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评价研究
2012-04-29樊胜利
樊胜利
内容提要:分析与评价工业化进程是继续推进民族地区工业化的重要前提。以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和广西为例,选择多年数据资料计算分析指标,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就业结构等方面评价民族地区整体的工业化进程。研究发现内蒙古和宁夏的工业化进程较快,而西藏的工业化进程最为缓慢。
关键词:民族地区;钱纳里理论;工业化率;城镇化率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018-03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整体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现代化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大都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背景下,全面分析工业化水平,科学评价所处的工业化进程,有助于加速民族地区的经济活动和人口向城镇集聚,推动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
一、理论基础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时期,工业化的内涵有所不同。关于工业化进程的理论研究,钱纳里、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钱纳里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B.CHenery,1969)从人均国民收入、部门结构、就业结构等几个方面来考察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一般特征。他认为,工业化过程是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生产向高级产品生产不断转移的过程,同时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根据人均GDP水平,他将经济变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6个时期:在初级产品阶段,农业生产活动占统治地位,绝大部分就业人口集中在农业部门;在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生产活动逐步占据统治地位,城市人口逐步居于主导地位,该阶段可以划分为初期、中期和成熟期;在发达经济阶段,工业部门增长率趋于下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较快增长,并且有初期与高级期之分。
(二)克拉克理论
科林·克拉克(ColinClark,1940)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变动趋势,证实了威廉·配第的发现一劳动力由农转工、由工转商的过程。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的转移,说明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阶段的重要标志。
(三)库兹涅茨理论
西蒙·库兹涅茨(SimonKuznets,1966)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伴随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必将发生明显变化: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的演进使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较快上升,并拉动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当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并在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占最大份额时,进人工业化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1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并保持稳定或有所下降时,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
二、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
(一)评价指标
库兹涅茨、克拉克和钱纳里的理论成果,基本勾勒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全貌。评价民族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应该把国内外学者的工业化理论研究成果和特定的经济社会情况结合起来,不宜采用较先进的指标体系。选择人均GDP、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就业结构等量化指标(贾百俊等,2011),可以评价分析我国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发展进程。这是因为:选择人均GDP指标在国内外均有可比性;在机器大工业逐步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转换;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而城市化所提供的集聚效应又反过来推进工业化进程;就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而发生变化,反映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
(二)评价标准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工业化进程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参考标准如表1所示。
三、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评价分析
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选用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和广西等5个民族自治区的有关数据,计算出指标数值,评价分析这些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理论研究表明,工业化引起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则进一步刺激工业化的推进。根据表2数据判断:21世纪的前10年,内蒙古在工业化进程中人均GDP年均增长23%以上。全区的人均GDP2000年达到709美元,2009年达到4865美元,年平均增加460美元以上。根据表1的标准,内蒙古于2004年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2006年就进入工业化中期门槛,2009年又迈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宁夏人均GDP2000年达到584美元,2009年达到2630美元,年平均增加227美元,年均增长18%以上。全区于2005年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比全国整体进入工业化初期落后二年;2009年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水平,比全国水平滞后一年。新疆的人均GDP2000年达到902美元,2009年达到2409美元,年平均增加了169美元。全区于2004年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2008年与全国同步达到工业化中期标准。西藏人均GDP2000年达到551美元,2009年达到1847美元,年平均增加144美元,于2006年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2001-2009年,广西人均GDP年均增长16%左右,2009年达到1938美元。根据标准,广西在2006年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初期阶段,比全国整体进入工业化初级时期落后三年。
(二)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较为明显,均达到工业化初期及以上阶段水平
根据表3判断:(1)内蒙古和宁夏于2009年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2000年内蒙古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为25.0:39.7:35.3.2009年达到9.6:52.4:38.0。全区2003年进人工业化中级阶段,2009年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宁夏2000年三次产业比为17.3:45.2:37.5,2009年变化为9.4:48.9:41.7。宁夏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全国水平接近,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了稳步发展;第二产业中服装与日用品、煤炭开采、金属制品和机械制造等部门发展较快;第三产业比重波动较大,但金融、信息等新兴服务业呈现周期性增长态势。(2)从产业结构看,新疆和广西均达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2001-2009年,新疆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年均增长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年均增长0.1个百分点,于2001年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尽管第一产业发展较快,第二产业中石油化工、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迅速,但第一、三产业结构水平与全国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广西200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为26.3:36.5:37.2,2009年达到18.8:43.6:37.6。2001-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年均下降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年均增长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年均变化不明显,于2009年进人工业化中期阶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广西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产业比重偏低,说明工业不发达,工业化程度低;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接近,主要是广西是一个旅游大区和人口大区,旅游产业和餐饮业总量较大。(3)西藏三次产业结构积极变化,2003年进人工业化初期阶段。2000年全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为30.9:23.2:45.9,2009年转化为14.4:31.0:54.6。2001-2009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年均下降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年均增长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0个百分点。西藏产业结构正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化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大于全国水平。
(三)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大都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城市化水平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根据表4判断:(1)内蒙古城镇化水平最高。21世纪前10年中,内蒙古的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从2007年开始,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0.2%以上,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城市化阶段。按照1996年世界银行测算的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为53%,到2030年全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4%,内蒙古的人口聚集程度仍然具有较大提升空间。(2)宁夏、新疆和广西均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城镇化水平。21世纪前10年中,宁夏的工业化城市化稳步发展,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2009年全国城镇化率接近47%,宁夏的人口聚集程度接近全国平均水平。2001-2009年新疆的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与全国水平相比,新疆的人口聚集程度的存在较大差距。21世纪前10年中,广西的工业化城市化稳步发展,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在2003年以前,广西城市化率一直低于30%,属于前工业化的非城市化阶段。从2004年开始,全区城市化率达到30%以上,步入工业化初期的城市化阶段。(3)西藏城镇化进程缓慢,仍然处于前工业化的城市化水平。2001-2009年,全区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在2002年以前,西藏城市化率一直低于20%,在2006-2007年间城市化率达到历史最高位,近年来又回落到23%左右。西藏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第三产业的发展没有能够带动城镇人口的大量聚集。
从表5数据来看:内蒙古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2000年的54.5:16.5:29.0变化为2009年的48.8:16.9:34.2,其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5.7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上升了0.4和5.2个百分点。尽管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全区第二产业就业变化明显缓慢,仍然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水平。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2009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出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低1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基本持平。全区工业产值片面上升,超过了人均收入水平上升所引起的需求结构转变的要求,影响了非农产业就业的增长。宁夏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从2000年的57.8:18.1:24.1变化为2009年的39.8:25.8:34.4,其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1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上升了7.7和10.3个百分点,全区整体上于2008年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就业结构水平。近10年来宁夏第一产业转移劳动力较多,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基本呈现稳步增加的发展态势,2009年全区非农业劳动力比重甚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新疆整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全区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从2000年的57.7:13.8:28.5变化为2009年的51.3:14.1:34.6,其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6.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增加了0.3和5.1个百分点。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新疆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大,第二产业比重偏小,第三产业比重基本持平,工业化中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十分繁重。西藏于2006年基本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全区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从2000年的73.8:5.8:20.4变化为2009年的54.5:10.8:34.7,其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19.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5.0和14.3个百分点。西藏进入工业化社会只有5年左右,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超过全国水平,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与全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广西整体上于2003年基本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全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2000年的62.2:10.2:27.6变化为2009年的54.5:20.3:25.2,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下降了7.7和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了10.1。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广西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大,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偏小。
四、评价分析结论
根据以上评价分析可以看出,以5个民族自治区为代表,我国民族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差异巨大,其中内蒙古整体上进人工业化中后期,宁夏进入工业化中期,新疆进入工业化中前期,广西进入工业化初期,而西藏则处于工业化初期与前工业化时期的交替阶段。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内蒙古有3项指标超过全国水平,但就业结构变化较慢;宁夏4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但也面临着加快城镇化的挑战;新疆有3项指标达到全国水平,但面临着改善就业结构与加快城镇化的双重挑战;西藏的工业化进程指标则没有一项达到全国水平,需要结合资源斌赋、经济条件、文化习惯的差异性,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工业化模式;广西有2项指标基本达到全国水平,但也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的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