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内部银行管理探析

2012-04-29方晖

会计之友 2012年30期
关键词:运行高校管理

方晖

【摘 要】 目前,许多高校借鉴企业资金管理经验,设立了内部银行。与企业相比,高校的内部银行存在许多不同之处。高校应当在建立健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及绩效考评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内部银行运行及管理模式,协调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强化其资金监督调控管理功能,为高校战略管理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和支持。

【关键词】 高校; 内部银行; 运行; 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营环境愈发纷繁多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更新财务管理观念,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改变资金管理模式,优化整合内部资源,有效地提升了经营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实力。目前,我国企业比较通行的资金管理模式是内部结算中心、内部银行和财务公司。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借鉴企业的资金管理模式,也先后设立了内部结算中心和内部银行。企业内部结算中心与内部银行及企业与高校的内部银行之间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一、企业内部结算中心与内部银行的区别

(一)概念性质及资金运作方式不同

1.概念性质不同

内部结算中心是企业内部设立的统筹管理资金,集中为各下属成员统一办理资金融通、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的机构,理顺了企业与所属成员之间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关系,减少了资金流通环节,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

内部银行是企业引入商业银行管理机制,采纳其信贷与结算职能和方式,自有资金和信贷资金统筹运作的机构,在责任会计制度建立的基础上,将资金融通管理与目标成本管理及经济责任制度有机结合,建立资金有偿使用制度,提高了资金周转使用效率及效益。

2.资金运作方式不同

内部结算中心只是将企业及所属成员的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统计、监督和调控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而内部银行则是引入信贷机制,对资金实行信贷融资管理,强化了资金的有偿使用,提高了内部资金使用效益及资金预算执行效率,增强了对外支付能力。

(二)职能不同

1.结算职能:结算方式及票据不同

内部结算中心对企业及各下属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及拆借业务均实行划拨款形式,一般使用内部往来划款单据。内部银行对企业及各下属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业务按内部结算价格实行横向及纵向转账结算形式,一般使用内部拨扣款通知单及转账支票;对内部资金拆借业务实行信贷管理,一般使用特种转贷单据。

2.融资信贷职能不同

内部结算中心侧重于传统、单一的对外信贷融资职能;内部银行在对外融资的基础上,强化了内部融资的银行化管理,运用利息杠杆调节作用,有效减少了对外融资的规模,减低了债务风险。

3.监督控制职能不同

内部结算中心侧重于资金的监督管理,通过对企业及各下属成员资金往来的监控,了解、掌握企业资金的整体流向,其控制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内部银行通过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核算对企业及下属各成员资金流动的全过程进行调控管理,从而遏制不合理开支,改善并控制资金使用流向。

(三)适用范围不同

内部结算中心适用于跨区域经营业务一体化控制的企业;内部银行适用于同区域业务多元化战略管理的企业。

例如:某省客运集团公司在该省省会及地、州、县市均设有分公司和客运站点,且所有营运线路由公司总部统一调配管理,属于跨区域经营业务一体化控制的企业。曾设立内部银行,由于内部电子商务(B to B)网络平台不完善,无法实现资金跨区域的实时结算和管理,延长了资金流转在途时间;同时营运线路的频繁调整也使得贷款额度及利率核定调整变动频繁,增加了资金调控的难度及核算的流程,不符合成本经济原则,因此该公司改设内部结算中心对资金实行集中统一调控管理。

某市综合商业公司在该市有八家直属百货商场,经营货物范围涉及家电、日用品、服装、金银饰品及食品等多门类商品,公司对进货、销售及资金实行统一调配管理,属于同区域多元化战略管理的企业。曾设立内部结算中心,由于其内部信贷管理薄弱,无法实现资金有偿使用的差异化风险调控及商品淡旺季资金倾斜政策,优化资金布局;同时该公司下属各百货商场经营规模及货物结构权重比例较固定,且各商品综合利润率也比较稳定,其贷款额度及利率的量化与核定标准容易确定,也不用频繁调整,核算流程简单,可以有效提高营运资金使用效益,因此该公司改设内部银行对资金实行集中统一调控管理。

二、企业内部银行与高校内部银行的区别

企业与高校分别属于营利与非营利组织,其设立目的、经济性质及管理体制的不同,导致了内部银行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一)财务制度及会计核算基础不同

企业财务制度是以《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他财政法规(如《公司法》、《税法》等)为依据制定的,其会计核算即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其财务制度是以《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预算法》、《高校财务制度》与《高校会计制度》及其他相关法规等为依据制定的,其会计核算即会计的确认、计量及报告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二)建立的责任会计制度不同

责任会计制度是为实行分权管理经济责任体制,健全有效的业绩评价和考核制度而建立的,是企业和高校设立内部银行的基础和前提。

企业是营利性组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是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经营效益为目的的,需要考核利润指标,其设立的责任会计中心则由三个层次组成:投资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

高校是以支出为主要特征的非营利性组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是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降低教育成本支出为目的的,无需考核利润指标,其设立的责任中心仅由两个层次组成:投资中心和成本中心。

(三)确定内部资金授信额度及利息的标准不同

企业根据各下属成员的经营状况,对其偿债能力及综合收益进行考核,评定授信额度等级,核定其资金使用限额;参考同期银行利率及贷款利率,依据利润预算指标及综合融资成本确定不同的利息标准。

高校根据各院系部门需完成的教学、科研、教辅及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任务的工作量,核定其资金使用额度;按照不高于同期银行利率及贷款利率的原则,根据收支预算指标来确定不同的利息标准。前述资金使用额度及利息标准,可根据预算执行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四)下属成员之间的资金往来关系不同

企业各下属成员之间除了日常的购销资金往来业务外,一般还存在资金借贷融通关系;高校各院系部门之间一般不存在资金借贷融通关系。

例如:前述某市综合商业公司在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绩效评价和考核的责任会计制度:公司总部为投资中心,拥有投资决策权,全面调控管理收入与支出,负责考评当期各责任中心业绩;下属百货商场为利润中心,对其当期收入与支出及利润考核指标负责;公司行政管理部门为成本中心,对其当期费用考核指标负责。该公司设立的内部银行以会计核算年度为时间基准,根据经营规模、商品结构权重比例及以往经营绩效测算其下属各商场的综合利润率,同时考察其实际偿债能力,在保证上缴总公司利润实现的前提下,依据公司现有贷款的综合融资成本,参考同期银行存贷款利率,核定各商场的授信等级与用款额度及内部贷款利率。

某高校在会计核算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绩效评价和考核的责任会计制度:学校本部为投资中心,负责编制收支预算,组织收入实现,合理分配收入,严格控制费用支出范围和标准,考核各院系部门的工作业绩;各院系部门为成本中心,对其费用支出指标负责。该高校设立的内部银行以会计核算年度为时间基准,针对高校教学、科研和教辅活动的特点分析界定资金用途类别并定级,根据现有的薪酬绩效考核指标所确定的各院系部门工作任务量化标准合理量化工作量,结合收支预算指标及资金使用情况,按照综合利率不高于同期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原则,核定各院系部门的资金授信额度及内部贷款利息标准,并依据定期财务预算分析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三、高校内部银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高校内部银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不顾自身实际,盲目设立内部银行

在争创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盲目升格热潮中,许多高校不顾自身实际,为了提升整体形象,提升管理档次,在没有建立分权管理体系及责任会计制度的前提下,纷纷设立内部银行,导致资金管理与绩效考评制度严重脱节,与现行组织机构不相适应,致使内部银行管理运行失效或失败。

2.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不到位

(1)内部银行管理与现行会计核算体制不协调

内部银行管理与校财务会计核算体制衔接不好,各自为政,不仅使得资金管理流程更加繁琐复杂,降低了资金流通效率,增加了工作量和运行成本,而且由于资金往来核算科目设置不对应,造成相互对账困难,影响了资金信息反馈的及时、准确和完整,大大增加了财务管理决策的难度。

(2)内部银行账户管理薄弱

内部银行没有引入商业银行账户管理方式,对账户管理较为松散,没有建立分账户的资金往来收支核算明细台账,无法实时准确地提供和监控各院系部门的资金使用动态情况。

(3)信息反馈系统不健全,与各方对账不及时

内部银行没有建立内部账户定期核账对账制度,各下属成员没有指定专业对账人员,平时对账不及时,容易生成死账、呆账或三角账,账户账目信息无法反映真实的资金使用情况,资金管理混乱,形成资金管理漏洞,给一些人以可乘之机。

(4)内部结算票据设计不合理,使用不规范

没有借鉴商业银行票据管理模式,根据不同结算方式分类设计专用票据,制定系统的结算管理办法,即没有对结算种类、票面样式、使用范围、传递方式及业务收费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票据使用及传递不规范,以致内部银行日常资金结算业务办理不流畅,给账户管理核算增加了难度。

3.资金使用平均化严重,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1)资金调配没有实行差异化管理

没有针对高校教学、科研及教辅活动的特点,根据不同院系及部门的工作性质,制定出工作任务量化的科学方法及资金授信额度级别评定的原则与标准,无法将各院系部门的工作任务合理量化,造成资金调配不合理,资金使用平均化严重,内部银行失去了监管调控资金流向的作用。

(2)利息核定与绩效考评及资金使用状况脱节

内部银行对各院系部门资金使用利息的核定,没有与其工作绩效考评及资金使用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各自标准口径不一致,核定不公平不合理,利息失去了调控资金使用的杠杆效应,导致资金无效占用现象频发,资金浪费严重,进一步加剧了高校资金短缺的状况。

4.责任单位划分不合理

责任单位是内部银行实行账户管理的基础单位,其数量与内部银行工作量及运行成本密切相关。有些高校划分的责任单位过多,虽然增强了激励机制和经营压力,迫使下属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但内部银行工作量及运行成本大幅增加,同时由于存在小利益集团,难免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引发各自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相反,有些高校将类似的院系部门合并管理,划分的责任单位过少,减弱了激励机制和经营压力,经营管理相对松散,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二)加强高校内部银行管理的对策

1.完善经济责任制度,为设立内部银行提供基础和前提

高校应当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完善各级经济责任制度,设立基于绩效评价和考核的责任中心即投资中心和成本中心,制定一套全面、科学、系统的业绩考评指标体系,为内部银行管理提供制度前提和基础。同时高校应当加强财务战略管理,确立长远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明确各发展阶段及发展程度,制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为内部银行资金调控管理提供指导思想和政策依据。

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内部银行运行及管理模式

目前,内部银行运行模式主要有双轨制与单轨制两种,前者适用于管理基础较薄弱的单位,后者适用于管理基础较好的单位。双轨制模式的特点是内部银行与现行财务会计核算体制完全独立,工作量增加,人员重复配备,大大增加了资金管理成本。单轨制模式特点是内部银行与现行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融为一体,只是增设部分责任会计核算科目,并纳入现行核算体系,形成统一的核算管理制度。同时,内部银行管理模式又分为高度集中、相对集中和分散管理模式。高校应当分析自身实际情况,依据内部管理制度的特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比较适合的运行及管理模式。

3.建立健全内部银行制度,协调财务管理运行体系

借鉴商业银行管理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内部银行会计核算管理、账户管理、存款管理、信贷管理、结算管理、票据管理及往来对账管理等制度,改进核算科目设置,建立实时收支明细台账,优化职能设计、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统筹规划协调内部银行与现行财务及其他相关制度的运行管理体系。

4.确立资金授信额度与利息评定原则及量化标准体系,实行差异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借鉴企业经验,对高校各院系部门的工作任务性质进行分析界定,在此基础上对资金用途进行分类定级,结合绩效及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出合理的工作量化指标,确立资金授信额度与利息评定原则及标准体系,综合收支预算指标及资金使用情况核定各院系部门的资金使用限额及利息标准,实行差异化管理,优化资金分布结构,对重点专业、科研课题及工作项目采取政策倾斜,给予重点资金保证和支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建立资金使用责任制度,增强资金管理风险意识,合理划分责任单位

高校需对内部非独立核算及独立核算单位的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分类归并,在有效权衡强化激励机制所获效益与增加的管理成本后,合理划分责任单位,并建立资金使用问责制度,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定期进行资金信用评定及信贷风险评估,增强资金风险管理意识,对资金循环流转实行全程监控、动态调配,确保资金的有效合理使用。

规模较大、专业门类层次复杂的综合型高校比较适宜采用完全的内部银行资金管理运行机制,对于一般高校则不太适宜。一般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纳部分内部银行的资金管理功能,设立支付中心之类的专门机构,加强对资金的有效监控管理。

设立内部银行是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也是全面建立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其运行管理机制应与高校管理层次结构相匹配。高校应当精简内部银行组织结构,有效简化核算流程,控制管理成本的增加,并根据不同管理运行阶段,适时调整结算、信贷、监控及信息反馈这四大职能的权重结构,以适应高校战略管理对资金管理的整体需要。

【参考文献】

[1] 徐万萍.设立内部银行实现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探索[J].时代金融,2010(7).

[2] 黄慧.浅析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J].财经界,2010(16).

[3] 郭琳.浅谈企业内部银行制度[J].中国商界,2010(6).

[4] 隋书才.加强集团资金统一管理与企业内部银行研究[J].企业研究,2012(4).

猜你喜欢

运行高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措施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秦山第二核电厂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DEL)运行分析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