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和创设幼儿游戏的目标、原则及方法
2012-04-29赵春芬
赵春芬
[摘要]游戏是幼儿有效的学习手段,对幼儿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了选择和创设幼儿游戏时应预设的提高幼儿七项能力的目标、原则,以及游戏角色、创设游戏空间、把握游戏节奏、创新游戏评价等环节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4-0093-03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源泉,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学前期重要的教育手段。如何为幼儿选择和创设适宜的游戏,关系到幼儿的生存、成长与发展。本文将从目标、原则和方法三个方面,深入讨论如何为幼儿选择和创设游戏。
一、选择和创设幼儿游戏的目标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主要活动。但是,游戏不等同于玩,游戏的教育功能、发展功能才是幼儿游戏的终极目标。为幼儿选择和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游戏,必须以提高幼儿的各方面能力为终极目标。幼儿通过游戏来训练感知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发挥想象能力。锻炼记忆能力,发展语言能力,开发创造能力,提高社交能力,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最自然的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极有效的方式。我们教师不能轻视幼儿的游戏,应该很好地组织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从而实现幼儿游戏的终极目标。
二、选择和创设幼儿游戏的原则
1.满足幼儿生存活动的需要
为幼儿选择和创设游戏,要以满足他们生存活动需要为原则。所选的游戏,要能够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促使幼儿机体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增强他们的体质。这也是最根本的原则。
2.满足幼儿认知活动的需要
小孩子好奇心强,对什么事物都是想摸一摸、动一动,孩子能在游戏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比如,一些数学游戏如拨算珠,能使幼儿从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青蛙跳井”等棋类游戏,可以让几个幼儿一起玩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练习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简单的问题。
因此,为幼儿选择和创设游戏,要紧紧把握住满足他们认知活动需要的原则,遵循这个原则选择创设的游戏,往往会得到幼儿的喜欢。
3.满足幼儿解决矛盾的需要
幼儿时期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这时的幼儿需要对整个社会生活进行探索,然而他们又缺乏这方面的能力,这就产生了矛盾。因此,幼儿只能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模仿,以假代真,在模仿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得到生理和心理的满足。
因此,成人要顺应幼儿的这种解决矛盾的心理发展的需要,在为幼儿选择和创设游戏时,掌握这一原则,利用适当的游戏,达到锻炼幼儿能力的目的。
4.满足幼儿社会性交往的需要
幼儿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社会性交往的需要。刚开始是与成人交往,成人是幼儿社会性交往的最早对象,以后又逐渐过渡到与伙伴的交往。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同时他(她)还有一个自我肯定的发展需要。游戏提供了幼儿语言表达的环境和同伴间情感交流的机会与条件。两个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做互动,这个简单的游戏其实并不简单,幼儿在愉悦的情景中游戏,能增强对伙伴的亲近感。游戏的规则还能帮助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向社会合作发展。每个游戏的规则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
因此,满足幼儿社会性交往的需要,也是为幼儿选择和创设游戏的重要原则之一,遵循这一原则创设的游戏,能够让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游戏规则,从而培养人际协调能力。
总之,想要掌握为幼儿选择和创设游戏的原则,就必须深切地了解幼儿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只有满足了幼儿的需要,才能真正地为幼儿创设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
三、选择和创设幼儿游戏的方法
一直以来,幼儿园教育往往只注重幼儿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幼儿的内在需求、学习兴趣、探索能力、主动学习习惯往往忽视。其实,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中实现的。我们应该努力总结出一个最科学的选择和创设幼儿游戏的方法,来保证幼儿园游戏选择与设置的科学性,为幼儿提供一个集生活、游戏、学习为一体的课程内容,将游戏与教育起来。
以下,将按照游戏开展的进程,谈谈选择和创设幼儿游戏时,确定游戏内容、设置游戏角色、创设游戏空间、把握游戏节奏以及创新游戏评价等环节的具体方法。
1.关注幼儿兴趣,确定游戏内容
由于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当我们在选择游戏时,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各种各样的游戏内容。此时,教师们常会手足无措,随便选一个内容便成为幼儿近阶段的游戏素材。这样的做法往往会造成大部分的幼儿处于被动游戏状态,从而大大降低了其游戏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在选择游戏前与幼儿做一次讨论,题目是“我喜欢的游戏”,评选出最具人气的游戏内容。这样,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挖掘出来的游戏往往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即使与自己的初衷不符,但通过自己的参与评选,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下,幼儿的主体性也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幼兒便能兴致勃勃地开始游戏。
在活动中,教师应是一个观察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适时介入幼儿活动,关注幼儿的生成,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关注、支持、引领幼儿主动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
总之,我们为幼儿选择和创设游戏之初,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兴趣点,顺应孩子内在的真正需求,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将视野转向孩子,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确定内容。
2.尊重幼儿意愿,设置游戏角色
在设置游戏的角色时,教师要在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能力大小的基础上满足幼儿的愿望。例如:上过医院看病的幼儿,会提出玩“医院”的游戏;个性外向活泼的幼儿喜欢玩场面大,气氛热烈的游戏如“戏院”;个性内向、胆小羞涩的幼儿喜欢玩 “娃娃家”的游戏等等。教师通过平时的了解,掌握这些情况,从实际出发,在对幼儿角色游戏主题内容的指导中,教师要尊重幼儿提出主题的自由意愿,而不是指定主题内容让幼儿从中进行选择。
总之,在为幼儿设置游戏的角色时,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游戏的主动性。
3.顺应心理需求,创设游戏空间
游戏中,游戏空间的创设也尤为重要。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创设游戏场地。例如“戏院游戏”,幼儿找来又宽又厚的积木,拼在一起作为舞台,找来由薄到厚的积木,摆成几排贴上纸,写上号数作为观众席,用一个纸箱作为售票的窗口……玩这个游戏的幼儿一个个干劲十足。对于体积较大的积木,孩子们有的推,有的抬,有的找老师帮忙……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有条件的还可以创设活动區域。这种方法能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活动机会,有利于个性和谐发展。创设活动区域有利于教师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从而引导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为了让幼儿能较长时间地停留在一个活动区,可以在美工区准备各种图形的彩纸及各种纸盒类和壳类;为了提高幼儿对图书区的兴趣,可以增加修补图书的工作;为了提高幼儿的协作意识,可以开设积木区,使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互助协作,增强集体意识,学会与人合作。
因此,顺应儿童的心理需求,创设出多区域的游戏空间,是有效调动儿童参与游戏积极性的好办法。
4.换位思考,把握游戏节奏
首先,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假如我是孩子”的心态发掘幼儿可能的兴趣与需要,不要仅仅从“我想怎么玩”来设计游戏;同时,教师还应在实际游戏过程中,敏感地观察到幼儿真正的兴趣、需要是什么,能够及时地调整游戏目标以及步骤。第二,教师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去探索、思考。要提供条件,鼓励幼儿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想法。要允许幼儿犯错误,不要急于用成人认为正确的方法或观点去框住幼儿的头脑。第三,教师要把游戏中的教育看作是一个发生在内部的、需要一定时间的、渐进的过程,幼儿对教师意图的理解发生在游戏过程中,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重复。
教师只有时刻注意与幼儿调换位置思考问题,才能把握住游戏节奏,使游戏真正为幼儿所接受,真正达到选择和创设的目标。
5.调动主体情绪,创新游戏评价
为幼儿选择和创设适宜他们发展的游戏,游戏评价是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关键的环节。传统的游戏评价多以教师评价为主。其实,中、大班的幼儿由于思维、口语的能力发展,以及经验的丰富,完全有能力参与游戏的评价。可以让他们谈谈游戏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或不愉快的经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同时,教师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内容,选取幼儿提及的问题组织讨论,鼓励幼儿交流自己的看法,从而强化体现于游戏中的良好品行,诱导幼儿分析其间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设法解决。
大量研究事实显示,设计新颖合理(下转第96页)(上接第94页)的游戏,对幼儿的智力水平的提高、情感的升华、社会交往能力的加强、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找到教育与游戏的最佳结合点,探索教育与游戏的内在联系,掌握选择和创设幼儿游戏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积极为幼儿选择和创设适合他们发展的游戏,真正发挥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教育作用,促进每位幼儿的各方面素质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傅金芝,周文.《中国儿童发展量表(3-6岁)》在幼儿教育实验中的应用.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中国心理学会出版社,2001:92.
[2]吕燕.让孩子进入快乐的创造空间.首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 2002:46.
[3]应飞.让孩子亲近大自然[N].中国妇女报,2001(10).
[4]霍力岩.幼儿园活动区教学的主要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0(32).
[责任编辑: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