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均衡分析

2012-04-29李仲林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均衡

李仲林

摘 要:农村金融市场尤其是信贷供需市场,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其均衡水平和运行效率倍受政府和学者的关注。本文总结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微观参与主体的特点,并给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形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交易成本和制度变迁对供给曲线的影响,进而认为政府的制度安排落脚点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和刺激供给。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均衡;制度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2.03.12

一、引言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国的社会与经济稳定及其现代化进程。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金融市场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机制,其供求均衡问题一直以来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例如,2011年中央政府的“三农”政策就明确提出,要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政策,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健全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的激励机制,推动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内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看出,政府针对“三农”问题的金融扶持政策落脚点,突出表现在加大信贷资金供给、增加涉农贷款比重、降低农村贷款利率、丰富小额信贷产品等几个方面。这也反映出目前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问题的实质就是信贷供需失衡,信贷供需是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核心所在。

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研究也得到了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王芳围绕广义的“农村金融”,认为农村金融制度的成败在于能否有效满足微观金融需求,而现代金融需求需要通过政府提高农民收入来培育[1]。朱锋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双方受市场发育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制约的同时,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均衡的实现还受诸多非市场因素制约[2]。郭兴平从需求、供给及市场均衡的角度,认为当前农村金融市场融资成本高、金融机构与农户信息不对称和缺乏抵押品,使得供给无法满足需求, 而适当的政府干预和服务模式创新,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和抵押品不足问题[3]。

考虑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需的实质就是信贷供需,本文结合农村金融市场均衡理论,将研究范围放在正规金融中的信贷供需上,结合国内农村正规金融的信贷需求和供给曲线特点,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交易费用高和制度变迁导致供给参与者减少这两种因素对供求均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农村信贷供需现状及特点

(一)总体情况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发育的,整个社会物质基础还不丰富,资金严重短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而存在。在大多数情况下,金融市场仅仅成了筹集资金的场所,金融工具也仅仅是筹集资金的工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农村金融市场,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发育不良,存在较为严重的金融服务供给抑制。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村金融领域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全国农村金融市场;从空间结构来说,农村金融机构城乡布局失衡、区域性布局失衡严重;从具体层面而言,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的绝对数量大幅度减少。

第二,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并存。农村正规金融市场是政府在改革中依法建立的、以国有银行为主导地位的公开市场,它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起来的,并接受法律规范的约束。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是自发形成的民间融资活动,是适应农村经济主体的微观活动及其融资需求所具有的分散化、规模小、周期长、监控难、风险大等特点形成的,难以进入商业化正规金融。

第三,市场从低级向高级逐步推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基本上是从东向西推进的,而且是先有自发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后有正规的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等形式;先有短期的资金市场,后有长期的资金市场;先有单项金融工具,后有多项金融工具,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逐步推进的格局。

第四,资金从贫穷地区流向较发达地区,从乡村流向城镇,从农业流向非农业。由于我国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农业生产力水平明显低于工商业,农村生产力水平明显低于城市,西部区域生产力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区域,从而使得资金从贫穷地区流向较发达地区,从乡村流向城镇。

(二)需求主体及其需求曲线

农村金融市场一开始就以服务农村而存在,其需求主体自然就是农村的经济组织,即农户和农村企业。农户作为农村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范围广、规模大,已成为主要的需求主体,但是农户的收入水平却比较低。较低的收入影响农户的资金投人和收益水平,资金借贷已成为农户投资来源的重要手段。农村企业主要包括资源型企业、乡镇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在中国农村生产力普遍不高、产业化程度低下的大环境下,这些农村企业无论是在数量、规模还是覆盖面方面,影响都相对较小。因此,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仍以农户为主,农户的需求基本确定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曲线。

陈丽华将农户划分为三种类型,依次为贫困农户、一般农户和市场型农户。不同类型农户的需求及其特征各不相同。贫困农户侧重于满足基本生活消费,主要用于生活开支和小规模种养生产贷款,小额应急借贷比重较大,还款能力弱;一般农户以小规模种养生产贷款为主,可能会有少量的生活开支信贷,贷款额度较小且分散,还款有一定保证;市场型农户有一定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生产和工商建运等非农业贷款需求,贷款额相对较大,还款能力较强但有较大风险[4]。董君将信贷需求分解为生产性和生活性信贷需求,并对信贷资金用途细分为生产支出、医疗、子女教育、支付礼金、应付灾害和其他[5]。不同用途的比重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生产性信贷需求即生产支出占比最大,但子女教育和医疗支出占比亦不容忽视。对于农户而言,不同信贷用途的需求刚柔性并不完全相同,有些是必须的刚性需求,如应付灾害、子女教育、医疗,另一些是可选的柔性需求,如支付礼金、生产支出。不同的资金用途给农户带来不同的边际效用,由此衍生出不同的需求对不同的信贷价格(利率)弹性有所区别。农户的刚性需求,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能够带来较高的边际效用,即便面对高昂的价格,其需求水平并不会有太多的改变,当无法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时,只能在信贷供需市场来实现。柔性需求是为了扩大再生产,提高经济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但并不是农户必须获得的,边际效用远低于刚性需求。当其认为获得信贷的成本高于预期收入时,会选择放弃,成为无效需求,因此这些需求对价格的响应非常敏感,需求弹性较大。比较农户信贷资金用途,可以得到边际效用序列为:

医疗>应付灾害>子女教育>支付礼金>生产支出>其他

农户的总需求是这些具有不同边际效用需求的累加。当信贷价格较高时,农户需求只剩下医疗、应付灾害;当信贷价格适中时,农户在解决了必须的信贷需求后,开始考虑支付礼金、子女教育这一类中等边际效用水平的需求;当信贷价格低于再生产投入带来的收益时,农户会大幅增加生产支出方面的信贷需求。因此,农户的需求曲线具有图2所示的特征。

在需求曲线中,高信贷价格对应的需求资金用途更多的是倾向于刚性需求,即医疗、应付灾害,低信贷价格对应的累计资金数量,除包含了刚性需求外,更多的是柔性需求数量,即支付礼金、生产支出。对应于图2中的不同点A和B,对于相同的信贷需求增量△Q, 需要不同的价格变动值给予支持。

(三)供给主体及其供给曲线

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包括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其中,正规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及商业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主要有农村合作基金会、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但这一部分本文不作讨论。梁雯认为,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供给型抑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6]:

一是信贷供给结构性失衡,即农户的信贷需求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供给存在矛盾。首先,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主体的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撤并网点和收缩业务,使得农户零散性的信贷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其次,农村金融机构信贷审批权限上收,使得县域网点只能受理负债类业务,信贷供给功能被进一步弱化。

二是信贷供给总量严重不足,资金外流严重。一方面,由于农村信贷市场预期收益远远低于非农信贷市场,农村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而将信贷供给转向利润较高的区域和产业,导致农村信贷资金大量流出农村金融市场。另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采取“弃农进城”的网点布局策略,致使供给参与者数量不断减少,原来固有的信贷供给量也呈萎缩态势。

根据郭兴平的分析,在完全市场竞争假设下,影响农村信贷供给的因素有产业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原因,包括农村金融产业的先天弱质性、金融机构与农户的信息不对称、农村金融市场抵押的短缺以及农村金融抑制[3]。“拓荒成本”风险的存在,贷后管理成本的大大增加,信贷产品种类的单一和缺乏创新,使得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供给在低收益时边际效用偏低,表现为供给曲线缺乏弹性,从而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户新的信贷需求普遍存在惜贷行为,供给动力严重不足。

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面对的也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根据李颖的看法,中国农村经济产业和农户消费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盈利能力不强[7]。这种特征决定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处于一种半封闭的运行状态,即信贷资金“只出不进”。但是,若农村金融市场能够给金融机构带来等于或高于非农领域的预期收益,实现二元经济一元化转变,农村金融市场与非农村金融市场之间的封闭状态将不复存在,原来只用于非农村金融市场配置的信贷资金将会转向农村,从而使得两个市场趋同,农村信贷供给曲线将出现一个信贷收益(利率)拐点,在该拐点之后的供给弹性发生改变,较原来的供给更富于弹性。因此,农村金融市场信贷供给曲线具有图3所示特征。

对应于不同的点C与D,相同的供给增量△Q需要不同的信贷价格(利率)增量支持,反映了不同的价格响应敏感度。此外,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中国农村信贷供给曲线还存在一个一元化拐点(Q0,r0),当信贷价格高于r0时,非农村信贷资金的涌入将改变供给曲线形状,供给更富于弹性。

三、影响供需市场均衡的因素分析

不考虑非市场参与主体之外的因素,中国农村信贷市场均衡将在一个有效的价格和需求水平上实现。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以及强制性制度变迁,农村金融市场无法达到完全市场竞争中的供需均衡点,供给不足,需求受到抑制。

(一)交易费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张瑞怀等认为,农村金融市场供需主体都是有限理性的,并且因为有限理性的存在导致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而缓解信息不对称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8]。就供给主体——农村金融机构而言,供给信贷资金时需要投入的交易成本覆盖了贷前、贷中和贷后整个供给周期,交易成本体现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的运营成本。贷前需要调查农户信用状况和经济状况、借款用途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贷中产生谈判和签约费用,贷后需要跟踪信贷项目实施情况和监督借款投向。

农户信贷需求具有

单笔金额小、笔数多的特点,农村金融机构需要付出更大的工作量,在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技术支持的前提下,难以实现规模效应,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若过高的运营成本无法通过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内部消化,必然要转嫁给需求方,由需求方承担。要想达到均衡水平的供给量,供给方将要索取更高的信贷价格。反映到供给曲线上,就是运营成本导致供给曲线在相同的供给量前提下向上平移,以

较少的信贷资金数量和较高的信贷价格实现均衡。交易成本对供给曲线的影响可表征为图4所示。

从图4我们可以看出,有效的市场均衡点为点E1,对应均衡的信贷资金数量Q1和信贷价格r1。然而交易成本c的存在,使得对于相同规模的信贷资金数量Q1,供给方索取的信贷价格增至r1(r1= r1+c),在图上表现为供给曲线向上平移c个单位,并在点E2上实现了新的均衡。新的均衡点对应的信贷资金数量Q2r1,与点E1相比,此点并不是有效的均衡点,农户信贷需求被抑制,抑制规模为Q1-Q2,且农户还需承担较高的信贷价格。

(二)强制性制度变迁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交易成本的存在,一方面抑制了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催生了制度的产生。制度的出发点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制度变迁的动因也就是以节约交易成本为目的。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供需双方之间的交易行为是在特定的金融制度安排下进行的,不同的金融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供需主体行为。制度变迁可分为诱致性和强制性两种。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供需主体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组织实行的对现行制度进行变更和替代。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源自供需主体之外的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及实行。从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历史来看,强制性制度变迁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强制性制度变迁改变了农村信贷供给主体由单一合作金融组织构成的局面,如大型商业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开始在农村开展商业化经营,组建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允许设立多种形式的小微型农村金融机构。

然而,信贷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二元经济结构的分化加剧,促使大型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并农村营业网点,上收信贷审批权限,农业政策性银行也调整了经营范围。最为基础的供给主体——合作金融组织的改革也偏离了合作制,农户由于没有真实的参股权、话语权等权利,无法享受到合作金融组织的改革成果,而且合作金融组织管理体制由块状向条状转变,扩大的资金实力投向了非农领域的工业企业和商业领域,与当初合作金融组织设立的原旨渐行偏离。大型商业银行供给主体的减少以及合作金融组织信贷资源的流出,进一步加剧了供给数量的减少。反映在供给曲线上,就是制度变迁导致在相同的信贷价格水平上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在较高的信贷价格和较低的资金数量上实现均衡。制度变迁对供给曲线的影响如图5所示。

从图5我们可以看出,制度变迁造成供给数量的减少,对于相同信贷价格r1,供给的信贷资金数量由Q1减少至Q1-△Q,在图上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左平移△Q个单位,并在点E3上实现了新的均衡。新的均衡点对应的信贷资金数量Q3r1,与点E1相比,与交易成本的影响相类似,此点并不是有效的均衡点,农户信贷需求被抑制,抑制规模为Q1-Q3,且农户还需承担较高的信贷价格r3。

(三)帕累托改进的有效性分析

作为同时影响市场均衡的两个因素,交易成本和制度变迁共同发挥作用,导致农村信贷市场在一个更高信贷价格、更低信贷资金数量上实现了均衡。另一方面,政府在积极加大农村经济建设力度,采取多项举措试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因此,就农村金融市场而言,其对信贷的需求是有增无减的。将城市信贷资金转向农村的政策导向,无疑说明农村金融市场中有效的信贷供需均衡对应的信贷资金数量,不仅来自农村金融机构,还需要来自城镇的资金给予补充。前文提到的拐点利率,是城镇信贷资金流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前提。有理由认为,中国农村信贷市场有效的供需均衡对应的资金数量,应该高于拐点利率对应的资金数量,即均衡点在拐点的右边实现。但交易成本和制度变迁的作用使得实际的均衡在一个较低资金数量水平上实现,落在拐点的左边是合理的。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符合这一特点的供需曲线均衡,如图6所示。

从图6可以看出,交易成本和制度变迁的共同作用,使得市场均衡在点E4上实现。由于有效的市场均衡出现在拐点利率右边的点E1,对应的资金数量还包括来自城镇的信贷资源,其与农村信贷资金外流之间的冲突,加剧了农村信贷市场的低效运作,由此形成的均衡资金数量远远低于有效均衡下的规模,农户的信贷需求被过度抑制。这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什么农村经济建设资金短缺,农户扩大再生产困难重重,当前二元经济结构不是在淡化而是在加深。当通过供需主体自身的努力无法改变市场运行效率低下时,政府合理的制度安排成为帕累托改进的惟一路径。政府任何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加供给的政策,都能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例如,任意一点E5,有Q4r5>r1,而且由于抑制程度非常高,政府的帕累托改进空间也非常大,其在提高农村金融市场运行效率、优化农村信贷市场均衡的数量和价格方面大有可为。

四、结论

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尤其是信贷供需市场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其均衡水平和运行效率倍受政府和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总结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微观参与主体的特点,并给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形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交易成本和制度变迁对供给曲线的影响,进而认为政府的制度安排落脚点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和刺激供给。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户信用数据库、搭建信贷业务受理标准化平台,降低农村金融机构促成交易的成本。同时,通过加大农村金融补贴力度,鼓励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引导城镇信贷资金“反哺”农村等措施,来增加供给主体和供给资金量。

参考文献:

[1] 王芳.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J].金融研究,2005,(4):89-98.

[2] 朱锋.均衡理论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约束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2):74-76.

[3] 郭兴平.农村金融市场均衡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0,(12):68-73.

[4] 陈丽华.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特征及供给优化问题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1):39-43.

[5] 董君. 西部地区农村发展融资供给约束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11,(9):67-71.

[6] 梁雯.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抑制的制度经济学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3-4.

[7] 李颖.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演进及其调整[J].农村经济,2011,(9):83-87.

[8] 张瑞怀,张强.农村金融生态研究: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2):13-15.

The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the Rural Financial Market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LI Zhong瞝in

(Bank of Guangzhou, Guangzhou 510075, China)Abstract:

Due to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quilibrium level and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rural financial market especially the credit market have drawn the interests of the government and scholar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rural financial market micro part, and gives the demand and supply curves. Grounded on the summing-up,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ory, 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transaction cost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 on supply curv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goal of governments system arrangement is to reduce transaction cost and to stimulate supply.

Key Words:rural financial market; equilibrium;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おけ疚脑鹑伪嗉:邵 海

猜你喜欢

均衡
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均衡路径探析
2×2矩阵博弈中的混合策略均衡
浅析国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法则
浅析均衡与非均衡的证券市场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膳食营养合理性分析
学生各科学习成绩指标的模糊识别
经济因素视角下延迟退休最优年限实证研究
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顾客购买意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