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到教辅机制引入
2012-04-29常莹朱庆华李云玮王婧
常莹 朱庆华 李云玮 王婧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所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与研究,我发现课程的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应随着学生学习需求及各专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出发,对课程改革及教辅机制的引入,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教辅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4-0034-02
21世纪以来,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到社会生活及管理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我学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关系着学生未来计算机操作及应用的水平。
一、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状
2007年3月,由北京市市教委牵头,成立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新学院经过将近5年的整合过程,现有二级学院7个,涉及到生物、计算机、汽车、数控等几十个专业。面对如此之多的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必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
(一)各专业学生的生源不同
我学院目前学生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初中毕业的五年制学生,二是高中毕业的三年制学生。不仅如此,学生还有北京生源和外省市生源之分。有的学生自己家里有电脑,并有至少一年的在校计算机课程学习经历,有的学生却从来没有系统学过计算机课程,有的甚至没用过计算机。这些计算机水平相差极大的学生被分在一个专业的一个班级教室上课,教学难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一种学制的学生使用相同的课程标准
虽然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所学专业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所有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却大致相同,只不过五年制学生课程的标准是把课程拉长到一年,而三年制学生用一个学期就学完了。而问题的关键是:不应该只按照学制区分学生该课程的学习时长和学习内容,而是应该取决于学生是否有计算机基础和学生所学的专业。
(三)考核形式单一成为学生学习的瓶颈,并制约教师的发展
1.取证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我学院要求每一个学生毕业时,必须考取计算机OSTA中级证书,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形式就是考取相关证书。这就导致课堂上出现一种“怪”现象:一些有计算机基础的同学,由于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都会,从而不好好学习;而那些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却因为做不完练习,不能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第一类学生不怎么学就能轻松的取得证书,但是实际上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而第二类学生因为基础差,即使付出多倍的努力也不能通过考试。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围绕OSTA中级考试内容开展,老师上课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同样的内容以求熟能生巧,导致很多与考试无关但是对撰写论文非常有用的知识被忽略,或者干脆不讲。如Word软件中的大纲模式、图片自动编号、目录自动生成、长文档的快速排版等,在现在的课堂上几乎都被忽略。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在最后一年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时,虽然论文内容没有问题,但是论文格式往往一塌糊涂,有的学生的论文需要老师帮助修改才能过关。
2.取证对教师发展产生的影响
这个影响不仅涉及到学生,同样也制约教师的发展。由于证书考取需要在特定考试环境下进行,所以讲授考试技巧,占用了每位老师很长的课堂教学时间;再有OSTA考试的环境是WindowsXP系统,涉及到的软件有Word2003和Excel2003。因此不仅仅是学校的机房全部安装考试用的系统和软件,老师们为充分备课,自己的计算机也多是安装此类环境和软件。这就造成,虽然现在Windows7操作系统和Office2010软件有很多实用的新功能,但是机房环境不支持,老师上课也没有时间讲,学生也就自然而然的没有机会接触并学习新事物了。作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由于受考核方式的限制,很少研究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和软件,而是研究这个考试什么内容考什么不考,研究如何让学生通过考试,研究如何在考试(模拟)环境下进行有效操作,因此教學能力、教学水平甚至科研能力都受到极大限制。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两点建议
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学习到对自己专业有用的计算机知识,让学生将来顶岗实习或工作时有强有力的竞争力,作为基础课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就必须要改革,使它适应学生需要,适应专业发展。
(一)课程标准必须根据学制、学生和专业进行调整
前面已经提到过学生的个体差异,建议在入学时进行计算机能力摸底测试,并把课程拉长为一个学年。第一个学期不分专业,根据考核情况打乱原有专业和班级进行走班式教学,每个班讲课进度与内容不同,经过一个学期的调整使所有学生计算机水平达到统一的标准;第二个学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生再恢复原来的专业和班级上课,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不同专业、不同学制的学生,上下两个学期课程的时长可以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班次的教学质量,课程标准细化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专业发展才能紧密联系,确保每个学生上课都能学到知识。
(二)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能力,考核手段多样化
一门课程不论讲授什么内容,都应该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有帮助。试想一个高职学生毕业时,不会安装、优化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或不会对操作系统进行美化,不会在网络的搜索引擎上收集有用信息,不会找到因为病毒或误操作而删除的重要文件,也不会制作展现公司产品的视频短片……,这样的计算机课程就是失败的课程,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也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课程的考核方式就要多样化,取消单一的考取某个计算机证书的形式。学校可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比如给出几个计算机证书范围,这些证书的含金量各有不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选择并考取一个或多个证书,学校也可以开办形式多样的计算机取证补习班,帮助有需求的学生取得相关证书。
另外,取得计算机证书不能作为学生计算机考核的唯一标准,要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取得名次成绩也可以作为计算机课程考核的依据。
三、建立教辅机制让学生、教师和学院共赢
不论是像计算机基础这样的专业基础课,还是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我们都要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作为学院的办学也要与时俱进。
我学院每到期中都要做学生调查,开展学生座谈会。学生们都会对这半个学期的学习等提出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曾经多次提出这样的建议:C语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第一次接触编程语言所以入门非常难。刚开始学习时总是糊里糊涂的,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头脑逐渐清晰,但是一个学期也结束了。学生希望学校调整教学计划,把这门课程延长至几个学期都开设,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这门课程。我曾经作为北京市市属高校首届学员,在高校教师发展基地之一的北京大学学习,期间我全程观摩了北京大学的“文科计算机应用”课程。北京大学有很好的教辅机制:要求在读的研究生、博士生要承担一门本科课程的教辅工作,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毕业时必须取得相应学分。当然,我们高职的学生素质不可能与北大的研究生、博士生相提并论,但是也有很多好学生渴望学习,我建议学院做以下思考:
(一) 让学生成为教辅机制的直接受益者
在一门课程结束后,学院可以把学习成绩好且渴望继续学习的学生组织起来,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让每个老师带一名学生做教辅。让这些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依然能跟着老师继续学习,甚至可以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锻炼与人共事的技巧,也有助于学生完成最后的毕业论文;同时,这些学生也能在学院内树立很好的学习榜样,并实现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学习的良好校风。学生毕业时可以根据教辅工作的质与量,由负责老师给一个成绩,从而取代一门选修课成绩。
(二) 让教辅机制成为教学相长的基石
现在学生的知识来源不仅仅在学校内,他们身上也会有许多新思路、好想法,通过学生教辅机制,不但能适当减轻老师们的教学负担,而且还能让老师们与学生的共事中,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灵感,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 让学校成为教辅机制的最终受益者
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我们学院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参加大赛的学生往往是刚刚学完相关课程而又缺乏相关实践经验的学生,虽然也能获得好成绩,但是在个别奖项的角逐上会有所欠缺。而通過教辅机制培养的学生刚好会弥补这一缺陷,参加技能大赛会获得更好的成绩。通过这种机制,能让学校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优秀职业人;而这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又会成为一面面学院宣传的旗帜,学校终将成为教辅机制的最终受益者。
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老师,要不断改进“计算机基础”课程,完善学院教学机制,努力寻找高职教育与社会紧缺人才培养的结合点,使学生学有所成、老师不断进步、课程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巧恩等.高职教育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2]李军.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3]刘化.论高职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J].辽宁高职学报,2002(2).
[4]邢春峰、陈林珠.关于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12).
[5]王靖荣、王丽新.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须注意的几个问题[J].辽宁高职学报,2010(10).
[责任编辑:左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