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次问卷调查的施教主体行为状态反思
2012-04-29周世伟
摘要:作为施教主体的教师和家长没有不在乎孩子成长和发展的,但就一次小范围的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看,有几个问题是很值得施教主体认真追问的,比如施教者当“知己知彼”,特别关注和了解孩子的意见、感受并给予必要的尊重;当“将心比心”,用自己的受教育经历来转变和提升施教水平;当“以身作则”,特别在乎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问卷调查;施教主体;知己知彼;将心比心;以身作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95-03
一、问卷调查
从宏观讲,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备受关注;从微观讲,没有哪个学校不在乎教育的质量和品牌,没有哪个教师不在乎学生的成绩和表现,没有哪个家长不在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但是,是不是说都在乎了就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呢?答案不言而喻。是的,这种“在乎”如果过了头,物极必反,是肯定要不得的;这种“在乎”如果偏了向,南辕北辙,也是肯定要不得的。
问题的关键落到了施教主体也就是教师、家长、学校的身上。泛泛地讨论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教师的职责和价值、家长的功能和担当并没有实质的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妨从受教者的实际状况来反观施教主体的行为状态,也许更有针对性。
之前曾对某学校初中部(八年级97人)做了一个小小的问卷调查,在涉及学习状态的一类问题上,约92%的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在意,持无所谓态度的只有7%;有72%的同学认为“学习成绩”是他们“近来想得最多的问题或事情”,远远超出对“上网游戏”、“看电视”等的考虑;约60%的同学觉得令他们最不开心的事情就是“学习用功了,成绩仍没有明显进步”,这个比例也比他们寻求老师、同学的理解以及关心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大得多;而相对于“财富地位”、“性格心理”、“外貌”等选项,约有86%的同学最想改变的还是自己的学习成绩。这说明我们的孩子对学习任务的认识还是很准确的。
相应的,有50%的同学觉得学习压力“比较大”,38%的同学觉得压力“一般”,但只有4人觉得压力“非常大”;认为这些压力主要是“考试压力”的占63%,属于“作业压力”的占38%,属于“升学压力”的占29%,认为是来自“家长压力”的占30%,来自“老师压力”的占27%;,而来自“课外学习压力”的只有10%。在问到“近来的课余时间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时,62%的同学选择的是“学科作业”,30%的是“读课外书”,28%的是“看电视”,“体育活动”和“电子游戏”两项各有21%,而“奥数”和课外功课“补习”加在一起也就21%左右。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平时的学业压力还是不小的,他们每天的主要精力几乎都用在学习上了。对于大家都比较关心的“电子游戏问题,调查中发现,女生几乎没有填选这项的,男生则有37%左右的同学表示打电子游戏是他们近来想得最多的事情。
在孩子的心理状态方面,觉得自己的情绪经常处于“快乐”中的有32%,比较“平静”的有41%,另外有30%的学生觉得“郁闷”,11%的觉得“烦躁”。认为到学校里面感到心情“愉快”的有19%,感到“一般”的有48%,感到“有时烦”的有35%,另有2个男生表示“不愉快”。认为回到家里感到心情“愉快”的有55%,感到“一般”的有35%,感到“有时烦”的有14%,没有人觉得“不愉快”。从这两项的比较看,学校和家庭所给予孩子的“愉快”指数相差有点大,这固然跟家、校两者不同的性质、职能有关系,但是,我们不是一直在倡导“寓教于乐”吗?而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一直也是我们作为施教主体很尊奉的一句古训。
那么,孩子们有了心事最可能告诉谁呢?选爸爸的有11%,选妈妈的有21%,97人中只有5个孩子选择告诉老师,有73%的孩子愿意告诉“同学朋友”,19%的人选择“日记本”,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孩子在“其他”选项里表达说当有了心事的时候就让它在“心里默默藏着”、“留在心里”、“自己闷着”、“一层一层积在心里”、“发呆”。对于一个有责任心的施教者来讲,这也许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我们必要的心理干预应该及时跟上了。
对于十三四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父母、老师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当问到“到目前为止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时,41%的学生选爸爸,62%的选妈妈,56%的选老师,其中选语文老师的有16%,数学老师20%,英语老师25%,其他学科的老师、校长、亲戚、历史名人、科学家名人、艺术家名人等也或多或少对孩子们发挥着影响。还有的学生补充了来自“同学朋友”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是这个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还万事大吉,反之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另一方面,孩子们觉得和父母能“很好”交流沟通的占27%,“不交流”的只有4个孩子,倒是有70%的孩子认为跟父母交流状况“一般”。这个“一般”的含义,大概就是还不太积极,就是没有多好,也没有多坏,值得称道的成果还不明显,那么做父母的是不是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很大需要提升的空间呢?
在孩子的管教问题上,从孩子们的反映看,绝大部分家长都能采取“谈心交流”的民主、平等的方式,粗暴的“责骂、打罚”的还是不多。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绝大部分父母的意见能做到“基本一致”,约占71%;另外,“高度一致”的占15%,“很难一致”的11%,只有1个孩子反映到父母意见“从不一致”;孩子对于家长的批评教育能“诚心接受”的占34%,“基本接受”的占44%,“开始不接受,慢慢接受”的占15%,“不太接受”的占7%。这样的比例至少表明家长的施教权威总体是确立的,还没怎么遭到挑战。
这个问卷调查也许还非常浅陋,范围太小,也缺乏完整的科学性,但其中反映出的相关问题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提醒,特别是在这个调查的基础上,有几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施教主体去认真追问。
二、问题反思
第一,我们都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
现在的孩子,既不是什么都不懂,也不是什么都懂,这时候尤其需要细致的关注和沟通。然而,除了学习成绩,我们作为施教主体的家长和老师还知道孩子都在想些什么。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关心谁和不关心谁?为什么他们总是这个样子?有没有发现他们最近很少说话了,他们好像在隐藏些什么?对某些事情他们有看法吗?这看法究竟怎么样呢?
我们老师和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孩子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思想,也有喜怒哀乐,他们的每一个举动和言语,都有他们背后的原因和动机,而我们总是习惯于以自己的所谓“全知全能”去包办一切,主宰一切,草率地就否决了孩子的意见和想法,结果,孩子以后干脆就不思考了,于是他们就再也“长不大”了。
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可能都熟悉一句话,叫做“传道、授业、解惑”②,而实际上我们可能普遍在乎“授业”更多,在乎教会他们更多地掌握语、数、外等学科知识;“传道”和“解惑”相对少了。尤其是“解惑”,这里不是说解答学业知识的疑难问题,而是主要指孩子在特定的年龄阶段、特定的成长环境所遇到的涉及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等的根本问题,是孩子如何“成人”的问题,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引导无方,或是疏忽怠慢了,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作为施教者要勇于反思自己,要给教育一个合理的期待,要给孩子一个和谐的氛围,“亲其师,信其道”③,我们老师和家长完全可以“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要制造机会同他们亲近地交心谈心,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特别要了解和关注孩子的意见和感受,给以必要的尊重,只有尊重他们,才会养成他们健康的自尊,并教会他们去尊重别人。
第二,我们的所有做法最终为的都是什么呢?
在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④,不可谓不尽力;在家长,“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可谓不用心。是的,我们都相信我们的做法是在为孩子好,为学生好,那么他们都“领情”吗?
举一个小例子吧,关于老师占课拖堂的问题,腾讯网有一篇帖子,提到一些网友的反映。
网友1:我们每天那么多主课,就那么点副科,也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凭什么体育、美术、写字、校本课等都被占了,太没意思了,我们第一天就按秒过,太没意思了,占课的时候不是上数学、语文就是一大堆作业,我们的作业比总统的任务都多。还我们自由!
网友2:这也没什么对不对的,是说明老师的水平问题,如果一个懂得教学质量的老师是会在45分钟内传达或者是授于学生知识的,而不需要过多的时间,其实你发现那些占课的老师到下课了还在说一直说,好像时间还不够,最好下一节课再让他说完。这样的老师没把握好时间来上课,水平可见一般。
网友3:不要嫌老师占课,有几个老师上那么长时间的课不累,他们也想休息,之所以占课,还不是为了你们好,不信到大学来看看,肯占课的老师才是负责的老师。
网友4:拖课、占课肯定是一种违法行为,至少这样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影响,而且学生反感,也达不到老师想多让学生学点东西的初衷,个别教师这种行为是不明智的,应该纠正。
网友5:的确,老师霸占我们的休息时间,拖堂导致我们无法休息一下头脑,或者是一整天都是语文、数学、英语,换作谁也会有点情绪吧?⑤
当然了,同样的问题总是众说纷纭。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来想,所谓“将心比心”,拿“当时的我来看看此时的他”怎么样呢?我们每个老师、每个家长都从童年走过,都从小学、中学走过,当我们处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时,我们在干些什么,在想些什么,我们为什么而高兴,又为什么而有烦恼,我们曾经想过爸爸妈妈要是怎么怎么样就好了,老师要是不怎么怎么样就好了。其实,这些又何尝不是现在的孩子们所想、所干的,而我们则摇身一变,充当起了我们那个时候的老师、家长的角色罢了,历史重复着,只是少了变化。
假如,以我们曾经的受教育经历来转变和提升施教的水平会怎么样呢?也就是说,我们当时所希望的,让现在的孩子们不再只是希望而变成了现实呢?我们当时所反感的,让现在的孩子们根本无从反感而是早就杜绝了呢?古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我们做学生的时候都不喜欢老师拖堂占课,那么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拖呢?比如我们自己都不喜欢霸道、蛮横的家长,那么现在为什么对孩子的批评教育也还是那么霸道、蛮横呢?
当然了,将心比心,也是有前提的,什么是对的该坚持,什么是不对的该纠正,作为施教主体,这点判断力应该还是有的。
此外,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来就不是一个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事情,可悲可叹的是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我们的施教主体学校、老师、家长一层一层口口声声讲着“科学发展”,实际干着“拔苗助长”;口口声声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实际上在乎的是学校的声誉、老师的待遇、家长的名誉。我们现在身在岗位,经常会感到并谈到“职业倦怠”,我们有想过孩子们可能的“学业倦怠”吗?这又是谁造成的呢?
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教育的最高境界可能正是这样在于有心与无心之间,有为与无为之间。讲教育的“无为而治”⑥,不是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指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和兴趣,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强迫,不专断,不妄为。
第三,我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古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⑦我们也都知道“言传身教”这个词,其实,身教永远重于言传,苦口婆心讲了一箩筐道理,可能随后的一个小小举动就全部给颠覆了。所以,作为施教者的老师和家长,要真正“以身作则”,要特别在乎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自己首先做到;希望孩子不做的,我们自己首先不做。不能言行不一,表里相背,教育孩子是一套,我行我素又一套。如果我们自己斤斤计较,却要孩子宽以待人;我们自己虐待老人,却要孩子孝顺父母;我们自己不读书看报,却要孩子认真学习;我们自己打牌赌博,却要孩子不上网游戏。试想,这样怎么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教育既然是我们所有施教主体躲不开的责任,我们也没有理由置身其外。要尽到教育的责任,并不是说我们都要成为自觉的教育家,这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很多默默无闻的、身在底层的母亲,她也许并不懂得什么教书育人的大道理,可她就是实实在在地造就出了一个个时代的伟人。基于这类现象,我们不妨把教育的形式划分为“内感教育”和“外感教育”两种,内感教育就是“不立文字”的身教,外感教育则更多地借助语言来传递思想信息,这种“言传”的效益往往是表面的、被动的、暂时的,而“身教”则是潜在的、主动的、终身的,所以相比起来,重言传,更要重身教。
是的,尽管我们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家长都关心和在乎孩子的成长,但孩子的未来终究要靠他们自己,既不能代替,也无法复制,我们该努力去做到的,或者说能够给予孩子的,应该是他在没有我们的时候还可以终身受用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做人准则等,我们施教主体的行为状态都应该服从于这个目标而不是相反或者相左。
注释:
①论语·雍也第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4.
②袁梅,等.古文观止今译[M].齐鲁书社,1983:604.
③礼记·学记第十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00.原句为:“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有而信其道。”
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见《全唐诗》:539.
⑤http://kid.qq.com/a/20111027/000070.htm.
⑥语本《道德经》:“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道家的基本思想。
⑦论语·子路第十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5.
作者简介:周世伟(1970-),男,重庆人,四川宜宾学院教授,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主要研究方向:唐宋诗词、国学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