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

2012-04-29王中对

高教探索 2012年4期
关键词:资助体系教育引导

王中对

摘 要:本文基于公平与效率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科学发展观等核心理论以及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的资源配置优化、资助包决策、思想教育引导对策,构建了适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需要的资助体系。

关键词: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资助包;教育引导;资助体系

纵观高校现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虽然不断完善,但依然带着浓厚的“教育机会均等”式的保障性资助色彩。它漠视了学生对发展性资助的诉求,忽视了资助包(简称FAD)(将由多种资助方式构成的资助组合称为“资助包”,英文为Financial Aid Package)的科学决策,轻视了思想教育引导,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因此,开展相关研究,构建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的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并以此引导、激励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成长成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的内涵

发展性资助,从激励的视角看,“是指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由学生自主设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学校给予学生一定经费支持与指导并进行结果考核,促进学生发展目标实现的资助”[1]。他是指在资助主体资助贫困生的活动中,以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为价值追求,以资助对象的发展与资助体系的发展为目标指向,以现代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为解决方案的高校贫困生资助观念形态。[2]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是指高校以家庭经济困难大學生成长成才为导向,构建完备的资助方式,依据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综合素质、自主设定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科学决策个性化资助包,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引导措施,促使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和充分发展的资助。

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1. 公平与效率理论:正确认识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学生自由发展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具有普适意义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就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而言,促进资助效率提高的资助公平才是真正的资助公平,促进资助公平实现的资助效率才是有价值的资助效率。当然,公平和效率作为一个与特定的历史境遇和任务密切相关的时代命题,在特定的情况下,强调某个方面的重要性是应当的。[3]在高校学生资助经费不充足的情况下,首先要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使得他们拥有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强调“教育机会均等”式的保障性的资助公平理所当然。而在当前,高校普遍存在专项资助经费提取不足、使用不足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已经实现“决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资助经费略有富余。因此,高校学生资助“必须由单一强调‘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平诉求,发展至兼顾并强调‘教育机会均等前提下的教育收益最大化的效率诉求”[4],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拥有同样的发展条件、同样的发展前景。

2. 需要层次理论:采取不同的措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层次,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奥德弗(Alderfer)于1969年提出了ERG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最为核心的需要有三种:生存(Existence)需要、关系(Relation)需要、成长(Growth)需要。[5]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说,生存需要是可以通过保障性资助予以满足的;关系需要是经济资助所无法解决的,必须借助相关教育帮扶措施;成长需要中自我实现的需要,不是单有经济资助就能满足的,它更需要教育引导。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中,不但要根据不同学生个体不同的需要层次采取相应措施,而且要注意到同一学生个体的各种不同层次需要的并存性,能最大程度地提供满足他们各种层次需要的帮助,尤其是发展过程的扶持和必要的教育,引导、激励他们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潜能,朝着期望的目标而努力。这种能够满足各种层次需要的发展性资助体系,既保证了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所获得的资助金额与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个人的努力和发展状况相匹配,又解决了部分学生因经济困难引发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困惑等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科学发展观:从目标导向、实践取向和评价尺度三个价值维度促进学生充分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理论体系中,作为价值哲学命题的“以人为本”是其实质和核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三个价值维度:目标导向、实践取向和评价尺度,三位一体,构成发展系统的价值导向机制、价值规范机制和价值调节机制,铸成发展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神经中枢。[6]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所蕴含的“以人为本”内容和精神在目标导向、实践取向和评价尺度三个维度上与科学发展观是根本一致的。[7]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在导向机制上,既解决学生的发展可能与发展条件之间的矛盾,又激发了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的成才愿望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在规范机制上,在资助政策制订、资助包决策、资助成效评价与教育引导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兼顾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性资助诉求,并且在群体层面上获得所需资助是公正的,在个体层面上获得所需资助是充分的;在调节机制上,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具体发展目标实现作为资助效用的评价尺度,摒弃了传统的以资助力度即发放多少助学金、贷款、补助等为标准的评价尺度。

三、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 资助方式不完备,资助的导向与激励作用不显著

在现有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中,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社会团体或个人助学金、勤工俭学、学费减免等资助方式属于保障性资助。虽然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资助方式属于发展性资助,但这种奖励形式是对发展结果的奖励,而且获得此类奖励资助的人数很少,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向和激励作用非常有限。可见,现有的资助政策缺乏适用于学生个体能力提升过程扶持的资助方式;缺少引导、激励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资助方式,无法真正地使他们与其他大学生拥有同样的发展条件。大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发展性资助。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迫于生计,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放弃了诸多发展提高的机会,从而他们将无法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拥有同样的发展前景。

2. 资助决策不科学,基本保障性资助衍生新的不公平

尽管高校通过多年的实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已形成一套自己的做法,但资助决策缺乏科学性,主观性较强,主要凭经验,工作人员的素质与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资助结果的公平性。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目前高校在认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中,普遍存在认定标准的描述比较模糊、没有合理区分不同因素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状况的影响程度等问题,导致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认定结果不够准确,甚至让一些“假贫困生”有机可乘;另一方面,保障性资助基本上依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选择资助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阶段性发展的资助需求几乎不予考虑。这在总体上使得对学生个体的资助力度与实际需要的相符程度普遍不高,衍生了新的资助不公平。

3. 教育引导不同步,违背资助初衷的现象屡见不鲜

一个人的人生观体现了其对人性与生活本质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必然地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是社会生活的反应。可见,家庭的贫穷,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由于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相对滞后、缺乏长效性,因此出现了诸多资助主体不愿看到的问题。如:国家助学贷款道德风险高,还款不良率居高不下,大学校园出现“假证明”、“假低保证”、“假残疾证”现象。[8]部分学生因经济困难引发沉重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困惑;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自强自立意识欠缺;部分学生将接受资助视为理所当然,不懂感恩,使不少社会助学团体或个人寒心;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高唱“读书无用论”,得过且过等。

四、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的策略

1. 突出导向与激励功能,完备资助方式

要充分发挥资助的导向与激励作用,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成长成才,须对现有资助方式的资金分配重新进行科学决策,同时高校要提足、用足学生资助专项经费,并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争取更多的资助经费,设置既有共性、又能体现个体发展差异性的完备的资助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扶持困难群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9]因此,完备的资助方式应充分体现资助的导向与激励作用,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的资助形式:一是对保障性资助的受助学生,明确提出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品德素质、社会工作、公益实践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要求,进行“契约式”发展性资助;二是结合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拓展能力培养型勤工助学岗位(如助研、助教和助管等),设置能力提升助学金,用于学生学术科研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创新性实验项目、创业孵化项目、创业实践项目、学科竞赛、技术发明、探究性学习、职业技能培训或资格考试、等级考试等方面的过程扶持和成果奖励;三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设置用于奖励自强自立、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老爱亲等方面的模范的专项奖学金。

2. 强调发展状况,科学决策个性化资助包

强调发展性的资助,要求给予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多的经济帮助。发展性资助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以及全面考虑其综合素质和实现阶段性发展目标需要的费用因素,并基于此对个体发展性资助包进行科学决策,使得资助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其实际发展需要。

(1)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认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认定的实质是在综合分析其家庭基本情况和在校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对其家庭经济困难与否及其困难程度的判断。因此,构建完善的指标体系尤为重要。高校要基于实证研究,遵循科学性、选择性、独立性、客观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设计包括学生家庭属性、本人健康状况、家庭成员劳动力情况、家庭遭受灾难情况、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家庭其他经济负担、在校月生活消费实际情况等方面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等方法,区分不同指标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程度,从而建立“量化测评”模型。但是,一方面,“‘量化测评的批量性及影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评定结果的非绝对准确性”[10];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不得不把学生本人当作其家庭经济信息的主要提供者,由于诚信意识问题、观念心态差异、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等原因,信息来源本身缺乏可靠性。因此,须在“量化测评”的基础上,做好民主评议、公示和监督环节,确保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认定结果的准确性。

(2)个性化资助包决策。个性化资助包决策,就是高校资助工作者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在满足学生基本保障需要的前提下实现资助学生最大程度发展的原则,从诸多的资助方式中选择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对应的多种资助方式而构成资助包的过程。个性化资助包决策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综合素质以及实现阶段性发展目标的需要。因此,学生个体的资助包(FAD)由保障性资助方式(B保障)、发展水平资助方式(B发展奖励)和阶段性发展目标资助方式(B发展扶持)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保障性资助方式选择。在此过程中,注意把握几个底线:一是诚信意识淡薄的学生,不宜给予国家助学贷款;二是存在违背资助初衷现象的学生,不该给予高额的无偿资助;三是无偿资助向低年级倾斜。根据認定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着眼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指导学生确定发展目标和制定行动计划,基于此在保障性资助方式中选择恰当的n种资助方式Zi(i=1,2,3,…,n),其资助总额(不含临时性困难补助)能够满足学生个体的学费和生活费的基本需求。

用集合表示为:B保障={Z1,Z2,…,Zn}

二是发展水平资助方式选择。发展水平资助方式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需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在综合素质或其他某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每一种结果奖励类发展性资助方式都有一定的评奖条件和名额等因素限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取n种发展水平资助方式Zj(j=1,2,3,…,n)。

用集合表示为:B发展奖励={Z1,Z2,…,Zn}

三是阶段性发展目标资助方式选择。阶段性发展目标资助方式,是学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为了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提升过程的经济资助需要,根据学生学年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及其成果,在过程扶持类发展性资助方式中选取n种资助方式Zk(k=1,2,3,…,n)。

用集合表示为:B发展扶持={Z1,Z2,…,Zn}

因此,理想状态的最终资助包,就是上述三个部分叠加(即FAD=B保障+B发展奖励+B发展扶持)。但在实务操作中,以免发展水平高的学生获得多重奖励性资助,须以满足实际发展需要为度,切实将上述资助包进行修正。

3. 着眼资助愿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

(1)心理帮扶,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窘迫的生活体验,使得他们不同程度的存在焦虑、自卑、抑郁等问题,社会适应能力较差。需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走出心理困境。同时,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施展才华的机会,引导其发现自我闪光点,从而树立自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此外,要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使其得到同学的理解、尊重和关爱,产生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2)诚信教育,帮助学生走得更远。诚信是为人之本,立世之基。任何人倘若没有诚信,定当寸步难行。在资助工作中融入诚信意识教育,这不仅仅是解决大学校园“假证明”、“假低保证”、“假残疾证”现象以及助学贷款道德风险问题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树人的迫切要求。

(3)励志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既渴望自强自立,又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信心欠缺问题。高校通过讲座、“自强之星”评选、深度励志谈心等活动,教育引导他们以榜样的力量激发成才意识,不断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视逆境为磨刀石,振奋精神,磨练意志,发奋图强,以求有所作为。

(4)责任教育,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现实生活中,个人不能仅关注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要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就有使命,就有任务回报他人和社会所赋予的,这是由人的需要及其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1]我们人类只顾一人,是断不能生存的。自己要别人帮助,同时也需要帮助别人。这样大家互助,世界上的事情才办得好。[12]因此,高校要加强责任教育。这不仅是受助学生感恩的需要,也是由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也是由社会关系规定的,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必然要求。

总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的构建思路充分体现了资助育人的核心理念,重视学生所获资助金额与发展状况的结合,强调基本保障资助与具体发展资助并重,突出资助过程与人才培养的统一,充分发挥资助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发展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世勇,王林清,马彦周.学生激励的新视角:发展性资助[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178-181.

[2][4][7]桂富强.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夏文斌.公平、效率与当代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李超祖.教育激励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李永胜.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维度:以人为本[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13.

[8]李少荣.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制度的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53-55.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10]楊晓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2009(11):79-8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2]徐光宪.青年应树立社会责任感、时代幸福感和历史使命感(卷首语)[J].中国青年研究,2007(1).

(责任编辑于小艳)

猜你喜欢

资助体系教育引导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机制构建研究
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提高大学生资助育人水平
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措施及思考
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基于人力资本证券化视角的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港澳台学生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女大学生网络参与现状分析以及教育引导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