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建井材料课程特点与教改模式初探
2012-04-29闫长旺张菊
闫长旺 张菊
[摘要]本文针对《矿山建井材料》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脱节的现状,分析了可以采用的教学改革模式,这些教学模式的实施将改善《矿山建井材料》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矿山建井材料实验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4-0046-02
一、矿山建井材料课程概况
《矿山建井材料》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建井材料的性能,准确评定材料的性质,以便在设计和施工中合理地选择和正确使用。从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可以看出, 《矿山建井材料》课程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突出实践学习的学科。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重点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对材料应用知识的学习。
二、矿山建井材料课程的教学特点
(一)课堂理论教学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各种常用矿山建井材料的基本性质、成分、加工过程、应用特点等。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大纲讲授理论知识,同时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材料实例与图片,使学生加深对所学材料的基本认识。
(二)实验教学
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外,学校还安排一定的课时去矿山建井材料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及技能的学习。实验教学由实验室专门安排的教师进行实验教学与实验指导,实验完成后写出相应的试验报告,并且整理上交,由实验室教师给予评阅,并给出相应的成绩。
(三)课程考核
矿山建井材料课程的考核主要考核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分为考试及考查两种方式,但重点都是对各种矿山建井材料的一些基本性质、材料设计以及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考核。课程最终的成绩评定由任课教师根据考试(或考查)成绩给出并上报。
三、存在问题
(一)同步性较差
由于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由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场地进行,教学安排上的先后次序,以及实验室资源紧张等问题,导致学生由于缺乏理论知识,在实验室无所适从,效率较低,未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目的不能达到。
(二)教师之间的沟通不足
理论教学教师和实验教学教师,通常不能做到较好的沟通。例如:某些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启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某些学生动手能力强,要多强调他们对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掌握。教师的沟通不足,往往收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矿山建井材料教学改革模式浅议
(一)优化课程设置
可以考虑将《矿山建井材料》与《矿山建井材料实验》两门课程合并,由理论教学教师与实验室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改变原有实验教学安排与理论教学安排相互脱节的状况,避免理论学习与实验学习同步性较差的问题。
(二)丰富教學手段
在一些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仪器展示、实验演示等方法来加强课程教学效果。在学生课堂学习中,可以通过展示实验仪器、现场实验操作的方法,让学生边看边学,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实验资源的耗费,而且要比看实验视频的效果更深刻,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对于那些学生自己要做的实验,通过预期实验认知,初步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自己操作仪器的能力。
(三)实时更换教学场地
教学没有必要局限于课堂,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实时更换教学场地。例如:“材料力学性能”章节的学习,完全可以在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通过抗压强度实验演示,提高学生对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等方面的认知,及其对该章节知识的掌握与熟悉。有助于提高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四)结课考核要注重动手能力
《矿山建井材料》课程的考核要加强实验动手能力的考察,毕竟实验动手能力是更为重要的一环。可以考虑在课堂考试的基础上,安排相应的实验技能考试,进行现场实验操作,当场给出成绩,并按一定权重比例将实验成绩加入到学生最终成绩中。
基于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创建时间短,相关教学程序、实验设施不完善等实际情况,开展了《矿山建井材料》教改模式的研究,这样有助于丰富矿业学院的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促进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发展,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彭晓彤, 林晨.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材料课程改革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08(17).
[2]高英力. 矿山建井材料课程理论与实验共融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0.
[3]李怀珍 武俐.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教改探讨[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4]秦忠诚,蒋国安.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8(1).
[5]马全礼, 戴进, 王以功. 浅谈采矿工程试点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4(26).
[责任编辑: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