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及其构建

2012-04-29刘在洲汪发元

高教探索 2012年4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

刘在洲 汪发元

摘要: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探讨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并提出构建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选择举办与投资主体、学生入学形态、学校类型、学校功能、办学层次等五个主要维度,提出了我国后大众化时期的“二元”、“二向”、“三类”、“三极”、“四层”的多样化的“五维多元”模式,进而提出了政府立法规范和政策引导、社会转变观念、学校准确定位和创新管理的“综合治理”路径。

关键词:后大众化;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

后大众化理论是建立在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基础上,由日本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有本章先生提出的。有本章先生在考察日本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发展轨迹后发现:当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停滞不前,与此相反,非传统的学生增长势头甚猛,其增长率甚至超过了传统学生,而且这些学生可能多次入学。这一发现也超出了马丁·特罗的预期,他把这一阶段称之为“后大众化阶段”(Post Massification)。

我国自1999年实施大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张,至今已超过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上升,从1998年的全国平均9.8%升至 2010年的全国平均26.5%[1],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更高,已达到或接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2020年40%的指標,北京、上海、江苏等高校集中的大省、市则宣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或跨入普及化阶段,也出现了有本章先生发现的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一些特征。有理由认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已经或即将在我国出现。本文对我国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及其构建进行探讨。

一、“五维多元”:我国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的应然趋势

随着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更加多样化。为顺应这一形势的到来,我国应当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样化模式,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本文选择了举办与投资主体、学生入学形态、学校类型、学校功能、办学层次等五个主要维度,提出了我国后大众化时期的“二元”、“二向”、“三类”、“三极”、“四层”的多样化模式,即“五维多元”模式。

(一)举办及投资主体:公办与民办二分天下的二元举办及投资模式

为适应我国后大众化时期的到来,我国应当建立以公办及政府投资与民办及非财政性投资的二分天下的二元举办及投资模式。目前要大发展民办高校,改变过去以公办及政府投资为主、民办及非财政性投资为补充的举办及投资格局。

从政府办学方面而言,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办学主体重心应当逐渐下移。一是应将办在地市的省属高校下放给地市办学或实行省市共建、共管,大力支持地市级政府办学;二是应当扩大到县级政府办大学,要改变县级政府办大学不多的局面。

从民办高校发展方面来看,目前民办和私立高校数量偏少,处于配角地位。据统计,截至2011年4月,全国共有各级各类高等学校2429所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2],其中民办高校640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26.34%,在这些所谓民办高校中独立学院占了311所。这些独立学院中有一半是校中校,实质还是公办的,只因国家不拨款,靠收学生学费办学,内部管理按民办高校机制运行而已。还有一半独立学院也是半公半民的,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办。除去独立学院,真正的民办高校仅329所,只占全国高校的13.54%。2010年,全国民办高校共有本专科在校生401.3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19.85%。形成这种局面是多方面的,但从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办学主体动力与实力、国外经验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民办高等教育将会得到较大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国家为了不断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必须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这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可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20-50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会从现在不到10%提高到20%。[3]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发展。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是有限的,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各方面资金需求较大,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欠账较多,需要财政投入较大,短期内对教育的拨款不可能有很大比例的增长,即使增长也是优先考虑基础教育。从现实情况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只能是确保提高现有公办高校办学质量了。据教育部负责人透露,自2005年以来,每年维系中国高等教育正常运转的经费大约需要4000亿元,而国家现有的实际投入只有800亿元,高校现在向银行借贷的总金额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差额部分就是各高校靠收学费填充的。以至高校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现在不是中国政府在办中国的高等教育,而是中国的高校在办中国的高等教育。”[4]可见,单靠政府财政来继续扩大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显然底气不足,必须依靠大力发展民办高校来助一臂之力。此外,国家也非常重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2002年12月国家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2004年3月,国家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通过立法和政策的手段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完成了基本的制度设计。综上所述,我国后大众化时期,必须着眼于在办好现有公办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因此,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应该是以公办及政府投资为基础、民办及非财政性投资大发展的二元举办及投资模式。

其二,从发达国家私立大学发展来看,私立大学是推动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的重要力量,鼓励民间资本投入高等教育是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美国的私立大学是以1636年哈佛学院的开办为历史开端,历经近40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立教育系统。在美国,世界顶尖的研究大学是私立大学,而主要承担大众化和普及化任务的学校也是私立大学。有数据显示,美国私立大学的数量占美国大学的一半以上。日本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由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和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修学校构成,而短期大学和专修学校主要是私立的。从总体上看,日本的私立大学占了2/3以上。美、日这一时期的私立大学为后大众化时期以及普及化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为适应后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应该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建立一大批本科和专科层次的民办高校。

其三,从民办主体的动力与实力来看,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完全有可能的。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吸纳民间资本向高等教育的投资,民间资本也有向高等教育投资的热情。伴随着后大众化时期的到来,必然会有更大的发展。目前国内居民存款及各类金融资产已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民间资本已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40%,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有投资高等教育的基础与实力。[5]事实上,一些企业界的成功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潜在的巨大高等教育市场,他们果断地投身高等教育事业,创办了一批民办高校,并获得了一定的回报,这也给未来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并将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大力吸纳民间资本投资高等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其四,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来看,民众就读民办高校的经济承受能力得到增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年增长保持在8% 以上。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7%[6],“十一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8.9%[7]。这为民众就读民办高校打下了经济基础。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私立高校得到了大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适龄人员家庭费用负担能力提高,过去想升大学但由于经济原因不能升学的阶层,有了升入大学的物资条件;另一方面期待收益率增加。这两个要素相乘,产生了对高等教育机会需求的爆发式扩大,这成为了日本私立高校大发展的主要原因。可见,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为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可能。

(二)学生入学形态:以“横向扩大”为主体,“纵向延长”为补充的二向发展模式

在学生入学形态方面,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高等教育在后大众化阶段,应该形成以“横向扩大”为主体、“纵向延长”为补充的二向发展模式。即学生入学形态仍以应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的持续扩大为主,受教育者在校学习期限延长或学生断续性就学、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在时间上扩展的情形不会大面积到来,仅仅只是补充而已。

为什么说我国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以“横向扩大”为主体呢?这是因为,在我国,无论是受教育者、还是社会上的用人单位,普遍崇尚“正宗”,爱讲面子。受教育者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的影响,国人不仅看重学历,而且注重对学历的选择。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人们自然倾向于就读普通高校,通过统考按正规程序入学,一次性完成学业。用人单位也是如此。比如,一直以来,用人单位对普通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青睐有加,主要以招聘普通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此外,用人单位还很看重引进人才的第一学历——是否毕业于普通高校,是否是一次入学即获得学历、学位,是否是名牌大学。从就业心态来看,人们注重就业,且追求工作岗位的稳定性与“一步到位”。从现实国情看,人们一旦就业,有了稳定的“饭碗”(工作),就不会轻易弃工就读,充其量在职充充电而已。由此可以看出,后大众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主要是靠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招收适龄青年推动,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会从目前的26.5%一直上升到50%而不会出现徘徊现象。

在“纵向延长”方面,种种迹象表明,它仅仅只是补充,尽管可能还有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等三种具体形态的入学需求产生,但不可能出现大面积的需求。这是因为:在我国,高等教育機会的供给非常单一,高考是一种以统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选拔人才的考试活动,对于高中毕业后中断学业数年(甚至多年)的弥补型入学者来说,多数人仍然难以企及。加上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缺乏弹性,多数学校休学年限不能超过一年,部分学校为两年,一般只限于“因病或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学习者”;几乎所有高校都规定了学生最长学习年限,一般为不得超过学制期限两年,并将休学时间包括在内,如果在此期间未能完成学业,将作退学处理。在这种缺乏弹性的学籍管理制度下,断续性学习几乎没有可能。可见,能够为“纵向延长”提供可能的只有成人教育机构了。然而,可能承载“纵向延长”功能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长期以来一直以学历“补充教育”的形式依托普通高等教育而发展,社会、受教育者以及少数办学主体将成人教育视为学历教育的“速成班”。这在精英教育时期还有一些市场,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后,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对多了起来,因而过去的这些优势和市场必将受到严峻的挑战与巨大冲击。电大、函大、自考的文凭和学位,通常只对在职人员有不同程度的意义,难以受到应届毕业生欢迎。1999年普通高等教育连续扩招以来,造成了成人高等教育生源萎缩、生源质量下降、资源大量流失,一度陷入困难。[8]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而且这种趋势在后大众化阶段难于改变。成人高等教育大发展可能要等到普及化中后期。因此,“纵向延长”只可能是我国后大众化时期的补充形式。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围绕扩大“纵向延长”,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高校入学选拔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改革、企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和个人教育价值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为“纵向延长”大面积的实现创造条件。

(三)高等学校类型: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远程高等教育机构)三分天下,中部崛起的模式

在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高等学校类型应该是一个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远程高等教育机构)三足鼎立模式。即普通高等学校无论是从学校数量,还是学生规模数量都应稳步发展,以提高质量为主,而高职院校、成人高校(远程高等教育机构)也要快速发展。特别是还要新建一批高职院校,扩大其办学规模,以适应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不难预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有一个黄金期。这是因为: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来看,预示着短期高等职业教育是未来需求的重点。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正经历着重大变化,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2009年中国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是4.5%、52.6%和42.9%,而劳动力产业构成却为38.1%、27.8%和34.1%[9],劳动力构成与三次产业GDP构成形成鲜明反差。要解决上述结构性矛盾,必须在人才培养方面寻找突破口。在未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以技能培训为基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和第二产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根据预测,我国未来从业人员培训需求非常巨大,仅2011—2020年,高中以下程度者平均每年接受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数为2个亿。[10]

上述数据表明,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并将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为此,我国必须坚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基本方针。它不仅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从大众化向后大众化的转型。

在美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一批社区学院应运而生。它们与传统高等教育机构不同,社区学院主要由地方政府甚至社区举办,其目的就是满足所在区域的现实需求,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等都充分考虑社区成员及相关机构的实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针对性。国内部分社区学院在这方面也作出了有益尝试。比如,2001年,北京朝阳社区学院将人才培养目标锁定在满足社区需求上,相应设置了社区管理专业,并请国家民政家、学者为学员讲课,及时培养了一批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11]因此,社区学院的发展将对我国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必将成为后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社区学院,大多数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

(四)高等教育功能:捍卫精英教育、完善大众化教育、开拓普及化教育,形成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的三级教育模式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捍卫精英教育、完善大众化教育、开拓普及化教育,形成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的三级教育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即将来临,当务之急是,像美国加州那样,对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进行明确的划分与规范,构建与精英、大众、普及等三级教育相对应的三种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美国加州高等教育系统被马丁·特罗视为普及阶段高等教育的经典模式,它对我国构建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该系统是依据加州高等教育总规划而构建的,加利福尼亚大学(UC)、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CSU)、社区学院三种类型、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分别对应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该规划不允许大众型的州立大学拥有设置博士课程的研究生院或医学之类高水平专业研究生院,也不允许其升格成“精英”大学;并规定加州大学招收高中成绩排名前12%的学生,加州州立大学招收排名前1/3的学生,加州社区学院接纳所有愿意入学的高中毕业生。这种设计和规定,意在保护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免受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压力和冲击。美国其他各州虽然没有像加州那样有明文规定,也同样形成了这种三层结构,从而构成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基本骨架。

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我们认为,我国目前教育部直属的七十多所国家重点大学和少数省属一流大学,为精英教育层次;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和水平较高的民办本科院校,为大众教育层次;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和各种非学历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为普及教育层次。尤值一提的是,为了构建合理的三级高等教育模式,我国必须竭力避免不同层次的高校发生定位错乱、职责漂移。即不仅要竭力避免处于较高层次的学校目光向下,热衷于发展规模甚至争办低层次教育,以牺牲精英教育为代价;而且还要竭力避免处于较低层次的学校眼光朝上,热衷于提升办学层次或所谓的升格,放弃大众化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责。当然,在构建三级教育模式过程中,还要注意不同体系和机构的联结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体系和机构能否建立起稳定、便捷的通道,不仅关系到公平与效率问题,也关系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质量。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并与富有弹性的学籍管理制度配套,能有效地激发继续型、弥补型和断续型的学习需求。[12]只有这样,才能把动摇了的精英教育、滑坡了的承担精英教育的研究型大学教育质量提升起来,进而解决我国目前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顺利走完大众化的后半程道路,为普及化教育开拓一个良性局面。

(五)办学层次: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及以下(含各类培训)的四层金字塔式结构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当建立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及以下(含各类培训)的四层金字塔式结构模式。博士是国家顶尖级人才,应当维持一定数量而不宜扩大。硕士是高级应用人才和高级理论人才的后备人选,可适度扩大规模。本科是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数量上已经达到应有规模,应当维持,并不断提高质量。而专科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现有数量不足,應当大力发展。

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表现为纺锤型。从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09年学生数来看,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在校生总规模达2285.2万人,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规模为1179.85万人,占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人数的51.63%;专科在校生规模为964.8万人,占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人数的42.2%;研究生在校生人数为140.49万人,占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人数的6.15%。[13]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本科层次的学生规模比例过大,研究生规模和专科层次的学生规模偏小,没有呈现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所需的金字塔的结构;特别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未发挥承担大众化量的扩充的主要角色,缺乏短期大学、专修学院、社区学院这样在国际上承担大众化规模一半左右的高教机构。[14]为此,我国必须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严格控制博士研究生的数量,确保培养质量。博士研究生是国家顶尖级的人才,不宜过多,盲目发展势必会降低培养质量,也会造成人才使用上的浪费;适度扩大硕士研究生的规模。硕士研究生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可继续深造,是博士研究生的后备人才,又可在实践中发挥骨干作用,是各项事业的骨干力量;既可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也可胜任普通工作,因此,尚可进一步发展。稳定本科生的规模,着眼于提高培养质量,加强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社会是个综合体,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正如纪宝成所说,社会既需要卫星上天的精英人才,也需要马桶不漏水的能工巧匠。而从社会实际需求来看,社会对马桶不漏水的能工巧匠的需要量远远多于卫星上天的精英人才需要。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由于学生智力与基础、环境与经济、志向与机会等因素的原因,能成为让卫星上天的精英人才毕竟是少数,而让马桶不漏水的人才肯定是大多数。不言而喻,我国后大众化时期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显然还要得到大力发展,从而使高等教育各层次结构从纺锤型结构向金字塔型结构转变。

二、“综合治理”:我国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的构建策略

“综合治理”是指政府、社会、高校等多个层面共同作用,构建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模式,其中,政府的治理主要是立法和政策的调整,社会主要是营造舆论与转变观念,高校的治理主要是准确定位与创新管理。

(一)政府:立法规范与政策引导的综合治理

构建后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离不开相关的政府政策引导与立法规范。为此,国家应当超前谋划,制定并出台相应政策与法规,主导并影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

1. 立法规范。立足于构建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看,当下行之有效的立法规范思路主要有二:

(1)修改及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明确重点大学、普通大学、民办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的设立条件、职责职能、经费来源、培养目标、学生入学录取办法和学校淘汰机制,从而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准确定位,办出特色,避免高校之间盲目竞争和高校趋同化。

(2)修改及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可以将民办高校定性为公益性企业,明确民办高校的微营利性,促进民间资本能大量投入到民办高校中,从而保证民办高校和高职院校大发展所需要的经费。

2. 政策引导。从政策层面讲,有助于构建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后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多项的,即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并存。为此,国家必须实行分类指导。

(2)积极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十分庞大,国家应当集中精力,抓好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而把普及教育的任务交给民办高校。

(3)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兴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广大适龄人员都能接受高等教育,使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属当务之急。

(4)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必须保证教育公平,让所有适龄人员都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实现各自的梦想。

(二)社会:营造舆论与转变观念的综合治理

从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来看,社会舆论与人才观念的转变对于构建后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影响深远。为此,营造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舆论环境,转变传统上唯学历论的人才观念为唯能力论的人才观念,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的构建来说十分关键。

因此,社会要营造能力胜过学历的舆论环境,引导人们转变唯文凭而学习的观念,牢固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使人们参加学习的宗旨逐步从以追求学历教育转到以追求知识更新与能力的发展上来。全社会都要形成学习的风尚,打造学习型社会。此外,在后大众化时期,各用人单位应当端正对人才的看法,既要考虑人才的学历,更应当看重人才的能力。

(三)学校:准确定位与创新管理的综合治理

各级各类高校的准确定位发展是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得以并存的基础,其创新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多样化模式得以发展的保证。从目前我国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教育部管辖的70所部属院校和个别省属重点大学应当开展精英教育,培养顶尖人才;一般省属普通高校和少数优秀民办本科高校应当开展大众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一般的民办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普及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此外,开展精英教育的高校应该维持固定学制的教育模式,对于那些在固定学制无法完成学业的学生,可以适当延长1—2年的学习期限,如果仍不能完成学业,则应以结业的方式结束学业,从而确保精英教育的质量。对于开展大众教育的普通高校与民办高校来说,可以实行有限度的弹性学制,可以允许学生实行工学交替,以学分作为考核依据,在3—10年内完成学分均可正常毕业。在实施弹性学制的情况下,逐步建立以“学分”为中心的新型学籍管理模式。对于开展普及教育的一些民办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可以实行完全弹性学制,学生可以边学习边工作,不用规定学习年限,只要学生完成规定的学分,就给其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或合格证书。

参考文献:

[1]杜玉波.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N].人民日报,2011-03-29(4).

[2]教育部.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N].中国教育报,2011-04-29(5、6).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谢湘,刘万永.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中国大学高收费责任在高校[N].中国青年报,2005-09-08.

[5]万俊.浅议民间教育投资[J].科技创业月刊,2006(10):45-46.

[6]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全国城镇居民收支持续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改善[EB/OL].中国统计信息网,2011-03-07.

[7]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加快,生活水平明显提高[EB/OL].中国统计信息网,2011-03-07.

[8]潘懋元,肖海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与体系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8(5):29.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10年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11.

[10]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9.

[11]孙桂华.社区学院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64.

[12]胡成功.美日后大众化阶段发展路径比较与借鉴之二:高等教育体系结构[N].长江大学报,2011-11-30(2).

[13]教育部.2009年普通高校学生数[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58/index.html.

[14]楊移贻.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审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145-148.

(责任编辑刘第红)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
教学和管理层面的高等教育服务思考分析
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创新分析
在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引入MATLAB的简单介绍
教育国际化视阈下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之职业素养培育
法津实验教学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各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分析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