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问题探论
2012-04-29樊腊梅李涛
樊腊梅 李涛
[摘要]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出现。本文通过研究新社会阶层产生及其利益诉求,理性分析了政治参与现状和问题,针对有序政治参与,从理论引导、政治领导、制度建设以及表达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
[中图分类号]D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4-0013-02
一、我国新社会阶层的产生及其利益诉求
(一)我国新社会阶层的产生过程
经济、政治体制调整和改革为中国社会阶层分化提供了历史契机,构成了新社会阶层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体制调整提供了良好经济环境。计划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的改变,使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分配方式促使部分有知识或者有技能的人员自主创业。二是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舆论环境。十五大以来,我国在政策上支持、鼓励、引导私营经济健康发展,这是对私营企业政策的新突破,也是对新社会阶层的政治保证。
(二)新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社会阶层人士具有兼顾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特性,并具有较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新阶层的利益诉求主要表现在:在政府部门有关政策措施上,期望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加稳定、有利的政策和环境;在产业构成上,期望私营企业能够获得与国有企业相近的或者同等的政策扶持;在政府职能上,期望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变化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政治生活上,希望能够更加方便地广泛地参与其中,反映自己的想法,发出自己的声音。就目前而言,新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已不再单纯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也希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体现自身政治价值。
二、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功利性明显
政治参与的本质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保护自身利益。由于新社会阶层专注于自己企业本身的发展,客观上对政治参与尚力不从心,其政治需求都是相对具体的,很少上升到制度层面,这决定了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主要是功利性参与,而不是理念性参与,直接导致政治参与的动机层次不高、政治义务感不强。
(二)新社会阶层组织上涣散性突出
新社会阶层作为一个尚在发展的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既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部分农民企业家和私营企业主,也有来自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的商人,还有自由职业者和外资企业中的高级知识型人才等,他们的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文化构成不相同,价值观念不一样,反映在政治参与上的要求就大不相同,导致整个阶层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组织的涣散。
(三)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心理上存在矛盾性
新社会阶层是在社会转型期发展壮大起来的,政治参与心理的矛盾性表现突出。一是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知程度存在矛盾心理。新社会阶层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他们对社会主流价值与现存秩序有着较强认同感,但他们又并不完全满足于现状,希望通过渐进的政治改革与制度建设,来保护他们的合法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在社会各个领域争取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与机会。二是对法律和自身认识存在矛盾。新社会阶层也越来越多地重视法律、法规在经济中的作用,但在不同程度上仍存在对法律认识不够、法治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损害和影响了新社会阶层的社会形象,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进程。
(四)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积极性缺乏
目前我国新社会阶层仍是一个松散群体,并未形成独立的阶层意识和统一的政治诉求,政治参与层次较低,呈现出多层次性特点。第一个层次是关心政治;第二个层次是提出政治要求,第三个层次才是真正“参与”政治,即通过在人大、政协等任职或加入社会组织反对或支持、改变和维护政府或团体的利益。总体上看,新阶层大多数是最浅层的政治参与,是关心与个人利益发生直接关系的政治内容,缺乏普遍的政治义务感。
(五)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表达渠道不畅
我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虽在表面上的渠道和表达方式很多,如人大、政协的选举活动、党组织活动、民主党派活动、政治社团活动和党政部门召开的座谈会等,但因相关制度未能法制化,常常是为了党和政府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作配合,参政表达并不完全畅通,真正意愿表达受到严重制约。
三、扩大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对新社会阶层的理论引导
新社会阶层发展与其他社会阶层状况不同,他们的需求复杂多样,要实现政治参与的有序化和健康化,就必须对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进行理论指导。一是加强对新社会阶层的思想政治引导。引导他们重视“以人为本”,保护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各项合法权利。二是提高新社会阶层的综合素质。为了实现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有序化、组织化,必须对新社会阶层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改善和提高,帮助新阶层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正确认知政治参与的目的性,才能有效地促进新社会阶层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组织,促进他们有序地参与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二)增强党对新社会阶层的政治领导
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是社会各阶层进行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加强新社会阶层对党的认识,保证我国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步伐的统一性,才能端正参与态度,增强参与意识,提高参与能力,把握参与尺度,引导新社会阶层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服从党的指挥,真正地做到从社会主义建设主人翁的立场出发。
(三)加强和规范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
稳定的制度环境是保障新社会阶层进行有序政治参与的客观要求。新社会阶层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政治法律環境的改进有利于推进政治参与的速度和广度,强化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扩大政治参与面,提高新社会阶层的积极性。
(四)完善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表达机制
要完善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表达机制,就必须扩大政治参与的基础,在新社会阶层内部建立民意反映制度,疏通反映问题的渠道,了解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把有建设性的意见汇总、提炼,这样才能真正地从实际出发,做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工作。同时,建立相应社会告知制度,让新社会阶层通过民主讨论,向政府反映问题,减少非制度性政治参与,防止利益表达的无序化。
[参考文献]
[1]曹方伟.我国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2]崔潇月,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途径研究[J]. 学术研究,2008.2.
[3]文道贵,陈志宇.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及执政党的政策引导[J].社会主义研究,2005(6).
[4]赵美英.新社会阶层政治诉求的调查与机制研究[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谭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