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思考

2012-04-29陆勇军

大学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体质测试标准

陆勇军

[摘要]本研究立足于管理学的视角,对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进行了思考。以充分认识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的演进和意义为前提,通过对当前《标准》相关研究工作以及在《标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分析,提出了从管理学的视角应对《标准》测试工作的几种策略。

[关键词]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4-0015-03

引言

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于2007年4月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完善和修订,颁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规定《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标准》的实施是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贯彻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标准》的测试工作是《标准》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标准》测试工作既是《标准》实施的起点,又是《标准》实施的终点。《标准》测试工作的落实对于一所学校特别是高校来说,是一件大事,需要相关部门、机构的参与和协调配合,亦因此会增加相关部门、机构人员的工作量。因此,从管理学的视角,来审视《标准》测试工作有利于提高测试数据的真实性,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仪器操作带来的失误,提高学生对测试工作的认识,以严肃、认真、积极的态度进行测试,能更准确地评估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测试的效率和效益,以压缩测试时间,合理调配整合场地、人员以及仪器等公众资源,提高仪器使用寿命,减少人力物力的支出,使测试过程更为科学化和有序化;有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教育,通过体育管理的手段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测试的目的、意义并内化到自身的行动去,利用测试数据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调节,使体育课堂内外实现良性互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识;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全面改革;有利于对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和及时反馈,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减轻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

一、研究现状

通过网络查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篇名”为检索项,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检索词,对2003~2011年间的文章进行检索(截止到2011-12),共检索到与本选题相关的论文212篇,其中核心期刊有16篇。对检索到的文章进行梳理,发现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一、《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比较研究。此类研究主要对两者的测试项目、权重系数、评价等级、评分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评述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存在的不足。如郑殷珏等(2009)的研究表明:新《标准》的测试内容更加丰富,但选测项目仍然分类不清;权重系数的分配更加合理;评价等级的调整幅度较小,但评分标准大幅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反映出新老标准间的各等级通过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采用新《标准》评价的不及格比例明显增大,从原来的0.3%提高到23.9%,而优良比例却由原来的60.2%降低到27.5%。二、对《标准》的理论解读。此类研究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与方式的历史演进与意义、指标结构以及组织与操作进行了理论上的解析,为具体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吴嘉玲、平越于2008年至2009年主要从事了这方面的研究。三、对影响测试结果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此类研究主要从测试工作的组织、程序、环境、测试仪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如张宗国(2009)的研究认为影响测试结果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准备活动、测试顺序、测试的态度和认知水平等,客观因素主要有仪器设计的科学性和精确度、测试环境温度的较大变化、测试时间安排的时段差异、测试项目选择的异同等。四、对区域性的高校实施《标准》的现状调查与研究。此类研究主要立足于本区域的高校具体情况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以正确评价本区域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据此提出一些改进学生体质的建议。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杜世全(2008)对安徽省的高校实施《标准》的现状分析,单继伟(2009)对浙江省高校实施《标准》的情况分析。

从以上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前期的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标准》的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为《标准》的实施以及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也可以看出当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成果只有16篇之多。大学生群体的《标准》测试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具体实施测试工作的基层高校,牵涉面广,要求由学校体育教研部门、教务部门、校医院(医务室)、学工部门、辅导员(班主任)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时间长,一般要持续一个月的时间;人员多,普通高校学生人数一般在一万到两万多,是一个全员参与的活动。以上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标准》测试工作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其有效的实施,而《标准》测试项目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研部门要唱主角。为此,以管理学理论为研究的学理支撑,对大学生《标准》测试工作进行分析,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大学生《标准》测试系统模式,是保证测试数据的真实性、测试程序的有序性、《标准》实施的教育性等方面的重要保证。

二、 高校《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的问题

人是管理中的核心要素,其中包括测试人员、学生以及教辅人员等。所以,要考虑组织者以及测试者的问题。首先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没有提升到贯彻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思想高度来正确对待测试工作。如部分高校体育工作者仍以组织实施《标准》会遇到测试仪器准确性、故障、工作量以及不合格学生按肄业处理违背《高等教育法》规定等问题为借口,拖延组织实施《标准》的测试工作,主要是思想没有转变,畏难情绪较大。还有的学校往往只是为了测试而测试,把数据上报后就认为测试工作结束了,学生的测试成绩既不公布也没有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反馈和引导,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测试成绩,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学生进行锻炼的效果也难于对比,测试的意义也就无法体现出来,《标准》的实施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了。其次是态度问题。在测试工作中不认真负责,随意脱離岗位,或者仪器发生故障后不积极上报也不想办法解决,消极等待,更有学校担心测试成绩不佳导致在上级检查中受批评而人为地将数据进行更改的情况。

学生的问题。首先对测试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如在教师安排测试工作时,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测试结果和体育课成绩有没有关系,这说明他们不了解《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其次,在测试过程中存在部分学生弄虚作假的行为。一是代测行为,由于测试时是输入学生的学号或直接刷卡,教师或管理人员不可能把学生与学号一一对应,较难发现代测行为;二是身高体重测试时,有的学生因为体重不足就在衣服里装几块石头增加体重;三是握力测试时,用双手进行;四是立定跳远测试时两名学生配合进行,一名学生从起跳线跳出测试区,同时另一名学生从测试区外跳入测试区内想达到的距离处;五是台阶实验测试时,上下台阶故意放慢节奏或休息等等,不一而足。

(二)资金问题

在教育部颁布的《标准》实施办法中,第二条明确规定了“《标准》的实施工作记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第十二条规定了“为保证《标准》测试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各地、各学校招标、选用的《标准》测试器材必须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相关认证机构认证合格的产品。”因此,在《标准》实施工作中,资金的投入主要用于场地、仪器的购买维护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支出两大块。已有的研究指出,“全省(安徽)高校中只有7所学校《标准》测试仪器设备费在10万元以上,经费的投入不足,造成《标准》测试仪器短缺、质量差,延长了《标准》测试工作时间,势必会影响整个学校体育工作。”在内蒙古,“购买台阶测试仪器费用太高,如果全校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测试的话,大约需要20台左右的台阶测试仪,仅一项台阶测试就得投资7万元左右经费。”在安徽,“调查显示执行《标准》测试工作量记入教师教学工作量,按教学工作量酬金支付《标准》测试工作量的学校只有2所,三分之二的学校只是给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测试工作的教师发放一定的补贴,三分之一的学校没有给教师发放任何补贴。”

(三)器材问题

我国专门用于体质测试的电子仪器,其开发和研制起始于近年的“国家体质检测”,上马仓促,质量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另外,在利益的驱使下,过于考虑“抢占市场”的速度,使得测试仪器很不完善,制作粗糙,零配件标准降低,故障率较高,厂方维护也很不及时。加之学校组织测试的特点是时间短、人数多,测试仪器在较短时间里高负荷运转,测试后又长时间搁置不用,疏于维护,这又容易使电子仪器元件老化受损,误差也就越来越大。

(四)时间问题

对时间的管理是要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达成要实现的目标任务,即要提高时效。每年《标准》的数据上报时间是12月10日左右,最迟到12月下旬。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却要求“选测项目,每年由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在测试前两个月确定公布”。相对于大多数学校集中在每年10月份到12月份进行测试来说,新生在9月份入学,在时间准备上就不会很充分。还有天气的原因,在数据的真实性上也会造成一定的误差。由于高校的学生人数比较多,因此测试的整个时间跨度比较长,如果安排不当,甚至会拖到两个学期来完成,如江西某个高校把首测的时间安排在秋冬季,把补测的时间安排在来年的春季。

三、从管理学的视角对《标准》测试工作的思考

(一)人是测试管理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管理的核心

对人的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于提高测试者以及学生的素质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现实测试工作中暴露出的测试者和学生的思想观念不到位或态度不端正的情况来看,在管理中首先要加强对他们的测试工作的前期培训,使学校的领导、教师、辅导员和全体学生都能深刻领会实施 《标准》 的背景和意义,了解《标准》的结构和体系,使《标准》的实施成为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举措。其次,要根据学校测试工作的总工作量来系统评价整个测试工作所需要的测试者的数量,合理配备教师和学生体育骨干的人员组成,使不同才能的人处于相应的层级中,做到人尽其才。第三,要制定和实施对测试者的岗前培训计划,使他们既提前适应测试工作的要求,又是一个对其考察的过程,通过培训看其是否真正适合承担这项工作。

(二)资金合理配备是顺利完成测试工作的基础

测试工作涉及的资金,包括测试人员的劳务费、仪器购置维修费、场地布置费、宣传费等,其中主要是对资金筹措和使用的管理。对于测试工作来说,首先要做好整个测试工作的经费预算,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才会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其次,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提高绩效水平。第三,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以不影响正常测试工作为前提,要成立体质测试中心向社会开放,通過合法手段为师生和社会服务来自行创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场地器材管理是顺利完成测试工作的保障

在测试工作中,对场地、器材的管理主要是提高其时间和空间的效率,延长其使用周期。首先要根据测试工作的要求和规定,积极向学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将器材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其次,要认真制定各类场地、器材、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制度,督促有关部门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修。

(四)对时间的高效管理是优化测试工作的重点

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实现目标最大化,是高效管理者工作的重要原则。在测试工作中时间安排指的是测试准备、实施、后期处理等构成的系统化,对其管理主要包括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控制。首先,要根据学校参加测试的学生总数量来确定合适的测试时间,尽可能地在同一个季节、同一个气候条件下完成,以保证测试的公平性。其次,要合理划分好每个时间段的学生数量,不要让学生把过多的时间放在测试项目的等待中。第三,要合理安排不同测试项目的轮换顺序,改善效率。

四、小结

大学生《标准》测试过程中诸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处于运动状态的。因此,根据对测试过程中诸要素的分析,进而对诸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和调整,运用管理的系统原理构建一个模式系统,使这一系统诸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程序,为达到真实准确地监测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这一目的而进行有控制的运作,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在分析和研究这个系统时,要把握其作为一种实体所具有的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交换性、相互依赖性、控制性等特征,以整体观念和开放的与相对封闭的观点、反馈信息的观点、分级观点为指导,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大学生《标准》测试模式,并遵循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研究程序,最后调整得到实践检验并用于大学生《标准》测试工作实践的系统,从而达到真实准确地监测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据此调整国家体育教育政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殷珏、方爱莲、蔡金明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9(7).

[2]张宗国. 影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主客观因素分析[J].体育科学,2009(9).

[3]杜世全.安徽高校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8).

[4]王茂琼,张启迪,钟卫刚,杨领航.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5).

[5]杜尚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探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4).

[6]《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谭有进]

猜你喜欢

体质测试标准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幽默大测试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忠诚的标准
“摄问”测试
美还是丑?
“摄问”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