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2012-04-29刘敏
刘敏
摘要:中专生学习基础薄弱,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只有在扫清学习障碍的前提下设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发现数学规律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使学生认识数学,学好数学。
关键词:数学;激发兴趣;问题情境;参与实践;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47-02
对中专学生而言,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因此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动因,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使学生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并具有克服学习活动中各种困难的毅力。兴趣最能激发学生探索某种事物究竟的迫切心,只有充满了对数学的兴趣,才能在学习中积极探索,总结规律。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和探索中去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课前预习,复习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课前预习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针对中专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特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发现自己旧知识上的缺失和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标记出来,在每节课前利用一段时间把与本课相关的基础知识着重复习,帮助学生回忆巩固,扫清新课学习的障碍,才能让学生轻松地面对新知识,专心听课,把握重点,跟随老师的引导,一步一步地发现并总结数学规律,学好新知识。如在学习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之前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复习初中所学习的函数基础知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通过适当的习题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这样新的知识就会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学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以最佳的状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掌握数学知识。
1.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看似枯燥单调,实际上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若在教学过程中从生活中的某件事或者某个现象来引出教学任务,那么便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倍增,学习效果自然非常明显。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时,鉴于函数概念较抽象的特点,在课前让学生先上网查询当天的气象预报,并绘制出当天的整点气温折线图。上课时让学生根据所绘制的图像总结出在哪些时间段气温是上升的,哪些时间段气温是下降的,这样学生便会发现,气温的增和减是在某些时间区间内发生的;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给出一个二次函数图像,学生不难发现哪一段区间内递增,哪一段区间内递减,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总结出函数的增减性,轻松掌握了函数的单调性。
2.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提高课堂效率,只有改变教学方式,变灌输式的教学为主动的探究、互动,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利用平移变换规律研究函数图像时,根据学生在教室的座位确定好坐标轴,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所在的坐标,并将自己的坐标点分别向前后左右平移两个单位时,说出自己新的坐标点,学生不难发现,向左右移动时,纵坐标不变,横坐标改变(±2);向前后移动时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改变(±2)。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出一个已知函数图像上的各个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一定的单位长度后的坐标,并绘制出来,从而发现,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这样在学生的共同参与中轻松地掌握了平移在函数图像中的变化。
3.动手实践,加深理解。在学习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对称性时,让学生在一张薄的白纸上绘制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描出指数函数y=2x的函数图像,在坐标系上画出直线y=x,并把纸沿直线y=x对折;此时在纸的背面描出函数y=2x的图像所透出来的影像;展开白纸,在纸的正面描出刚刚在背面描出来的图像,这样我们可以知道,新描出来的图像和函数y=2x的函数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这时我们针对新描出来的图像确定出几个点,通过验证发现这几个点正是函数y=log2x的图像上的点,由此可以确定出函数y=2x的图像和函数y=log2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这样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发现并总结出了两个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且学生理解深刻,轻松掌握知识点。
三、在知识应用中解决实际问题,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决心和信心。学会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银行合理的投资收益、市场经营的支出与收入、建筑施工材料的合理化运用等,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做到了学以致用。
在素质教育新的教育环境下,我们要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共同参与、动手实践、加强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学、充分地用,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又昌,丁百平,等.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国家规划教材数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冯彩.充满兴趣学数学更新观念再探究[J].陕西教育·教学,2012,(6).
[3]刘烆.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J].陕西教育·教学,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