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中后期和现代早期英国盐价变动原因考察
2012-04-29于民
于民
摘 要:中世纪中后期和现代早期英国盐价变动是多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其中,盐产地分布不均衡和盐产地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与天气环境,对英国盐价的地区性变动和时段性波动有着重要影响;黑死病爆发后由人口大量减少引起的剧烈经济社会变动是导致英国盐价反常变动的主要原因;英国在盐的进口上严重依赖法国则决定了英法关系对中世纪中后期和现代早期的英国盐价变动有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货币数量是影响盐价的另一重要因素,货币数量越多盐价就越高,而当出现“银荒”时,盐价也相应下降。
关键词:盐价变动;盐产地分布;自然环境;黑死病;英法关系;货币数量 中图分类号:K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864(2012)04—0003—14
盐价变动是经济社会变化的缩影,从中世纪中后期和现代早期的英国盐价变动中可以窥探生产、人口数量、通货膨胀、瘟疫灾荒、战争与外交政策等社会经济与政治因素的变化情况。不过,从盐价变动角度考察英国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变化虽然有助于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了解,但在某种程度上以这种反推或假设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偏离历史事实。因此,本文的着眼点不是从盐价变动反推其因,而是从具体要素入手,考察它们对盐价变动的影响。由于盐价变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难对所有的影响因素作条分缕析的研究,故仅择其要者,主要从盐产地分布与自然环境、黑死病、英法关系和货币因素四个层面阐述其对盐价变动的影响。
一、盐产地分布与自然环境对盐价变动的影响
盐是“百味之祖”,是绝对的生活必需品,这种绝对的“必需性”在中世纪和现代早期尤为明显。在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时代,尽管每个庄园都是一个封闭的经济单位,但因为“一年内有5个月需要靠腌肉过活”①,且在乳制品的生产中,每制作10磅黄油或奶酪就需要1磅盐,所以几乎所有的庄园都要购买盐,以供饮食和保存肉类之用。中世纪后期和现代早期,由于食物特别是肉类和鱼类贮存需求的增加,盐的需求量有增无减。这正如费尔南·布罗代尔指出的那样:盐“是世界各地人民的必需商品,对于维持人、畜的生存和腌制咸肉咸鱼均不可缺少”②。
英国的盐产地分布极不均衡。直到1670年英国在勘探煤矿时于柴郡的诺斯威奇地表以下100英尺发现矿盐之前,都是通过蒸发内陆盐井的卤水或沿海地区的海水制盐。内陆的井盐蒸制主要集中在伍斯特郡和柴郡,两郡分别又以德罗伊特威奇和诺斯威奇、米德尔威奇、南特威奇① 为中心。海盐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其中诺福克郡西部、肯特郡北部、林肯郡、苏塞克斯、萨福克和埃塞克斯是重要的盐产地。此外,西南部的德文郡也产少量海盐②。除井盐和海盐外,一些沼泽地带也产盐,但数量十分有限,并且也具有地区分布的不均衡性。
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中世纪中后期和现代早期的英国,盐产地分布的不均衡对盐价的地区性变动有着重要影响。一般说来,距离盐产地越近盐价就越低,相反,距离越远盐价就越高。1355—1400年间英格兰东北部的达勒姆郡和诺森伯兰郡就因距离产盐区较近,且得交通之利盐价较低,每夸特盐的价格是4先令7便士。南汉普顿的盐价也比较低,每夸特4先令9便士。14世纪后期,泰晤士河上游和科茨沃尔地区、切尔顿的盐价却非常高,分别为每夸特7先令、7先令3便士。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一,供给这些地区的盐可能是德罗伊特威奇地区生产的井盐,而不是进口的盐,或者本国沿海盐场的盐,井盐的生产成本相对来说本身就高③;其二,这些地区交通不便,且距离盐产地较远,运费较高,从而影响了盐价。同样德罗伊特威奇盐场的盐价变化,也证明了盐产地分布不均衡前提下交通运输和距离对盐价变动影响的一般规律。英格兰西部的盐主要是由隶属于伍斯特修道院的德罗伊特威奇盐场生产的井盐,因此,距离德罗伊特威奇不远的伍斯特主教的庄园支付的盐价仅略高于全国平均盐价,而赫里福德、莱奇莱德、里斯伯勒王子城等处于古老的德罗伊特威奇——伯明翰盐道覆盖范围内的地区,支付的盐价显然要比伍斯特主教庄园更高④。其他地区的盐价也证明了这个一般规律。如利明顿的盐价比牛津的盐价低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利明顿是盐的原产地,而运往牛津要么经过泰晤士河远途涉水航运,要么通过陆路运输,而陆路运输的费用非常高,河道运输又不能全程畅通,须经陆路中转⑤。从这些例证中,可以发现,盐产地分布不均衡之所以会对盐价的地区性变动产生重要影响,是因为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条件下,较高的运输价格抬高了盐价⑥。直到现代早期,盐产地分布不均衡对不同地区的盐价变动影响仍旧十分明显,具体情况可见表一。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条件下,盐产地分布的不均衡确实对中世纪中后期和现代早期英国盐价的地区性变动有着重要影响,但不能对此作过高估计。英国是一个岛国,面积较小,在英国内地任何一个地方,或者距海不超过80英里,或者距离可航运河流不超过50英里,因此,向英国内陆腹地运送重量为120磅的一蒲式耳盐① 的运费大约为5便士,而英国内陆绝大多数地区的运费比这要低。每年夏末,因为道路状况良好,运输便利,运费还会低些。所以,在充分关注和重视这一重要影响的同时,决不能对其估计过高。
如果说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条件下,英国盐产地分布的不均衡对盐价在地区间的变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话,那么,英国盐产地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与天气环境,则决定了英国盐价整体较高且具有明显的时段波动性特点。
其一,在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的中世纪中后期和现代早期,英国盐产地日照时数偏少,阴雨多雾,气温偏低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英国盐价整体较高。英国日照时数普遍偏少,“各地年均平均昼夜日照时数在3小时至5小时之间变动”,“处于北纬51°的英格兰东南部沃辛一带,年平均昼夜日照时数有5.0小时”,“英格兰东部沿海低地有4.0—4.5小时”。更为重要的是,造成英国日照时数偏少的“主要不是纬度位置,而是由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全年湿润,多云多雾的特点”,因此,尽管“夏至前后,英国东南部伦敦一带昼长可达18小时”,而实际上日照时数却只有“7小时”。也就是说,“在夏季月份里有40—80%的白昼为阴云天气所笼罩”。另外,“夏季英国由于受海洋调节和凉爽西风的影响,气温却低于其他同纬度地区,七月英国各地气温为14—17℃,而柏林为17.5℃,华沙为17.7℃,温尼伯超过19℃。”① 这在“对盐价影响最大的是直接的太阳热能总量”② 的时代,尽管英国南部和东部沿海蒸发海水为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至2500年前,但由于英国的气候特点,以蒸发海水或卤水的方式制盐一直受天气的影响,带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与欧洲大陆相比盐价偏高。当然,改蒸发海水制盐为“煮海为盐”,即把海水或卤水置于大型平底陶锅(后来为铅锅)中蒸煮制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摆脱气候和天气的影响,但这种方法需要大量木材作为燃料,不仅会使制盐业成为一种“高耗能的工业,对燃料有很强的依赖性”③,而且还会增加盐的生产成本,抬高盐价。这或许正如马克·科尔兰斯基指出的那样:与法国直接通过阳光蒸发海水而生产湾盐(bay salt)相比,英国的海盐主要是通过冲刷盐沙并用火蒸发制得,因此产量很低,生产成本却要高得多④。
其二,较长时段气候变迁和不同年份天气变化使英国盐价变动具有了时段波动性特点。一方面,12世纪中后期至13世纪末期与14世纪中后期的气候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国盐价的长时段波动。多方面证据表明,1150—1300年是一个气候适宜期,夏天要比接下来的几个世纪温暖干燥⑤。海洋温度至少和今天一样高,甚至可能比今天还要高。在英国东南部,11—12世纪的降雨量虽然比之前要多,但1100—1310年的夏季却相当温暖干燥⑥。因此,与14世纪中后期的盐价相比,这一时期的盐价明显较低。现有的统计数据表明:1260年至1310年间盐价在每蒲式耳4便士上下徘徊,其中1295年最高,为每蒲式耳9.75便士,1261年和1287年最低,为每蒲式耳2.5便士。之后,盐价渐高,14世纪中后期每蒲式耳盐价多在8—10便士间浮动,其中1392年和1398年最低,为每蒲式耳5.75便士,1351年最高,为每蒲式耳1先令4便士⑦。另一方面,不同年份的天气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国盐价的短时段波动。自1310年开始夏天变得低温潮湿,尤以1315年最为严重。天气变化的直接结果是盐价迅速升高,从1312年、1313年、1314年的每蒲式耳4.75便士、4.875便士、4.625便士,增至1315年和1316年的1先令8.25便士、1先令4.625便士①。另据14世纪本笃会圣奥尔本斯修道院修士约翰尼斯·德·特罗克厄(Johannes de Trokelowe)的记载,1315年的6月、7月和8月,英国的天气阴冷,大雨倾盆,结果伦敦附近的盐价从1315年的每夸特30先令增长到了1316年的40先令②。直到1318年天气好转后,盐、鱼、葡萄酒这些生活必需品才有了较为充足的供给,价格也随之下降。由此可见,气候和天气对英国盐价的时段性变动确实有着重要影响。
二、黑死病与英国盐价的反常变动
一般说来,在盐业生产技术水平既定或者未取得重大技术革新的情况下,人口与盐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人口数量越多,盐价越高。西方学者关于英国人口数量和马泽民博士关于中世纪英国盐价③ 的长时段研究证明了这一点。12世纪末至14世纪上半期英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根据斯蒂芬·布罗德伯里等人在既往研究基础上作出的较为合理的修正性估算,1190年英国的人口总数约为310万,而1348年为481万④。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同步,这一时期的盐价也不断增长。马泽民博士在对西方学术界相关统计数据系统整理的基础上指出:“1250年之前平均盐价在2先令(每夸特)之下,1251—1300年平均盐价超过2.5先令,14世纪前半期超过了3.5先令”⑤,1250年以前至14世纪前半期盐价至少增长了1.75倍。因此,可以认为,长时段的人口变化和盐价变动间确实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人口变化和盐价变动之间只是在长时段上成正相关关系,具体到某个特定年份或一定时期,这种正相关关系可能不存在,甚至呈负相关关系。这除与特定年份或时期的天气等状况相关外,还与特定的历史事件及因之而引起的经济社会变动有关,黑死病与英国盐价变动间的关系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
不管黑死病到底是鼠疫还是炭疽热,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最大的灾难性后果之一是人口大量减少⑥。根据1351年教皇克莱门特六世的代理人对欧洲的普遍估算,黑死病在基督教欧洲大约夺去了2384万人的生命,而在瘟疫爆发前欧洲约有7500万人口,死亡率为31%,其中英国的东盎格利亚、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和斯堪的纳维亚部分地区死亡率最高,约为51%⑦。J.C.拉塞尔则专门估算了黑死病给英国人口带来的灾难性影响,认为:1086年英国的人口总数为110.51万人,1377年为223.2373万人①,自1377年开始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到1400年左右跌至约210万人②。J.C.拉塞尔的人口估算数字显然偏低,后来自己还曾对这些数字作出修正。斯蒂芬·布罗德伯里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1348—1349年黑死病的首次爆发,再加上恶劣的天气和严重的歉收,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人口在3年内就减少了46%。这一数字与近年来估计的死亡率为40%或更高相一致。尽管这一灾难性的人口下降之后接下来就是人口的迅速反弹,但1361—1362年、1369年和1375年瘟疫在全国范围的爆发使得人口数量进一步减少,到1377年丧失了人口数量几近一半③。具体数字参见表二。
人口的大量减少引起了剧烈的经济社会变动,而这又引起了英国盐价的反常变动。这一继起性的因果关系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由于人口大量减少,大片土地荒芜,因而有了大量空闲土地可供耕种,引起了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盐工向农业领域的转移,从而使得生产减少,盐价升高。黑死病的爆发使得“那些农业上最落后的地区、村镇和小村落,遭受衰退加倍严重。虽然那里人员的死亡也许并不比在农业较好地区多很多,但人口从坏的地区向好的地区流动的可能性——这种好的地区暂时由于人口死亡土地无人耕种——使幸存者大量较贫瘠的土地荒芜了。”⑤ 结果,“到14世纪末以及15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的乡村和英吉利海峡的彼岸一样,为曾经的耕地但现在又重新变回的荒地所布满。”⑥ 特别是那些“所有沿开拓的边缘地区,所有在农业经营上属于边际效益地区,没有能力吸引外来移民填补由于死亡超过生育而产生的人口不足,这些地区的土地和村落,呈现出明显的倒退景象”,“在英格兰,可以查出从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初有2000个农村居住区被放弃”①。因此,1350年以后由于有更多的土地可供耕种,许多盐工可能放弃了原来的工作复归农业生产。
当然,如果不是盐业生产工作沉重乏味且危险重重的话,盐工也许不会转向农业领域。有关英国盐工生产生活状况的资料在国内很少见到,不过目前少量的资料既已充分表明了盐工的生产生活之苦。在罗马统治时期的英国,盐工可能是奴隶和罪犯,他们在士兵的监管下工作,其悲惨凄苦的境地自不待言。中世纪中后期和现代早期的盐工身份上虽然可能多是自由的,但由于制盐工艺和水平的限制,生产条件仍旧十分恶劣。比如在井盐的生产中,直到17世纪中期使用链泵以前,盐工需要用皮斗从井底盛得卤水,然后沿盐井中的梯子爬上运出井口,在爬上爬下的过程中,事故自然难免。对此,G.科伊尔评论说:“所有的制盐工作都极为艰辛劳苦,对那些从盐井中用皮斗取卤水的人们来说尤其如此,在梯子上发生意外事故实属常见。”另外,沸腾卤水烫伤事故也时有发生,但几乎没有什么医疗措施,即使有的话也非常原始。生活条件也几乎令人难以忍受。都铎王朝时期产盐的城镇都人满为患,尽管不时地冲刷街道,但公共卫生和环境条件仍十分恶劣。来自盐场的烟和污染物使生活条件非常糟糕,在使用煤做蒸煮的燃料后,情况更加恶劣不堪②。由此可见,中世纪后期和现代早期英国盐工的生产生活状况与田北湖所描述之“裸居而草食,胫肘生盐霜皆成腊肉”的灶民有很大相似之处。在此种条件之下,当有大量空闲土地可供耕种时,盐工复归农业生产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运输条件下,无论是盐的生产,还是盐的运输,都是劳动密集型工作,盐工向农业生产的复归必然意味着盐产量和运输供应量的减少,盐价上涨亦属必然。
其二,黑死病爆发之后普遍富裕和奢侈的生活助推了盐价的攀升。黑死病爆发之后的社会经济生活或许正像费尔南·布罗代尔指出的那样:“从1350到1550年,欧洲大概经历过一段个人生活的幸福时期。黑死病的灾难过去之后,人力缺少,活下来工作的人必定享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实际工资从来没有像那个时期那样高。”③ 这是因为1348—1349年的高死亡率,以及1360—1362年和1369年瘟疫的继之流播有助于确保幸存者可以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和更好的饮食。也就是说,黑死病虽然没有带来隶农制的迅速终结,但毫无疑问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提高了,他们有了更多更可口的饮食,更好的衣饰,并多少有了一定的空闲和土地④。总之,在黑死病之后,“幸存下来的人们发现,他们除了拥有那些原属死者的动产和不动产之外”,还拥有“积蓄的物品”;“那些先前贫困的人们猝然发现自己变富了,因为他们是唯一幸存下来的继承者”;“人们突然获得所有这些财富,其直接后果是许多人挥金如土,狂饮暴食”①。实际工资水平的提高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而狂饮暴食则意味着盐消费量的增加,二者合在一起,助推了盐价的上涨。
从上表的统计资料看,黑死病爆发后由人口大量减少所引起的剧烈经济社会变动确实又导致了英国盐价的反常变动。黑死病爆发以前,每夸特盐的价格高于3先令6便士的时间只有10年,而之后任何10年间每夸特盐的价格均仅稍低于4先令。特别是在黑死病后的数十年间,盐价猛涨远甚谷价,1350年代的盐价几近1340年代的2.5倍。尽管A.R.布里德伯里根据索罗尔德·罗杰斯的数据声称:14世纪后期,因为自布尔加讷夫湾(Bay of Bourgneuf)进口的盐在英国市场上所占份额不断增加,盐价急剧下降,但目前大量可利用的数据材料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盐价仍然十分高昂。1330年代和1340年代,一夸特盐的价格仅是一头公牛价格的25%,而1350年代之后盐价反而异常高,一直到1390年代,一夸特盐的价格都大约为一头公牛价格的40%,之后一直到15世纪末,一夸特盐的价格都大约为一头公牛价格的33%。1300—1347年一蒲式耳盐的价格约为一蒲式耳小麦价格的58%,而15世纪时却为75%,1380年代和1440年代盐的价格甚至高过小麦③。也就是说,14世纪后期,虽然自布尔加讷夫湾进口的海盐供给不断增长,而且夏天的暖热持续不断,降低了蒸发卤水的成本,但因为黑死病爆发引起的连锁反应,盐价一直居高不下,14世纪末期以后盐价才慢慢回落。
三、英法关系对盐价变动的影响
中世纪中后期和现代早期英国在盐的进口上对法国的严重依赖,决定了英法关系对这一时期的英国盐价有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中世纪中后期和现代早期的英国既是盐的出口国,又是盐的进口国,“但进口要远远大于出口,通过伦敦、埃塞克特、布里斯托尔三个港口每年进口的湾盐在10万英担以上,占到了输入北欧湾盐的15—20%”,而且“到1500年出口就完全停止了”。“进口盐对英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从加斯科涅进口的法国湾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①。另有资料表明,一直到15世纪后期布里斯托尔都在湾盐的贸易和销售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其贩运的湾盐主要来自法国的布鲁瓦、拉罗切利或南特②。因此,当英法关系融洽,盐的贸易顺畅时,英国盐价相对较低,而当英法关系恶化,特别是爆发战争时,英国盐价明显上涨。
中世纪中后期的许多例证表明,英法关系的确对英国盐价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亨利三世曾与法国南部的叛乱贵族结盟,并于1242年重开英法战争,结果,英国盐价从1230—1240年间的每夸特1.68先令上涨到了1240—1250年间的每夸特2.12先令③。1294年英法因为阿基坦的行政管理权问题,再次爆发战争,法国派兵占领了加斯科涅,自法国的盐进口几乎被阻断,盐价飙升,从1280—1290年间的每夸特2.34先令迅速上升至每夸特3.31先令,并于1294—1295年和1295—1296年升至13世纪的最高价④,每夸特5先令⑤。“在百年战争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当英军战败的时候,贸易受阻,盐价明显上涨,1429年是战争的转折点,由于贞德的奋起抵抗,英国开始节节败退,而当年的盐价高达5.5先令(每夸特),成为15世纪盐价的一个高点。”⑥ 这些例证表明,在中世纪中后期英法关系毫无疑问对英国盐价变动的影响相当直接,并且是促使变动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早期,英法关系对英国盐价的影响依然十分明显。到16世纪中期,尽管英国内地盐井和某些沿海地区的蒸发制盐已有了较快发展,但英国仍然需要从法国进口盐,对法国依赖性仍旧很强。在失去吉耶纳后,英国竭力通过条约确保可自由输入法国加斯科涅的盐。在帕维亚战役后,托马斯·沃尔西坚持要求法国每年以提供大量盐的形式缴纳年金,1530年的年金计划是:法王及其继承人每年应该为英国提供160万蒲式耳盐,为期40年⑦。然而,自1542年起一直到1564年,英国和法国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同一时期,法国王权因为财政的紧急需要一直试图提高盐税(gabelle)的税率,并把盐税演变为一种名副其实的直接税(un véritable imp?t direct)⑧。随之而来的必然结果是英国盐价的迅速增长①。1544年,湾盐和精致漂白盐的价格分别是每蒲式耳5便士和8便士,而1562年分别上升到1先令和18便士②。可见,迟至现代早期英国的盐价变动依旧明显受到英法关系的影响。1531—1564年的盐价变动具体情况见表四。
四、货币对英国盐价变动的影响
货币是影响盐价的重要因素。不过,在论述货币与盐价的关系之前,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本文所列之货币数量多是铸币厂的铸币数量。毋容置疑,铸币厂的铸币数量只是提供了一个不太确定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因为铸币从出厂到进入流通领域到底需要多长时间难以确定,而且有些铸币因为贸易、战争或外交原因流到了国外④,但总的说来铸币数量与流通货币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铸币数量越多,用于流通的货币相对应较为充盈,而铸币数量越少,流通货币量亦相应不足。铸币进入流通领域虽然确实需要一段时间,但这只不过是对物价的影响在时间上相对迟缓了而已。因此,铸币厂的铸币数量与盐价的关系基本上能反映流通货币量与盐价的关系。
现有的研究和数据表明,在中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货币数量越多盐价就越高,而当出现“银荒”时,盐价也相应下降。14世纪初期,由于对外贸易特别是羊毛贸易的繁荣①,英国商人从国外带来了大量白银,结果,仅1304年至1309年的5年间英国就铸造了608575镑白银②。1301—1310年、1311—1320年英国用于铸造货币的白银分别多达56244.01公斤和17982.39公斤,铸币总量为175941.31镑和56252.11镑③。货币数量急剧增长的结果是英国盐价的迅速上涨,从1300—1310年间的每夸特2.60先令增至1310—1320年间的每夸特5.47先令④。1321—1350年,英国铸币数量减少,盐价随之下跌。之后近30年间铸币数量又迅速增加,为14世纪铸币高峰期,盐价随之大幅度上涨至本世纪顶峰。1370年代后期英国步入“银荒”时代后,盐价亦相应跌落。14世纪铸币数量和盐价变动的具体情况见表五。
货币数量对盐价变动的影响在现代早期的英国表现更为明显。新航路开辟以后,美洲的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特别是西班牙。1511—1650年,西班牙共从美洲输入了16443560公斤白银和175896公斤黄金①。由于西班牙的扩张是封建主义联合资本主义的扩张,注重掠夺而不是发展商业,且自身的工业基础薄弱,根本无力向殖民地提供工业制成品,对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工业依赖严重,结果造成了贵金属向后者的流动,从而引发了价格革命。
即使英国没有外来贵金属的流入,用于流通的货币数量肯定也在不断增长。这主要是因为,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早期,国王在财政上常常入不敷出,因而经常利用手中的铸币权,增加财政收入。“1542—1551年,国王通过其控制的铸币权,以降低货币成色为手段,牟取了高达约120万镑的收入。”③ 1558—1603年、1604—1625年、1626—1640年,国王的铸币收入分别占财政总收入的0.45%、0.26%和0.10%④。这意味着,即使用于铸币的贵金属数量保持不变,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在英国流通的货币数量也会因为成色降低而不断增加。
铸币数量特别是流通货币数量不断增加的结果是物价飞涨和盐价的成倍增长。具体统计数据见表七。
由上表可知,以1471—1475年的物价指数为100,1571—1580年食品合成物价指数和工业品样本物价指数分别增至341、223,增长了3.41倍和2.23倍,而同期的盐价从每夸特3先令7.75便士增至13先令10.75便士,增长了3.8倍;1631—1640年食品合成物价指数和工业品样本物价指数分别增至687、281,增长了6.87倍和2.81倍,而英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盐价分别增至了17先令5便士和26先令9便士,增长了4.78倍和7.33倍。可见,货币数量对盐价的影响明显超过对工业品价格的影响,在英国中部地区,对盐价的影响还超过了对食品价格的影响。
结 论
中世纪中后期和现代早期英国盐价变动是多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成因十分复杂。其中,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条件下,盐产地分布的不均衡对盐价的地区性变动有着重要影响;英国盐产地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与天气环境,则决定了英国盐价整体较高且具有明显的时段波动性特点。黑死病爆发后由人口大量减少所引起的剧烈经济社会变动是导致英国盐价反常变动的主要原因。英国在盐的进口上对法国的严重依赖,决定了英法关系对中世纪中后期和现代早期的英国盐价有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当英法关系融洽,盐的贸易顺畅时,英国盐价相对较低,而当英法关系恶化,特别是爆发战争时,英国盐价则明显上涨。货币数量是影响盐价的另一重要因素。在中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货币数量越多盐价就越高,而当出现“银荒”时,盐价也相应下降;现代早期货币数量对盐价变动的影响更为突出,明显超过对工业品价格的影响,在英国中部地区,对盐价的影响还超过了对食品价格的影响。
(责任编辑 付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