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公民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2-04-29胡桢,赵莉莉
胡桢,赵莉莉
摘要:高素质的大学生公民在社会公共领域中能够发挥一定的示范作用,但是我国大学生公民素质还存在着主体意识缺失、权利意识匮乏、参与意识不强、公共意识淡薄的问题。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构建科学的公民素质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28-02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具有现代公民意识、良好公民素质,能有效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民。大学生作为社会上具有较高素质的公民群体,在社会公共领域中能够发挥一定的示范作用。他们公民素质的高低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公民素质,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一、我国大学生公民素质现状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高校的公民教育发展还不够完善,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有高有低。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缺失、权利意识匮乏、参与意识不强、公共意识淡薄,这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应该重视和亟待改变的。
1.主体意识缺失。“独立自主的公民并不是‘独善其身,不问世事,而是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生活。”[1]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有一部分大学生具有相对较强的主体意识,具有自我控制、独立判断的能力,能够自主展示自己的思想、观点,探索问题解决的新思路。但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自我和对社会的认识、理解缺乏全面性和辩证性,盲目追求个性化,脱离社会现实一味追求自我,容易偏执和走极端。通过访谈式调研的数据可以得出,对于社会上的一些黑暗现象,比如贪污、腐败、潜规则等,67%的大学生表现出无奈的态度,失望以及无助的心理。面对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一部分大学生无从选择自己的价值观,无法确定自己的公民角色。
2.权利意识匮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民社会就是权利社会。良好的公民性要求个体能超越自我意识的局限,把自己认同于一个与他者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整体,这个共同整体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也需要个体的主动营造和积极维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价值观的转变,人们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也得到强化。然而有一部分大学生却因此而走向了极端,表现出对个人权利的片面追求,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而对应尽的义务和应承担的责任却置之不理。在公共生活领域,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有些大学生无法忍受自己的权利受到一点侵犯,而当自己侵犯到别人的权利时却显得无动于衷缺乏理性。
3.参与意识不强。公民性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追求超越私人性的整体意识,自觉地关注公共利益与价值,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要有公共热情。罗伯特·赫钦斯曾经说过:“民主不会因为突如其来的打击而死亡,却可能在公众的麻木不仁、后继乏人中销声匿迹。”[2]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呈现出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倾向,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关心自己的事情,脱离集体活动,只有在公共事务关系到自身的切身利益之时,才会参与其中。
4.公共意识淡薄。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生活处于一种萎缩的状态,很多中国人对于陌生人以及公共事务报以冷漠或旁观的态度,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行动。公共精神的缺乏在大学生中也很普遍。大学校园经常会看到不注意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对公共财物的损坏熟视无睹的现象。个别大学生参与公共活动仅仅是为了评优、入党或带有其他功利性的目的。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公共精神淡薄,缺乏公共意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很多大学生的公共精神离公民社会所要求的还相距甚远,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培养还任重而道远。
二、高校公民素质教育对策
公民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提高大学生的公民素质,需要针对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高校的具体情况,树立新的教育观,从高调走向务实,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复合,由功利走向长远。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构建科学的公民素质教育体系。
1.明确公民素质教育的目标。公民意识不会自发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培养。“没有一定的理性知识作为基础和支撑,公民意识就会陷入盲目、非理性的境地,社会也难以形成积极强大、富有成效的公民意识。”[3]公民教育不等于公德教育,还包括公民独立人格、自制自律、公共责任等基本价值观念的渗透,并使这些理念成为每一个大学生自觉的追求。①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为主线。公民教育培养的学生应是理性的、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一定批判精神的独立自主的人。教师要引导这些未来的公民具备自主地选择和判断的能力,既尊重公共领域中的多种价值以及传统的存在,同时又能够摒弃从众和依附心理,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独创精神,能够自我反省,自我判断,自我主导,理性地思考问题,并且能够提出质疑和异议。②以培养学生自制自律为核心。公共生活中的很多情况是法律和制度约束不到的,只能是公民靠自制自律来发挥约束的作用。将自治自律作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核心,不是一味的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要让学生更多的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内省、反思、判断和评价。③以培养学生的公共责任为关键。高校教育不能仅仅偏重智能教育和技术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周围环境的责任心,以及对公共生活领域的热情,防止学生人情淡漠,过分追求自身的利益,不管不顾他人。公民教育把公共热情、责任心的培养视为关键,正是要弥补当前教育的不平衡,为市场经济环境衍生出的市民社会培养人格健全的理性公民。
2.整合现有课程,增加公民教育内容。我国高校一直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但是可以利用现有课程的重新整合来实现公民教育,而不只是添加公民教育的新课程和新内容,增加学生的负担。高校教师应在充分认识公共精神培养内涵的基础上,找出现有课程与公民教育之间的结合点,对所要整合的课程内容进行积极改革。①通过与公共课的融合进行公民教育。我国高校公共课中的一些课程本身已经覆盖了公共精神教育内容。可以以现有的公共课程为平台,增强伦理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什么是“正义”、“道德”、“公众与个人”、“中庸与极端”、“现实与道德”、“社会与公共政策”、“人类的本质”、“社会分层”、“自然、科技与环境”、“社会与文化”等等,引导学生成为一个能够进行理性思考的公共生活者。例如,将公民教育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整合。现有的课程内容中包括了忠诚、爱国、、奉献、正义、平等、民主和自由等价值追求。但是,就目前来看,多数高校只强调了国家的意志或者政党的意志,忽视了政治伦理和公共伦理方面的教育。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迫切需要教师把公共领域所要求的道德文明,公共理性、诚信、合作、独立人格等公共精神传递给公民。同样,在法律基础内容部分,为了满足教学内容的全面性,课程设置偏向理论,各种部门法面面俱到。没有从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出发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为了与公民教育相结合,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内容,增强公共理性、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利等方面的教学。再如,互联网时代,虚拟网络环境中的公共领域同样需要具有一定公民意识的网民。将公民教育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进行整合,使大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网络道德水平,能够在当代虚拟的新环境中进行独立学习、思考、批判和鉴别,在网络社会中同样具备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以及公共精神。②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高校各专业课程也应该承担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职责。除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理工科课程中也可以渗透公民精神。在讲授专业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学科、专业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介绍学科发展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介绍学科中与当前国计民生密切关联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献身于造福人类与社会的热情。[4]欧内斯特·博耶曾尖锐地指出:大学生们都渴望变成专业领域的能手,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掌握专业技能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博耶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富有真知灼见的回答。那就是:既满足个体需求也满足社会需求。“只有既掌握了坚实的职业知识又具有坚定的道德信念的大学生才能面对未来世界的挑战。”他认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修专业必须要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题:“本学科所要考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本学科所包含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是什么?本学科所面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是什么?”“所有学生都应该学会从历史、社会和伦理的角度看待他们的专业。”[5]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历史学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思考科学与人文、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可以结合本校和本专业实际,运用优势资源,让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中切实体会自己的社会责任。另外,专业课教师也应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把学生分析、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现实问题的情况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激发学生思考与学习的积极性。
3.开展综合实践,增强大学生公民的主体性意识。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公民的主体性意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公民教育应摒弃过去的单一死板的灌输式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途径。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当前,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各国公民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实践教学更为重要。公共精神中的独立人格、自制自律、公共责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形成。只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理解公共生活的规则,才能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真谛,将公民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公民意识,进而在长期的社会磨练和生活经历中变成他们的现实行为,为公共领域的建构做出贡献。
高校也是一个小型的公共生活领域。在校内,可以同学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结合起来,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丰富大学社会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以及公共事务的责任心。另外,教师也可以设计社会实践教学方案,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带领学生了解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参与公共生活。
参考文献:
[1]李芳.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25.
[2]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5.
[3]王冬梅.公民意识教育的三个维度[J].政工研究动态,2007,(21).
[4]刘献君.在专业教学中促进科学与人文相融[J].中国高等教育,2002,(22).
[5]欧内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1979-1995)[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4.