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选集》中的“那么”与“那末”

2012-04-29扶晶晶

文学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语法化

扶晶晶

内容摘要:“那么”和“那末”在现代汉语中是一对同义词,经常互换使用。但是,在《毛泽东选集》中,二者的分工却很明显,具体表现在“那末”只用做连词,放在句首,而“那么”除了作连词外,还可以作代词。这种差异是由“那末”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关键词:那么; 那末; 语法化;

一.《毛泽东选集》中的“那么”和“那末”

1.句法功能

在《毛泽东选集》中,这两个词语的用法并不是完全雷同,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那末”在文集中一共出现153次,其词性都是连词,没有见到用于指示代词的用法;而“那么”仅出现了18次,且都是用作指示代词,而没有发现它用作连词的例子。不仅毛泽东如此,我们在翻阅朱德熙先生所著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书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区别,“那么”只用作代词,“那末”只用作连词。由此可见,毛泽东和朱德熙都对“那么”和“那末”的语法功能做出了区分。

2.语用功能

对于“那么”语用功能,已有学者们做了详细的介绍,下面我们结合《毛选》来探讨“那末”的用法。具体表现在:

第一,由原因推论出结果,如:

(1)瞎说一顿之不能解决问题是大家明了的,那末,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

第二,由条件产生出相应的结果,如:

(2)只要共产党和红军本身是存在的,发展的,那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然也会是存在的,发展的。

“那末”用在后分句,引出满足条件可产生的结果。

第三,由假设引发某个相关结果。这是《毛选》中“那末”使用最多的一种情况,其中,仅和“如果”搭配的就有79条,另外还和“假使”、“倘若”、“若”等搭配使用,如:

(3)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那末广大群众是不能领会我们的决议的。

(4)倘若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是错误的,或者是动摇犹豫的,那末,革命就非走向暂时的失败不可。

上面的“那末”在句中都起连接作用。除此之外,“那末”还可以是过渡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

(5)“那末,什么是斗争性呢?”

这是毛泽东在《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一文中谈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分析完“同一性”的问题之后所说的话。再如:

(6)那末,政治上军事上必需的条件是什么?

这是《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毛泽东在谈谈到在战争中取得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教训之后,贝特兰记者问毛泽东所问的话。这里的“那末”既是承认上文所说内容,又引出与该内容有关的新内容。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功能,“那末”似乎也只保留“那么”所具有的连词功能。也就是说,在用作连词这一方面,二者是等同的。但是“那么”的指示代词的用法却是“那末”没有的,这也是毛泽东、朱德熙等人不将二者混淆使用的原因之所在。由此也引发疑问:造成二者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结合二者在汉语史上的演变来探讨分析。

二.“那么”和“那末”的发展演变

1.“那么”的产生

关于“那么”的产生,前人做了很多研究。太田辰夫(2003)认为“这么/那么”可能是在“这/那”后面加上“懑”或“们”而产生的。吕叔湘、江蓝生在《近代汉语指代词》一书中也提到:“这么、那么”是后起的形式,早期近代汉语里用得最多的是“恁”,后一个字有“没、摩、麼”等写法,最后采取了一个罕用字“麼”。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么”中的“么”只是一个附加成分,并没有实在的意义,之所以采用“么”,是由于用字的不同而造成的。《现代汉语词典》也认为“么”是后缀成分。同时,我们看到,这些学者在探究“那么”来源时,并没有提到“那末”。可见,“那末”是后来才产生的,是在“那么”产生之后才出现的。

2.“那末”的产生

上文提到,《现汉》把“么”解释为词缀,但是,在对“末”的解释中,我们并没有发现它有后缀这一用法。在《繁简正异辨析词典》中,解释“么”时说到“用作后缀的‘么字也可以写作‘末”。写作后缀的“末”的出现究竟是一种偶然还是语言自身发展的结果?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得考察“末”的历时演变。

“末”,《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是“木上曰末”。本义为树梢。“末”的语义变化可以表示为:树梢→泛指事物的末端、末尾→不重要的事→末尾→末了。在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一文中提到“Heine等人(1991)将语法化看成是若干认知域之间的转移过程,他们把各个基本的认知域排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

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

这个等级的前半部分(由人到空间)是实词变为虚词的过程,后半部分(由空间到性质)是虚词进一步虚化的过程。”末”字能从“表具体事物”转向“表示时间”,可以说是“末”虚化的过程。一方面,“末”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另一方面“末”越来越缺乏具体的意义,即意义越来越泛化、虚灵。“末”最初只是表示具体事物的末端,后来可以表示抽象事物的末端,如放在一些时间名词后表示时间,扩大了原有的表意范围。 “末”在春秋战国时就可以用在时间名词后表时间,如:

(7)丁末,入绛,即位于武宫。(《国语》)

类似的例子还有“春末”、“夏末”、“世纪末”等等。但是,这里的“末”都是粘附于前面的时间名词而使用,它的意义是“末尾”。脱离了前面的时间名词,它便无法表示时间。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末”开始慢慢脱离和其它名词的组合,开始单独使用。通过考察,“末”脱离具体名词单独使用表示时,一般有两个词语,一个是“末后”,一个是“末了”。“末后”、“末了”的形成有类似之处。二者在最初形成时一般都是表示的是次序的末尾,可以算作是空间的末尾,结合的也不是很紧密,去掉后面的“了”和“后”仍然可以成立。例如:

(8)又是寄书的一个顺便,再修书一封托他。这是第三封,亦有诗十首。末了章云:……(明《今古奇观》)

(9)孝经末后章,委典陈情毕。(唐《寒山诗》)

上两例中的“末后章”和“末了章”都可以说成“末章”。当它表示跟时间意义相关时,结合的却非常紧密,应该归为时间名词,这也符合前面所提到的由空间到时间的虚化顺序。如:

(10)又形容几句锣锣腔,末了儿改唱了一只西皮二簧。(清 石玉昆《七侠五义》)

(11)斯须,萧国召公入箔,怪问曰:“末后长老何故发怒”(北宋 文莹《湘山野录》)

这两个词沿用到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它们的解释都是“最后”。在语法功能上不仅可以作定语,表示最后的人或物,还可以放在句子的开头,作时间状语或地点状语。“末后”作状语的例子如:

(12)末后,还是硬着头皮跑着跟在杨子曾马屁股后面,吞吞吐吐地问:“太……太太君,你们这是到哪里去?

“末了”作状语的例子如:

(13)末了,罗维民只问了一句,小赵,能不能告诉我推跟你这么说的?

由此可见,“末”具有了以前所没有的功能,可以用于连接分句。前面提到,“那么”在开始用作连词时,一般都是用于连接结果或判断。无论是结果或是判断,或者是后来出现的话语标记功能,都暗含着说话人在某个话题上的一种结束。而“末后”和“末了”也具有这种功能,这就是“末”也能用于“那末”的原因之所在,也是“那末”起先不能用于指示代词的原因。

从上,我们也可以看出,“那末”的出现,可以说是“末”在语言中发展演变的结果。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由两个。一是隐喻及词义变化。“末”的意义遵循“具体→抽象/不太抽象→更加抽象”的途径虚化。“末”由最初指“树枝的末端”引申为其它事物的末端,最后又由表示具体事物引申出更抽象的意义,即单独表示时间。然后再由时间进一步虚化,最后放在指示代词“那”的后面,原有的意义变得更加虚化。另一方面是句法功能的变化。“末”最先由粘附于名词后再到词性发生变化,变为形容词放在名词之前,到脱离名词单独使用,这些语法功能的变化,为“末”可以放在指示代词“那”后提供了关键的条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毛选》中,“那么”和“那末”的严格区分是有一定根据的,因为“末”并不像“么”那样一开始就是单纯的词缀,毫无意义。“末”在语言的发展演变中,它有一个不断虚化的过程。因此,它在“那末”中或多或少留下了自己虚化的痕迹。虽然在现代汉语中,“那么”和“那末”已经通用,但是在产生之初,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二者的混用可能是由于“那末”在长期使用中逐步扩大功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天津:天津古籍,2005.

[2]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

[4]吕叔湘,江蓝生.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07),267.

[5]傅永和.繁简正异辨析词典[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扶晶晶,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文字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于现代汉语语法及方言的研究。

猜你喜欢

语法化
“所有”的语法化微征
清代土默特历史档案中因果连词的语法化及其动因
浅析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演变中的作用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贵港方言“爹”的多功能用法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汉语史论集》述评
俄汉情态词语法化特征对比研究
湖南祁东话复数标记“一各”的功能及语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