化机场发展,要提升庆阳、天水、张掖、嘉峪关等支线机场的客货吞吐能力。随着全国高额群众消费时代的到来,飞机正日益转变成大众化交通工具。甘肃省幅员辽阔、纵横千里,从未来适应快速旅游与快速交通的迫切要求出发,应该抢抓空中交通的发展机遇,提前布局航空业大众化时代的来临。最后,可以考虑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上马黄河水上旅游观光航道的建设,打造从兰州到宁夏等地的黄河沿途水上旅游观光风情线,发展类似西方精品邮轮高层次旅游观光业。当然,这些项目投资巨大,主要应该考虑民间投资、社会融资与海外引资等多种渠道与途径进行开发,甚至可以长期买断投资经营权。
五、抢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做好甘肃水文章,奠定甘肃农业转型跨越的全新发展格局
甘肃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水的问题。干旱、缺水是甘肃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水的文章做好了,甘肃经济社会就全盘皆活;水的文章不到位,甘肃经济社会处处掣肘。甘肃的水文章有“四生”特点,分别是生存、生态、生产、生活。在生存方面,水是维系甘肃大多数地方人民基本生产、生活的头号难题,甘肃省人均耕地占有量2.65亩大约排在全国第6位,但能够灌溉的水浇地只有0.9亩,全省2/3的耕地都是靠天吃饭的旱地。如果没有根本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甘肃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就很难改变,现在既要围绕农业增产增收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更要围绕生产生活改善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方面,甘肃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水源补给地,甘肃同时也是全国内陆河最多而且存在大量绿洲的生态区,这就要围绕生态进行大规模的自然湿地与生态保护区建设,建立服务全国生态安全的生态屏障。在生产方面,甘肃省要围绕生产搞全省经济布局与规划。抓水,既是抓建设,也是抓生态。甘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沿袭了改革开放以前所奠定的发展格局与条件,经过长时间的高负荷运转大多数已经破旧不堪,难以满足经济社会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全面的更新换代与重新建设,有必要提出立足2020年的甘肃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新规划,结合生态保护、水利发展,形成甘肃水利建设新战略。在生活方面,甘肃省是一个自然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2008年的“5.12”地震灾害以及舟曲的泥石流自然灾害,都给甘肃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甘肃的陇东、定西等地是典型的黄土沟壑地带,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生态脆弱,人民的生活非常困难;陇南、甘南等地更是自然地质灾害多发、泥石流等危害老百姓生活的地区;河西走廊的民勤有可能成为新的罗布泊,说明了河西绿洲的生态脆弱性。可以说,甘肃的老百姓是生活在一块“贫瘠甲于天下”的土地上,需要苦苦奋斗,才能改天换地。目前,国办“47条”、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国家政策,都把西部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资金、项目倾斜的政策重点,从甘肃省夯实农业基础,改善百姓生存生活条件,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多重角度进行战略考量,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具有长期性、战略性、根本性的政策利好甘肃的项目库,我们一定要全面梳理、系统论证,形成明确的开发建设项目储备与报批。目前,甘肃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在国办《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其他中央专项资金要加大对甘肃的投入力度,统筹考虑甘肃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中央投资补助,将部分符合条件的公益性项目国债转贷资金逐步转为拨款。中央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以及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基层政权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免除县(市)级和甘南、临夏自治州州级配套资金。这里不但有明确的中央专项基金加大投入支持的政策承诺,对符合条件的公益性项目国债转贷资金逐步转为拨款,而且在公益性建设项目方面免除县(市)级和甘南、临夏自治州州级配套资金等政策都是前所未有的,甘肃应该抢抓这些重大的政策机遇,实现基础设施与相关公益性项目的根本性突破。
所以,一要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防止自然地质灾害等多种因素整合考虑,依托国家政策大规模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实施甘肃的生态优化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二要依托设施农业、旱作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进行工厂化农业项目的开发试验,为甘肃农业全面转型升级打牢基础;三要尽可能地推动甘肃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的上市融资,在争取国家建设资金与项目投入之外,打造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规范融资平台,改变甘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默默无闻的传统形象,以开发开放的崭新姿态进行大开大合的资本运营与规范经营。当然,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改造、保护、优化甘肃自然面貌的过程,但也是助推甘肃农业有效提升与全面跨越、甘肃人民生产生活质量整体提升的长线工程、富民工程。
六、加强省域内区域经济合作与开发力度,形成省域经济转型跨越的新布局
在国办“47条”《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并确定了甘肃跨越式发展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是国家为甘肃量身打造的区域发展战略,在今后的一切服务甘肃转型跨越的发展战略中都有必要加以严格贯彻和长期坚持。回顾甘肃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甘肃省经历了1982年的“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1983年的“种草种树、绿化甘肃”、1991年的“双带整推”、1997年的“再造河西”、2003年的“两抓两放”、2007年的“四抓三支撑”等甘肃区域发展战略,除了2002年所提出的“两抓两放”战略和“工业强省”战略,切中了甘肃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其他战略都忽视了产业转移与产业转型的重要性,要么是抓小放大、偏离甘肃工作的全局;要么是过于宏观、缺乏有效的工作抓手。现在,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宝贵机遇,又有“国办29号文件”的明确定位,甘肃省要长期坚持“中心带动、两翼起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不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绝不放弃,不达到整体推进的绩效绝不罢手。
最近,甘肃省委结合甘肃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心带动的关键是中心要做大做强,两翼齐飞的关键是两翼的翅膀要硬,组团发展的关键是各地要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关键是各方要形成合力,使得我们对推动甘肃转型跨越的上述区域发展战略内涵有了更为深刻与深入的把握与理解,也使我们清晰地看到,甘肃有效落实转型跨越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制约就是兰州作为战略中心的带动作用并未充分发挥,特别是兰州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还不足30%,使得兰州作为甘肃省唯一特大城市的中心辐射与带动作用并未得到显现,这就使得打造兰州新区与兰-白都市经济圈的战略一刻也不能放松,使得做大做强兰州成为带动甘肃区域经济战略实施的增长龙头。在此过程中,要特别考虑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实施更为积极的区域开发战略。例如,河西地区、陇东地区、甘南地区等区域内部的经济整合与开发、县区之间的经济互动与合作,都需要新思路、新举措。例如,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兰州新区、金(昌)武(威)工业一体化发展等战略举措与思路,都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但也有过于笼统的提法,如“两州两市”即甘南、临夏、定西、陇南如何实现区域整合与发展,就很难把握。为此,可以考虑形成跨行政区域、以产业链条与产业配套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开发新布局,加强“两翼”内部的经济合作,积极推进天水吸收平(凉)庆(阳)陇(南),兰州吸收白(银)、临(夏)、定(西)、甘(南),张掖吸收武(威)、酒(泉)、嘉(峪关),形成大区(经济区)经济社会连片发展的战略思路,必要的时候可以提出“天(水)平(凉)庆(阳)陇(南)”、“兰(州)、白(银)、临(夏)、定(西)、甘(南)”、“张(掖)、武(威)、酒(泉)、嘉(峪关)”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提升组团发展的产业联系,加强省域内区域经济合作与开发力度,从而形成省域经济转型跨越的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