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

2012-04-29刘思林

高教探索 2012年4期
关键词:培养高校

摘要:高校“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的实践证明:培养“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遵循青年的成长成才规律和要求是前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基础、注重理论框架学习与能力结构训练是保证、参与社会实践与进行社会观察是路径。

关键词:高校;“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转型的加速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各类社会热点问题叠加出现,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思维方式更加活跃、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在接触新事物、新观念过程中更容易受到不同思想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国外一些企图遏制中国发展和崛起的势力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不断影响我国青年。在这样的形势和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承担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就迫切需要使党的理论学说和思想价值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拥护,需要一代代由马克思主义者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拓,而党政后备人才是党的事业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大学生是青年一代中的精英,他们的政治信仰状况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大力培养“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的基本要求

在不同时代,高校“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但也有不同的时代内涵。与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同,新时期的高校“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虽然未能经受生与死的考验,但仍然面临是与非、苦与乐、得与失、中与西等各方面更为复杂的挑战,仍然需要经受住政治的考验、事业的考验、名利的考验、生活的考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培养的高校“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的基本要求是:高度的理论自觉、鲜明的实践品格、深厚的群众根基、奋进的创新精神。[1]

二、高校培养“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的有力探索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负有对青年学子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神圣职责。它具有教育体系完备、教育内容系统、教育手段齐备、教育资源充足、教育经验丰富等优势,义不容辞地要肩负起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重任。[2]高校的这一使命说明,高校对我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培養大批“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实施“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的实践

党政人才是人才结构中最高层次的群体,是担负着组织领导责任的最重要人才,但他们的素质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广东省梅州市委组织部2002年曾对800名干部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干部队伍呈现“五偏”特点:学历偏低、年龄偏大、观念偏旧、流动偏慢、待遇偏低。[3]地处梅州市的高校——嘉应学院在对当地党政管理人才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巩固党的政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出发,与梅州市委联合实施“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从每届本科三年级优秀学生中严格选拔60人作为培养对象,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进行为期两年的系统培养,再从中选拔30名的优秀培养对象,作为“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下派到各乡镇基层任职,同时对他们进行后续跟进培养和管理。

9年来,“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共选拔培养对象540名,共有270人被确定为市委组织部选调生,并下派到基层任职。这些选调生在参加工作以后,都能够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赢得了基层党委、政府和各级干部的肯定。

(二)高校实施“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的特点

高校实施“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以在校大学生作为未来领导者潜在的人力资源群体,从中提前选拔优秀对象进行培养,使党政人才的培养对象从现职现岗的干部提前延伸到在校优秀大学生,使其培养的主阵地“前置”于高校。“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对高校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固本强基工程,增强地方发展后劲,以至于推进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质量第一,坚持榜样示范作用

“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的培养对象必须是政治思想素质好、身体健康、品学兼优、愿意扎根乡镇基层、服从安排、能力较强的本科三年级学生骨干、三好学生、中共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选拔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宣传发动、自愿报名、民意测验、党总支推荐、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学校党委确定、市委组织部审批、向社会公布等程序依次进行。通过以上程序,确保进入“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培训班(下简称党政班)的学生都是大学生的优秀分子,从源头上把好关。党政班是先进集体的代名词,是一个培养合格的党政后备人才的集体,是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这在学生中已形成共识。

2. 定向培养,突出实践育人原则

党政班紧扣提高政治素质与履行岗位能力等内容进行系统培养,采取理论培训、基础知识培训、实践锻炼、领导才能模拟等形式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具体措施为:成立独立的党、团组织,进行系统的理想信念教育,开设领导科学、管理学等课程,邀请镇、村在职干部以及各门类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安排学员到各地工农业建设生产一线参观学习,到延安、古田、井冈山等参观考察;寒暑假安排学员到乡镇挂职锻炼等。通过系统的培养,提升学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学员在实践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坚定了扎根山区、建功立业的信心。

3. 动态管理,实行优胜劣汰机制

通过班级管理、建立档案、定期考核、期中调整、择优录用的动态管理办法,加强对培养对象的管理。同时还通过为培训班配备专门的辅导员和班主任,聘请各类导师,建立完善党团组织机构等措施,加强和规范对培养对象的教育引导及监督考核。最后经培训考核、双向选择后,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组织考察与公务员录用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从中选拔出一定数量的优秀培养对象,作为“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选派到基层乡镇、街道工作锻炼。竞争机制的建立,使得学员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学习更加主动,学习成效更为显著。

4. 后续跟进,确保创造成长条件

培养合格的“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重在长期不懈的培养,关键在成长过程中明確方向。为更好地促进“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的成长,须进行跟踪培养。同时要求乡镇党委要为“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加强培养的同时注意压担子,把“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放到一定的岗位上去锻炼,放在复杂的环境里去锤炼,放在困难多的地方去磨炼,让他们感受到工作的压力,促进其成长、成熟。对工作能力比较强、成绩突出、得到大多数干部群众认可的党政战略后备干部,要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思想,将其大胆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让他们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经受锻炼,施展才华。

三、高校培养“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的启示

“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引起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广泛关注。实践证明,“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的实践创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培养坚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遵循青年的成长成才规律和要求是“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的前提

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极为重要的阶段,“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从优秀学生骨干中遴选对象,有利于培养政治坚定又有志于从事党政事业、愿意服务地方发展、能吃苦耐劳的优秀人才,减少人才成长中不必要的弯路。在培养中,一方面在尊重人才成长过程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科学设计了培养内容和方式,系统规划和推进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格外注重高校“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这一特殊要求,着重加强理想信念、信仰立场、理论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实现个人职业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4]

(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

“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正是在当地党委政府提出实现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却又面临后续高素质党政人才稀缺,党政干部人才补给难的情况下实施的,因而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从成立机构、建立基地、选拔培养、实践锻炼到择优录用,以及后续的跟踪培养等,投入人力和物力,为培训班学员的学习提供了各种条件,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发展创造条件)。高校与当地党委政府联合培养“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的方式,实现了理论培养与实践锻炼的统一,是高校培养“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的创新。

(三)注重理论框架学习与能力结构训练是“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的保证

培养高校“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的关键是帮助他们掌握合理的理论知识框架和能力素质结构。在培养过程中,既要通过开展理论学习等有效方式,对培养对象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训练,传授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方法,又要采取专业化的培养方式提高培养对象的学习研究、组织协调等能力。在对党政班学员的培养中,开设党的重要理论辅导讲座,邀请部分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就党的创新理论、重要战略思想、重大政策以及社会思潮、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讲解,同时编印了简明理论学习读本和相关学习资料。在能力培养方面,引入了辩论、研讨、演讲等教学方法,在组织、协调、沟通、表达等各方面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

(四)参与社会实践与进行社会观察是“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培养的路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充分强调了社会实践在提高个人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高校“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既要把组织培养对象参加社会实践作为引导他们了解社会、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又要找准他们普遍关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他们的思想困惑进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解答,帮助他们廓清思想迷雾、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要培养和提高学员的独立思考、思辨、甄别的意识和能力,澄清其思想上的困惑和模糊认识,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引导他们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社会热点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形成更深刻、更理性、更全面、更稳定的看法,进而明确坚定的政治方向。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达到四个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了解基层、认识国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密切他们与基层和群众的联系,培养对党、对人民的朴素感情,树立走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的成长道路的意识;三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培养优良作风;四是增加他们的社会阅历,培养、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坚定他们对党的信心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

参考文献:

[1]王兆国.努力为党的事业培养一批又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J].求是,2011(2):6.

[2]赵志军,常超,曹世杰.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J].现代教育科学,2002(11):24.

[3]翁永卫.经济欠发达山区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启示[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2):28.

[4]刘思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探微[J].中国青年研究,2011(8):10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9.

猜你喜欢

培养高校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